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小学播南京大屠杀史实吓哭学生遭投诉 ,如何评价这一举措?儿童爱国教育该如何开展? 第1页

              

user avatar   y2j-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像这种事情,先看看香港人的看法。看到一名香港同胞写的文章,写得很好。很好的说明了现在香港教育的问题。

现在对香港的中小学生的爱国教育,迫在眉睫。

自2019年黑暴活动以来以及黄丝教师欺凌警察的孩子。许多孩子没接受很好的爱国教育,就会没有一个国家的认识,进而对内地产生距离,黄丝教师再煽风点火输入香港是一个独立的,那孩子就会被深刻影响到,这种影响跟随他一身。

庆幸的是2020年,国安法出台后,让港独人士无所遁形。现在,爱国教育对香港的中小学生太重要了。



简体版本:

是谁吓坏小孩?

屈頴妍 (2021-12-13)

那些画面很恐怖,很吓人,但,那是真实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必须知道、必须面对。


今天是12月13日,84年前,日军侵占南京,开始了持续6周共40多天的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被杀害,逾2万妇女被奸淫。


这不是数学堂,这是历史课,每一个数字,孩子都应该牢记,1213,40天,30万人,不是要宣扬仇恨,是要教育下一代,和平的可贵,而今天我们安逸的每一秒,都蕴含着前人的血和泪。


所以,当看到这则新闻:屯门直资保良局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小学在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前夕,于德育课播放教育局提供的南京大屠杀教材,包括日军处决平民及婴幼儿尸体遍地的战争纪录片,因有学生恐慌哭喊,引来家长投诉,学校亦立即暂停播放那辑短片,并将调适教材云云……看完,我觉得莫名其妙。


据知,那位投诉学校吓哭小学生的家长如是说:我知道学校是为势所逼(指政府推行国民教育),但用不用做到这种程度?


这家长为什么不问问日本人:打仗而已,有没有必要去做得那么绝?


一句「为势所逼」,看得出,那大概是个黄丝(港独立场)家长。 黑暴的时候,暴徒四处打砸,点火烧活人,怎么你们不觉得那些场面吓亲小孩? 教坏小孩? 怎么你们不骂暴徒:用不用做到这种地步?


国家每年的南京大屠杀公祭日,都会由中小学生宣读《和平宣言》,日本广岛的原爆纪念馆,天天都有学校老师带着小学生进去上历史课。 无论德国的纳粹屠杀、还是日本的原爆历史,所有国家、地区都是从小教,如果你觉得恐怖吓人,你应该谴责泯灭人性的侵略者,而不是投诉教育孩子的老师和学校。


那家长的投诉还说,有学生看影片后情绪激动,回家不断问妈妈:「为什么要杀死那个婴儿?」


大屠杀的片段,任何人看到都会激动,孩子肯问,不正正是一个好机会让妈妈讲解战争与和平?


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留言册上曾出现这样的两句:「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Jiang设祖国。」那是一个字都未识齐,只能用拼音代言的9岁小孩的观后感。 一样是小学生,为什么内地小孩看完惊栗的历史后能写下豪情壮志? 香港的小学生只会哭哭啼啼找妈妈? 孩子本来就是白纸,如何把历史演绎成信念,那就是教育。


又有人说:「为什么要用咸丰年的事去教小朋友仇恨其他国家?」


教历史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更重要是学懂珍惜感恩。 不认识历史的人,最容易成为汉奸,这些年,香港应该不少这些例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每年今日,南京市全城响起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 今天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见证者只剩61人,这数字将愈来愈少,后世人纪录、传扬、教育,就是给死者最大的慰藉。



繁体原话:

是誰嚇壞小孩?

屈頴妍 (2021-12-13)

那些畫面很恐怖,很嚇人,但,那是真實的歷史,每個中國人必須知道、必須面對。


今天是12月13日,84年前,日軍侵佔南京,開始了持續6週共40多天的大屠殺,30多萬中國同胞被殺害,逾2萬婦女被姦淫。


這不是數學堂,這是歷史課,每一個數字,孩子都應該牢記,1213,40天,30萬人,不是要宣揚仇恨,是要教育下一代,和平的可貴,而今天我們安逸的每一秒,都蘊含著前人的血和淚。


所以,當看到這則新聞:屯門直資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在1213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前夕,於德育課播放教育局提供的南京大屠殺教材,包括日軍處決平民及嬰幼兒屍體遍地的戰爭紀錄片,因有學生恐慌哭喊,引來家長投訴,學校亦立即暫停播放那輯短片,並將調適教材云云……看完,我覺得莫名其妙。


據知,那位投訴學校嚇哭小學生的家長如是說:我知道學校是為勢所逼(指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但係咪需要去到咁盡?


這家長為什麼不問問日本人:打仗啫,有冇需要去到咁盡?


一句「為勢所逼」,看得出,那大概是個黃絲家長。黑暴的時候,暴徒四處打砸,點火燒活人,怎麼你們不覺得那些場面嚇親小孩?教壞小孩?怎麼你們不罵暴徒:使唔使去到咁盡?


國家每年的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都會由中小學生宣讀《和平宣言》,日本廣島的原爆紀念館,天天都有學校老師帶著小學生進去上歷史課。無論德國的納粹屠殺、還是日本的原爆歷史,所有國家、地區都是從小教,如果你覺得恐怖嚇人,你應該譴責泯滅人性的侵略者,而不是投訴教育孩子的老師和學校。


那家長的投訴還說,有學生看影片後情緒激動,回家不斷問媽媽:「點解要殺死個BB?」


大屠殺的片段,任何人看到都會激動,孩子肯問,不正正是一個好機會讓媽媽講解戰爭與和平?


南京的「大屠殺紀念館」留言冊上曾出現這樣的兩句:「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Jiang設祖國。」那是一個字都未識齊,只能用拼音代言的9歲小孩的觀後感。一樣是小學生,為什麼內地小孩看完驚慄的歷史後能寫下豪情壯志?香港的小學生只會哭哭啼啼找媽媽?孩子本來就是白紙,如何把歷史演繹成信念,那就是教育。


又有人說:「點解要用咸豐年的事去教小朋友仇恨其他國家?」


教歷史不是為了報仇,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更重要是學懂珍惜感恩。不認識歷史的人,最容易成為漢奸,這些年,香港有辦你睇。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每年今日,南京市全城響起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今天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見證者只剩61人,這數字將愈來愈少,後世人紀錄、傳揚、教育,就是給死者最大的慰藉。



漫画来源:

facebook.com/3258555641

文章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晚转发完文章后,居然有港独份子私信,不但辱骂我,拉黑我,还侮辱国家。说的话太过粗俗就不放出来了,不辣大家眼睛。像这种情况,马上向知乎平台举报或者向中央网信办举报,不能让这些曱甴(蟑螂)有猖狂的机会。

最后,感谢知乎工作人员的及时处理。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起了10月25日。

那天是武汉沦陷日。

全城试鸣防空警报。

警报鸣响的时候,我正在接闺女幼儿园放学。

她问我这是什么声音。我告诉她是警报声。

她问为什么要有警报。我说是为了纪念。

她问为什么纪念。我说多年以前,我们这座城市被敌人占领了。以后每一年的这一天都是纪念日。

她还问是什么敌人。我说是日本人。

她还想继续问,我阻拦了。

我说,你现在还小,对国家,民族,战争,政治这些概念完全不懂,你不需要问那么多,你现在只需要记住这一天是纪念日就够了。以后你上学还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会懂得越来越多。

说实话,有些答案和评论区里的某种观点,我不赞同。

他们说,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时候可不会区分男女老幼。

但问题是,我们不是侵略者,我们是教育者。

我们也不是在烧杀抢掠,而是在教育下一代。

侵略者是在破坏,而我们是在建设。

侵略者当然不讲究区分男女老幼,但教育者要讲究因材施教。

人家毕竟是才一年级的孩子,连“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时候可不会区分男女老幼”这句话的意思都未必能理解透彻,他们只是单纯的害怕。甚至于,他们可能连“历史”这个概念都不怎么懂。更何况“正视历史”。

教育固然重要,但拔苗助长要不得。

既然侵略者不会区分男女老幼,甚至连婴儿和孕妇都不放过,那么,我们搞教育的要不要给孕妇和刚出生的婴儿播放大屠杀的纪录片呢?

我自己小时候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有印象都是3年级之后了。

而且还要考虑顺序和素材。

最先是王二小,鸡毛信之类的故事。

接着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等电影。

每年要去烈士陵园扫墓,顺便踏青,春游,张驰有道。

小学快毕业,知道有大屠杀这回事,但不知道具体细节。当年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叫《黑太阳731》,大人们的单位有组织观看,但不让小孩子看(明确说了少儿不宜)。如果有小孩看过,只能说明有些单位管理松懈。

正儿八经当做历史来学,严肃而沉重的正视大屠杀,了解其经过以及历史教育意义,已经到了初中的历史课。

教育也是一门科学。

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水平。

有些东西,你懂,可小孩不懂。

不懂就得教。而且,是耐心耐烦的教,循序渐进的教。

今天反正是把话说开了,我就直说吧,香港那块儿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洼地,搞得是真不专业。

不是我说,就那些一年级的小孩,看得了纪录片那么专业的素材吗?

你要说爱国主义教育,那我可不困了。

我闺女才幼儿园中班,你们知道怎么教育的?

其一,每周有升旗仪式,从中班开始,小朋友们都能轮流当升旗手和护旗手(她已经当过一次护旗手了)。

其二,幼儿园上个月举办了以航天为主题的运动会,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火箭,飞船,空间站和王亚平航天员这样的巾帼豪杰。

其三,小朋友全都学会了背《反间谍儿歌》,特别是最后一句,“我们都能护祖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其四,园里面免费发放爱国主义英雄典型教育绘本,我闺女拿到的是《邱少云》,这个故事她都已经会背了,去医院打针也会向邱少云学习,不哭不闹。

瞧见没,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

你得先拿正能量打底,先给孩子们注入英雄气,责任心,自豪感。

以后再接触到大屠杀等沉重话题的时候才能撑得住。两相碰撞,才能激发匹夫有责,不服输,不信邪的民族正气和凛凛傲骨。

你没有前期这些积累和铺垫,上手就拿卖惨和血腥暴力糊脸,哪有教育效果?这哪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分明是打杀威棒吓唬人。

有些答案和评论还在扯什么“温室里的花朵”和“见血”的调子。

我真是服了这些人了。

合着我上面那么多例子白举了?

我闺女都要向邱少云学习了,她都已经知道可以拨打电话12339举报间谍,大家都来护祖国了,这还不够?还“温室里的花朵”?还“蜜罐里长大”?她才5岁不到!到底要孩子们做到怎样才不算“废物”?才不算玻璃心?还要怎么“见血”你们才觉得够武德充沛?你们才觉得过瘾?你们到底是要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军国主义教育?

哦,对了,我想起来了,当年日本鬼子就是这么教育的。见血嘛,拿杀人(或者看杀人)练胆嘛。还不许你质疑和害怕,否则就是“温室里的花朵”。

我说这调子看着这么熟悉呢。

你们嘴上喊着勿忘国耻,警惕小日本。反手就学昭和鬼子鲜血糊脸,“温室的花朵PUA教育”?

到底是谁在扛着红旗反红旗?

你们真不是收了外务省的日元混进来反向带节奏?

好的不学学坏的?

而且,整件事最大的错误不在于把小孩吓哭,而是白吓哭了。按李云龙的话说,就是做了亏本的买卖。浪费了那么好的纪录片。

吓哭很正常。医学院的学生有解剖课吓吐的,交警还有处理事故现场吓到做噩梦的。可是人家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在那儿,吓归吓,回头有所感悟倒也不亏,也算没白吓。

一群一年级的小屁孩,懂的本来就不多,就知道哭,白吓了。

既然是爱国主义教育,那就得踏踏实实一步步走,不能图简便省略。

不是说“啪嚓”把一大堆材料丢到对方面前就叫教育的。

又不是不让你搞爱国主义教育。而是,什么时候,教什么,谁来教,教给谁,怎么教,都是有讲究的。

不分青红皂白把东西往人眼前一塞,这不叫正视历史,也不叫教育,这叫懒。这恰恰是我党批评过的“拈轻怕重”,这才是变相的回避问题。

因为怕长期科学教育的“重”,而拈了一时爽快糊脸输出的“轻”。

这暴露出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不够的——不是吓人的片子看得不够多,而是教育不够全面,不够体系,不够长期,不够科学。

香港的问题明明是没教育好前辈大人。就算是对香港某些大人的某些言行不满,你也得老老实实去搞定大人,别想着走捷径绕过去打孩子的主意。

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非常大,要补的课非常多。远不止看一两部纪录片补得上的。

搞不定大人就去吓唬小孩子,这才是一种逃避。

最该正视历史的,是我们大人。


user avatar   ni-guan-ni-bu-gao-su-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前面:首先,香港小学生看到的是什么画面?

总长五分钟的影片《共赴国难,南京大屠杀》,前半部分还要讲共赴国难,国共合作的事,真正涉及屠杀画面的大概只有几秒钟几个镜头。

而举报的家长怎么说的?国民教育是“为势所逼”,可以谅解,但为什么要做到这个程度?

香港当地所谓的“国民教育”话题从来都是政治议题,而且举报家长立场鲜明,认定哀悼南京大屠杀是负面的“为势所逼”,香港本地爱国人士一眼认出此家长大概就是支持反中乱港的“黄丝”。此家长一上来就把整件事政治化,他是在讨论儿童接受程度的专业问题吗?

儿童心理健康是个专业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我也希望能在保护儿童之余,按年龄因材施教进行哀悼活动。但因为这一具体事件就质疑香港推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行为有借机扩大化之嫌,我不认同。毕竟,之前还有港独女议员在立法会公然宣称,她听了国歌想呕。

难道要为了她所谓的生理不适,还要更多让步吗?

本文意在说明,在香港推广爱国主义教育,细节安排当然应该注意,但这一行为本身毫无疑义,而且非常必要。

正文

97回归前,香港选了一批高级公务员来北京考察,这群人包括了香港各个司局的高官,未来的特首曾荫权也在其中,这帮平时只敢恭候传真机送来伦敦圣旨的旧中国人,来了内地,突然挺直了腰板,卸下了在港英衙门里的西服革履,换上了宽松的休闲装,在清华的课堂上和近代史专家朱育和教授争辩。这群殖民地官员集体认定,鸦片战争是好的。




有香港官员认为,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开放,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还在梳辫子。



清华这位朱育和教授也真是脾气好,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就像各位知友一样,认为道理越辩越明,只要摆事实讲道理,就能用让对方承认历史事实。清华教授专门用西方自由主义的那套,耐心地讲给他们听:







结果呢?看看这群香港官员的表情吧。晚上还对记者感慨,这个教授竟然真的是反对鸦片战争的,不是故意给他们洗脑的。言外之意,我们好心好意给他们讲国情讲历史,帮助他们理解大陆,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这帮人只认为在洗脑。


然而,香港官员仍然暗示,大陆人否定鸦片战争是不对的,任何事情都有不同角度,意思是鸦片战争在他们脑子里就是有个完美的角度。


英国人卖鸦片残害中国人,然后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不但不愤怒,还拍手称快,感恩戴德,我们这群受害者的后人心平气和地和他们理性讨论,他们或当面嗤之以鼻,或背后阴阳怪气。

对英国人的侵略是这个态度,对日本人的侵略呢?就这份恋殖、慕强、憎华的心态,这次要不是拿出日本人杀人的铁证,面对日本人的累累血债,他们会说出什么话?我就举一个例子:

当时的一些香港公务员认为鸦片战争是十足好事,而就在去年,由公务员审核的香港文凭考试题为:“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你是否同意此说?”

对这类人,他们的话一个字也不要理会,他们只是为了给你找茬,还真有人恨不得拿着照片一张张去审核,还结合自己童年经历,证明小时候的确受了多大刺激云云。我是开了眼,镇关西都没傻到真去细细地剁软骨臊子。他们是真的想讨论儿童成长问题吗?小学生一出校门就被记者包围,追问他害不害怕,班里有没有人哭,这是中立报道吗?这不是引导性发言吗?2019年时这些记者的所作所为,忘了吗?

具体做法当然该因地制宜,考虑儿童接受程度,但在国家公祭日,就该让孩子们知道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用沙画、动画等比较温和手段,但绝不能不做。几代人欠缺的国家认同,就要在这孩子这一代生根发芽。几代人扭曲的民族意识,就要在这一代人扳正过来。都说民族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缺了教育,一个人最多认识身边百十来号人,永远想象不出十四亿同胞、九百六十万国土、五千年文明这样恢宏的集合概念。

这部纪录片链接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殖民地官僚对待我们是怎样一种态度。m.weibo.cn/1760189314/4

本文使用两张微信公众号 獨家 文章截图,原文链接如下mp.weixin.qq.com/s/LXTm


user avatar   oneluv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小懂得历史的残酷并不是坏事。

但这个新闻给我一种矫枉过正、阳奉阴违,故意吓孩子制造矛盾的感觉,扛着红旗反红旗。

香港教育的去中国化明里暗里的搞了几十年了,一些历史教材保留了不少殖民时代的历史观。

比如这个,鸦片战争居然是英国要帮中国禁烟:

之前有个社会调查问香港学生: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

只有27%的人能准确说出1949年。

这些扭曲中国历史,丑化中国内地的教材早就该改改了,缺课咋办?抓紧时间补课啊。

孩子被吓哭正说明了香港历史教育的缺位,历史不总是温情脉脉的,从小懂得历史的残酷并不是坏事。

历史不去讲述他,就会被遗忘,被篡改。即使是残酷的也要真实的呈现出来,为的是让历史不再重演​。

你的孩子被吓哭,而有的人的孩子,已经被杀光了​。


user avatar   clarky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跟着我妈单位组织的活动,去大连和旅顺玩,参观了日俄监狱。我记得特别清楚里面有一个木桶,木桶里面有一具折叠的白骨,白森森的,看的人浑身发毛;还有又小又黑的监狱房间,进去幽闭恐惧症都要犯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刑具。当时整个监狱里面就我们那一行十几个人,空荡荡的又压抑又恐怖。因为我从记事起就自己单独在一个房间住,所以晚上一关灯,我一个人在漆黑的卧室里面就吓得要死,满脑子都是监狱里面的场景。

后来没多久,学校又组织去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有一个日军暴行馆,那个馆从门口看里面黑漆漆的,再结合那个馆名,顿时让我想起日俄监狱的情形,估计里面的场景比日俄监狱好不了哪去,吓得我全程都不敢进去,站在门口等其他人出来。。。

所以爱国教育吧,要考虑一下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内容至少小孩子上了初中再看比较好,不然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我其实胆子不小,大学的时候经常组织室友们集体看恐怖片,我看完也基本不太记得,倒头就睡;看各种丧尸片基本边看边吃饭的节奏。但是小时候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一p,真的不要高看小孩脆弱的承受能力。

不是说不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小时候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八宝山革命公墓鲜花、圆明园看遗址顺便听一下八国联军的历史等等,好多形式都可以选择,偏要选择最不妥的。。看电影也有地雷战地道战这种又有意思又容易被接受的片子啊。

————-

评论区二极管真多啊。

大概这些人当家长,就是那种明知道孩子花生过敏、海鲜过敏,还硬给孩子吃,美其名曰“孩子不能娇惯,要锻炼孩子在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真引起严重反应又做无辜状“我也不知他怎么那么脆弱,吃个海鲜怎么就喘不过气憋死了呢。。。”


user avatar   happy-szz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错了,不是香港小学播“南京大屠杀史实”吓哭学生,应该改成香港小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史实”被吓哭,被吓哭,被吓哭。

小学生被整个人间真实炼狱“恐怖片”给吓哭了。

家长投诉教育局,护崽心切不难理解,但投诉对象错了,家长应该投诉日本鬼子去,在中国制作人间“恐怖片”。

孩子已经被吓哭,就要告诉孩子真实历史,正视历史,而不是投诉教育局。

爱国教育就要刻苦铭心。

这张图片,外国人看起来和中国人看起来,感觉能一样吗?


user avatar   wo-xiang-dao-yi-ge-de-ling-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博物馆看731的展览。

各种展品照片就不说,还有几个人偶的模型场景,会动,还带音效和灯光。其中一个是在手术室里,三个人,医生,实验者,和日本军官。日本军官手里拿着心脏把玩,手会上下晃动,还带着呵呵的笑声。同学们一起看的时候人多,熙熙攘攘的,惊悚,但也没怎么着。

活动结束后,同学展厅外集合。老师说少了一个人没出来,叫其他同学进去找。我一兴奋,就和几个同学冲回展厅,到处乱闯。

冲进里面后才发现灯都关了,只有场景中还有光。路过那个摘心脏的场景,伴着狞笑声,我一下都蒙了。太恐怖了,周围还没人。目光却被卡在心脏和鬼子军官的表情间无法移开。

我回过神来后就想这是展览,没有鬼,然后赶紧跑出去了。出去的时候,同学已经归队了。我就是瞎忙活。

我觉得我的体验比这位同学恐怖多了,但我还算清醒理智。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啊?被吓哭才是正常的啊。

如果有小学生不仅不难过,反而津津有味,还要求老师多放几遍。完了不算,还在作文里“分享”屠杀心得。

这才是不正常吧?


user avatar   li-na-tuo-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吓哭了?吓哭就对了,日寇就是这么残忍没人性。

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才能从小就用事实告诉孩子们,国破家亡以后是什么模样。

爱国主义教育本来就该是这个模样,不光要有口号和岁月静好,还要有鲜血淋漓。

话说,投诉者是担心孩子被吓到吗?

满街曱甴打人、烧人、砸店、砸车的这种实实在在出现在身边的暴力活动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吓到孩子了?

不过就是汉奸二鬼子见不得宣传军国主义法西斯反人类犯罪丑事罢了。

你说孩子们会因为这些事情受到影响?

确实会,不过不是觉得血腥可怕留下阴影。

而是从小会把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牢记在自己心里。

这样的事情二鬼子们当然看不过去。

对于香港这种地方。

我说句不好听的,说它是汉奸反贼大本营都不为过,我认为将来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的教育也要这样搞才对。

沉疴须要猛药治,刮骨才可疗毒伤。

港岛去殖民化的路还很长。

接下来不光要放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应该把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军警几次机枪扫射屠杀罢工群众镇压工人运动的事情也拿出来讲一讲。

更应该把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为保护香港同胞痛击英军的事情拿出来讲一讲。

最好日日讲月月讲,谁不愿意讲谁就滚蛋,让愿意讲的来讲,谁反对我们讲我们就揪着耳朵讲到他吐血为止。

不用担心那么多有的没的。

因为我自小也在学校的组织下看过轮子和国外一干邪教血腥残忍的纪录片,所以我认为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

相反,小的时候,是塑造三观最重要的时期。

你怎么去教育怎么去培养,直接关乎成人以后的思想。

香港做的还不够,真的。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到现在都不敢看南京大屠杀和731的一些画面,遑论一年级小学生。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些骇人罪行的深刻印象。

动画游戏稍微沾点血腥就下架,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尽量避免儿童心理创伤。有理有据的文字其实效果不比画面差,更有助于了解事件的全貌。

即便是文字讲述,也比较适合在初高中进行,这阶段的学生对世界有一定了解,心理承受能力也强一些。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是中学才有历史课,到高中才有近现代史的。




              

相关话题

  重庆四岁男童独自在家打不开电视,谎称着火引 42 名消防员扑空,能让幼童独自在家吗?孩子撒谎如何教育? 
  如何看待大湾区内地城市放开香港居民购房,豁免个税社保等限购条件?将带来哪些利好? 
  一个普通北大人的命运与冒险——怎样避免家庭和学校对人造成的长期伤害重演? 
  娃超级爱吃糖,不给吃就偷着吃,让他吃就吃个没完,该怎么办? 
  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如何评价目前国内的爱国教育? 
  香港要建「超级殡葬城」,距离离深圳罗湖商圈仅300米?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心理? 
  为什么幼儿园里大部分都是女老师? 
  早教产品怎么选购?巧虎?小步?同伴贝宝? 
  我家孩子六年级,整天关注特斯拉、量子、暗物质这些东西,我应该给他找哪些适合他看的书? 

前一个讨论
最近很火的曹县是什么梗?
下一个讨论
世界观被颠覆是种怎样的体验?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