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博士毕业还得做博士后? 第1页

  

user avatar   pi-la-f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稍微好点的各大高校的教师,除非年纪大的,或者是走关系的,基本上都是做几年博士后再去找工作的。这里归根到底就是为什么要设立博士后制度,设立的意义,比如李政道先生所说的:

取得博士学位只是(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环,青年博士必须在科研条件比较好、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里再经过几年的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因此,应在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置特殊职位,挑选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那里从事一个阶段的博士后研究,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探索、明确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博士后可以是成为一名优秀科研人员的垫脚石。博士后可以承担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可以申请经费。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一些研究方向。这些在博士期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申请国家级经费基本上没门,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方向独立做起来太难了,基本上博士还是跟导师一个方向或者是大致方向。以上这些基本上都是为独立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做准备。

不排除个别的博士在就读期间,给导师写本子申请经费,独立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做的非常好留校的或者去了其他985的,这当然只是极少数,而大多数刚毕业的博士,距离成为PI还太嫩了。基本上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研究,申请经费,自主选择课题等都没经历过,或者没有从头到尾实际经历过。而博士后就是这中间的一个过渡。

在之前中国很多本科、硕士毕业就留校做老师的,这主要是因为人才紧缺,供不应求,比较落后,强行上的,但这不是一个稳定现象,这个时代是短暂的,不正常的,也是一去不复返的。一旦进入正轨,比如现在很多博士去做博士后再去进一个研究型大学拿教职才算是步入正轨。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职博士毕业也都很少可以直接拿到的,都是做一轮到几轮不等的博士后经历。

最后就是,博士后一定要在相当好的学校去做才有意义。李政道先生也提到这一点,只有在条件好,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锻炼,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成熟的研究者。至于条件好坏,学术氛围浓厚与否这个见仁见智,在我个人看来好的可能也就清北或物理所了,华五刚能及格。如果申请不到好的,还是建议直接去教学型大学(双非一本二本)或者产业内工作。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成都理工大学论文认定政策,OA 期刊全部不予认可? 
  为什么做博士后,待遇如何,出站后准备走哪些路呢? 
  研究人员称「当前臭氧浓度已引起粮食产量损失,中国小麦平均相对产量损失达 33%」,哪些措施能减少损失? 
  你身边生化环材的博士混得最惨的,目前的近况如何? 
  Nature 也发文谴责特朗普践踏科学,本次大选为什么科学期刊纷纷下场站队? 
  如何看待我国教育背景下很多资质平庸的人成为科研人员? 
  大家总说差期刊灌水,好期刊还是灌水,难道论文不是有一点点创新就够了吗? 
  为什么学术中老是用“我们”来做观点的主语? 
  研一了,科研搞不出来,没有想法,怎么开始? 
  我应不应该 quit 数学 PhD? 

前一个讨论
知乎的专业徽章要怎么送?
下一个讨论
你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