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物理女博士后拍科普视频走红,自然科学科普对下一代将产生怎样的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反对青年专业科学家积极做科普的。但我鼓励青年科学传播方面的朋友,做科学传播。

1、科学概念的理解,是个长期的过程。比如黑洞,从学黑洞,到数据处理,到观测。再到理论模型探讨。学2年,与这个行业20年,完全不一样。

2、科学传播过程与生活经历、经验有关。从幼儿园到博士毕业,学习过程很简单。但是,科学传播,面对的是非专业的不同层次的人群。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在传播方式上,用更贴切的打比方、举例子来增加传播效果。

3、自然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有些曾经认定的事实,后来因为发展,而有变化。相对长期的科学经历,会让传播者,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更丰富。这更便于全面向公众传播自然科学。

在没有真正教学实践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这个概念不难啊。等到教学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学生之家的区别那么大。

同样,用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理解力作为一个基础点,来进行公众科学传播,这个零点是定的太高了。但青年科学家,很容易犯这个错。

人类自然科学发展,基本进入休眠期了。

人类主要经济体,更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普及。

不会勾股定理没关系,但是要会爱人啊!


user avatar   wo-b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普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学会科学的思考方式。所以从媒体报道上看,这个目的未能达成,甚至可能彻底失败了:

弦理论、宇宙学、场论,生僻的物理知识话题

科普完了不应该还是生僻的,应该是生动的,有趣的。

让围观网友们感叹:“为什么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看不懂?”网友们纷纷留言,“虽然我听不懂,还是要给你点赞。”

你看不懂你围观什么?别说是因为看不懂才看的。

虽然科普的理论物理知识相对深奥,但意外的是,仍然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和讨论。

从上一句来看不意外,这些人就是因为深奥才来看的。

这种对于知识的尊重,实在比听懂知识本身更可贵。

尊重个锤子,我只看到对于fancy知识的崇拜,就像在物理专业遇到的谜语人那样。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天天转发类似的科普直播的,也就是谜语人,发言令人窒息,比如斗兽,离谱的科学哲学观,只关注噱头研究,迷信title而不是讲道理,而且还不听劝……

我希望听起来不fancy知识的科普也能有人气,而且听了科普的能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这才说明成功了。弦论因为是什么“万物理论”,现在提出来是很容易吸引到眼球的,但这显然是坏事:把弦论等于成“万物理论”并且鄙视其它方向,是极端狭隘的观念,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很难不怀疑听了以后还是这种观念。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科研不应去比论文数量,而是要真正的去做研究“。论文灌水这个事情,对于真正顶尖的人才倒是影响不大。比如清北复交数院不会认为40篇SCI比4篇四大更有价值。但是对下面的学校影响就比较大了。对于发不到一区的人,就被迫跟着卷起来了。普通学校会认为能发4篇计算数学二区的人比发2篇纯数二区的人更值得招。有点像是衡水把高考分数卷起来了,但是对竞赛保送生就没太大影响。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的判决结果? 
  最近知乎上关于苏格兰公投问题的回答中,为什么很多排第一的回答者都坚定地相信国家一定不能分裂? 
  如果有技术能直接改变大脑结构,彻底消除所有心理弱点与疾病(懒癌,拖延症,抑郁等)你会接受吗?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教育局称「教学活动,给孩子开拓视野」,你认同这种方式吗?孩子从小接触奢侈品合适吗? 
  到底什么是“碳中和”?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越来越容易决定自己的命运? 
  如何看待女子无证驾驶被查,自称「我是个小闺女,好好跟我说话」? 
  2021 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增至 8591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反映了哪些趋势? 
  为什么中国人去哪里都喜欢算「别人一年能挣多少钱」? 
  全合成的意义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关于初雪的文案与句子呢?
下一个讨论
男生怎么变得有气质?





© 2025-02-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