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中国 GDP 有望达 110 万亿,人均约 1.2 万美元,接近高收入标准,将有什么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进入碎片化时代。

我看大V们都有自己的学说,我的学说以后就是“碎片化”,王哥碎碎念,碎学。(笑)


首先,有增长肯定好过无增长,这没啥好争议的。

这两年就是证明了中国的体制优势。

没有这个体制则没有防疫红利和金融壁垒;没有防疫红利,就没有中国总体稳固的供应链产能;供应链失衡又没有金融壁垒,资产定价就会混乱,交易就会踏空,一次疫情就能带来远超97亚洲金融风暴的恶果。

别忘了我们是制造国,生产和交易环境的混乱就等于消灭产能,而制造国的消灭产能就是大规模失业。

疫情前我就说:大乱之世。我们体制所特有的基础产品供给、高强度政策执行、金融壁垒、双轨制经济结构,像一层层防洪堤,帮普通人吸收了大部分的时代冲击。

防疫累点,总好过医疗崩坏吧?低水平就业是多了,总好过欧洲那些近50%的青年失业率吧?

人均1.2万美刀的GDP,我觉得这数字没毛病。18年中国就人均1.04万美刀GDP了,19年1.1万,去年1.13万。今年安排的赤字率是3.2%,和去年的3.6%没差多少,人均从1.13万冲到1.2万很正常。


然后接着就到碎片化了。

其实碎片化趋势一直都有,但这些年宏观共进式的增长越来越少,碎片化趋势才越来越明显。

往十年前,去华为去施耐德去中建,区别没有那么大;一线和三四线的房产持有者,内心都想着是涨;互联网里的大鱼和小虾米们,都觉得会有人接盘。

对于绝大多数阶层来说,只有“做”和“不做”的区别。只要愿意加入市场、成为交易的一份子,预期都是向上的。

壁垒不是没有,但都是很传统的城乡身份、学历、钱。这些壁垒普通人内心接受,不认为是新诞生的不公平。

现在你还能有这心态么?

学历和区域出身这些就不说了。哪怕你有钱,你也得非常谨慎地思考投资。不仅仅是分析具体要投的行业,还得分析企业,还得分析企业的项目。

资本投资的门槛变得复杂,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的隐喻:多数人能上的快车道没有了。

普遍的增量消失,总体进入存量市场。存量市场里,那只有细分的增长。


收益率一旦变得明显不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资产的不平衡;资产增长到一定体量后会固化收益率,这种不平衡就会成为定局。

这是全世界的现状。

瑞士信贷今年的报告,去年全球12.2%的人口掌握了84.9%的财富;

十年前美帝最富有的10%人口控制约60%的财富;19年上升到70%,疫情后上升到80%;

美帝现在前1%人口控制的财富超过中间60%的家庭总财富。

我国还好,前1%居民占财富总比例是30.6%。收入差距这些年有所缩小,但高低收入比均值还是超过了10。

这种分化,我们也是有的,而且不轻了。


所以现在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感受是碎片化的。

回忆一下我们今年在知乎上口嗨过的经济问题:

南北不平衡,长江经济防线,阿卡林省江西GDP高于东北老大辽宁也高于西北老大陕西;

行业集中度明显拉高,A股那4000来家企业的总市值高达90万亿,快到GDP的90%了;

城镇化到64%了,七普数据里的流动人口还高达3.7亿。

投资、人口、基建、政策都在快速向更少的城市、更细分的行业集中。不在他们视野里的行业和城市,就意味着停滞和衰落。

在这个大背景下你讲人均GDP1.2万亿美刀,很难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拿去年的数字做个例子。去年人均年收入是3.2万元,高过这条线的只有9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

辽宁3.27万元。

22个省市低于这个标准,12个省市的人均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及以下。我粗粗算了一下,这12个2.5万元年收入以下的省市,总人口约4亿。

这4亿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觉得那个年收入3.2万的数字和我有点远。

这就是很具体的碎片化体验:总盘子是在增长,我也有增长,但你那个平均增长离我越来越模糊。


有的人说:当年穷的时候你喊增长,现在增长来了你又喊分配,你是不是来杠的?

肯定有人就是来杠的,但我相信多数人不是。

我们大家多数人在外国没有大house,一根绳上14亿只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增长当然是好事。

很多情绪不是反对增长和目前的成绩,而是表达一种焦虑:数据显示很多人都过得越来越好了,可我真没有啊。

我还没上车呢.jpg

还是一荣俱荣,但荣多荣少很分明了。

所以工作会议里才会提分配,提“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数量的增长合理就行,质量要提升。这个质量就是指普遍性,指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主体,指多数人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入。

大目标已经出现权重的变化了。我们在为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没必要对问题讳言。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2年多前读过一篇文章,对GDP的分类俺觉得很有道理。

目前的GDP数字可以再拆分成三部分:

1是正常发展GDP,这是最健康最真实的。

2是发展补偿GDP,比如国内一些地区依靠固投拉动的数字,这类GDP是阶段性的,发展中国家这类GDP远大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软硬基础设施大多已经完成投资不需要再补偿了。

3是空转GDP,比如美国的医疗与司法GDP远高于同等福利国家,可人均寿命与社会治安并没有更好。大量GDP既没有增加生产能力也没有用于实用消费,甚至没有增加就业。发达国家这样的GDP就很多。(那种一条路拆了又修并不属于空转,因为可以带来相应的就业与上游物料采购)。

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补偿GDP占比很高的阶段,所以这个接近高收入标准与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偏差。

只有但正常发展GDP部分接近高收入标准时,大众才能有真正普遍满足的感受。


user avatar   cheng-ke-j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2009年)的时候,政治地理课本写的是我国人均gdp2000美元(04版课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做的是低端制造业,珠三角“前店后厂”模式等等。

大一(2015年)的时候,人均gdp六七千美元。那个时候人均gdp还低于泰国,巴西土耳其墨西哥俄罗斯马来西亚都是眼中难以超越的发达国家。周围的同学大半都想着出国。18年懂王宣布贸易战时,心里还暗自担忧,国家会不会被打趴没法翻身了?

六年又过去,现在研三,人均gdp直接快翻倍了,下一个超越的目标变成了智利波兰希腊。几年的贸易战证明,不用再担心哪个国家能欺负我们。我们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面对发达国家。能打败中国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们的目标只为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这便是这几年里增长的底气。

以我一个广西边远县城出身的成长历程看,底层的发展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真实写照。05年 10年 15年 20年,家里的经济,老家村子里村民的营生,都有什么变化迈上了什么台阶,我都看在眼里。

感谢党,感谢国家。


2022.1.13更新

爆笑了哈家人们,没想到我一个家庭人均月收入2700的家庭能被打成“资本家”、“既得利益者”、“食利阶层”,就问一句话哈,我拥有的生产资料是啥?

说到父亲的工作,为了表示个大概我也就说是基层公务员,但是没想到这还能被喷。更具体点,我父亲是一名广西边境地区的乡镇民警。这几个定语分量可不低。我所在的县曾经是广西乃至全国的艾滋大县,吸毒大县,尤其是乡镇农村。除了处理日常治安事件,我父亲可是得和“白粉仔”、贩毒人员零距离接触的,更何况现在还加了防疫工作这项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变好,铤而走险贩毒和走私的人逐渐少了,这些明显的改变大家是能看在眼里的。我父亲拿的这点6000块的公务员工资过分吗?到底是我家是“既得利益者”,还是这些喷子才是被我爸等为祖国守住防线的基层人员所保护的既得利益者?拿公家的钱并不容易。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就是对我父亲生命安全的最大保障所在,我有这个资格去感恩。

评论区里很活跃的某位就不点名了,一边说我没有被社会毒打所以不懂,一边说我是资本家,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从一个成年人的嘴中说出来的哈。


2022.1.4更新

没想到哈,我就随便感叹一下,引来评论区这么热闹。针对你们的评论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1. 说我工作后才会知道收入和GDP增长无关的:

我对我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十年前五年前现在是多少,还是一清二楚的,就不劳各位操心了。要贴数字随时奉陪。

而且这个论调从我上互联网开始就看到了,尤其是每年GDP报告一出来评论都是如此,只不过讨论方向从以前的质疑数据造假变成了质疑分配。我不否认分配存在问题,但是你要说无关的话,想想中国老百姓2004年2000美元GDP和2021年12000美元GDP的生活有什么区别?2004年到现在,我父亲基层民警工资从一千到现在六千,母亲的工资从四百到现在两千多,你看这是跟我的生活水平没关系吗?国家的进步尤其是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就是会带动我们底层的生活进步。你要我回到十几年前的生活水平,我打死也不愿意。当然,这个收入广大知乎er是看不起的,但是我家的家庭收入却是已经在中国的中位线之上。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每个月两千多,近五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3% 7.3% 6.5% 5.8% 2.1%,大致和GDP增速同步。中位数就更低了,27540元。拿一二线城市收入和房价嘲讽我的知乎er在嘲讽我之前先想想,你是不是家庭人均收入高于这个数字的这个国家的少数人?

2. 提到房价问题的:

是的,高昂的房价就是中国的严重问题,不解决就会出大问题,我是发自内心地赞同。

但是我凭什么就不能为现有的生活感到幸福?为什么不能为我生活的变化赞美?我就是喜欢住大豪斯的生活,一开心就到楼顶来个DIY小烧烤,这不香吗。

这些年的脱贫攻坚,才刚刚把大家拉到2020年6亿人月收入一千的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为我家的自建房感到高兴?我为什么不能对家里的收入提高感到高兴?我为什么不能为老家村子里的皇帝柑卖到全国各地而高兴?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均收入差不多是人均GDP的一半,越发达的国家占比越高,考虑到中国其实是个发展中国家,就按占比40%来算,也就是人均年收入5000美元,35000左右人民币,

所以月入3000多比较符合中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个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普通人,那收入差不多也就是富士康厂妹水平。

你球的高收入群体,实际收入也确实就这么点,再怎么分配,你也分配不出平均月薪1万来。月薪1万已是高收入群体中的高收入群体,算上税的话离美国的收入中位数也不算太远了。


知乎的神蛆不是很喜欢喊人均、分配吗?一分配他们的月薪就会真的变成3000,到时候我倒想知道他们要怎么哭。


user avatar   han-jia-ba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最最基层的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答一波(国家近20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至于人均1.2万刀什么概念背后蕴含了什么我也不了解,只说自己这20年在自己家的所见,相信可以从中窥探些许)

衣:

上小学时,00-04、05年左右,穿的是城里亲戚家给的衣服,虽然是别人穿过的,但是材质样式对我来说很好,条件有限,一个男孩子还穿过家里姐姐穿过的衣服,棉手套(我们叫手闷儿)、棉鞋、夏天的布鞋全是母亲自己做的;

上初中时,05、06-08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以前能穿的衣服还在穿,但是慢慢地家里也有条件给买几件衣服了,做的棉鞋变成了买的懒汉鞋、旅游鞋;

上高中时,09-13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上高中了,不穿别人的衣服了,而且条件允许了自己也可以买衣服了,虽然太贵的买不起但是一般的感觉也挺好,双星名人、贵人鸟、阿迪王那时候很好,办了人生第一张邮储银行储蓄卡至今在用,还开通了网银淘宝买了人生第一双李宁鞋(垃圾高仿);

上大学时,13-17年左右(末流211,很庆幸复读一年),入学买了第一步智能机,小米2s yyds(本来我爹说买个一千多的就行了,但是性价比思维贯穿人生的我说服了他给我买两千的小米),上大学网购、商场,衣服都是自己买的经济又好看的。

食:

上小学时,00-04、05年左右,家里天天是我最不爱吃的大碴粥小米饭粘豆包,米饭面食也有但是比例不高,找人帮忙粉刷新盖的房子的窗户,事后请人家吃的是很稀罕的炒鸡蛋,上学带干粮都是母亲为了贴补家用赶大集卖的饼干、桃酥(批发价),还自己找一个质量好点的袋子装,一用就是一两学期(现在吃饼干就干呕应激反应),看同桌用学校火炉煮六丁目、白象、福满多方便面说实话挺馋嘴,不过我人缘比较好他经常给我吃一些(他这个人力气很大,虽然打闹掰伤过我的手但是人还是很好的,后来辍学了);

上初中时,05、06-08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家里日常饭桌上米面比例提高,上学自己买面包火腿肠方便面,还有传说中的老鼠皮做的“日本豆腐”辣片、卫龙,经常也去学校附近的姥姥家吃饭(姥姥做的蛋炒饭、蘑菇炸酱特别好吃,每到雨后就给我采蘑菇,也可能是那时候物资匮乏吧);

上高中时,09-13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餐桌基本上以米饭面食为主,去县里上学,第一次吃麻辣烫,1.5一份的饭包来两份管饱,家里说是一个月300块伙食费,其实每个月都花超,偶尔去门口的西北刀削面、石锅拌饭记忆犹新,高三食堂盒饭涨价到5块依旧不好吃;

上大学时,13-17年左右(末流211,很庆幸复读一年),食堂饭菜很好很多,经常吃水果,父母觉得上高中给花的钱太少了,上大学总问够不够我总说钱还有好多,后来父母核算花销,一年花了两万,我说怎么可能,他们说都记着呢。。。

住:

上小学时,00-04、05年左右,家里住的是我还不记事时盖得房子,墙体37cm(家那边普遍是37、50的,有钱的盖50,墙越厚越保暖),虽然也是砖房,但是石棉瓦铺顶的,木窗户,下雨屋里还漏雨,用水桶接(这是真事儿);

上初中时,05、06-08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换了铁皮的屋顶,从此不再漏雨了。。。

上高中时,09-13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房子没变过;

上大学时,13-17年左右(末流211,很庆幸复读一年),木制窗户换了塑钢窗,水泥棚顶换成那种一条条的塑板。我爹说有时间做个墙体保温但总是因为他太懒迟迟没弄,后来又借口说快规划新农村住楼房了,不想搭钱了。。。

行:

上小学时,00-04、05年左右,上学一公里,徒步,全是土路,每次下雨穿雨披在被牛羊牲畜踩得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了寻找最坚硬的落脚点,但总是走湿鞋袜,整个乡里唯一一条通省道的砂石路是稀罕货;

上初中时,05、06-08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村村通红砖路,路面不太宽,一个半小汽车左右,但是总归不用再走泥泞的土路了;

上高中时,09-13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红砖路被农家拖拉机拉庄稼碾压的高低起伏,但是还能用,部分乡里主干道换铺水泥路,依旧一个班小汽车的宽度,但是路面平整结实;

上大学时,13-17年左右(末流211,很庆幸复读一年),红砖路换水泥路,水泥路升级加宽,家里自行车淘汰,村里大部分买了电瓶车、摩托车,部分买了小汽车。


现在,一切都很好(就是担心父母的操劳多年的身体),衣食住行,时代所带来的改变我亲眼见证,当然我的父母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我爹pdd网购没事k歌、我妈快手做菜直播,时代在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我皆为见证人,相信总归会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wang-ping-25-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知们的自我优越感会进一步降低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意义。

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相对且随时间变化的。

比特币计价下,2011年中国GDP有几万亿,而2021年只有几亿了,十年内经济岂不是萎缩了一万倍?十年前工作一天能挣十几个比特币,现在大部分人工作一年都挣不到一个。

定价权才是重要的东西。


user avatar   dragon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做大了蛋糕,但是分配方式依然不合理

我真的很讨厌那种种高高在上,钱拿了还点着你名字骂你懒说你穷怪你笨的人,最近越来越多的这些人请麻烦你们脚底沾沾土,去看一看这个中国。

我虽然在天津,广东,江浙沪一带学习工作,但是我去过甘肃天水,去过广西百色,去过贵州六盘水,去过云南西藏青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的国家说的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感受的这个中国割裂感,感受的各行各业分配的不均匀性。

我个人本身出身半个机械行业,我很那能理解那些生化环材,机械,土木,建筑,自控,电气老哥们累死累活拿不到太多钱的了。

我接触过上汽大众的工程师,c9毕业,赶上项目开发做测试的时候没日没夜的修改标定再验证的工作,比我聪明的多的多的人,比我更努力做那些我看都看不懂的工作,一年也就20万出头,算是好归宿了。嘉定买房,家里掏空出了100万,背了30+70组合二十年房贷,每月8000+的房贷,二十万年薪的收入,十二万年薪都没有的生活。

我见过211分数去了大连医科大学学了生物,出来在杭州做医药销售,每个月220小时以上,不定时工作制没有加班费,跟台做手术销售累死累活 五个人挤在三室一厅里,一年十五万而已,买房遥遥无期。

我见过普通大学机械毕业做非标机加工,天天画图改图,熟悉各种尺寸公差配合,一个月不过4500,995以上的工作时长。

我也见识了985守门员本科,家境条件好出国ucl镀一年巴什么学院建筑的,回国进外企一年17w,945不加班。家里出了一千万18年在古北买的房子到目前涨了300万,19年在青浦买的房子因为地铁规划接近翻倍然后辞职做房地产去了,论努力不如上汽大众的工程师,论能力半斤八两,结果勤劳并不致富。

我还见过地域因素的211,靠着211名头考研上岸首都经贸毕业去了券商,花天酒地住着上海高级黄浦江边公寓,可能一个季度的奖金都不止15万吧。

我也见过同样是普本机械专业还是材料过控,毕业努力去了墨尔本大学,之后留在了土澳过上了月薪2W以上的搬砖生活,每天六小时,下班啤酒小烧烤,据说准备买一个小花园房了,着实令我羡慕。

我自己也是,四非一本机械,碰巧内推进了一个体系管理为主的外企,入职一名名为技术中心服务支持工程师实际按着手册和规章制度猪都能干的岗位,一年工资20W,每个月174小时工作时间,实际工作20-30小时。加上前几年碰上风口副业赚的一百多万每年在股市里吃分红大概有个10万左右,我比上诉的所有人都笨都懒,但是现在过的还行,但是我不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我希望那些努力的人劳有所得。

防杠放图,我这还是主要为了省心吃股息分红,你想想那些有上千万上亿人吧,特别是拆迁得的,躺着一年比99%的人过得快乐,他们是聪明还是努力?



我可以理解中国为了发展赶上发达国家做大蛋糕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做法,但是在蛋糕做大的同时麻烦请那些分到蛋糕的人尊重一下由于各种因素没有分到的人,人家可能并不比你笨,不比你懒,不比你轻松。而你分到蛋糕的原因可能和你聪明努力之间的关联比你认为的小一点。


………………2022/1/2更新

很庆幸党中央已经开始逐渐着力于改善贫富差距,不仅仅从教培开刀到医疗集采,还是“共同富裕”的口号在全国性会议上反复提及。在中国脱贫人均1.1万达到世界平均的这些年里,国家做的好但是还不够好,这个发展牺牲了一大部分人,让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人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生活收入水平,这是一件既幸运又悲哀的事情。希望在十年后国家人均能达到2万的发展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超过1.1万的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是让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人远超发达国家的幸福。

现在我们对中国的未来信心满满,希望2035的中国让更多的人可以相信自己有也一片光明的未来。


user avatar   yang-fan-13-98-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下面,有大量抱怨、嘲讽式的回答。

平心而论,你不能说这些全都是公知言论。我能理解,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是真诚地从心底里认为:

中国取得的这点成就没什么好吹嘘的,你看看我们还有XXXX问题,你看看人家XXXX国家……

他们不是真的在质疑我们有没有达到1.2万美元,而是很困惑1.2万美元又咋了?为什么要拿出来大张旗鼓的宣传?

那么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而且应该更加大张旗鼓地宣传。

原因很简单:

我们对现在的态度,反映了我们对过去的看法,也因此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

我们如何看待从0美元到1.2万美元,

决定了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法去攀登1.2万美元到6万美元


如果你认为1.2万美元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宣传,也不值得夸赞。那么其实就意味着(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打心底里认为从0美元到1.2万美元的过程中,并不是由于中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法,而是纯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

不就1.2万美元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自由发展洒洒水就能达到,根本不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优秀、不是因为中共的领导能力、不是因为社会主义。

那么这样的认知,就自然而然地包含了以下的一些对未来的推论:

1、中国的制度不应该保留到未来(或者换一套制度也许会更好);

2、中国过去的发展是碰运气,未来随时有可能翻车;

3、对未来无比悲观,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4、中国过去的办法不行,我自己也想不出来办法,不如学学美国的办法,也许有效?

5、不,一定会有效的(催眠自己)。


然而对于我来说,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事实推论:

能够从0美元到1.2万美元,中国过去70年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情

而由于现实里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我相信这也是所有人都能承认的事实。

那么,在中国所做的非常对的事情中,一定有相当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政策,这对我而言也是不言自明的推论。

那么,姑且不提这些“非常对的事情”到底有什么,也姑且不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有效的组织、制度和政策到底包含什么(实际上我曾经总结过六点)。

起码对我而言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我们想要从1.2万美元走到6万美元,就一定要坚持我们从0美元走到1.2万美元的方法(无论这个方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


所以,承不承认1.2万美元很牛X,这非常关键。

承认这一点,你就承认我们过去的方法很牛X,那么未来我们也应该继续坚持这些方法;

不承认这一点,你就会认为过去我们都是在碰运气,因此你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你只能猜测,也许我们用美国、用日本、用欧洲的方法会比较好。

但是,我坚持的方法是经过验证的,而你猜测的方法没有在中国得到过验证,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验证也是不成功的。

这就是区别。


这个问题搞明白以后,就出现了下一个问题:

从0美元到1.2万美元,意味着中国找对了路——这一点对我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不是。

如果我们不大张旗鼓地宣传1.2万美元的成就,不大张旗鼓地宣传从0美元到1.2万美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那么大多数老百姓是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很穷,每个人都知道贫富差距很大,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吃不起一美元炸鸡、住不上大豪斯……

这是我们的切身经历,是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着眼点。

而中国过去是否做对了?

做对了什么?

未来该怎么做?

怎么样才能让6亿月收入不到1000的人变成月收入5000的人?

怎么样才能从1.2万美元变成6万美元?

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统统不知道。

如果你不向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1.2万美元,那么他们就永远不知道。


不知道过去所以不知道未来;

不知道原因所以不知道方法

所以我们要宣传,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2022年1月12日更新。

评论区里有大量的人谈【分配问题】。

我需要在这里把这个问题讲透:

穷,才是穷人没有力量逼着富人解决分配问题的根本原因


首先说明,我跟绝大多数人没有区别,我同样认为分配问题很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需要解决。

问题是,怎么解决

靠法律强制吗?怎么执行?重新回到计划经济?

你让我多缴税,我赞同,但是工厂和资本都是我的,我愿意去国外投资总没问题吧?

你不想996?你想要加班费?你想要更高的福利和社保基数?没问题,这是你的权利。但是我承担不起,把你辞退裁员,这总是我的权利吧?什么?你笑话我说你走了我招不到员工?别扯了,这个市场上愿意996、愿意免费加班、愿意拿最低基数社保的多了去了。

你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捏着鼻子接受996?是因为他们贱吗?

不,是因为他们穷啊


这个世界上是有经济规律的,穷就是最大的经济规律。

你为什么捞不到分配果实?老板为啥不怕你跳槽?老板为啥敢明目张胆地违反劳动法?

因为我们人均才特么1.2万美元,我们穷!

穷人是没有力量逼迫富人低头的!

如果我们人均6万美元了,不用工作靠政府发钱就能吃上一美元炸鸡,住上大豪斯,哪个老板还敢让我996?你今天敢996,明天就一个员工都招不到!

你敢违背劳动法?政府部门敢罚死你,把你罚到关门破产,你下岗的员工我们政府掏腰包花钱养!——现在为啥劳动法执行不下去?因为老板有恃无恐,你敢罚我我就敢撤厂不干了,员工全都下岗看你怎么办!政府没办法,因为我们才人均1.2万美元,太穷了,养不起那么多下岗员工。

很多人说房价太高,我承认北上广深房价太高了。但是鹤岗房价1000块钱1平米,为啥你跟我都不会选择去鹤岗定居呢?因为鹤岗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都不如北上广深,甚至不如省会城市。

如果有一天,鹤岗的经济水平能达到如今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经济水平能达到如今的北上广深,河北省就算比不上北京也能有北京70%的人均gdp,那我相信就不会再有4000万人往北京挤,房价问题也就能真正根本性解决了。

明白吗?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才1.2万美元。

在这个经济水平下,经济规律会阻止我们任何解决问题的政策的落地——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北京不想把房价降下来吗?

有三四千万常住人口挤进一个小小的北京城,这房价神仙来了也降不下来!

那为啥大家都往北京挤啊?你去河北不好吗?你去东北不好吗?为啥不去?

因为1.2万美元水平下,中国就只能养得出来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这玩意儿是经济规律,我们1.2万美元就必须在这个经济规律里面打转!


所以怎么办呢?

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均gdp的增长上去。

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全世界1万美元到1.5万美元的16个国家中是拔尖的,但是我们远远不如3万美元的韩国,4万美元的日本,6万美元的美国。

我们只有发展到3万美元、4万美元、6万美元,才能根本性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分配问题、996问题、房价问题、养老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

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展;

所以我们才要分析过去做对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是什么原因,这些原因未来还存不存在,有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推翻;

所以我们才首先要承认,我们走到1.2万美元是一个成就,是值得我们去回头分析的;

所以我们才首先要承认,我们这个1.2万美元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可以回头分析出东西的


user avatar   industry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大家对人均GDP这个数据观点如此分裂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的超级大国,所有的人均指标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中必然会严重失真。

换句话说,全国人均1.2万美元,不代表你在的城市人均1.2万美元,更不代表你家、你本人有1.2万美元。

以去年的统计数据为例,2020年全国人均GDP为1.13万美元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一个典型内地省份:湖南省,看看本省各地的表现。

除了省城长沙岳阳、株洲、湘潭等少数几个经济强市超过了全国人均GDP,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均GDP都在1万美元以下,还有不少地市只有5000美元上下。

以地区和人口计算,湖南省生活在全国平均水平附近和以上地区的人口只有2106万人,仅占全省的30%

按县域排名的话,大部分县区的经济水平更惨。

全省将近90个县区,人均GDP超过5万人民币的仅有23个

73%的县区全年人均GDP不足5万元(7700美元),相当于土耳其、多米尼加的水平

33%的县区全年人均GDP不足3万元(4650美元),相当于南非、伊拉克的水平

省城长沙,人均GDP高达14.46万元(21000美元),相当于捷克、葡萄牙的水平


这样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带来社会舆论的割裂:

省城居民觉得过的很舒服,经济水平比肩欧洲,岁月静好。

县城居民觉得生计艰难、水深火热,比非洲强不了多少。

更恐怖的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这种差距不仅不会被抹平,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下图中长沙所属县区尽管经济基数已经不低,仍然保持了6%左右的增速,而大部分落后县区,增速甚至只有1~2%,只有个别落后县区能达到4~5%的经济增速。

也就是说整体经济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只有少数地区享受到了增长带来的红利,而很多落后地区存在边际递减效用,整体经济增长对它们的拉动作用已经比较微弱。即使10年后全国人均GDP破2万、3万美元,这些地方可能仍然在1万以下长期徘徊。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宁愿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蜗居,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在很多人口中曾经岁月静好的家乡小镇。




                 

相关话题

  为什么南京GDP不如武汉? 
  如何看待 IMF 预计「中国将成 2020 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 
  经济危机对于买不起房的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与美国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到底是什么? 
  王健林说89年的1000万相当于现在十个亿还多,是否属实?这样的话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怎么看待穆迪确认中国政府债券Aa3评级 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如何看待美国6月PPI,CPI创下新高;美联储鲍威尔表示若通胀上升太多,美联储准备调整政策? 
  印度错过了那么多机会,靠什么飞快地追赶上我们呢?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是否我们过度依赖进口,其中有何隐患? 
  如何看待 2099 年 GDP 预测?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害怕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小城市?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不欢迎中年人?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