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堪称科普教学方法范例。
晦涩的抽象概念想拿文字描述清楚是极为困难的事,所以才会有数学公式这种统一语言,然而小说里出现公式就是自寻死路了。所里作者为了描述二分法,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了流水实验。
第一次描述,是用主人公图南的视角,描述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流水实验,正反馈很好理解,下游(时间的未来)向上游(时间的过去)造成影响(投掷颜料),下游检测到颜料会继续触发投掷颜料。这种影响会敦促下游继续向上游影响,形成了完美的因果闭环,最终的状态是一个稳态。小说里也用了爱因斯坦的例子,一个人回到过去给爱因斯坦说了相对论,爱因斯坦发表了,后人知道了相对论,于是能够回到过去给爱因斯坦说相对论,一个逻辑闭环形成了,并且是一个没有悖论的稳态。至于是爱因斯坦先发现了相对论还是后人先给爱因斯坦说了相对论,不重要,也无法弄清楚,这个逻辑闭环之后的人(指的是一个人回到过去找爱因斯坦这个时间点之后的人)是无法弄清楚因果环开始的情况的,只知道最终的稳态。
同时,流水实验还描述了负反馈,即下游向上游投掷颜料,当水中颜料浓度超过第一次投掷造成的浓度后,则停止投掷。那么随着颜料浓度的震荡,最终也是一个稳态,颜料浓度会小于第一次投掷造成的浓度,但是大于0。小说里也用图南助手回到过去试图杀死外祖父描述了这个情况。最终的结果是重伤外祖父,没有杀死,于是外祖父脾气变暴躁,导致助手妈妈变得更有控制欲,导致助手人生不幸想要回来杀死外祖父,可是稳态的结果就是杀不死而是重伤……又是一个因果闭环,并且是一个稳态的结果。所谓稳态的结果就是一个固定的,明确的结局。
然而小说的亮点是在负反馈中描述了一个情况2,即如果下游完全不能容忍有颜料存在,即只要浓度大于0,就必须停止向上游投递颜料。这比情况1更为苛刻。情况1是能容忍有颜料,但是浓度不能大于第一次投掷颜料造成的浓度。可以理解为情况1是有一定容忍度的,正是这个容忍度使得最终能够形成稳态。如果容忍度为0,则稳态无法形成。没有稳态的循环是个什么循环呢?是无限循环。小说里图南发现了这个,于是想要在论文里加以描述来警示后人,结果摔了一跤给忘记了,没有写出来。为啥没有写出来呢?因为无限循环已经发生了。图南如果写出来了,则无限循环就不会发生,这是个悖论,所以他写不出来。
无限循环的发生是通过1308站点来描述的,前一节写了有处理时空犯罪的武装力量来到站点,最终节又写1308站点从未来过处理时空犯罪的人。1308管理的时间是时光机发明的前后100年。时光机发明后有激进组织想要阻止时光机发明,于是也造出了时光机来刺杀图南的妈妈,从而阻止图南发现时间流理论和发明时光机。这个事件就是负反馈的情况2,容忍度为0的事件。如果阻止了时光机的发明,则激进组织无法发明时光机来刺杀图南妈妈,那么就会发明时光机,而时光机发明了,激进组织就能够回到过去刺杀图南妈妈从而阻止时光机发明。所以就出现了图南妈妈死-时光机不存在-图南妈妈活-时光机存在-图南妈妈死…这样的无限循环。这个无限循环中涉及到了很多人,包括刺杀者,目标,1308管理站,处理时空犯罪人员等等,他们一起陷入了这个时间循环中。这个循环容忍度为0,永远不会有稳态。
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循环被隔离出时间长河,正常时间流中的人们无法感知。小说中倒数第二节的例子给出了暗示,学生参观水流实验博物馆,试验装置参数设置错误,导致容忍为0,于是出现了投掷颜料-停止-浓度降为0-再投掷的死循环,这时明明是个重大发现,然而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参数错误,于是修正了参数,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了。
不是现场的人不够聪明认知不到,而是时间不允许认识到。
跟图南无法写出论文的后半部分一样,这写认知(信息量)与陷入死循环的人及客体一起,被正常稳态的时间屏蔽了。
就像是流动的河水一小段溃出了坝,形成一个不会流动的湖。
对下游的人而言,是感知不到死循环(湖)的存在的。然而一部分信息量被永远的带走了。
小说里的时空管理局,就是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然而除了阻挠时光机发明,还有没有其他的容忍度为0的事件?我觉得是有的,然而同样无法被正常处于稳态时空的人感知到。
这就是时间自己的悖论处理规则。
别想玩弄时间,时间会玩死你。
很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