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翻译:
这叫侮辱。
哈利波特把伏地魔干死了到哈利波特把伏地魔干死了
蹦极,
我喜欢危险的感觉。
当我站在几十米的高台,脚下就是湖面,难以遏制的恐惧会紧紧抓住我的内心,让我战栗,让我警醒,让我瞬间感觉到,活着是多么真实的事,而活着又是多么幸运。
老实说,业内并不太提所谓“流量明星”。
泛娱乐行业的链条大概是这个样子:
明星IP——内容创意制作执行——宣发播出平台——用户
明星是内容和平台方的上游,
业内不提什么流量明星,
划分一般是头部明星、一线明星、二三线明星、夕阳明星这样的,
标准就一个,出场费多少钱。
而内容和平台方采购明星的时候,谁来决定明星的价格呢?
其实,是最终的用户来决定明星的价格的。
泛娱乐行业赚钱就是那么几个套路:广告费、用户付费(门票、电影票、会员费等)、游戏、打赏、衍生品。
头部明星,能够带来更高的用户消费规模,内容和平台方才能赚钱,生态链上面不赚钱的话,整个行业吃什么?
所以,记住这句话,明星值多少钱赚多少钱,是用户决定的。
别再傻傻的问为什么戏子能赚那么多钱,问为什么政府不出来管管之类的。
当年新英体育,雄心勃勃的买下英超版权,准备大干一场,IDG也投了不少钱,结果呢,愿意付费观看英超的人聊聊,本都收不回来。
去年市场大谈特谈的知识付费,现在你看还提吗?
不愿意付钱,谈个锤子哟。
所以知乎上好多人,一边看不起为娱乐业花钱的粉丝,说别人是付智商税;
一边呢,又看不上头部明星,觉得是靠脸吃饭的流量明星。
那您倒是无条件的为喜欢的明星或者内容掏钱呀,而且要掏大钱才行,因为您曲高和寡嘛,俗人10个人每人掏1块您这边要1个人掏10块才能打平对吧。
比如,你愿意为看世界杯付多少钱?100、1000?
你愿意为看有詹俊张璐解说的世界杯付多少钱?100、1000、10000?
或者换个角度,
广告主愿意为你的注意力花多少钱?
前些年互联网有一个价值鄙视链还有印象吧,
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和前面所讲的一样道理。
首先题目就错误,人类当然包括星舰文明,星舰文明活到宇宙末日了。
其次,不存在主角光环保罗辑的问题,罗辑当然可以逃生,星环号光速飞船上有40人的容量,罗辑选择多造几个庭院,只设4个座位,给艾aa、程心、曹彬和他自己,曹彬没上船,罗辑当然也不想上了。
飞船上的大部分空间被生态循环系统所占据,按照常规计算,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冗余量,几乎是用可以维持四十个人的容量来支持四个人的生活。
“星环”号上还有许多不寻常的设计,比如,飞船上有六个小庭院,分别为二十至三十平方米不等,在加速时都可以自动适应重力方向,在匀速航行时可以在飞船内独自自转,产生人工重力。每个庭院内都有不同的生态景观,比如一小块翠绿的草地和流过草地的小溪,一处中间有清泉的小树林,一小片沙滩。有翻着浪花的清水涨落……这些景观小而精致,像是用地球世界最美好的东西穿成的一串珍珠,在小型恒星际飞船上,这是极其奢侈的设计。
活着的罗辑、程心、曹彬、艾aa,死去的维德、毕云峰为了全人类而牺牲的个体和努力,最后还是一场空。至于“全人类”,二向箔的末日审判来临时,忘了自己弄出光速飞船禁止法,忘了自己绞杀星环,忘了杀了维德、没收了程心9成财产,忘了自己全程没给星环集团出一分钱,出一点力,反而嫉妒程心乘船逃跑,这就叫一个词-该死。
该跑的跑了,该死的死了,大团圆的结局。
首先题目就错误,人类当然包括星舰文明,星舰文明活到宇宙末日了。
其次,不存在主角光环保罗辑的问题,罗辑当然可以逃生,星环号光速飞船上有40人的容量,罗辑选择多造几个庭院,只设4个座位,给艾aa、程心、曹彬和他自己,曹彬没上船,罗辑当然也不想上了。
飞船上的大部分空间被生态循环系统所占据,按照常规计算,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冗余量,几乎是用可以维持四十个人的容量来支持四个人的生活。
“星环”号上还有许多不寻常的设计,比如,飞船上有六个小庭院,分别为二十至三十平方米不等,在加速时都可以自动适应重力方向,在匀速航行时可以在飞船内独自自转,产生人工重力。每个庭院内都有不同的生态景观,比如一小块翠绿的草地和流过草地的小溪,一处中间有清泉的小树林,一小片沙滩。有翻着浪花的清水涨落……这些景观小而精致,像是用地球世界最美好的东西穿成的一串珍珠,在小型恒星际飞船上,这是极其奢侈的设计。
活着的罗辑、程心、曹彬、艾aa,死去的维德、毕云峰为了全人类而牺牲的个体和努力,最后还是一场空。至于“全人类”,二向箔的末日审判来临时,忘了自己弄出光速飞船禁止法,忘了自己绞杀星环,忘了杀了维德、没收了程心9成财产,忘了自己全程没给星环集团出一分钱,出一点力,反而嫉妒程心乘船逃跑,这就叫一个词-该死。
该跑的跑了,该死的死了,大团圆的结局。
周xx一个实习生下门店,把客人三克拉钻戒直接丢到超声波机里清洗,捞上来碎的就剩戒托了,公司赔100多w,实习生得到了血的教训…
———————————————————
解释下为什么会碎。
宝石虽然硬但是都很脆,直接受到超声波机的高频振动大概率都会碎,更何况大克拉钻石里都会有包裹体羽状纹什么的,不需要有很大裂纹就会碎掉。行内清洗镶嵌首饰都是用绳子吊着/架起来不接触超声波机壁,只用水的震荡来清洗。
至于那些宝石可以进超声波机,哪些不能进,可以参看:金银首饰,镶嵌和非镶嵌类的如何清洗?
@彭友城 这篇回答,讲的已经相当详尽。当然普通消费者的话,最好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清理。
———————————————————
统一回复下:
实习生已经经过上岗培训了,出问题还是因为学的不认真,顺手就丢进去是脑子里的弦没绷起来。
结果肯定是开除,自己赔了几万块钱,虽然实习但是也有合同,记录什么的,跑是跑不了的,而且这种情况在行内传开之后再找相关工作肯定会受影响了。
经验教训总需要积累,每个人也都值得二次机会。
评论区有拿钻石首饰直接扔进超声波机里的…这个吧,我只想说姑娘汉子们可长点心吧…一次两次不坏,只是因为没造成可见的损害,细微的裂痕什么的肯定有,指不定哪次就坏了。
再有,稍小一点的钻石,或者稍微轻一点的钻石首饰,受超声波集机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小一些,感觉起来好像是结实,其实不然,有可能受清洗液浮力阻力啊什么的综合影响,震动差一点,但是一直震下去该坏还是坏。
再再有,非专业的超声波机有的根本达不到超声波级别,像一些很便宜那种买东西送的小小的超声波清洗机,实际上只是震荡清洗机而已,伤害肯定不如超声波机,真正的超声波机噪音尖锐,而且开时间长了水都能热了…不过保险起见一般消费者,还是看见超声波两个字就直接躲得远远的最好。
当然要是妹子们想买新的没借口,常备一个超声波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
这个回答竟然又火了,谢谢大家。毕竟我也是自诩为有点东西的答主,还是希望多看看我的设计专栏,专业内容更多。
————————————Unstable Element————————————
欢迎关注YimingEM
一个特别设计的公众号
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分为三个等级的舱位,出现事故后,头等舱的人先逃生,先上救生艇,结果头等舱生还率是60%,三等舱的生还率只有26%,而且头等舱的男性生还率,比三等舱的妇女和儿童生还率还要高很多。
因为头等舱的票价最高,上面全是达官贵人,还有富商名媛。所以救生艇的位置也就安置在了头等舱附近,他们有优先逃生权。
头等舱牺牲的那批人,据说是因为他们坚信这艘船永远都不会沉没,从而没有进行逃生,而不是因为他们想把活命的机会让给妇女和儿童。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有一艘救生艇能容纳40人,但是头等舱的人坐了20人就开走了,因为他们如果发善心等待二等舱、三等舱的人上船的话,那帮人会发疯一样地往救生艇上跳,可能会把小船挤翻。
其实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场合,底层永远是最拥挤的,竞争永远是最惨烈的,但可悲的是,这个层级的资源和机会也是最可怜的。
赚钱也是如此,积累第一桶金,0-100万这个阶段是最难的,因为底层的竞争是非常惨烈的。
突破了100万以后,竞争就变小了很多。等你有1000万以后,竞争就更小了。
如果你也在底层,想跳出这个死循环,但是又没有思路。
我跟你分享一个方法:凡事都跟身边的人反着来。
如果你身处底层,那么你身边接触到的所有人,应该都是底层人士。
他们每天看的文字、听的音频、看的视频,一定是为了强化他们在底层的地位,提升他们在底层的竞争力,而不是向上跨越,跳出人踩人的层级。
他们热衷于干什么,你就绝对不要去做。
他们喜欢聚餐,你就不要去。
他们喜欢被商家和媒体忽悠着去购物,你就别跟着花钱去凑热闹。
他们喜欢刷短视频、追剧,你就不要去刷。
他们喜欢贷款买垃圾车、买垃圾房产,甚至为此押上后半辈子,你就不要负债去购买这些垃圾资产。
他们喜欢去的社交圈子,你就不要去沾染。
只要你能坚持这样做,你很快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很清静,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干净,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敏锐,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自由。
只要你达到了这种“不随波逐流”的状态,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这时候你才能真正开始接触到高能量场的贵人。
如果你能接触到有成果的老板,那么一定要想尽办法跟着他们,只要你听话照做,你一定能学到可以直接赚钱的知识,而且你也能获得他们身边的人脉和资源。
发现一个机会之后,要迅速捞钱,不要想的太长远。两年、三年足够你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
怎么样才能发现这种机会呢?那就是跟随有成果的、已经赚到钱的老板。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大佬能带自己呢?你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学费,以及自己的敬意和诚意,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尊重他们的人,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相信我,没有大佬会拒绝这样的小弟。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就不要出卖时间去给别人打工。我的原则是这样的,即使要饭也不要去打工。
另外,这年头随便干点什么,都饿不死,吃饭又花不了多少钱。
人活着,只有吃饭和睡觉是刚需(男的再加上x需求),想要满足这些需求,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买车、买房、成家、结婚、生子、社交、奢侈品,这些都不是刚需。不是刚需的东西,你就不要为了它们去赌上自己的后半生。
你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试错资本,千万别浪费在错误的东西上。
当然,我说的不打工,可不是让你躺平,而是让你不断搜寻赚钱的项目,结交愿意带你的人。
我更不推荐你去投多少钱去开个店铺,或者加盟什么项目,或者还没有找好项目的时候,就租一间办公室开始招聘人,这些都是作死的行为。
只要你按照我的逻辑执行了,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脱离底层。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是你所处的阶段太拥挤罢了。
(公众号:赢在8小时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