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实现连续丰收 18 年,你如何看待这一喜讯?「中国饭碗」到底有多硬?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前几天,最高亩产都踏酿的突破3千斤了!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30.76公斤 除了纪录还有这些重要意义-新华网

3000斤啊!!!

种子越来越好。

2,有些地方确实遭了水灾。

可是这几年北方雨水确实多了啊

不论是河南,还是河北、山东,这些农业大省,降雨都多了。

加上气温略微上升,雨热同增,作物生长当然更好了。

3,机械化对土壤的改进

现在不论是大型机械还是小农机,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

以前农耕,耕的都是表层土壤,下面的深层土壤很难耕到。下面的有用物质利用不多,只能靠蚯蚓打洞。

现在机器耕地,刨得比以前深得多,下面的有机无机养料被充分带上来。

还有一点,地里面经常有一些稻杆之类的,冬天干燥阴冷,不易腐烂,第二年影响作物生长。现在机械耕地时一并粉碎,有利于腐烂,并且让土地疏松。十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4,化肥也在不断改进。

以前就是尿素、氯化钾,磷肥。现在大多用复合肥。搭配更合理。

5,“丰收”新闻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美国抬高粮食价格!


user avatar   xiao-miao-ta-huan-shi-miao-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丰收不意味着农民增收,化肥、农资连年涨价,农作物收购价的涨幅赶不上成本的涨幅,所以,对国家来说可能是喜讯,对个体农民来说未必是喜讯。

习惯于宏达叙事的结果就是会忽略局部和个体,反正四舍五入、平均下来貌似大家都丰收了呗。


user avatar   roustar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来说明几个问题。

1、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1],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所谓的粮食安全是指基本的口粮保证,口粮的自给率为99%。[2]

2、我国的隐形粮食自给率为70%,何为隐形粮食自给率呢?因为我们的大豆和油料自给率分别仅为15%和30%。[3]为什么我们的大豆和油料自给率这么低?因为我们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4]

我们需要用很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必须首先保证基本的口粮安全,而减少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当然,我们如果只吃主粮,少吃油料和肉类产品,可以将隐形粮食自给率提高到90%以上的。但是这不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人民群众要吃肉的需求时存在的,所以必须进口大量的大豆和油料来满足需求。

单拿中国消费最多的肉类猪肉来说,我国的猪肉自给率为95%,2020年猪肉产量为4113万吨。

中国生产和消费了全世界一半左右的猪肉,每年还需要进口占全世界出口量约20%的猪肉。

2020年,我国共进口肉类约991万吨。[5]

人民群众需要吃这么多肉,耕地又严重不足,那么怎么办?所以我们只能将有限的耕地用于种植保证口粮的农作物,而不能用来满足生产肉制品的饲料粮食。按生产一斤猪肉消耗粮食2.4斤来计算[6],一年需要的猪饲料粮食就需要9800多万吨。

而其他行业也需要用到粮食。比如酿酒和化工生产。2020年中国白酒产量为740.7万千升,这又是一大笔粮食消耗。事实上,我国口粮消费约占30%,饲料用粮约占40%,工业用粮约占20%,种子和新增储备用粮约占5%,损耗浪费等约占5%。占大头的是饲料用粮。

粮食丰收是工业化成绩的表现,也是我国粮食战略的表现。

而评论区里面很多神友们也不必阴阳怪气的代替农民们发声,说什么粮食价格低之类的,提出问题谁都会,关键你代替农民发声,你愿意买高价粮食吗?或者你愿意让国际上便宜的进口量进入国内,冲击国家的粮食安全吗?最后落得个粮食命脉把控在别人手里的结局?当然我们也可以学印度,变成粮食出口国 大家一下子变成素食者就行了,多吃菜少吃肉,只是我国的蔬菜生产量目前也很大,也占用了不少土地。

蔬菜涨价大家的抱怨才过去几天?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中国的饭碗到底多硬?这个答案不言自明。和美国等人均资源高出我们太多的农业大国比,饭碗不硬,和隔壁印度比,我们的饭碗的确要硬很多。

参考

  1.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01/c_1126682762.htm
  2. ^ http://m.caijing.com.cn/api/show?contentid=4756866
  3. ^ http://m.caijing.com.cn/api/show?contentid=4756866
  4. ^ http://news.sohu.com/20060411/n242752721.shtml
  5. ^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7/302276/3516038/index.html
  6. ^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12/c245417-18983687-2.html

user avatar   wang-xue-m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赢赢们怕不是对1.3万亿斤粮食有什么误解。

1.3万亿斤÷2÷1000公斤/吨≈6.5亿吨

考虑到每年8%-10%仓储运输的损耗6.5*0.9=5.85亿吨

以及2.5亿吨饲料和工业用粮(总工业和饲料用差不多3.5亿吨,对冲掉每年1亿吨左右的进口粮)5.85亿吨-2.5=3.35亿吨

那么全国14亿人的粮食占有量为3.35亿吨*2*1000÷14亿人≈478.6斤/人。考虑到人均每天消耗一斤粮食,那么这个数字也就是够全国人吃一年零一季而已。

要是在现代工业组织体系下的良种、化肥、农药、农机、水利的加持下这点收成都做不到才是咄咄怪事。对于这种数字搁这又赢又感恩的,怕不是多少沾点。

不过嘛,对赢赢们的主子来说,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刚刚好,就算明年中国100%绝收,仅凭中国今年的收成还能撑一季度,再算上十几年的累积,中国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重新调整粮食产能。炒作中国粮食?嘿,就是没机会,就问气不气?

此外,别忘了中国还有大量的土地用来提供了每人每年380公斤的蔬菜,极端情况下砍一半拿来种粮食,也能增加不少产量哦(美帝人均蔬菜供应量只有中国的60%左右,也没见它天塌了)。

实际上,中国主要产粮区除了东北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一年两季或两年三季的产出(算上杂粮),也就是说就算遇到全国范围的灾害,最长有3个季度也足够新的粮食产出了(这还不考虑全国集体种土豆的情况)。所以说,2015年农业有关部门对ABCD喊话的那句"中国粮食储备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压根不是虚张声势,而是谦虚。

想要炒作中国的粮食短缺?做商标的春秋白日梦吧。


user avatar   wo-dao-bu-liao-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大丰收,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都很高啊!

建议加大力度,积极性是第一生产力。

袁老生前曾担忧,说如今农业都是“老妇孺”。说农业生产平均年龄连年递增,农业人口老龄化在各个领域尤为突出,年轻人纷纷逃离土地。

如今看来,袁老多虑了。袁老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年的粮食大丰收恰恰证明了,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人均耕地只有1.5亩的14亿人口大国,是怎么做到粮食安全的?

1 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国疆域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看上去地大物博,其实有效土地资源非常紧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来源:新浪网)

请注意这条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线,它将我们国土一分为二,理论上只有每年降雨量超过400毫米的地区才能进行农业种植,才适宜人口居住,才能进行工业生产。

所以,我们90%+人口、90%+的耕地、90%+的工厂目前都集中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南的地区。就这么大点地方要分解为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巨大的矛盾与冲突。

2006年,在房地产行业狂飙猛进的时候,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

这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测算的耕地指标,在预估了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水平之后,为了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的一个耕地红线指标。

这个指标提出之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且承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巨大冲击。

第一个跳出来公开反对18亿耕地红线的就是公知的领袖——某茅姓经济学家。

(来源:凤凰网)

茅专家的观点是,第一,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而不是用行政命令人为设定耕地指标;第二,如果中国粮食有缺口,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

茅专家的市场决定论在当时很有影响力,在茅之后自由派经济学家以及公知一拥而上,纷纷抨击18亿亩耕地红线。更有别有用心者,将房价高涨的根源归结于这个18亿亩耕地红线,企图煽动民意来左右决策。

台上舆论汹涌,台下更是暗流涌动。

国内有一些地方官员希望突破这道红线,就可以征用更多的农田转化为可以出售的建设用地,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一些地产利益集团也希望突破这个耕地红线,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廉价土地。

在外部我们还同时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在加入世贸之后,美国一直希望我国开放主粮进口市场,指责我国对农村种植主粮的补贴扭曲了市场。

所以,美方一直要求中国削减甚至取消对种粮的补贴,企图以低价粮食冲击中国农业市场,扩大对中国的粮食出口而不是局限于区区大豆这样的杂粮品种上,更深的意图是将粮食作为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武器。

现在我们把这些台下涌动的暗流对照茅专家的观点就可以发现,茅专家的观点其实就是代表着国内外两大势力的诉求——

“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嗯,只要地产商觉得这块土地可以盖楼,就应该拿给地产商盖楼;
“如果中国粮食有缺口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这恰恰是美国的诉求。

所以,在18亿亩耕地红线指标提出之后,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都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压力。

内部有公知操作舆论,公开指责18亿亩耕地指标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公知的背后是地产利益集团的支持;外部有美国指责我们农业补贴扭曲了市场,要求我国开放主粮进口市场。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顶住了内外夹击的巨大压力!我们管理层头脑非常清楚,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就是国本,国本不固就会地动山摇。

所以,我们管理层一方面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一方面精心维护着我们主粮生产,每年中央财政都要拨出几千亿补贴农业种植。

比如种粮补贴主要覆盖大米、小麦、棉花、玉米四大类,所以,即使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价格,中国政府也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冲击。

比如,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国际棉花价格是14000,我们收储价是19000……

按:这里摘录一段我的原创文章《中国为什么硬怼美国》相关内容
为什么中国国内粮食收储价要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等价格为什么不买国际上的粮食?
原因很简单,中国政府不提高粮食收储价格,国内农民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
无利可图耕地就要抛荒,中国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自给,而全球可供出售的粮食一共只有3亿吨!未来人类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增长(主要是非洲黑叔叔+MSL地区),14亿人口的国家口粮不能自给要仰仗国际进口……前景太恐怖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农民种植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
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2亩多一点(现在是3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少+土地制度制约,导致农业无法产业化发展,无法根本上提高科技含量。
那么,为什么不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村土地可以集约流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因为我们城市产业发展还不够,还不足以完全吸纳农村劳动力——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是渐进式发展,每年城市化大致提高1.2%,每年吸纳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这种渐进式发展是非常正确的。
如果贸然改动农村土地制度,在城市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下将大量的农民推向城市……请欣赏一下巴西、印度城市的贫民窟。


(贫民窟)

那么,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很简单,只有中国工业升级到高端产业——包括大飞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等,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最大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当然,中国工业产业升级必然就会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它们就会用各种手段遏制我们,比如,2018年的贸易战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中国绝对不可能同意削减对种粮补贴,把主粮市场让出来,任由美国低价粮食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基本农业,这是动摇国本,哪怕“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贸易战也在所不惜!

现在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全球粮食生产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综合分类/协调框架第3-5阶段),比上一年增加了约2000万人。

现在再来审视我们管理层一直坚持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一直坚守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是非常有远见?

说实话,如果中国不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年面临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18亿耕地红线大概率守不住。

2 计划生育政策

今天我必须来谈谈计划生育政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意义,没有这个被公知广泛诟病的政策,我们现在不仅不会有粮食安全,而且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印度建国时间与我们差不多,建国之初印度人口是3亿多一点,我们是五亿,现在印度人口是13亿+,增长了4倍;我们现在是14亿+,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现在的人口大概率会突破20亿——比当下增加6亿!(虽然现在开放了三胎政策,但是也没有完全开放,也仍然是计划生育的政策)

凭空增加6亿人口光是粮食就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我们耕地就这么点,粮食生产每年大致是6.5亿吨已经到极限,如果我们要维持当下中国人的食物水平,那么就意味着至少要进口3亿吨粮食——这个数据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主粮出口的总和。

真出现这样的情况,猜猜国际粮商会不会大幅度提价?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卡我们脖子?

按:控制全球粮食价格的是4家垄断性跨国粮商,其中有3家是美国企业。这四大粮商在全球粮食市场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不仅利用各种手段摄取高额的利润,而且也是美国全球粮食霸权的主要推手。

很多人以为人多力量大,有更多的人口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人与财富之间如果要形成正相关的同时增长的关系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适龄人口必须充分就业。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必须得有工作。

如果增加6亿人口,适龄劳动力至少3亿人,怎么解决这3亿人的工作?

农村肯定不行,现在我们人均耕地不到2亩,肯定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

工业也不行。

2019年全球各国最大的贸易国(藏南地区属于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国,我们工业品畅销全世界,就这样还产能过剩,还要想方设法去产能,所以工业也无法容纳更多的就业。

剩下的就是第三产业,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匹配,就算有点弹性,也很难想象能够新增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就业岗位。

所以,不节制生育,没有持续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新增的几亿人口将成为全社会巨大的负担。

比如,印度的就业问题就很尖锐。

(来源:华尔街见闻)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亚太资讯)

看到这些就业的新闻,是不是很恐怖?

更恐怖的是,因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到城市,城市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然后——贫民窟就产生了。

墨西哥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印度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菲律宾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全世界所有贫民窟的根源就是大量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产生的。贫民窟是城市的癌症,只要有贫民窟的存在,这个城市的治安就不会好。


全球凶杀率地图(来源:搜狐网)

2016年中国每十万人凶杀案发案率为0.62(美国是我们的8倍),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与地区,我们良好的治安得益于老百姓有充分的就业。

如果中国不是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20年之内爆发式增长的人口将耗尽中国国力。届时我们不要说搞产业升级、高校扩招,就算有点外汇全都得拿出来进口粮食养活新增的人口。

现在埃及就是如此,这个巴掌大的国家最近几年人口急剧膨胀,今年2月突破1个亿,现在埃及政府不管谁上台大致就是做一件事——把这个国家能卖的全拿出来换外汇进口粮食。

一个国家发展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已经毫无希望?

3 工业化

知乎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非洲土地肥沃,为什么农业不发达?

发达的农业靠什么?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不!这是农业时代的思维,在工业文明时代,发达的农业一定是要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基础上的,自然条件反而是次要因素。

现在的农业强国一定同时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等),虽然有些国家自然条件不一定理想——比较典型的就是以色列,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但却并不妨碍以色列是一个农业强国。

讲一讲这里面的逻辑。

首先农业种植产出与化肥使用量正相关,我们一亩地平均使用化肥大致是30公斤,其有效成分相当于1吨人畜粪便。

化肥看似简单,但是化肥生产设备要求却不低,合成氨过程需要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这就要求炼钢工艺达到很好的水平。

这些生产设备如果自己不能生产,仅靠进口是不行的。先不论一个农业大国大规模进口设备需要大量的外汇,最关键的是进口设备生产的化肥成本降不下来(设备折旧成本摆在那里)。

化肥价格下不来对于农业生产就是致命的缺陷,因为农产品较低的销售价格制约了所有投入的成本。

所以,没有强大的重工业与化工业,农业生产水平就上不来。

印度70年代就搞化肥普及的绿色革命,国际上也给与很多支持,进口了很多化肥生产设备。

然并卵,印度农业生产至今还是一个渣。印度耕地面积比我们更多,耕地自然条件也比我们好,粮食产量却只有3亿吨,还不到我们6.5亿吨的一半。

强大的化工业意味着可以给农业提供廉价的塑料薄膜与塑料水管,这就让大棚种植广泛应用成为可能,意味着土地利用效率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这就让很多较为寒冷的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比如,我们餐桌上常见的反季蔬菜就是大棚种植的结果。

农业生产还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比如水果与蔬菜对于时效性要求特别高,这类农产品的生产最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通过物流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所以,一个发达的交通系统与物流系统必不可少,中国基础设施、物流系统世界第一,带来的红利就是中国人均蔬菜水果消费也是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新中国在建国之后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化道路,让我们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支撑下,中国才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宿命。

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的土地资源约束下,不但牢牢保障了自己的粮食安全,还创造了一个人均农产品指标非常高的“吃货大国”的奇迹!

14亿中国人年人均消耗肉类60公斤,世界第十;

年人均消耗水产50公斤,世界第五;

年人均鸡蛋消耗300个,世界第二;

年人均消耗蔬菜水果500公斤,世界第一!

这些了不起的指标背后是一个农业产值傲视全球的大国——

中国以占全球约7%的耕地生产了53%的生姜、60%的贝类、47.8%的虾肉、84%的板栗、70%的食用菌、90%的菠菜、70%的梨、45%的鸡蛋、70%的西瓜、80%的柿子、81%的红薯、70%的水产、63.5%的鸭子、90%的鹅……

4 粮食安全

现在我可以来回答一个耕地资源非常有限的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怎么做到的。



——建国之后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化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在70年代末制定4个现代化目标的同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的膨胀;

——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2006年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且顶住了内外夹击的压力;

所以,不管未来如何变化,我一点也不担心我们的粮食问题。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原创 | 从泡菜到蔬菜:14亿人人均蔬菜消耗量怎么做到世界第一?


user avatar   shui-yi-fang-86-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马桶牌子,用来装奥利给的,,,




  

相关话题

  如何解决中国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种地的问题? 
  我花钱买了一碗米饭,然后倒掉,算不算浪费? 
  为什么几十年前农民占比高,每天早出晚归,全国依然普遍吃不饱饭,如今农村空心化但粮食却仿佛吃不完? 
  山东在明清两朝是产粮区吗? 
  如果全中国农民都屯着粮食不卖,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 
  义务教育都普及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出现粮食是超市买的,钱是父母给的这种不知事物根本的认知? 
  如何评价『近年不少饥荒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崛起,使中国对粮食需求大增,造成粮食不足,因此中国要負责』? 
  为什么几十年前农民占比高,每天早出晚归,全国依然普遍吃不饱饭,如今农村空心化但粮食却仿佛吃不完? 
  为什么一年一熟的东北是我国储备粮基地,其他一年多熟的地区能否成为粮仓? 
  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大于中国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前一个讨论
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名,排序将会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战国竹简最新研究结果「蚩尤是黄帝之子」?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