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如果与大秦秦军对垒谁更强悍? 第1页

  

user avatar   jilugulu-39-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问阿道夫希特勒的重型坦克营与美军对战谁更强悍?百分之百的答主会觉得你这个题目有问题。

但是你问马其顿步兵方阵对抗大秦军队,居然还有人一本正经的跟你论述,我真是服了。

亚历山大的军队包括但不限于:

重步兵:传统希腊枪盾兵、超长枪步兵、轻盾步兵等等多种配置

轻步兵:以克里特弓箭手为代表的希腊弓箭手、以罗德岛投石兵为代表的希腊投石兵、希腊标枪兵、投诚的波斯射手

骑兵:马其顿伙伴骑兵、色萨利传统希腊骑兵、雇佣斯基泰游牧骑兵、投诚的波斯铁甲骑兵等多种配置。

砲兵:可以用于野战的轻装马其顿砲兵、可以用于攻城的部分重型砲兵

海军:希腊海军、部分投诚海军

……
如上,你看,如果你说秦军的弩手或者长铍兵能否社保或者捅死以上十几个兵种,很多人会觉得你这很离谱啊,再万能的兵种也不可能真的克制万物。

你这相当于问了同样的问题,以一个单一的希腊兵种来对抗一个完整的古典军队体系,这就是自寻死路。

虽然我很反对历史斗兽,理由在我的罗马vs大汉里说过了,若罗马军队与汉朝军队交战,哪一方胜算更大?双方军队数量,装备差异是否大? - 清蒸韭菜馅汤圆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828

但是起码你斗也得斗的像样点吧,兵种对兵种,体系对体系。你这直接整了一个体系对兵种,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毫无悬念啊……就是让马其顿方阵兵去单挑他们曾经击败过的波斯军队体系,也一样会被搓扁揉圆的,这毫无悬念啊……


user avatar   you-you-sui-yue-wei-wo-dao-xin-bu-b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络上缺乏介绍详细古战体系,特别对于国外体系虽然文章众多但是,堆砌名词概念,但是都不求甚解。缺乏从建军,指挥编制思路,经济成本,人员,条例上分析,只有模糊概念。

所以这次主要介绍大方阵体系中的马其顿方阵体系。

大方阵制不同于大队制,他的步兵一个野战战场移动战术单位为一个大方阵,那么首先需要知道他的一个方阵是哪个编制级别。首先这个单位配合轻步乃至骑兵能形成一个独立作战体系并维持足够宽度,那么不会太小。

结合亚帝的父亲腓力组建近卫军6个团的情况和任务,以及后来编制习惯,说明应该是1530人至1024人(直到这个人数才拥有200英尺的宽度)团单位组建方阵单位。但是注意这并不能参照罗马马改后联队方阵和中国方阵,因为马其顿体系或者说大方阵体系并不需要以阵距为基准。这个以后有机会会更加详细说明。

笔者曾对马其顿体系和后来方阵体系比较模糊,后来发现这区别在于阵距的理解和差别。相比两大帝国有条件都会以阵距,队距为基准。马其顿方阵体系在于避免阵距间隔和暴露侧翼,尽量充实方阵间隔,减少阵间间隔暴露的时间,否则后果严重,而为了减少侧翼数量,那么更大的单位也要尽量连城一个战线, 从而形成一个正面长枪如林,侧面拥有轻步充实和骑兵之间间隙的大方阵体系。 在伊苏斯战役中,马其顿方阵在面对大流士的希腊雇就因为陡峭的河岸无法保持整齐的阵型和快速跟进导致右翼出现空洞,被大流士的希腊雇佣兵看准方阵中最大的间隙发起进攻。最后在依靠伙伴骑兵才脱险反败为胜。

而在伊普苏斯之战,因为骑兵部队的脱离导致方阵侧翼暴露,导致战败,安提柯阵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方阵体系对于骑兵的依赖性过高。反之,在列奥纳托斯阵亡的那场战役中,新组建的方阵再移动到地势高,复杂的地形时因为保持阵型从而牵制了对方骑兵。

因为马其顿方阵的特征,他的团旅军级别都是合成一个正面对敌,宽度纵深视情况而定的大方阵,其重步兵方阵在行进过程中间隔并不会大,只要求能留给轻步兵通过,事实上士兵之间间隙也足够轻步兵轻松通过。

伊苏斯战役中亚帝便在行军纵队转变战场行军中先列成方阵然后像两侧展开作战宽度成左中右翼。

行军纵队至战场行军是战役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亚帝在方阵体系中应用也很成熟了,当行军纵队到达位置后展开成方阵一是方阵方便防守,二是行军移动较快,在这基础上可以保障密集的阵型避免变阵的过程中出现空隙和混乱从而安全快速的展开作战宽度形成战线。

值得一提是他的左中右翼的概念,因为马其顿方阵是合成形成一个方阵体系的,他的左中右翼概念其实是一个展开足够宽度大方阵的左 中 右部分。

而和经常对比的案例中,例如城濮之战这种军制不一样,他的左 中 右是有一定阵距保持相当距离的三个阵线的军队。所以事实上大量战役分析受限于肤浅的理解名词而出现根本性的错误。

战线 士兵间距间隔与宽度

马其顿士兵之间的间距战场行军时为3英尺(包括人体),在临战仅为1.5英尺,这个宽度无疑是为了提升长矛密度。但是一旦交火缩小到1.5英尺意味者放弃的士兵的轮换,一旦士兵体力不支是很大麻烦。和后来中西两大帝国和后起之秀西欧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都步兵间距都在0.9-1.5米为主,才能发挥士兵的武艺,攻击范围,以及满足轮换。

士兵的密度高和因为大方阵体系避免间距的原因,使得正面宽度很小,虽然这有利于防御骑兵冲击。但在面对与后来欧洲军制的正面对抗,宽度先天劣势是致命,在后来遇到罗马人的作战中,库诺斯克法莱和马格尼西亚都是侧翼暴露被罗马人撕开。

且过小的间距意味者机动中容易过于密集导致摩肩擦踵,看不见旗号,军官,辨别方位,影响视线,容易出现混乱。意味机动力严重下降。而没有阵距的大方阵体系也更缺乏整队,调整能力。

例如行进容易导致向右倾斜的习惯,这在后来很少见。这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单位过大且没有阵距导致调节整队困难。



骑兵编制 基本单位 和战术

马其顿骑兵的编制迥异于步兵体系,以中队为单位,这个单位人数大体在150-600人组成一个中队皆有,值得一提的是和后来罗马使用的骑兵体系有挺大的相似性,这是因为骑兵的特性而使然的,需要相比步兵方阵更加灵活的指挥体系。大方阵步兵指挥体系显然不适合作为骑兵指挥体系,将骑兵单独成为中队编组,更加灵活。

要如何理解骑兵中队,从指挥体系上理解成可以独立作战的百人数百人规模的高度直辖的精锐士兵小方阵即可,同时意味着对于兵员要求也高的多,都是志愿服役的优秀兵员。

马其顿骑兵在作战的时候,也延续了大方阵作战体系的思路,一般以4排为纵深的方阵(这个条例是因为骑兵冲击力一般只有这个纵深人数能发挥,纵深多了没什么效果,如果超过这个数也一把只会用四排发起冲锋)。

每个骑兵间距比步兵间距大一些,步兵占地为6英尺,临战和盾阵可以到3英尺(不考虑人体宽度的话),骑兵间距笔者没看到有明确记载,一蒙古马肩宽60CM打底,连同骑兵要40英寸也就是1米计算。道奇以6英寸计算是比较想当然的,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按照常规会以步兵间距默认和做参考计算也更符合现实应该在1-2英尺左右。

一般情况下数个中队冲锋,比如有出动伊苏斯战役出动1800人冲击一次,4排纵深,正面宽度就是600-700米左右。由于没有规定阵距,一般出动骑兵规模也不大,加上对手密度高,所以马其顿时代的骑兵中队其实应该还是和步兵一样,冲锋时数个中队合一起形成骑兵长宽度的方阵冲击但考虑因为需要变阵或者不同阵型冲击,空档会相比步兵略大点,或者一个一个中队的发起冲击。





马其顿体系在继业者时代就开始遇到挫折到后来淘汰,而到了菲洛皮门改革也可能学罗马人使用了棋盘方阵,其中并非没有原因的:

1战线人数上限:俗话说:人一上千,彻地连天,人一上万,无边无沿。在军制发展便是如此,大部分战役级别单位都会控制在团旅师军这个级别人数大体在两千到两三万之间,选择直辖或者师辖团,军辖旅这样,然后选择堆砌个体战斗力到什么程度,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比如合成营合成旅。 其原因其实是指挥和通讯能力随着人数和宽度上升而快速下降。这样就需要分成数个旅团,军 师级指挥,马其顿体系在于步兵人数其实无论多少几乎都为一个方阵为整体,一旦后来生产力增大,帝国体量加大,无疑越大规模越难指挥(毕竟不能个个是亚帝)

2士兵间距:前文提到,同样人数,作战宽度小,容易导致混乱,指挥难度增大。

3武器协同:基本单位太大且士兵间距宽度太小,武器协同死板困难,改良版本可以参考后来东罗马无奈使用的超大大规模方阵,以队列意义上的排为单位指挥并分配职能和武器功能协同。

4多势力 战术 武器 兵员兼容问题 :随着疆域扩大,民族众多,一个方阵里面隐患巨大,且实力不均,且各大势力地域战术不均,武器不同,兵员问题都在马其顿体系中会更加的严重。比如混合方阵和纯重步长枪方阵尽管武器相比后来军制花样繁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马其顿方阵单位过大,非常惧怕出现间隙,机动错节,各种问题随着体量增肌也大大增大。

5过于依赖骑兵;因为马其顿步兵体系的特性和缺陷,导致需要骑兵进攻,非常需要保护侧后,骑兵既为盾更需要当锤子。因此骑兵事实上是最需要优先投入资源的。相同例子便是东罗马帝国,拥有更好的军制,但在后来步兵方阵也只能充当维持战线作用。

马其顿体系有大方阵体系的优点:比如一定范围内指挥更简单,成方形阵时候有足够纵深可以组成四面阵防守,军官数量和质量需求少和低,士兵训练上手简单快,捏合新兵更加容易。这个建军成本低得多,可以倾斜投资骑兵。


亚帝的辉煌其实应该说不是马其顿体系造就的而是他造就马其顿体系的辉煌,不仅仅不是创立者之一:比如亚帝在这些方面后来很多同行都比不了确实制胜的保障.亚帝的军纪:亚帝和其父亲菲力很重视军事纪律(非指烧杀抢掠),比如严惩了两个带女性进入军营的高级军官。重视奖罚,颁奖和荣誉,相比之下16-18世纪欧洲军队是混乱一片,比如就有人记录1622年佛兰德斯军营军队好奇怎么会有长长的尾巴——都是军人家眷,仆人,猪狗,行李,马匹(都成了一句名言了)。


配套的体系和工事营寨:亚帝非常注重修建工事营寨,每到一个地方都构筑大量工事营寨乃至亲力亲为,鼓励士兵

而且规定每一天行军的路程都要修建一个仓库,这无疑是胜利的保障。相比后来被鼓吹的16-17世纪构建工事都需要大量额外奖金才愿意行动的雇佣兵。后者作为同行是应该自行惭愧的。

新兵训练捏合:亚帝非常重视捏合新兵很有一套,广阔的地域民族和势力,捏合的新兵依然有维持住战斗力和稳定,相比哪怕后来18世纪欧洲哪怕在本土也是天天逃兵,抓捕新兵。亚帝的能力和魅力不得不说非常强。


user avatar   hong-cha-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民党现在的政治纲领用三个字就可以总结:想执政。

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治理念了。所以国民党的精英和名嘴只会一招,批评民进党,无论干什么都跟民进党唱反调。

这种路线只有在民进党的执政引起天怒人怨的情况下才有一丝成功的可能。不然现在生活还过得去,选民为什么选一个除了想执政一点理念都没有的政党呢?

台湾已经长时间成为发达经济体,他的文官系统基本可以独立于政党运作。所以无论谁在台上,短期内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不太成问题。这时候选政党就是冲着理念去的。

民进党的理念就是实质台独,而且这几年有美国支持,确实给岛内选民一种台湾得到不少国际认同的感觉。反观国民党,只会批评民进党破坏两岸关系,却拿不出自己的理念。张亚中的两岸和平协议虽然天真,但是起码有个让人能看到的东西。所以今年党主席选举才突然受到很多关注和支持。

但是保守又自私的国民党高层担心张亚中的两岸路线不受中间选民欢迎影响选票,还是做掉了张亚中的主席,选了自以为的“安全牌”朱立伦。孰不知在当前全球民粹主义高涨的如今,最让选民讨厌的就是这种保守又不接地气的政治家族出身的精英。不但拉不到中间选民的支持,连国民党的支持者都充满失望,所以最近四大公投、台中补选、罢免林昶佐全部惨败。

面临这样的重大失利,朱立伦竟然不敢亲自出席新闻发布会。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愚蠢了。如果朱敢于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政治责任并且请辞,起码他本人还能保持一点尊严,也留下一些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现在这个做派,让所有人看到他的懦弱和自私。国民党已经败无可败了,还把持着一分钱不值的主席位置。幻想在明年的地方选举中也许能赢回一点政治资本。

国民党从上到下都是这么一副做派,还妄想回去执政。他们不完蛋就没有天理了。


user avatar   yao-xiang-dang-nian-shao-nian-yo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帮忙。说唇亡齿寒的,你的唇,有那么厚吗?看看俄罗斯有多大。

做大国要沉得住气。

俄美大战,我们卖资源,卖军火,不香吗?

还有人说要乘机收复台湾。

这是多沉不住气呀?

刚开打你就收复台湾,你是不怕被卷入战争中吗?

你至少得等大战快结束的时候吧,等到美国满目疮痍,等到普京被挂电线杆的时候。

我们宣布一下不承认满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把俄中边境画到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不香吗?然后再收复台湾,印度,中南半岛,朝鲜半岛,日本,爪哇,新几内亚,新西兰,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沙特阿拉伯,迪拜,叙利亚,孟加拉,也门,阿曼,伊拉克,以色列,埃及。从此以后,东半球,只有一个中国,不好吗?

都俄美大战了,只想着台湾?

对了,外蒙古我就不打你。让你成为国中之国,给我们挖矿吧。

以上国家的人,全部赶到欧洲和非洲去。




  

相关话题

  真实战争中士兵是否会像 FPS 游戏里那样捡拾敌人的武器使用? 
  不懂就问,古代夏季战场,穿二三十斤重甲列阵的士兵是如何做到不中暑保持战斗力的? 
  战争史上有什么开挂一般的史实? 
  国共竞争的转折点,二战后美国东亚势力的削弱转折点,是雅尔塔会议中决定由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吗? 
  「X年空军X年海军X年陆军」该怎么客观理解? 
  假设亚历山大大帝成功征服印度,打到了当时的中原,战国七雄有能力击退亚历山大么? 
  为什么很多军迷的审美会停留在二战? 
  俄乌在白俄罗斯的谈判结束,已举行发布会,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二战时期苏联的政委同志是一种什么存在? 
  旭烈兀发兵攻灭阿拔斯王朝,是因为阿拔斯王朝很弱吗? 

前一个讨论
能否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杨永信为什么没有被提起公诉?
下一个讨论
日本人经常YY日本沉没,为何同为岛国的英国人没有这种意识?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