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侵华战争时的日本是真心想建设中国东北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xue-nia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老家湖北广水,一个很穷很破的小县级市,在2000年之前,整个村没有一条路,唯一的路是大队(合作社时期的那种村村联合的单位)上的一条土路,距离答主自己的村有大约7公里远,这条土路是连接县城和一个镇的路,沿途的人想上县城,就只能走这条路。

可以说没有这条路,想去城里就只能走去了。

以上是背景,下面是答案。

这条土路,纯土路,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修建的,目的是用来运输物资,顺便方便镇压各地的游击队,而这条路的修建是用本地人,直接被军队抓壮丁抓来修建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日本人要抢进度,所以速度催的很快,累死了不少人,但是路修成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年时间里面,日本战败之后,他们留下来的这条路成了我们那边的唯一的一条路。

然后,日本人留下的路过了五十年还存在,人们还记得,用到它的时候人们还会想起:哦,这条路是日本人当年留下的,巴拉巴拉巴拉……

但是,又有几个人还能记得,当初修建这条路的时候,死掉的那些人呢?

人总是善于遗忘的尤其是在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的时候,这种健忘就更加明显了,当伤痛不是出现在你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很难记住他,所以别人的,甚至是自己的那些悲痛的过往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就不记得了,但是东西却不一样,东西却能保存很久,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和道路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你只要看到他,就有可能想到它的好处,但是,惨痛的回忆,又有几个人记得呢?

我不奇怪为什么有人念叨侵略者的好,因为他们留下的东西确实是方便了你,但是他们留下的那种惨痛的记忆,却不是发生在你身上,或者是你这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问题吧?


user avatar   nian-qing-85-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余吉林长白山不肖子弟。

日本在我们那边修了条铁路,为的是把木材和煤炭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我爷爷生前曾跟我说过,敌占时期,运木头的火车日夜不停。与铁路相配套的涵洞、铁路桥等等都修的十分简陋,还是以铁路桥为例:两边的步道大概50厘米,而且没有护栏,但工程质量的确过硬。

我觉得伪满时期生活在我们那里的大多数人是麻木又愚昧的,并不觉得当亡国奴这事有多严重。但这并不代表日本会基于民众的麻木和掠夺的需求会好好建设东北,任何强盗都一样,就想占便宜就走,也许在他们心里也认为东北不是自己的,不能久留。

我们那里有个地方叫石人血泪山,里面埋着很多中国奴隶,万人坑里人骨随处可见。所以在对待中国人这件事上,无论东北华北,日本人都是本着亡族灭种的方向努力。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王德泰将军,东北抗联第二军军长,最后洒血于我的家乡。很难想象在敌占区,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在关内抗战节节失利毫无希望的形式下,在绝大多数民众甚至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的环境中。抗联的战士们是靠什么样的信念坚持的,我想这就是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给王德泰将军与抗联战士一起修了个陵园,就在当年将军殉国处,那处山势雄伟,面朝浑江,全县风物一览无余。王将军和先烈们可以静静的看着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他们的英灵也可以继续守望着那片土地上的民众。

赵客缦胡缨

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向所有抗战先烈致敬!

向国共两党革命军人致敬!


user avatar   shen-lei-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是日本人是否真心建设东北?而非中国人感受。所以答主就题答题,日本人是把国运压在咱们东北大地上了,既然是求赢心理,没有理由不真心?口说无凭,晒点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干货。当然本质上仍然是为日本自身利益进行的殖民建设,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多数人并不知道日本下了多大的血本在里面,涵盖哪些方面的建设。

开答之前还是要上一幅图,这幅图所有人会觉得古怪:

左图是日产汽车的标志,右图吉林省长春市人会熟悉,长春市人民大街2080号嘉里中心大厦。

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这座大楼里有日产4S店!?

连长春本地人都不知道,1937年11月~1944年9月日产株式会社的总部不在日本横滨,而是这座大楼里。不止是形壳,名下各产业,业务与职员也大多搬迁于长春,法人登记都放弃法外治权的日本国而改注“满州国”,你不要感到惊讶与愕然。这是当时日本制造与重工业发展由列岛转向满洲的一个缩影。

东北的面积相当于德法总和,日本2.5倍。东北在彼时日本眼中,是进出中国内陆,扼控东北亚的战略要地,半个世纪处心积虑想要彻底控制这片土地。

1931年,918事变后,东北终于完全置控其伞下。于是新世代财阀和少壮派官僚与军人,倾注全力,希望把伪满国建设成支撑日本帝国的战略生命线,然而连他们也没想到仅用十年光景,达成了自己也不敢想象的成就。而 “满洲”的意义也不仅在于过去,50~60年代,原满洲系的官宦人材开始主导战后的日本政商发展,利用过去“治满时代的宝贵经验”,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成功把列岛带入高速经济增长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满州国即是战后日本复兴试验田”,这也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

“日本在东北如何殖民建设”这个话题十分广阔,用文字描述这里肯定不够,所以答主采用图文形式。当然这个话题也有些微弱的敏感性……

一: “满铁”

1905年日俄战争后,从沙俄手中夺得东北再到1945年战败,40年内日本政府对东北政策一直实行的是间接殖统。充当日本掠夺东北经济产业主要帮凶,或者直接犯罪执行者是有着“日本东印度公司”之称的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

满铁母体是战争时成立的“陆军野战铁道提理部”。名义上虽然由陆军指挥,遞信省铁道作业局协力。但当时日本铁路业务尚未国有化,被17家私有铁道会社瓜分。提理部实际主操权在三井、三菱、藤田财阀人脉系的铁道局这边,陆军的人是被架空的。

战后新设的关东军,一直想染指插手铁路事务,但都没有成功。这也是满铁和关东军长期矛盾与不合,直到918事变之际,关东军以军事管制为名强势介入,正式被并入伞下,但很快伪满又成立,满铁在被并入满州国体系后,又趁机脱离了关东军控制。正因为二者这种内部矛盾对立,才促使后来满州重工业株式会社发足成立。

朴茨茅斯协调停之后在小村寿太郎外相强烈反对下, ,日本拒绝了美国铁路大王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日美共同经理东清铁路″提案。改为国内官民合办,资本启动金两亿日元。一半由日本政府以从沙俄手上转置的东北矿产铁路等资产做实物抵金,一半由民间筹资。1909、1920年通过在东京与伦敦社债发行,资本金扩充至8亿日元。

(满铁会社成立前,向日本民间募集资金时的部分主要股东列表)

满铁的初代总裁是原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此人在台湾采取“鞭贻兼施”、“生物学原则”政策,辅助儿玉源太郎“安定台湾”的头号功臣。他在给儿玉源太郎呈献的『満州経営梗概』中便明确表明:

“战后帝国满州经营唯一要诀便是阳以铁道经营,阴以百般实业支撑”

这日后成为25年内日本对满主要经营渗透模式,也是滿铁成为巨型康采恩化的源流。

(在后藤新平主持下,满铁第一个成立重大组织便是“满铁调查部”,这是他在台湾总督府设立“临时台湾旧惯调查委员会”的翻版。这个民间情报组织存在意义在于对中国东北乃至华北蒙疆的全面摸底,其遗存资料含概与精细程度,分析预见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即便到现在也绝对不落伍。反过来说,如果日本人不想殖民东北,也没必要这样折腾自己。)

(满铁调查部一景:这里号称是“战前日本最大的民间智库”。最鼎盛期调查部有在编成员2125人,平均年龄35岁上下。作成或收藏各种文献资料逾40万册。调查部成员不分信仰与政治倾向,有能者有才者皆不拒。所以1939年,日本国内对左翼进步学生与学者打压下,这里也成为战时日本马克思主义者庇护所。1941、1942年两次与关东军冲突皆是“满铁容留赤共”,所以社内曾自嘲“资本主义的满铁可供养了一半日共”。调查部并没有因日本战败而消散,1958年,日本通产省设立亚洲经济研究所,其领导者与部门配置均是参照原满铁调查部。)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满铁路调查部”所在。现址:大连市中山区世纪街41号,铁路卫生学校宿舍。离满铁本社旧址仅隔门前一条鲁迅路。)

除了“调查活动”以外, 根据『経営梗概』布局,藤新平在上任伊始还提出了另外三项主要实务:“铁道经营”、“市街建设”以及“产业开发”。这里自然要提他的老本行:铁道。

提起对战后日本第一印象,基本上所有外国人最深刻的是日本新干线。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新干线源流在中国东北。

提起新干线的历史,中国人首先会想到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但实际上十河信二属于政治官僚,并非铁道技术者。真正为日本新干线作出卓越贡献的是新干线总技师长岛秀雄。岛氏祖孙三代对日本铁路机车设计贡献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岛秀雄父亲叫岛安次郎,帝大工学部毕业,日本初代量产型蒸汽机车8200、9600型设计师。1916年任铁道院工作局局长时,在时任铁道院总裁后藤新平授意下,和同厅总裁书记十河信二向当局草拟了一份把当时日本国内1067mm狭轨改为世界主流的1435mm的标准轨方案。但当时日本政界对铁路政策优先考虑“列岛全线通车、里程延长”。标轨化提案被否决。“标轨制”不能实行,那么铁路高速化,载运大型化梦想就无法实现。岛安次郎灰心丧志时,满铁总裁仙石贡找上门来,邀请他来满洲发展。

当时的中国全境铁路线大多数都是1435mm以上宽轨,东北地方除了俄国人控制的中东铁路是1524mm,剩下的铁路全部是1435mm标准轨。(1934年苏联转卖中东路权,长春至哈尔滨段的宽轨也改建为标准轨距。)这给了岛安次郎发挥才能与梦想的舞台。除了满铁,当时的关东军对岛安次郎也非常感兴趣,道理很简单,如果设计出大载客量或货运量的重型高速蒸汽机车,那么军事上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1930年代后半期的满铁下属的大连沙河口铁道工场,工场结构按照德国克虏伯的埃森工场设置,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蒸汽机车工厂。解放后更名为大连机车厂)

(1933年开始,岛安次郎与岛秀雄父子和另一名机车设计师吉野信太郎参照德国高速蒸汽机车SVT 877“飞翔的汉堡人”设计,由满铁牵头下联合川崎车辆与川西航空,在沙河口工厂,开始了一项“子弹列车计划”,目的是设计出和当时英美德三国时速100km/以上同样的流线型高速机车,能使日本与列强并驾齐驱。1934年11月1日正式通车试验,在大连至长春701公里程跑出了平均时速82.5km,最高时速130km的当时世界第3高,亚洲最好成绩。而当时日本国内最快的运营列车特急“燕”,平均与最高时速只有69.55km,95km。)

(该机车在3万余征集稿中选择定名为“超特急亚细亚号”。1934~1938年共造出12辆,主要往返于大连至哈尔滨。日本战败后,其中一辆被苏联人拉回,六辆被新中国接受,其余下落不明。被重新命名为胜利7型”,现存两辆,一辆751号被保存在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另一部757号在大连机车厂的扇形库。)

(1964年赶在东京夏奥会举办前通车的新干线初代0系车,设计者是到岛安次郎的次子岛秀雄)

(伴随着亚细亚号的成功,满铁备受鼓舞,1938年抗日战争第二年,社内便提出“大东亚纵贯高速铁路”的设想,即从朝鲜南端釜山开始一路建设到中国南垂的镇南关。打通南满,华北,华中三大铁路网。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提案升级南北两端起点又扩延,北起东京,南抵新加坡。和大东亚共荣圈遥相呼应。)

(伪满国成立后,伪政府全盘把东北的铁路建设转让给满铁。1933年3月伪满政府发表了“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以铁道建设为主线进行经济发展,提出了十年内总里程延长10,000公里。但最终随着42年以后战局不利,人员抽调至前线,只完成了6354公里。1945年战败时,东北全境铁路里程12093公里,铁道车辆约为47,166辆,1公里里程数平均3.9辆。其中伪满国鉄4700辆,剩下的全部是满铁的。而解放前中国全境铁路才21,810公里,东北占到了55%。右图为吉林长春的“伪满国铁路总局”,名义上统管满铁和国鉄,但实际只是双方问题协调机构。)

工业生产:

东北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30年代中期,满铁地质调查研究所便推计中国东北的矿藏储量。其中煤炭48亿吨,鉄矿12亿吨,油页岩2亿吨,砂金折合60亿日元。巨大利益面前,满铁断然不会错过这些宝藏掠夺,但必须承认的是侵略的本质下,日本在东北的产业投资对我国近现代基础工业发展确实起着不小的帮助。

抚顺煤矿最早是由东北商人王承尧、翁寿合办的“抚顺华兴利煤矿总公司”所有。日俄战争爆发后,先是被沙俄军队抢占,日本人击退沙俄后,借口是从沙俄手上接管的,拒绝交还,而同时铁道提理部在抚顺设立"采炭所"。两年后,正式改由满铁经营。除开采原有矿井外.又在千金寨、杨柏堡开采了"东乡坑"和"大山坑"两大竖井,至1912年日产煤已达5000吨,以后又推行"第二期产业扩张计划",建成古城子第一露天矿、第二露天矿、杨柏堡露天矿。

(日本在东北有两个主要的煤矿场,一个是本溪湖煤矿,另一个是便是抚顺煤矿。本溪的产权是日本大仓组,是大仓组在大陆唯一稳定盈利分社。抚顺则是满铁伞下。论规模抚顺要远超本溪10倍不止,是东亚第一煤矿,推定储量10亿吨。1922年改由露天采挖模式,效率成倍提增,1938年抚顺煤矿年出矿量达到了900万吨,1943年油页岩875万吨,粗油提炼36万吨。)

日本近代钢铁业的起步虽然始于明治维新的1868年,1896年甲午战争后官营八幡制铁所成立,但受限于鉄矿资源贫乏和技术能力,一直处于世界落后地位。1903年日俄战争前夕,日本钢产量4.3万吨,仅为世界产量的1/8500。即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也才年产25.5万吨,世界的1/300。但当年日本国内需求量却高达83万吨,不得不长期依靠欧美输入维持。

一战爆发后,1916年4月~8月英美两国先后终止了本国钢铁输出,但另一方面来自欧洲的军火订单却不断增加,导致钢材市场价格暴涨,1914年每吨40日元,1916年90日元,1917年340日元,1918年522日元。在 “钢铁饥馑”的现象下,日本政府开始钢铁自给计划。除了扩大八幡制鉄所,也开放民间企业对钢铁项目的投资限制。在这样背景下,1916~17年三菱财阀在朝鲜浦项设立二浦制铁所,而满铁当然也不甘寂寞。

1916年8月满铁总裁正式向日本政府申请制钢业经营许可,而另一方面通过大汉奸奉天交涉使司交涉使辽阳人于冲汉合办的鞍山铁矿振兴公司,向北洋政府农商部申请采矿许可证”。1917年7月正式上马,第一期计划是建成日产铣铁460吨525m³高炉两台,年产铣铁15万吨,钢材3.4万吨,总投资额3千万日元,预计3年完成。总计划是年产铣铁100万吨,钢材80万吨,占地330万平米的亚洲第一炼钢厂,实际占地是2200万平米,土地来源嘛,行贿地方官员,强买强卖呗。

但讽刺的是,如此大兴土木造出来的炼钢厂,在1919~1929前十年里,其实是亏本经营的。原因很简单,一战终结,1919年秋欧陆各国军需订单减少,不惟日本连当时中国也受此冲击。钢材价格一路狂跌,至1921年9月回落至65日元,比最高位低了1/8。1923年日本本土22家制铁所14家休业,2家倒闭。1920年鞍山制铁所出产铣铁31620吨,但卖出去只有4469吨。而同年9月日本铣铁滞货量为40万吨,本财年亏损642万日元,二期计划遂停止。 1921年世界钢铁寡头美国钢铁公司找上门来,满铁总裁野村龙太郎遂提出了日美合资重组鞍钢方案,但最终这个方案被当时外相松冈洋右否决。

进入30年代,日本对华侵略加速,军需景气浮扬。而伪满国成立后,1936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的土木与工业建设进入新高峰期,而为克服英美对日本的贸易制裁,日本政府也在扶植本国的钢铁产业,鞍山制铁所不但起死回生,并且迅速崛起。

(1935年满铁自己航拍的鞍山制铁所全景图)

(1943年鞍钢业绩:铣铁130.8万吨,普通钢块84.3万吨,普通钢材26.5万吨。而同期日本八幡制铁所铣铁169万吨,普通钢块224.4万吨,普通钢材174.4万吨。1958年鞍钢钢块出产量405万吨,占当时中国1108万总量36.6%。)



满铁其他工业产业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大连地区,比如大连机车厂,甘井子煤炭码头,大连港15库,里面日本遗产更多,而且有些设备现在还在使用中,这里就不说了。

(1932年摄影的大连满铁本部,是旧沙俄小学改造完成,画面右侧建筑物归关东军陆军部,后关东军移往新京,转让给满铁。)

(现在的旧满铁遗址,大连市中山广场的东面,原本是大连铁路办事处,2007年开始,改成历史陈列馆,2015年挂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满铁最高峰职员40万人,其中15万日本职员。抗战胜利后,满铁自动解散,但并没有终结。归国的原社员和家属组成“满铁社友新生会”,鼎盛期会员多达1.7万余人,1950年6月,日本外务省收到从沈阳寄来的7大箱资料,打开一看全是满铁15万职员名单,而且没有人为损毁迹象。这被满铁会认为是新中国对日友好意图,70年代邦交正常化后,原满铁成员数度返回东北,以个人,团体名义捐助东北,用他们的话来为过去侵略史赎罪,但内心深处其实也忘不了这片“生养他们的第二故乡”。2016年3月,因原会员年老死去日多,不足以维持基本运营,宣告解散。)

二,满洲重工业会社:

满洲重工业会社,简称满业,但因为成立至倒闭时间短促,很多中国人对其很陌生,实际上它与现在的日产、日立有非常深切的关系。其产业规模和满铁并驾齐驱,为日本在我国殖产的两大康采恩。

满业的成立与关东军和满铁的矛盾有关。满铁从成立之初,初代总裁后藤新平便明确“军部与满铁只存在互相协助关系,不能有谁主导或依附谁的局面发生”。此后,满铁作为独立王国运营,关东军很难对其业务方向进行“指导”。20年代中期,欧美工业发展的格局由蒸汽时代矿产资源采集向机械制造业,重化工行业,新兴能源方向转进。而满铁鉴于自社和股东利益,过度依赖东北的资源开发,忽略对新兴工业的培育扶植,并一直以政府“一业一社”的方针阻止新财阀染指满洲。当时东北日系437家工农业会社74.6%成机械与机床产品都是欧美进口。这使得当时陆军内部海外留学经历的少壮“统制派”军官不满。他们认为未来10年的国家战争将是总力战,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支持,活跃的产业内部竞争,日本是打不过英美的。自己必须让日本的大财阀主们为国家做点什么。

最初的计划,是满铁内部大改革。把满铁各会社全部打散,独立运行。附属地行政权归还满洲国。关东军司令有权对满铁改组工作进行一元化监督。整个工作由关东军特务部负责,未来这些满铁子会社由新组建的“满洲经济参谋本部”指导。这份由关东军参谋沼田多稼作成的草案,1933年11月24日由《满洲日报》捅了出来,满铁股东与干部大为不满,组织罢工,哄赶工厂守岗的士兵,甚至有人朝当时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的座车扔手榴弹。

在强烈的反对声浪中,关东军只能作罢满铁内部改革,转而寻求新建一个能够与满铁抗衡,并在关东军指导运作下的“新满铁”。而当时新财阀的代表人物,日产总帅鲇川义介和军部的关系比较密切,于是1936年应时任伪满国最高军政顾问,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邀请,来满考察。鲇川花了一个月,利用飞机进行航拍考察,认为东北气候,环境,物产均和北美大陆相似,而东亚人要比白种人更吃苦耐劳,只要日本肯加大殖产兴业力度,完全可以把这里变为下一个美国。于是1937年3月,双方正式达成初步协议,报批日本国会和伪满产业厅。同年11月,日产更名,并把本部搬迁至新京,而原日产9.5万多名从业职工中抽调1.7万人人来到东北。关东军与满铁协调,把鞍山制铁所,北票煤炭划归满业。

(离新京车站3公里不到的新京大通路的满洲重工业会社本社。)

(满业下属56个子会社,总资本金4亿5千万日元,满洲国政府持股一半。而1937年日本财年预算不过35.4亿日元。成立之初,因为准备资本金过于庞大,鲇川寻求德美资本进入,和美国通用,梅斯塔重机,德国BMW等都有洽谈,但都被军部以事关国防理由否决。)

(1931~1932年东北的各类汽车保有数量是4万3千台,和朝鲜半岛相当,仅为日本的1/33。 1934年在奉天成立的满洲同和自动车工业会社,原体是奉天迫击炮厂,四年后形成4100辆产能,其中,轿车3600辆、卡车480辆,继而在长春、哈尔滨建立卡车厂。同时,日本在东北的私营汽车工厂产能也有1800辆。1940年,日本在东北汽车的总产能为7000辆左右,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但离鲇川1.5万辆年产,还有不小差距。汽车产量增加,意味着对道路的数量与质量也有提升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模仿德国,兴建东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也被提上日程安排。这个放后面再说)

(1938年满业与中岛飞机合资的满洲飞机制造株式会社,哈尔滨飞机制造工场。1941~1945年满飞出产各类军机客机教练机2196架,位居日本第八,飞机发动机2168台,日本第六。除了军机,该社自主研发了MT-1型六座客运机,79型高教机。战败后工场设备大部分被苏联人作为战后赔偿搬走。剩下一部分被员工隐藏,后交付给入东北的中共。满飞与后来新中国成立的哈飞、沈飞及第一批空军飞行员,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1942年前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军部对满业的指导方针由技术革新转向资源确保,并且强制把劳动力向资源采集型企业倾斜。鲇川本来就反对对美开战,而且关东军以满业股份一半是伪满政府借口,以满州国经济委员会插手满业经营生产事务,这令鲇川义介极剧不满,他认为自己被架空,还不如门口站岗小卒,于是黯然退出,返回日本。接盘的是他的副手,高崎达之助,这是被誉为开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驾马车”人物之一。

三:伪满国的新京建设与土木工程

1932年3月9日伪满国在长春宣布成立,翌日伪满国务院宣布定都长春,同月14日更名为新京特別市。7月关东军特务部发布『国都及奉天都邑計画建設綱要』,一期计划人口规模50万人口以上主城20平方公里的大型园林化都市。新京是二战前日本主导在海外最后也是最大的土木工程建设,由日本抗震建筑专家,担任过东京都建筑局局长、日本建筑学会会长的佐野利器负责规划。

日本在东北殖民附属地平均一人绿化公园面积10.34㎡,远高于当时日本内地0.8㎡/人水平,所以佐野利器在规划新京时也十分注意这点,定下了绿地公园面积4万公顷,人均25㎡/人,超过巴黎的东方绿都。

(新京大同大街即现在的长春人民大街,长春市区主干道。下图为1940年大同广场伪满国庆祝日本皇纪二千六百年庆典。解放后改成人民广场)

(新京西公园喷水池,即现在胜利公园,公园东大门内的小广场上,有一座儿玉源太郎铜像而建。抗战胜利后雕像被推倒,1968年在原地修了一尊6.8米高的毛主席的挥手立像。)

(注:各排上段为总人口,下段为日本籍迁入人口)

(伪满国人口推计图)

伪满国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伪满国13年历史中一共有两次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奠定了东北日后作为新中国重工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1935年8月,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委托满铁经济调查会驻在东京的宫崎正义成立私人机构——“日满财政经济研究会拟定出“满洲的军需产业建设扩充计划。

宫崎正义二度公派留学(沙俄)苏联,亲眼见证沙俄灭亡苏联崛起。是满铁社内公认的第一俄国通。他参考当时苏联的五年计划,并与当年9月拟出初案。这个计划又由日本陆军省军务课的满洲班长片仓衷等人修改后,定为《满洲开发五年计划目标方案》;另一方面,关东军要求满铁调查会拟定了《满洲产业开发长期计划大纲》。1936年10月,关东军、伪满官厅和满铁三方代表在大连汤岗子温泉召开会议,以上述两个方案为基础,制定出产业开发五年计划草案。1937年1月,关东军司令部正式抛出《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4月正式由伪满国务院公布。

第一次五年计划计划总投资规模25亿日元,其中13.9亿元拔给了工矿部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满州国资源自给自足”以及“补充日本不足铁、煤炭和铝”。优先发展制造、能源以及重化工行业。

伪满五年计划中,煤铁矿挖掘,炼钢与采油工矿部门皆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撑,而伪满成立的当年东北发电总量是26.5万KW.H,当时东北电力公司总共23家,18家是日系企业,剩下3家是中国的,2家是俄国的,日系企业占到了总发电量89.7%,东北最大的发电机组是南满电业株式会社两台5万KW发电机组。1934年11月由原满铁系南满电业兼并其他电社改组满州电业会社,负责对东北地区电力事业统制生产经营,到1937年五年计划前东北地区发电总量达到48.6万KW.H。但即使这样,按五年计划推计,东北至少要400万KW.H电力才能满足工业生产,于是大型水电项目被提上日程。

(未完成的松花江丰满大坝,1937年1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37亿日元,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电站机组安装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50%,完成总工程量的87%。但实际发电1943年便开始了,坝高91米,长1110米,采用重力式混凝土堤坝设计,预算发电量70万KW.H,年间总电量30亿KW,最大贮水量130亿m³,彻底完工后将仅次于美国胡佛大坝,号称东洋第一大坝。)

(鸭绿江水丰大坝, 1937年动工,1941年一部发电,1944年3月完全竣工,年发电量60万kw,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电站。总工费5亿日元。而当时日本国内水利发电总规模也只有280KW。站内共有当时世界最大七组10万KW发电机,由东芝制造。苏军进入东北把其中五台搬走,安装到哈萨克斯坦境内额尔齐斯河大坝上。)

最后说一下的伪满国时代未尽的哈大高速公路。

 一般人常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3年,德国修建的“Autobahn”(全长7000km。日本最早的高速公路是1965年通车的名古屋至大阪的名神高速,而我国最早高速公路当是1984年起工的沈大高速。

但实际上在伪满时代东北曾经有一条未完工的高速公路,如果建成不但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条高速公路。

伪满五年计划中有一项为国土整备计划,重点土木工程为三项:丰满水库、大东港建设以及全长1000公里的哈尔滨-大连高速公路。关于最后一项,在中国知道人很少。

1937年日本内务省土木局第二技术课课长大石义郎在局内“国际道路问题调查委员会”上,讨论到了建成3000Km的德国高速公路。受此刺激,一些日本的道路专家也想模仿德国,提出了“东京-下关纵贯高速公路构想。但这个方案被当时海军出身,正极力整顿港务的内务大臣末次信正给否决了。年底大石义郎公派赴满,当时日本赴满公职人员,特别中层干部多数是派阀斗争中落败或排挤者,但这些人中确实有不少远见者。大石赴满后和当时伪满交通部技术总监直木伦太郎一拍即合,认为东北这片大平原上不搞汽车专用国道,是莫大浪费。于是在直木支持下,大石获得90万调查费,在奉天设立″哈大道路调查所”开始草拟方案。哈大高速最初目标是连接南满与北满的经济联系,振兴民生。但申请的总工费高达3亿日元,当时伪满一年财政预算才25亿日元左右,再者这个想法在当时日本和中国多数人眼里太过超前意识,1941年初调查完后,就暂时没有下文了。


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伪满的经济与军事双重压力也很大。关东军内负责经济研究政策的秋丸次朗非常感兴趣这份计划,认为这对伪满国防有重大帮助,于是提交给关东军司令部。在军部支持下哈大高速于1942年起工,但性质变为国防道路,又分别在哈尔滨、四平、辽阳、鞍山、九台建立事务所。全程1000公里的道路以哈榆、新公、奉鞍三条100km左右路段优先建造,定速100km/h。不过战局日紧下,各种生产资料被拥用,至日本投降,只完成奉鞍段路基修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在原伪满交通部国防建设处企画科技佐长工藤忠夫帮助下,花了两年时间10万劳动力改成了两车道公路。


(哈大高速与德国高速横断面比较)


伪满时期的重化工业

(硫酸,合成氨,碱灰三项化工产品的时代产量)

(满铁中央试验所,满洲地区最先端的生物,化工研究所。战前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齐名。现在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最后一任所长丸沢常哉博士,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没有国界,毅然选择留在中国,对新中国化工工业起步有着重要贡献)

1939年满洲地区城市人口日薪比较

战后日本人留用:

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当时留在中国本土的除了109万侵略军,还有171万日本平民。合计281万。而当时尚在东北的日本平民有121万。1946年12月葫芦岛港开始遣返日本军民,但尚有4万日本人被国共两党强制或非强制留用,其中以东北地区最多。护士、医生、技师是其中最多的。仅1945~1946,从通化、锦州、本溪、兴城提供东北民主联军即后来四野后勤卫生保障事务的就有5000余人以上。

(1950~1952年甘肃天水至兰州铁路连通。这其中有原满铁300名职员,600名家人协力。1953年,回国后成立天水会,成为日中友好睦邻团体)

就写到这吧! 伪满国经济发展确实惊人,但这全建立在日本扶植和内地抗战大环境下,同一时空比较并不公平。中国的学者最近也在从过往纯粹批判研究转向专门经济领域探讨伪满国实态。而日本学者则希望从伪满与战后日本二者之间研究“国家统制经济”经纬。而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满州己经很遥远了,即便通过时代剧去展现,但对满州那片感情己非祖父辈那样复杂纠结……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万吨钢铁产能一个万人坑,真要是用心建设还能剩下几个东北人?

日本对满洲建设的态度是一部分人想建设,一部分人不想建设,还互相谁也不服谁。

由于满洲是陆军顶着国贼政府的压力拿下来的。所以,满洲是陆军的地盘,不是日本政府的地盘。不仅不是日本政府的地盘,还算得上是日本政府心头大患。尤其是大藏省和企划院的国贼,简直处处跟陆军建设满洲作对。。。。。

所以,陆军健儿想建设满洲,海军马鹿和国贼政府不想建设满洲。在这种互相扯皮的情况下,日本对满洲的建设终究是有限的。总体上仍然是大正年间经济殖民计划的继续,以资源开采为主,工业和军工的建设十分有限。


user avatar   wu-liao-da-shi-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大连人,我不得不说两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日本人在东北做了建设,是对东北有益。凡是有良心的东北人,都没有不恨日本人的。

大连,作为较早成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城市。我的高中母校,就是一个日本的日字。六十年,整整六十年,这个建筑存在了六十年!从中走出的无数学子,没有一个觉得,在日本的日字中学习三年,是光荣的三年。

我们大连的劳动公园下埋葬者先人抵抗日本的尸骸和枯骨。我们大连人,最早的移居者,在国家沦亡之际,政府没有能力收复故土,张家人逃离西安的情况下,我们拼劲每一滴血,与日本殖民者抗争。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七十多年过去了,祖辈的鲜血还印在故土。竟然还有人替当年日本的殖民者洗地!天理何在!

你们看过旅顺的万人坑吗?那里躺着的,是我们大连人祖辈的。大连每一栋日式建筑下,埋的都是中国人,大连人的尸骨。

每一位经历了日本殖民时期的大连老人,跟孙辈诉说着当年的屈辱。恐惧,饥饿,茫然,无助,卑贱,惶惶不可终日。这是每一位被殖民者最大的感受。他们感受的不是东北建筑的雄伟而是殖民者带来的死亡。

日本人建设东北,殖民东北,更要毁灭中国的东北,建立一个日本的关东。他们对东北的建设,对中国人来说,是耻辱!不是益处!

原谅我,有些语无伦次。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看到有人会理性的分析当年殖民者的罪恶。这犹如,一个杀人恶魔说自己是为了让孩子经受磨练,所以杀了他的父母。

去看看大连旅顺的日俄监狱,万人坑!那是真正的亡国灭种的殖民。

建设东北?!日本在东北的每一处,每一处建筑,都留着中国人的血!!!

~~~~~~~~~~~~~~~

我不希望评论区为了日俄继续斯,在东北人看来,俄国略好与日本。但是!就像两个强盗,先后来到我们家,杀了我们全家,在我们家里摆上上了冰箱和彩电。后来警察来了,赶走了他。

请问,你觉得我们东北会去考虑这个两个强盗谁更仁慈吗?!

~~~~~~~~~~~~~~~~~

很多人觉得,我的回答没有帮助,我想说,不是回答没有帮助,而是这种问题毫无帮助。犹如你问一个被强奸的少女,你当时快不快乐一样。

胜利那么多年,我们反思战争,不应该是牢记那些年的屈辱和奋斗吗。不应该是避免重蹈覆辙吗?歌舞升平才多少年,我们就开始如此理智的去分析我们的国人被殖民的好坏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user avatar   wo-shi-ge-wu-zhi-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东北人。

我家旁边的山上,还有日俄战争遗址。还有抗日时期的日军工事遗址。

还有你看我的ID,就能知道我是很喜欢日本动画的人。

你问,日本是真心想建设东北么?

我给你一个回答,是。

但是建设东北,跟我们东北的中国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伪满是日本人的伪满,不是中国人的东北,这里是日本最希望的后勤基地,这里是日本去赢得战争的希望,这里是日本希望的安全之地。

他们建设东北,才不是准备给中国用,他们已经把东北当成了自己的一个海外的“岛”就好像本州一样。对于自己的国土,他们有什么不去真心建设的?

更何况这里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给个小窝给口吃的给点小钱就能去干日本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多么美妙的地方~

而且打仗的话还能让这些人去送死,多好,多棒~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相对中国其他地区,东北和台湾的工业基础相对更好是真的。理由很简单——中国其他地方是列强共同的势力范围,东北和台湾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从帝国主义的角度说,显然独占殖民地更值得投入基础设施。这就是1949年印度的工业基础和铁路网络远胜于中国的原因。我之前的文章也谈到过这一点:

毛花三年打败蒋然后走三十年弯路的目的,都是为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资、大国崛起做铺垫扫平道路的么? - 马前卒的回答

1949年,中国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纯粹到全国钢铁产量15万吨。相比之下,1947年,人口更少的印度已经有100万吨产能。

……甚至和当了上百年殖民地,英国人留下五万五千公里铁路的印度相比,中国也差得远。殖民帝国的统治者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问题是殖民者也不能先知先觉,不会想到有一天要灰溜溜地卷铺盖卷回欧洲,还以为自己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呢。所以殖民帝国还是在大部分亚洲殖民地留下了不错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矿山和交通设施。为了保证对殖民地的基层控制,往往还会建设一个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培养二鬼子的同时也传播工业化知识。这些东西在二战后都成了独立国家的宝贵资产。

但偏偏中国太大了,一直没有被一个帝国主义独占过。19世纪时,大清国靠中法战争和左宗棠西征,还有那么一点点威风和架子在,中国因此只能算半殖民地,人家只能零散地投资修点铁路。等到甲午战争一败涂地,庚子年八国联军进京后,中国实质上只是个军阀割据地区的地理名词。

可中国还是太大,没法被人独吞,殖民地经营太晚的美国就跑上来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成了列强的公用殖民地,只有台湾被日本割掉,日俄共享的东北在帝俄崩溃后也被日本独吞。其他地方都是列强共处,利益均沾。公用殖民地+军阀割据就意味着没人投资投技术搞全国的基础设施,列强一起在上海修个豪华办事处就算了,其他地方任用代理人一味掠夺。结果就是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化教育水平平均下来还不如朝鲜、东南亚。日本当年占了东北和中国东部之后,还是缺钢铁,缺石油,必须发动太平洋战争去抢东南亚,为抢东南亚不惜先打珍珠港和美国开战。其实不是因为东南亚比中国腹地资源潜力大,也不是因为东南亚的人力动员潜力大。而是因为那地方基础设施完备,占了就能用。中国就算占了,找到资源并开发出来也要一代人之后,说啥都晚了。所以就算鬼子知道大庆油田,也不会真的往那边修铁路专线,也不会钻研深井技术,还是得左手打珍珠港,右手去印尼抢油田。

1949年的时候,全国称得上有工业人口和基础设施的地方就三处,东北、上海、台湾。其中上海是个点,无关大局,其他两个地方算是有一定的工业化交通设施、零散的几处现代企业、相对系统的中级教育体系和普遍化的小学教育(还谈不上普及)。这种地区在农业国内战中就有决定性作用了。共产党抢先去拿了东北,奠定全国胜局,国民党靠海军拿了台湾,因此内战至今还没终局(海南岛开始也在国民党手里,但对全局影响不值一提)。只是这种资源对内是决定性的,横向一比就不行了。日本本来就是最弱的工业国,投到殖民地的资源还优先济着被视为本土的朝鲜台湾用。东北虽然也摊了一些,但在日本撤退、苏联拆迁、内战争夺之后,剩下的玩意和其他前殖民地比实在寒碜的多,朝鲜战争的时候造不出飞机大炮也就罢了,连胶轮大马车和棉衣都得动员后才呲牙咧嘴的抽出来。东北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工业化水平不问可知。

其次,这个“好”也是相对的。日本从来没有把东北视为本土,理由很简单——必须通过区别化待遇来安抚本国的底层人口,就算经济上不能给现成的好处,在就业和投资方面也必须让日本底层有盼头。所以,东北虽大,虽然被日本当做对亚洲大陆攻略的基地,但就算加上对苏战争基地的功能,钢铁产量也始终是日本本土的一个零头,工业加工水平更是有天壤之别。所谓“日占东北是世界第X大工业基地”的谣言,在多年前的天涯时代就被批的体无完肤。其实用后脚跟想一想就知道,英国经营印度这个独占殖民地上百年,印度的工业超过英国本土了吗?凭啥东北就那么受帝国主义宠溺?

以钢产量驳斥“东北游魂”宋常铁的谣言“伪满时期东北工业超过日本本土”

上面两张图片摆在一起,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会看出问题吧。其实造谣者的“证据”拿出来,首先会打自己的脸。


恩,东北全年建筑用钢量一万吨,其中一半还拿去盖了一个日本人自己用的银行,这建设水平……真够高的。作为一个前“满洲国”统治地域的居民,我得指出,所谓解放前东北工业化的神话,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太烂,太买办化,而不是日本的建设有多么好。

之前的回答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也做了一些分析:

为什么近代自北洋军阀到民国,出这么多大师,最后却是共产党得天下?
日本占了东北,搞了傀儡政权满洲国。按照伪满学制,初级学校(初小)四年,优级学校(高小)两年,国民高等学校(初中+高中 简称国高)四年,大学一般三年,部分专业4-5年。在这个学制下,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总共受教育年限是13年,日本本土学生则需要18年。仅从教育年限上来说,完全可以说伪满教育只是日本教育的一个“山寨版”、“缩水版”。

在这个体系下,绝大多数中国精英终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职业教育,也就是国高级别的教育,其中65%是农科,21%是商科,剩下14%是工科,还特别集中于采矿和土建,完全处于产业链低端,再往上的通道基本封闭。1943年满洲国有6000个在校大学生,在东北的日本子弟占了55%,剩下45%还要优先给朝鲜台湾等老资格殖民地用,真正留给东北中国人的只有不到1000个名额。

归根结底,帝国主义要对内镇压,对外扩张——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缓解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帝国主义塞西尔·罗得斯曾经解释过自己的政治观点:

“我昨天在伦敦东头〈工人区〉参加了一个失业工人的集会。我在那里听到了一片狂叫‘面包,面包!’的喊声。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着看到的情景,结果我比以前更相信帝国主义的重要了……

我的一个宿愿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就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土地,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生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帝国就是吃饭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如果日本真的把高端工业和相当数量的产能转移到东北,那连安抚国内底层的虚幻大饼都画不出了……你可知从30年代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最大的敌人始终是共产党?是时刻要造反的左翼力量?不要以为日本人组织东亚乃至世界反共联盟是开玩笑的。之所以伪军只打共产党不打国军,是因为他们的主子最恐惧阶级斗争思想的扩散。

为什么只有中国采用“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说法? - 马前卒的回答


user avatar   sir-fran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国当年还在建设印度呢。印度现在的铁路网好多还是Raj时期建立的。

然而,甘地他们依然要独立,因为建设得再好,印度也是殖民地。

虽然我们总嘲笑三哥逗比,但这件事情上没人会嘲笑他们。

而我们身边这些脊梁骨膝盖骨脑子全没的精日呢?

---4月9号更新---


某些NED赞助的人趁早闭嘴吧,也不看看乾隆之前在某地是瓦剌蒙古人多还是另外那些人多,某些人想的“独立”的法理依据还不如某地直接建省的法理依据强。


user avatar   Fourthforce-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看你怎么定义“建设”

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国家出于掠夺资源的目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水平属于常见现象。日本也不例外。因此,毫无疑问,从1931年开始算,到1945年,东北地区(伪满洲帝国)境内人口、工矿、基建都有所发展

不过也需要搞清楚以下基本事实:

1.即使出于防止关东军独走的目的,日本也不可能无限度地增强伪满洲帝国的工业实力

2.日本的所谓建设完全出于殖民掠夺的目的,与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毫无任何可比性

3.伪满洲帝国工业实力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说法纯属造谣、放屁,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分割线-----------------------------


从苏共到苏修再到苏药丸和现在的苏乙烷,官方文献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日较量,言必称盘踞在东北/满洲的日本军阀集团关东军XXXX。关东军这个日本军阀集团的名讳不是白叫的,人搞了无数次的大新闻:1928年炸死张作霖、1931年搞九一八、1939年搞哈勒欣河战役……

什么叫军阀?拥兵自重、忤逆中央者是也。日本高层要拿下东北,目的是要通过东北的矿产(尤其是铁、煤)来弥补本国资源不足、无法支撑产能的弱点,为发动侵略战争服务。如果在东北搞出了强大的工业基地,你能保证关东军不分分钟北上给你看,把日本拖进与苏联死战到底的巨大泥潭吗?正因为如此,哈勒欣河战役才没有变成苏日战争,具体参考这里

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 - 知乎

当时东北的军工主要只生产轻武器和中小口径火炮及弹药,无法自产重炮炮弹和坦克。所以面对有全套工业体系支撑的苏军,关东军也要看国内的脸色。否则根本无法自行筹措到足够的技术兵器,也就没有获胜的希望。但是如果日本把伪满建设的过于强大,那么关东军也就没有仰人鼻息的必要了

另外,哈勒欣河战役中参战的伪军都是相对受信任的精锐部队,结果兴安骑兵师从6000人打到只剩300人,至少一部分是被俘/失踪/逃亡;第1,3军区各自出一个步兵教导团,结果连击毙日籍军官向苏军火线起义的大新闻都搞出来了。伪满洲帝国的民族认同是个什么水平自己掂量

虽然日本军政高层经常被黑傻×,但养虎为患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分割线-----------------------------


前文已经提到,日本对于东北的所谓建设完全是出于殖民掠夺的目的,用于满足发动侵略战争所需资源供应的需要。关于这一点,实际上TG方面早就有过调查

根据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于1949年编写的《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概况》:

到1944年,由于联合国(原文如此,实际上就是美军炸的,1949年写的文章有些细节不是很到位也是正常的)的轰炸,伪满洲帝国的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是118万吨、28万吨。钢材产量总重不足生铁产量总重的23.8%。减产以前年产量是生铁170万吨、钢材52万吨。钢材产量不足生铁产量总重的30.6%。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在伪满洲帝国的钢铁企业的生产以铁为主,目的是将生铁拉到本土炼钢

根据《向着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前进》

可见虽然到1950年,东北地区国营工业并未在全部各项工业产品产量上超过伪满洲国1944年的水平,950年东北国营工业生铁产量确实不如1944年的伪满,只有72万吨,但离开了日本帝国这个吸血鬼以后,钢材产量却达到34万吨,比1944年钢材产量多6万吨。钢材产量相当于生铁产量总重的43.5%,明显超过伪满时期


以下内容出自权威的《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可以看到:1944年日本帝国生铁产量仅279.2万吨,而钢产量则达到591.4万吨。虽然日本这种钢产量跟美苏德英四大天王比起来根本就是被爆出屎的水平(即使是1942年领土大面积沦陷、大批工厂搬迁后尚未恢复全部产能的苏联,当年钢产量也超过800万吨)

与此同时,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虽然生铁产量达到60.7万吨,但钢产量仅11.2万吨。因此毫无疑问,如果不从东北、朝鲜等地掠夺数以百万吨计的生铁,日本的钢产量会更低,会在太平洋战争中更早战败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对东北的所谓建设,就像在朝鲜的所谓建设一样,目的就是掠夺资源。但由于国民政府过于腐败无能,导致即使是这样一个大号采矿场的工业产值居然也能吊打重庆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华民国


-----------------------------分割线-----------------------------


仅仅是基于对伪满洲帝国工业品生产情况的分析,就已经找出来这么多黑历史。根据直觉,像日本这种为掠夺资源而进行的建设,必然会在施工过程等方面留下更多的黑历史。果不其然,当年去东北打天下的TG老干部的工作报告里就如实地记载了伪满洲帝国的工业概况。还是出自上一份报告:





简单概括就是: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低、工业设备自给率低。农业方面,肥料工厂倒是有建设过。不过这并不妨碍伪满洲帝国境内用作肥料的硫酸铔平均每公顷耕地到1941年时仅消耗2.5千克,而日本本土在1939年就已经达到每公顷583千克。差距达233.2倍


-----------------------------分割线-----------------------------


在所谓建设过程中的黑历史就更多。由于这些报告成书时间太早,所以没有详细提到各种万人坑的具体情况。其它回答中已经有人提到,所以不再赘述





虽然这些工业设施总体上并不算多厉害,但毕竟比民国的要好多了。那么八月风暴行动以后是不是就能拿着这些东西建设新的东北了呢?当然不是。日本人搞的东西现在就送给这群敌对国的贱民?日本人才不会有那么好心



TG的原文里也提到苏联拆除了一部分机器。不过远不是什么“苏联红军洗劫东北”,这方面手最黑的还是非日帝与炮党莫属


以下出自另一份报告:


以及:


可见,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东北的所谓建设,完全以满足侵略战争的资源供应为目的,完全就是掠夺。一旦这些工业设施将要落入中国人之手(无论是KMT还是TG)之手都毫不犹豫地进行了有组织的、系统的破坏


-----------------------------分割线-----------------------------


说完工业说铁路。铁路方面黑历史照样可以一抓一大把:






所以说,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日本究竟是在建设还是在掠夺


最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和“红色文献翻译”


user avatar   soft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




     

相关话题

  试简介以及评价法鸡在二战的敦刻尔克级战舰? 
  为什么马尾手榴弹在抗战中没有被广泛使用? 
  意大利是如何成为列强的? 
  《亮剑》中李云龙这样脾气暴躁经常爆粗口甚至多次抗命的将领在我党我军历史中常见吗? 
  南京被日军攻破前居民为什么没有及时撤离? 
  如果没有希特勒,斯大林会发起二战吗? 
  二战的时候是所有男性都去当兵了吗?还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比例? 
  苏联在二战中对德国做过什么暖心却鲜为人知的事情? 
  台湾目前还有多少在世的、以军人身份参与过抗日战争的老兵? 
  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相信东亚人的智商最高?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人总能搞出各种各样的文玩?
下一个讨论
古时候牛肉贵还是猪肉贵?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