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第1页

  

user avatar   jia-you-bu-x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明代了,就是洋大人在上海想吃牛肉,光胖揍大清一顿还不行。

据同治《上海县志》,卷 32《杂记三》记载,

”盛肇居青龙胜果寺,好噉牛肉,与陈氏子友善,陈遣仆约旦日会食,视其简,乃匀碧笺一幅,内大书曰:万物皆生化,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肇惊,顾呼,其仆已不见,旦而询诸陈氏,亦惟未尝遣也。肇自始不食牛“

你看,吃头牛都要遭报应,还得进县志训诫百姓。同一本书同一卷,

"汪谨侯侨居诸翟东市,时瘟疫盛行,十殒六七,谨侯亦缠染卧床,恍惚身在一巷口,见群牛奋角奔逐而至,谨侯进巷牛亦进巷,至巷底有栅门不得出,因向群牛曰,吾自今不食牛肉何如,一牛仍奋触,一牛曰,彼既发愿可相舍,但尔不食尔家仍要食也,谨侯曰,自今吾令一家男妇子孙悉戒食,栅门忽开,遂得出,病旋愈”

看到没,吃牛肉是”恶习”,得把这习惯戒了才能好过。在《乙酉笔记》中,不但不能吃牛,还得把牛当祖宗对待才行

“吴天培之母家殷氏,有家人畜一牛将老。向其妻曰:‘此牛无用,不如卖之屠户,再凑银若干,买一肥牛。’商议已定,次早,以草喂牛,牛不起。蹴之再三,牛作人言曰:‘尔家杀我,家必败亡;留我则兴旺。’其人大骇,后果饲养之。自此衣食渐裕。

看到没,在当时的上海,吃牛肉多么可怕,善待耕牛多么重要,你们这群外洋来的野蛮人!!!知道了没有!!!不知道?看我天朝如何教化你们。1848 年的《中国丛报》上刊登有一篇题为《中国士绅致外籍居民的信,警告他们不要把牛肉当食物》。作者企图以西方宗教信仰为由,劝西方人勿食牛肉。信中称“闻大英国及各贵国皆极其诚敬奉事上帝,即中华亦断无不敬上帝者”,以拉近中西信仰距离,以之为由劝导西方人与中国一样不食牛肉。作者阐释了牛在农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具有的忠诚、勤劳等美好品格,再以西方上帝平等关爱生命为由,劝之不杀牛不食牛。通篇除了作者的好意之外,实际上并没有说服力。翻译者也评论其“毫无价值”,“暴露中国知识人士的荒唐无知”。兰宁、库寿龄的《上海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上海人对于吃何种肉类合适,有他们自己的看法。狗值得信任,马是忠诚的,羊是尽责的,牛则是农民的好伙伴。但是这也无法阻挡外来蛮夷大饕牛排、羊肉块”。

光嘴上说,这帮野蛮人是不会听的,得从源头教育这些洋人。于是1872年,上海县令说

“上海地方因由西国通商逐日需牛宰食,屠户得以借口,凡有耕牛之家,或为老病不能力作,或为窃盗之人于销售,以致开设盆堂,生宰熟烹,肆无忌惮。不知西人所食者均属菜牛,与耕田力作者不同。先因每年秋冬之间,各乡开设盆堂宰杀者奚啻千百。曾经善堂禀请立石永禁。”

过快10年,牛肉市场越来越大,没办法,1881年再下命令

“邬家桥为华奉南三县交界,地僻俗悍,宵小横行,赌博终年不断,痞民开设盆堂宰杀耕牛,沿街叫卖,有顾某者,本椎牛恶少,犯案漏网,凶横独冠,其曹本年遂六开宰场,日杀两牛以供卖买营弁,例亦不顾问,当此年岁歉收,既有销场,贫民皆售牛,以延朝夕,明岁春耕,牛价必昂,无力买牛者,必抛卖田亩,良有司易,不禁之于未然耶。“

牛肉而已,又是报应又是诅咒又是禁止的,用得着吗?我大天朝还能吃不起?

真吃不起。《中国丛报》中有一份 1849 年上海市场食品价格清单,其中头几样便是牛羊肉,价格分别是 107 文 1 斤和 100-107 文 1 斤。《北华捷报》中也有关于 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上海食品供应的专版,其中也以新鲜牛肉为首,价格一直稳定在 1 元 14 磅。当时当时兑换比率是 1 元换 1460-1520 分。

好了回到话题,好汉们手里有刀兜里有钱,吃口牛肉怎么着,就爱看你肉疼的样,等到洋好汉们来吃的时候你更疼。习惯一下


user avatar   jin-gu-2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牛肉好吃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行起一种说法,说中国古代为了发展农业,要保护耕牛,所以法律严禁杀牛。这个说法越传越广,也层层加码,最后变成了“古代中国禁止吃牛肉,吃牛肉要杀头”……

于是当有人问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都要吃牛肉时,最多的回答是:因为在宋代,吃牛肉犯法,一般人不敢吃牛肉。所以好汉们偏偏要吃牛肉,就是为了藐视法律,反抗社会,体现了反抗精神……

我就??

仔细看看书,再好好想想,也能知道这不合道理啊。

书里面,好汉们吃饭,一般都是“打两角酒,切一盘熟牛肉”,可见酒店里卖牛肉是普遍现象。如果吃牛肉犯法,店家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卖?你要反抗社会随你,人家店家有正规营生,也陪着你反抗?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客人指明要牛肉,而只是说有什么好菜尽管上,或者说来二斤肉,店家就主动把牛肉端上来了。

或许有人说,店家知道这些江湖人爱装逼,所以卖给他们牛肉是投其所好,对一般人就不卖了……

那我们看林冲刺配沧州,被安排看草料场之后,去市井上买酒时: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店家知道林冲是看草料场的,也就是官家人,照样卖给他牛肉,也不怕他告官啊。

又有人说了,这些卖牛肉的地方都是乡野村店,自古皇权不下乡,王法管不到那里,自然敢卖了……

是吗?咱们再看卢俊义被处斩,石秀单身劫法场前:

石秀听罢,走来市曹上看时,十字路口,是个酒楼,石秀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了。酒保前来问道:“客官,还是请人?只是独自酌杯?”石秀睁着怪眼说道:“大碗酒,大块肉,只顾卖来,问甚么鸟!”酒保倒吃了一惊,打两角酒,切一大盘牛肉将来。

这可是大名府啊,这可是繁华之地啊,这可是市中心啊,这可是在梁中书眼皮底下啊,旁边就是法场,现成的执法人员啊……怎么的,这店家是要造反不成?

而且“乡村野店王法管不到才敢卖牛肉,好汉跑那里去吃牛肉是为了体现反抗精神”这种说法本身就很搞笑:合着你想表现反抗精神,却要去官府不知道的地方表现啊?就好像自己在家里把门锁起来,把窗户关严实了,喝二两猫尿,就敢骂皇上是王八蛋了……威风得很呢!不过我们一般管这叫自嗨。

什么是反抗精神?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在寺里吃狗肉,那才叫反抗精神!你们不是说和尚不能吃肉吗?洒家偏吃,而且要当着你们面吃!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耕牛确实是十分宝贵的生产资料,国家也确实立法保护耕牛。但法律禁止的是:私杀耕牛

注意啊,两个关键词:“杀”,“牛”。

可以杀牛,但不能私自杀,也不能杀可以耕地的牛,那是犯法的,要被杖责罚钱徒刑的。

耕牛不能杀,但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耕地了,怎么办呢?

牛是人类的朋友,操劳了一辈子了,老了干不动了,就让它歇着吧,颐养天年?

别逗了,当然是杀了吃肉啊,牛皮,牛角,牛筋,牛骨,牛的全身都是宝啊。

当然你不能私自杀,要报官。官家来检查了,确实是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动了,要是牛已经死了呢,确实是病死的,那才允许宰杀。牛角牛筋要上缴,那玩意能做弓箭,是管制物品。至于肉嘛,想吃自己留着,舍不得吃可以卖,不过得交税。

这还是在每个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市民的理想情况下。

要是在社会动荡,法律废弛的时候呢?要是在政府腐败,吏治败坏的时候呢?

你想吃牛肉了,杀了一头牛,然后说是被狼咬死的。公人来了一检查,你当我瞎啊?这刀口还是新鲜的,他妈的谁家狼会动刀子?你悄摸塞给他一包银子,笑着说:回头也给您老送二十斤肉去。公人一看,这个嘛,保不齐有的狼牙口就是长得齐不是?

或者你干脆都不报官,又能怎么滴?谁还有闲工夫没事来查你?

或者你偷了一头牛,杀了,找一个饭馆,说我这是自家牛,掉沟里摔死的,已经给官家验过了,要肉吗,便宜。店家一听就心领神会了:既然是官家验过的,那我全收了,反正我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那时候卖的牛肉,肯定有非法的,但屠牛是正当职业,卖牛肉是合法生意,吃牛肉更是天经地义的消费者权利,谁也管不着。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因为牛肉比猪肉好吃,比羊肉便宜,吃了又不犯法,谁不喜欢啊?


user avatar   hei-me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那时距离北宋灭亡差不多有250年。作者在没有互联网、大学图书馆方便查考资料的情况下,很难还原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细节。

再说作者又不是写论文,只是写小说而已,人物、情节都可以就近取材虚构,何况饮食细节呢?因此,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之所以写好汉吃牛肉,就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而不是对北宋中原地区饮食风貌的还原。


那么北宋中原地区吃牛肉吗?

这个我不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饮食中吃牛肉比较罕见,但吃羊肉比较多。

例如,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的笔记《东京梦华录》,主要记载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日常情况。这与《水浒传》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几乎相近。

在这部笔记中,牛肉一词我还没检索到,也许以后能查到,但与猪肉羊肉相关的却查出不少记载。

如卷三:...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如卷八:...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

如卷九:...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

我们看到,在孟元老这个北宋当事人的笔记中,汴梁城的居民吃猪羊,就是不吃牛。汴梁作为北宋的首善之地,是货真价实的一线城市,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算低,只要是有牛肉卖,即使贵一点,也不会不去吃。如果有钱也不提吃牛肉,那只能说明市场上确实没有牛肉卖。


汴梁居民吃猪肉,这个好理解,猪肉是中原地区的传统肉食。

那么为何汴梁居民能吃到羊肉,却吃不到牛肉呢?能养羊,就不能放牛吗?

其实羊也并非全部产自中原。当时北宋和辽国、西夏分别签了两个自贸协定,其中辽、西夏向北宋出口的主要货物之一,就是羊。这有史料可查。

由于牛作为肉食,与猪羊相比不是很经济。北宋中原地区不会专门饲养牛用来吃。即使是屠宰老病的耕牛,其产量也太低,且分布零散。更别提没有冷链运输,没有便捷的冷冻储藏设备,屠宰的老病耕牛只能就近销售,无法大范围远距离集中供给。加之辽、西夏也未向北宋大量出口牛。

因此,这就是汴梁居民的菜篮子里不缺羊肉,但牛肉却很罕见的原因。


总之,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好汉吃牛肉,并非是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而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是一种就近取材的虚构。

也就是说,元末明初正逢乱世,牛肉在中原饮食中不罕见了。


user avatar   yamamoto-NUM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还都喜欢喝酒,是否喜欢吃牛肉和喝酒,也是筛选江湖人士的一个指标了。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着共同爱好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吧。


user avatar   shan-he-93-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近乎所有的朝代的第二任皇帝都不是嫡长子? 
  《水浒传》里,宋江的《西江月》,这词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吃大闸蟹? 
  87版《红楼梦》中,为何把贾政看到宝钗的灯谜之后的内心独白换给了贾母呢? 
  故宫博物院在全球博物馆中排名多少?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董平? 
  水浒传中杨志两次送纲失陷后,如果回去认罪会怎样? 
  在国外学考古和历史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所得的1000贯钱,为啥不留一部分给自己娶亲用,或者留给“长兄如父”的哥哥用? 
  《水浒》里凌振的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相当于什么武器在当代战争中的地位?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原神的文化输出?
下一个讨论
各语言/方言有哪些让你怀疑耳朵坏掉的音位对立?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