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 第1页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苛求老百姓了,老百姓下饭馆都是自己掏钱结账,剩下的菜都是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像我二姑姥姥这种精打细算的妇女,哪怕吃份水煮鱼剩下的辣椒和油都恨不得打包带走,回家用破壁机打成辣椒酱拌面条蘸馒头炒鸡蛋吃,平时真的不舍得浪费粮食的。

我觉得“节约粮食”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普通人点10个菜哪怕只吃了1个,剩下的9个也会毫不犹豫打包回家接着吃,没必要跟老百姓反复宣传。

因为“浪费粮食”这种事情印象里可能只存在于公款吃饭中。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20200814,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

MD,前段时间炒作三峡,洪水过去了,又开始炒作粮食。

以下原答案:

--------------------------------------------------------------------------------

- 2020年,我国粮食并没有减产,而是轻微增产。(农业运行稳 饭碗端得牢-新华网

国外粮食总产量也没有减少,反而增产1.9%(粮农组织谷物供需情况简介 | 世界粮食形势 | 联合国粮食及 农业组织)。

然而,吊诡的是,今年粮食减产的消息满天飞。又是中东印巴蝗灾,又是东南亚因疫情缺乏化肥,又是北美遭遇旱情(美国西部或正遭遇千年大旱-新华网),又是粮库粮食变质(微博)。

粮农组织2020年世界谷物产量预报数本月上调930万吨,目前几乎为27.9亿吨,全球产量有望超过2019年创造的最高纪录达3.0%(8130万吨)之多。全球小麦产量定在7.615亿吨,比上月增加320万吨,现与去年超过平均水平的产量持平。月度增产主要反映了对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报数的上调(增加550万吨),主要依据在于先前普遍降雨,并且今年余下时间天气预报良好,受此提振,单产前景有所好转。加之小麦英亩数大于初步预计,2020年产量有望因此出现更为显著的回升,标志着在前两年因旱减收之后的重大转机。印度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播种面积和单产增加,因此该国小麦产量预报数也予上调(增加220万吨),俄罗斯联邦的有利天气提振单产预期,以致产量前景高涨,因此也予上调(增加200万吨)。这些上调完全抵消了因单产预期降低而对欧洲联盟(欧盟)(减少550万吨)和英国(减少150万吨)小麦产量预报数的削减。2020年世界粗粮产量预报数也上调至15.19亿吨,比上月增加570万吨,较2019年增加5.0%(7300万吨)。澳大利亚、欧盟和土耳其的大麦增产是月度好转背后的主要原因。在较小程度上,世界玉米产量预报数也高于上月,反映了欧盟略有增产,原因是数周旱天于近日迎来降雨,作物从中受益,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同样,巴西玉米产量也有增加,目前略超去年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大米产量预报数现定在5.092亿吨,较2019年增加1.7%,比6月预期高出40万吨。小幅上调主要反映了南美洲国家前景好转,原因是有利天气使单产预期攀至历史新高,从而促使产量在去年减收后部分回升。

多事之秋,总有人搞事,企图发灾难财。

- 我国的粮食储备足够保障5年口粮(现在网上谣传大米涨价,进口粮食将会短缺是真的吗?)。

- 2020年,我国自美国进口了大量大豆,足以保证养殖、酿酒等需求。

- 如果全世界发生粮食短缺,必然有国家首当其冲。

首先受灾的国家一定不会是我国

印度、埃及、非洲等排在我们前面的人有的是。

目前并没有报道说哪里出现了粮食危机。

- 我国粮食浪费状况令人惊心动魄,特别是在大城市。

上召节约粮食不是第一次,几年前就提出过。


没有必要瞎猜测。无形中被资本带节奏。


(据说各种 吃播 被上面看到了。要限制。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是反浪费而不是节约,这是两个概念;

第二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要做足禁运的准备。

为那个破岛,吃够了苦头,台独分子你们恨不恨?


user avatar   liuzhong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在广州地铁站里看到的公益广告,请不要购买象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看到就无语了,我都坐地铁了,谁有那个钱去买象牙?消费象牙的人都在高档商场里吧,可是那里从来不会有这种,不合时宜,的公益广告,因为资本从来只允许那些光鲜亮丽的模特把他们的奢侈品赋予某种美好的价值。

对此,我们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英格兰王公大臣不自己反省,而是颁布节俭法令,甚至禁止外国奢侈品输入,倡言要监督私人经济,节制铺张浪费,实际是最放肆,最专横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始终无例外的是社会上最浪费的阶级。他们好好注意自己的费用就行了,人民的费用,可以任凭人民自己去管。如果他们浪费,不会使国家灭亡,人民的浪费,哪里谈得上呢?


user avatar   li-li-41-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说一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老版(2011)里,限制类里是有白酒生产线的,解释原因就有粮食相对匮乏,新版(2019)征求意见稿加了备注“优势产区除外”(开了个可大可小的口子,当时中国酒业协会立马拟定了“《中国白酒优势产区界定与考评标准》草案”),最终正式版直接删了这条(也就是说“费那个劲干嘛”,咱直接不限制了)……

应要求修改下表达……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小朋友就是经验不足。

备战备荒都不懂。

东方之珠用它的行动告诉我们,一国两制换不来和平统一,只能换来旺角骚乱。能带来和平的只有国安法。

看起来,老夫有生之年要见识祖国统一大业了。提前祝贺祖国完成历史上第四次大一统。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析时可以结合国际相关局势:

1,咱的主粮够了,但肉蛋等高蛋白质食材,需求的粮食缺口很大,这部分需要进口。

2,今年疫情蝗灾和恶劣天气影响下,各大粮食出口国产量下降。

3,由于2,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大宗粮食的垄断度大幅度增加,这个垄断度都在美国人手里。

4,在国际贸易粮食吃紧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仍然按照缺口的绝对数进口,则国际粮价可能会大涨,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5,于内,粮价翻倍,我国进口的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影响外汇安全。

6,于外,美帝会把粮价翻翻的锅扣到我国身上,而粮价翻翻,一些自给率低的国家出现大面积饥饿,甚至大面积的人道灾难,是可预见的。

7,一旦出现大面积的人道灾难,于国际舆论,和一带一路建设上会有巨大的负面作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至少有1/3的粮食自给率是不够的。

以上,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为了粮食安全,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履行国际义务,保护海外利益。

我们个人,少喝酒,不浪费粮食,减减肥。

也挺好的。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妈是个基督徒。

貌似在教义里,浪费粮食是大罪。

他们现在认为国外惨成这样是上帝在发怒。

国内为了防止上帝烧到自家,赶紧呼吁不许浪费粮食。



user avatar   sun-wu-kong-93-2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够不够吃?我想是够的。

鸡鸭鱼肉和新鲜瓜果蔬菜够不够吃?

不要我想,去超市,菜场看看阿姨大叔们是不是抱怨价高就知道了。当代工业化养殖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

现在的鸡鸭鱼肉是怎么养殖的?靠资本投入的养殖基地用合成饲料快速养大的。合成饲料里面的矿物质和添加剂暂且不算,大头在玉米和大豆上。

除了做动物饲料,进口转基因大豆目前是中国食用油的基本原料,而且生产商被国外资本垄断。

2017年,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7%,美国占进口总量的34%。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中国从巴西进口了6610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约75%,依然从美国进口1664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19%。

在今年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里预计2019/20(10月至次年9月)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9600万吨,且2020/21年度将持平。

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七个月大豆进口同比增加17.7%至5514万吨。头号供应国巴西方面反馈预计未来几个月大豆货运量维持巨大。

接下来看现在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这么高的依存度和需求量,是时候加以改变和提防了。

答案不言而喻,大家心里有数。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十年前讲环保的时候一样,又有一批小学生要遭殃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时期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而解体后的俄罗斯却是粮食出口国? 
  国际粮价逐渐走低,我国是否应该增加进口粮减少国内粮食生产?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种田进厂,世界再过几十年会是什么样?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及中国? 
  列宁为什么敢抢走农民的粮食来供给工人和士兵? 
  现在网上谣传大米涨价,进口粮食将会短缺是真的吗? 
  中国国产的粮食到底够不够吃?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及中国? 
  如果全中国农民都屯着粮食不卖,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 
  节约粮食能让穷人吃饱饭吗? 

前一个讨论
四大名著放到世界文学史上,各处于怎样的地位?
下一个讨论
奥斯曼为什么不直接吞并罗马尼亚?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