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大西洋之战德三潜艇部队每月击沉多少万吨商船才可以达到目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0年德方预计的吨位是70万吨GRT,英方预计是60万吨。这个数字的出处是Michael Gannon。具体他是从哪几份文件里看到的不太清楚,但是如果稍稍提供一点可靠性的话Gannon是U.Forida的Professor Emeritus··· ···所以——

问题是:这个70万吨或者60万吨有极强的误导性,只是一个非常粗暴地宣言式的衡量指标,不能用来代表事实上的吨位战结果。

战争不是通过贬低对手胜利的,一门心找U艇侧的问题没有必要。

举几个非常小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即便是在第二次快乐时光早期42年中U艇在美国海岸大开杀戒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候,其吨位击沉能力按照较乐观的统计也仅有2个月(6月和11月)达到了70万吨的要求——但是这意味着其损失速度就是可以接受的吗?显然不是。打开任何有关大西洋之战的记录或者同时期的报告都会看到这个损失率是不可持续的。1943年3月到5月之间击沉每艘潜艇前损失的平均吨位骤降,但是这段时间却被海军部认为是最危险的时刻,有必要开始考虑限制进口数量。这同样并非简单的吨位问题——而是护航系统本身的崩溃,如果说42年中大西洋西岸的损失来自于金对美军反潜能力的幻觉,那么43年初的损失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编入了护航编队,有RN/RCN护航的船只,这是本质上改变了游戏规则。核心是,吨位是一个非常容易解读出不同结果的标准。战前仅UK进口就达到了每年68000000t左右,任何时刻仅仅UK就至少2500艘商船在活动——以此标准,U艇从未有任何“达到目的”的希望;然而达到目的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邓尼茨从未阻止哈里斯的轰炸机烧着进口石油轰炸鲁尔,但是这不代表UK就没有食物限制供应的措施,这不代表其工业产能就没有受到影响。DNC模范员工,海军部什么都对さんDKB在他的多本书(大西洋护航舰,NtoV)里反复警告不要忽视数据之外封锁和轰炸的无法被量化的影响,指的就是要跳出吨位战之外看问题:

在吨位数字外的问题很多,比如,直接沉没和受损并不相同,受损和受损的维修需求并不相同。如前所述,1942-1943年早期反潜战更加灰暗的时期,UK造船工业中从事维修的比例反而降低了——这是因为战场转移到大西洋西岸/中段以后被命中的舰艇更不可能抵达UK在当地维修吗?还是因为造船工业的动员?亦或者是海军产能和民船产能之间的分配?在冬季,UK护航舰舰队中有百分之五到二十的舰艇因为海况问题和正常维护并非位于一线,这与每年内的损失涨跌有无关系,维护这些舰艇又占用了多少产能?尤其是登陆设备和岸基快艇的产能。有多少轰炸机从轰炸机指挥被转移到了海岸指挥参与反潜巡逻,多少在巡逻中因为气象原因受损需要维护或者损失?这些人员占用了RAF和FAA多少人力资源?对对德轰炸是否有延迟,有多少延迟?再比如,印度洋海面和大西洋截然不同,印度洋和太平洋护航编队面临威胁也不同,在两洋活动下有多少资源被投入了对空对潜不同的改造中?护航需要持续性更新舰艇以和潜艇较量航速,有多少美国的产能被用于制造远洋护卫舰?她们提到掉的花级消耗了UK战争早期多少产能?护航需要大量的油轮提供支持,这些油轮中有多少本可以用于战斗舰队的远洋补给?

“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点邓尼茨自己在43年和40年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以他40年“绞死UK战时工业和商船舰队”,他可能需要甚至不止70万吨的击沉数:因为如之前某问题下描述的那样,一旦RN/RAF决定性地开始把资源倾斜到大西洋地区,或者如43年初预计的那样采取不同的护航策略控制进口,或者单纯分配更多造船资源建造护航舰/商船而非战斗舰艇,那么3月到5月的情况显然证明了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盟军也远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是如果以43年的目的计算:任务是把盟军人员限制在反潜护航任务中,任务是牵制英美造船工业持续性更新护航编队,牵制其航空工业持续性提供远程巡逻——任务是让其造船业不断处于造修维护中消耗资源,而非把这些资源投入到其他战区中,那么就很难说这场资源消耗战中是否存在一个明码标价的“吨位数字”来达到目的了。Padfield在给邓尼茨作传时探讨了这种态度的转变:43年的潜艇战变成了“即便是无法击沉任何敌舰”大西洋仍然是“我军的第一道防线”而其“牵制住的敌军力量特别庞大”。

这实际上是比吨位战本身的“吨位”更有趣的问题。资源牵制理论本身没有逻辑上的本质错误。问题是谁究竟浪费了更多更大比例资源的问题:如果按照后者计算,那么月击沉20万吨所造成的结果与月击沉40万吨真的还存在本质区别吗?少量快速潜艇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效果,而无需在战争后期突然浪费大量资源堆叠潜艇舰队的规模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战史和技术史作者的小分水岭。大多数战史作者关注这是否证明邓尼茨在战争后期像希特勒一样有否认现实的倾向,讨论其战时经济政策的导向等等,而技术史方面则计算升级快速护航舰需要的资源和完善反潜系统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个动态问题,是双方不停进行技术升级的结果。而无疑直到最后盟军仍然面临着护航舰落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44-45年显然是可以被全面动员的工业系统克服的,但是不代表就不存在——海军部模范员工有云:“她们(快速潜艇)无疑是强大的对手但是不会因此就主导战局··· ···squid和ASDIC仍然致命,而更有效的limbo也即将服役··· ···‘湖’们还可以保留一定的战斗力,船长级如果重新用squid武装的话亦同。”

造新舰换反潜迫击炮也要工人也要钢,具体升级的难度和快速潜艇的生产进度需要对比,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了事。

既然说到这里稍稍多说一点: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地方是,事情不能简单地简化成一个静态问题。经济总量不等于造船工业的产能不等于特定舰种的产能不等于实际产量。苏德经济总量一点也不小,这意味着两者可以轻松超越英,日,意,法的舰队规模吗?观察双方舰队扩充时候的种种灾难性的难题就能够意识到这是一个工业体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总体量可以决定的。如果观测到UK、US之间的差异——美国造船工业全面在体量和产能上压倒UK是43年才出现的,这是US自身战时扩充以及UK被战争影响的共同结果,而不是经济总量导致的必然,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此前US经济总数已经超过UK数十年的情况下其民船和军工产量都远远没有取得支配地位。战争中对比39-45年潜艇外所有主要战斗舰艇的产量,UK本土几乎就可以对比整个轴心国的加和,当然美国还要更多。UK造船业真正跌出第一梯队的衰退发生在1960年代,具体来说,1948-1970年间。这本身是一个经济史上的话题,尤其有关于管理效率——而反之其前1914时期也不应该被认为就持续性地享有对美优势。UK造船业与US抢夺市场份额在一个19世纪内渐进的过程。这都是老调重弹了。

简单地认为英舰队比德舰队规模大得多所以战局已经注定,或者认为英美在战争30-40年代就存在不可弥合的造船业差异是简化问题,是加州学派上脑的幻觉。战争中的产量决定于具体设计能力,不同设计的具体生产能力,船坞大小,造船工人的熟练程度,区域资源调度能力——取决于特种钢材的生产能力,铸炮速度,取决于千千万万固然和经济总量有关但是仍然不是短时间内堆叠资源就能够改变的变量。UK有能力在39-45年生产两到三倍于日本的驱逐舰——但是其军工产业却没办法给L/M级两个驱逐舰队配齐双联装4.7inDP主炮。为什么在战争中生产了数百艘驱护舰以上水面舰艇的国家无法解决区区两支驱逐舰队的主炮问题?因为总产能,总经济体量,在具体生产任务面前,尤其是在战争前/战争中这样的短时间内不是决定要素。走到所谓的“战争潜力per capita”和用数据残片计算前现代区域经济体量一样是走火入魔了。




  

相关话题

  二战期间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间谍? 
  现在的梵蒂冈瑞士卫队只是仪仗队还是的确有一定的战斗力?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塔利班允许商人携带武器自我保护,为何会做出这一决定?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核武器研制很简单吗,感觉大家都能搞出来一样? 
  如何评价美国太平洋舰队22日宣布用舰载固态激光炮实验获得成功? 
  孙承宗和王在晋哪个战略更的当? 
  为什么影视剧里面许多狙击情节都是提着箱子找到一个狙击点后拼装,狙击完后拆卸走人,这是有什么依据吗? 
  一战和二战中有哪些悲壮的海军故事? 
  二战英国为什么会被认为很弱小? 

前一个讨论
中型战斗机陷阱、中型舰艇陷阱是如何产生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英制40mm砰砰炮?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