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逛了逛quora,认真阅读了其中有关中国的内容。老外看问题很有他们的特色,关注点聚焦在宗教(尤其是穆斯林问题。简单说中国的穆斯林是普通人民群众的一员而不是一个专门被主流分开的群体),性别(令我有些讶异的是大多数都在夸赞中国的妇女权益,他们一个很重要的论据是中国女性军人数量世界第一。也是,暴力才能保障权力),环保(污染比较严重,这点比较落后于现实。中国在2015年开始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到今天已经卓有成效),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兄弟非常感激),基建(这点不用多说)。
还有一些别的小问题,比如素食主义(中国缺乏),狗肉问题(夸赞深圳禁吃狗肉,居然真有所谓“国际赞誉”,无语住了),都是比较常见的西方视角。
于是我又搜了搜政治领域相关,总体来说亲中反美。具体地说,亲中是因为一些比较具体的方面(比如上述写的那几个)加上笼统的认知(中国不侵略其他国家),而反美主要是反抗美帝国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美帝这一概念,不能把对具体事情的抱怨抽象为帝国主义),有水平的几位比较偏爱数据分析(知乎的曾经?笑),但对全局的把控和还原分析之后的系统综合能力一般,缺少一些深入独到、一针见血的见解。单从china政局出发也是一样,开放讨论并不意味着产出精华(而且他们更喜欢聚焦私人而不是路线方针!)。
最后搜了马列。不出所料,比较遗憾。
哦对了,再加一点吐槽。没错中国高考是很累书是很多,但是那几张书堆照片真的好夸张……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
(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
(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
凡是大部分员工都不认可,只有管理层一厢情愿的推崇的,就是low的公司文化。
今天的推送我觉得是所有去夜店蹦迪、电音节的人都应该看的一篇文章。
tututu先讲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白纸男孩,我们就叫小白吧。
小白去蹦迪认识了朋友的朋友Yuki,Yuki是个留学生、老夜店玩咖,一看到小白跟个宝藏男孩一样,就疯狂的去倒追小白,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之后,Yuki就经常会去小白家里睡觉。
但因为Yuki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喜欢飞叶子(大麻),每次事后就喜欢在小白家里自己卷上一根。
一次、两次、三次…小白实在受不来了,他是个小白纸啊,咋可能找个会飞叶子的女朋友啊?
两个人就吵架,小白说:“你以后不能碰这种东西了。”
Yuki就跟他说美国叶子合法之云云,两个人越吵越厉害,小白气坏了说我现在就报警叫警察抓你!
结果Yuki也是个岔道B,她说你报警就报警,我他妈现在就自己举报我自己。
警察就来了,一到现场,好,看到叶子了,给小白和Yuki验尿,小白没事,Yuki倒闭了,警察跟说Yuki得被关进去十四天,完了Yuki就进去了。
行政拘留十四天,第一次吸毒被抓都是这个处理结果。
接下来就到了这个故事最他妈精彩的部分了——
小白知道自己没事啊,就问警察叔叔说我要不先回家了?明天还得早起去上班呢。
警察叔叔笑了笑,就跟小白说你更走不了。
“吧哒”,一个手铐跟呼啦圈一样拷小白手上了,“您因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请配合调查。”
那一刻小白的心里真的是日了大狗了。
两个月后,法院判决结果出来了:
小白在三次明知女友在自己家吸毒的情况下,仍然容留她,为其提供吸毒场所,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有期徒刑6个月,罚款5000元。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在扯犊子?
你会觉得,WTF??小白连他妈碰都没碰,他简直太无辜了!
但对不起,这个故事就是现实中的判例:
而且判的合理合法,没有任何错误。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容留他人吸毒的量刑标准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跟你吸不吸没有任何关系。
你说那我假如夜店认识了一个女生,我把她带回酒店满分,但她却要打气、飞叶子,我根本不碰这些东西,我就是在旁边守株待兔玩手机呢,我这也得被判刑么?
是的,如果缉毒警察突击进来,那你就拉闸了。
要是她还带了几个女生一起,是在你酒店房间高轰趴,那情节更严重,还得加刑。
你得被判半年,那个害你入狱的岔道B,没准被关了14天就出来了,还能去监狱探访你呢。
她还会隔着玻璃跟你说,兄弟你太惨了,我就是被关看守所里而已,环境还不错呢,你咋就进监狱了呢?等兄弟你出来之后我请你蹦迪好吧!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昨天朋友跟我吐槽了她以前一个蹭住的朋友,那个朋友就天天蹭住在她家里,她那个蹭住的朋友不仅每天带不同的男生回家,还玩东西。
我朋友给我吐槽的时候,她就根本不知道她已经触犯了刑法里“容留他人吸毒”这条罪名。
这也让我意识到,大部分的蹦迪选手也好、电音节Raver也好,其实都缺乏法律常识的,不知道有一条罪名是“容留他人吸毒”,总觉得“我不碰,就一点关系都没有”,真别等到自己被关半年,才后悔自己是个法盲。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不是正确的:
但根据2019年国家禁毒办发布的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是214.8W名,这个群体其实鱼龙混杂,人们总觉得吸毒的都是黑社会、站街女,其实不是。
富二代、女艺人、留学生、网红、导演、金融…各行各业都有,所以如果你常去电音节和夜店,总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这类人。
这是很常出现的一种情况:
你知道对方吸毒,对方却不会像电影里一样教唆你吸毒,反而是在你好奇的时候严厉呵斥你,让你别碰这种东西。
而你自己也有一定的自制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碰那些东西。
你会发现对方也并不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精神错乱,反而温和有礼,跟你还很聊得来,而且人家还有正当工作,并且杰出优秀。
于是你们渐渐的变成了好友,你们会一起去电音节或夜店,之后你们还会一起在酒店的房间里轰趴、小酌。
他有时候还会来你的城市,你会直接让他住在你家里,因为你信的过他的人品。
他会在你的酒店房间、你家玩点东西什么的,当然每次你好奇的时候,他都让你别碰这些。
结果有一天恰好是电音节的时候,一个瘾君子被警察抓了,他又跟警察报出了很多他知道的名字,于是你朋友就被点了,警察来抓你朋友,直接敲开了你酒店房间的门。
一进门,你在沙发上玩手机喝酒上头呢,你朋友在那里玩东西。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你朋友被关14天,而且他是行政处罚,你得被关半年甚至更久,你这个叫刑事处罚。
所以我希望所有蹦迪选手、Raver都能记住这一点:
不管你碰不碰那些东西,请务必不要收留任何人在你家吸毒。
也别随便让吸毒的人来你家,你咋知道人家会不会因为你抢过他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故意接近你,去你家吸毒,自己举报自己,然后跟你来个同归于尽呢?
最后我想来理性的谈谈毒品和法律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吸毒对于灵感创作、人生顿悟的帮助,比如许多画家、作家、音乐人都通过毒品创造了传世的佳作,比如柯尔律、济慈、勃朗宁、伯勒斯、梅勒、金斯堡、迪克、卡林、斯蒂芬金,甚至连白求恩都是经过一段毒品、糜烂的生活后,才寻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但须知,世界上没有对错,所谓价值观即是多种利益之妥协,法律乃是社会契约所成,法律的本质目的在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在大部分人生命权益的自由和小部人创作灵感的自由中进行取舍是困难的,这就像“电车难题”一样,从来不会有一个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主观的。
但如果我是立法者,我仍然会坚定的在毒品和枪支两件事上以重刑。
很多自由派会批评社会过于追求稳定,但须知一个人生在中国,他大可以在凌晨三点放心的出门,他不用担心自己乘坐的地铁会突然爆炸,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办公室会突然遭到枪击,甚至连新冠流行你都会像没事人一样轻松。
但生在其他国家,你必须为这些事情担心,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兼顾到所有人、所有事的法律,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任何一种法律和制度都是在各种问题上进行取舍得出一个答案而已。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tututu、一个从衡中考到上财之后不务正业的蹦迪博主,并莫名其妙写着写着就成了中国最大的蹦迪公众号,如果你想看更多有趣的蹦迪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