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之中。
今年河南风不调雨不顺,拔节期一波阴雨加降温,小麦大面积倒伏,到了扬花期又是阴雨连绵。大面积减产,说明没有隐瞒灾情而已。。。。。。
那是因为今年本来就是个大灾年。
不信?
诸位可以去看看科技含量没有粮食高的各种夏收秋收水果的产量去。
惨的不忍直视,很多果农早早的就放弃收割,南下打工去了,为的就是不让一家人饿到。
而今年的粮食,居然才减产这么点,足以说明一件事情:
在科技面前,大自然,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
如果放在百年前,就今年这种灾害,那么中原大地,早就满地都是逃荒者了,然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抵抗灾害的韧性也越来越强了,所以说,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人定胜天,也不是虚妄的话了。
就是这样。
不懂农业的为什么都要胡说几句呢?
不懂的话,看统计数据也行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夏粮产量是13659.60万吨,比今年还少,饿到你了吗?再看十年前,2008年夏粮产量是12074.89万吨,饿到你了吗?
粮食生产本来就有波动性,有些人看到“减产”就说国将不国,就说地产误国,各种危机炒作,目的是什么啊?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正常波动范围之内,没什么好评价的。
==========
鉴于知乎杠精越来越多,我还是贴3张图吧。
这个图是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6年。从图中我们看出,夏粮产量在2007-2016年间,在总体产量上升的趋势上,存在2010年和2016年两个减产的波动,而今年的产量呢?是13872万吨,比2014年及之前任何一年的产量都高,饿得着你吗?
第二张图,能够看出夏粮产量在全年粮食总产量中占的比例。大约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也就是说,占总产量五分之一的夏粮产量往下波动了2.2%,对总产量的波动影响有多少?至于这么炒作吗?
得第三张图,是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已经逼近450kg了。这是什么概念?比全球的人均占有量高40多公斤。其中五分之一的夏粮波动了2.2%,饿得着你吗?
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是思想还是农业国思想,说不好听的就是农民思想。
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给一代人留下深刻印象,对饥荒的恐惧深入人心。
但是实际上:
总结:
所以,还是洗洗睡吧。除非发生核战争,或者像上世纪60年代那样的人祸,否则饥荒离现代社会是很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