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偏转小行星的常规方法之一,中国也有这方面的论文。计算和操作正确时,干预这次的任务目标的可行性为 100%,但那也没什么意思:目标相当小。更大的目标在撞击时的举动可能会复杂得多。
在理想情况下,经过较长时间准备,这种二段撞击偏转目标的效果可以接近直接发射同等重量核装置去偏转目标的效果。值得人类去拦截的小天体目标会比较大,预警时间较长,这种方法有可能比其它方法节约一些资源。
用核装置推动小行星去磕,可以偏转更大的小行星。
1967 年,麻省理工计算了假设小行星 1566 伊卡洛斯(长轴 1610 米,质量 29 亿吨,1968 年从距离地球 60 万千米处飞过)在 15 个月后击中地球的场合需要的对策“伊卡洛斯计划”,认为土星五号携带一亿吨 TNT 当量热核武器可以将其推飞[1]。
伊卡洛斯计划的最终版本要从阿波罗计划征用六枚土星五号,每次发射的间隔从几个月到几个小时不等。每枚火箭携带一个 1 亿吨 TNT 当量的热核弹头、一个改良的阿波罗服务舱和无人驾驶的阿波罗指挥舱,以便进行制导。弹头将在离目标表面 30 米处引爆,将小行星偏转并部分摧毁。根据每次爆炸对目标航向的影响和破坏情况来决定下一次飞行任务是否需要修改或取消。第六枚火箭的发射被设置在撞击前 18 小时。
如果放任伊卡洛斯击中地球,其威力可达 5000 亿吨TNT当量,能瞬间杀死至少数百万人,夷平数百千米内的建筑物和树木,击中海洋的话会造成巨大的海啸,给数千千米海岸线上的城市造成严重破坏。它喷入大气的灰尘可能导致持续数年的撞击冬天。但显而易见,这无法消灭人类。
1995 年美国设计了 10 亿吨TNT当量的巨型热核武器,可以将直径 1 千米级的小行星炸成宇宙尘埃,在有数个月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直径 10 千米级的小行星,在有一年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彗核直径 100 千米级的短周期彗星。注意他们并未真正制造这枚核弹,我们目前不确定在实际制造中会不会有别的问题——不过,真正要用的时候,人类会建造不止一颗核弹来保险,有问题也可以随机应变。
2020 年中国设计了用航天器偏转较小的小行星去撞击较大小行星的二段拦截方案,在有三年以上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直径 10 千米级的小行星。
相关数据
100 米外的 100 万吨 TNT 当量核爆释放的 X 线对直径 100 米~1000 米、密度 1500 千克每立方米的小行星产生的速度变化[2]:
在接近速度为 5 千米每秒~10 千米每秒的小行星到地球还有 500 千米~5000 千米时将其偏转出撞击范围需要的速度变化量[3]:
在距离地球 5000 千米和更远的地方,500 千克的热核武器载荷就能将直径 1 千米的目标推飞。
美国早已评价了核爆 X 线与中子流对小行星的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