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影视剧的梗是你无法忍受的? 第1页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幻片的惯例追逐战:

尾追视角,反派死追主角,两架飞行器在峡谷/楼群/小行星带之间高速周旋。镜头切到迎头,反派机炮开火,主角摇摆躲闪。到了急转弯处,反派必定发射无控火箭弹,一定是两枚。迎头近景,主角急转脱离,火箭弹咣咣两下打在石头/大楼上。反派发射导弹,挂架的特写,然后主角像遛狗一样遛导弹遛上三四分钟,反派决不补射,导弹也没有近炸引信,就在一条牵狗绳的距离跟着主角跟了一路。

分镜、机位、构图,全都一模一样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女性角色没有事业没有逻辑没有三观只有爱情,这样会教坏小朋友的。

2.剧情设定主角家境贫寒生活窘迫镜头一转生活在一个两百平的欧式大平层里,拜托,你们去找个筒子楼找个城中村棚户区拍不行么?

3.军事剧我方必有军事素质过硬却视纪律如无物的刺头,必须要有首长喜爱这样的刺头,还有最受不了的是一线部队到处都有漂亮女军人。


user avatar   li-pei-z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是不走心的女扮男装。

比如《漂亮书生》和《嘉南传》里的鞠婧祎。

妆容就跟镶在脸上的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女主都能淡定的顶着一张煞白的脸,带着红眼圈精修眉毛和半永久红唇假装自己是个男的,然后周围人根据剧情需要还得瞪着眼睛说瞎话笃信她是个男的。

还有《锦绣未央》里的唐嫣。

带个大波浪刘海贴个胡子就糊弄过去了,赤裸裸地侮辱观众的智商。

《云中歌》里的AB也深得贴胡子就可以扮成男人的精髓。

无论妆容多么白里透红,嘴上的阿宝色口红多突兀,纯黑的眼线和柳叶弯眉多违和,只要胡子一贴,就能成功变男人,一众睁眼瞎与她称兄道弟,看不穿她的身份。

不知道主创们自己拍这种剧情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荒谬,反正身为观众哪怕看看花絮、下两张图片都觉得倒胃口。


user avatar   yi-fa-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类似的99条总结记得以前看过。

1、听到噩耗,手中的碗一定会掉到地上碎掉。
2、遭遇突变,伤心难过时冲到外面,天气一定是打雷下暴雨。
3、掉到悬崖底下一定死不了,因此,跳海跳崖是百试不爽的逃生法。
4、直觉一般总是对的,不祥的预感总是应验的特别准,算命先生的话一般也挺准。
5、临死前的话一定要说完。
6、不敲门闯进去一般会遇到两件事,上吊和洗澡。
7、女主角或男主角一般在一部电视剧中至少洗一次澡。
8、女扮男装被识破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帽子被打掉,掉进水中,碰到胸部,换衣服被看到。
9、好人躲进府中,任坏人怎么搜一般都搜不到。
10、一般坏蛋boss第一次都死不透,总要垂死挣扎一下,非要再被砍一刀再死。
11、大战之前一般都有意中人赠送护身符。
12、夺刀(包括剪刀)的结果一般是一个人被划伤。
13、电视剧中新出现一个配角,一般下面发生的事情(和案件)就和他有关。
14、逃跑的时候,要不就是逃到悬崖;要不就是逃到开阔地,然后周围突然杀出大批人马 。
15、太师一般都是坏蛋头子,不管他姓什么。
16、对一句重要的话常常一下没反应过来,之后又重读一遍,这才大为惊讶。
17、挡在男女主角之间的第三者的下场一般都是死。
18、久别重逢的关键时刻,电话、呼机总是不合时宜地响起来。
19、逃跑时,在山上走路时特别容易崴脚或者摔跟头,之后就会说:“不要管我了,你们快跑。”。
20、先拍镜子里面或湖面的倒影,之后转到真实场景,是影视拍摄的常用手段。
21、世上总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22、爬山的时候总会踩到一个石头一滑。
23、心情不好,事业不顺时就头发散乱,胡子拉揸(武侠片中,本来没有胡子的男主角这时候就会留起胡子)。
24、人一死,镜头一转,就是一张黑白照片。
25、女人突然感到恶心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怀孕。
26 、战争片中常见场面,地平线尽头逐渐出现部队。
27、表现时光飞逝一般有两种方法:1、用字幕说明多少年后,2、主人公作一个动作(如骑马,跑步),做着做着就突然长大了。
28、阻止敌人的最后一招是抱腿,而抱腿的结果一般都是壮丽牺牲。
29、衣服湿了,烧火烤衣服或避雨一般都会产生绯闻。
30、比武时两人对峙,一般都要按照目光、表情、姿态的顺序仔细描述一番。
31、女主角伤心的时候,跑呀跑,最后一定是抱着一棵树开始哭。
32、坏人偷偷向主角开枪,一定有一个********小心”替主角挡枪。
33、一旦失去工作,又急着要钱,就去(或扬言要去)码头扛麻包。
34、坏人将好人压倒在身下,一般都会双手举刀高举过头来作致命一击,不过一般此时黄雀在后,最后死的还是坏人。
35、武林最厉害、最有名的武功一定是一门邪功。
36、生气的时候会随手拿起附近的东西砸在地上撒气,因此在主人生气时上茶,那茶碗一定会被砸碎。
37、羞辱别人总是让对方钻过自己胯下。
38、敌众我寡时,总会有人自愿殿后,最后壮烈战死。
39、武侠片发生的门派一般都是武林第一大派,其掌门是武林盟主。
40、为了表现一方武器占优,总要让另一方被砍出几条伤口。
41、“放长线,钓大鱼”是最常用的伎俩。
42、闭关练功的时候一般都会出事。
43、坏人发的毒誓一定会应验。
44、一旦放别人走,就说:“你走,走的远远的,我以后不想再看见。”
45、夫妻一齐死去总要把手握在一起。
46、一开始就喜欢的后来会变成爱恨交加,一开始不太喜欢的反而有可能终成眷属。
47、骨灰一定洒入大海。
48. 即使在古代,也特别讲究一夫一妻(男主角一般只会在诸多红颜之间选择一个)。
49、被人骂急了都是一个大嘴巴扇过去,而被打的人一般会嘴角流血。
50、权倾朝野的权臣,不论是太监还是王爷,称号都是九千岁。
51、古代女主角死了,一般都放到一条船上,上面铺满花。
52、古代男主角的随身书童肯定会与女主角的贴身丫鬟对上眼。
53、抓个人质是逃跑的最好办法。
54、凡是不知该说不该说的话肯定是要说出来的。
55、当被问道“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所有人都会选择听真话。
56、电视剧中有钓鱼的镜头,一般都是两个人在谈话,但谈话结束时肯定会钓上一条鱼。
57、头撞到墙上一般都有个钉子,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死了。
58、打电话时因为犹豫半天不说话,对方也不挂。
59、丧失记忆的人最终一定会苏醒,但他选择的不是原来的生活,而是丧失记忆后的生活。 60、所谓最后一次,以后洗手不干,一定会出事。
61、想偷偷溜走时总是碰到一个带响的东西。
62、逃跑的时候,一般找个地方躲起来,等追的人冲过去,再出来。躲藏的地方一般是箩筐、草丛。
63、神秘之地外面都立个石碑“擅入××者死”,不过进去一般都没事。
64、第三者欲拆散原来的一对,常用办法是故意让一方看到自己与另一方亲热。
65、穿越时空的人,不论是去未来还是会古代,都会在新的环境里生活的更好。
66、描写非常害怕就给一个裤子湿了的特写。
67、电话总是要一直响到有人接为止。
68、不知情的人在犯罪现场发现凶器,总要捡起来看看。
69、晚上(或清晨)偷偷回屋肯定会被发现。
70、第一次试验新发明(特别是火器)肯定会失败。
71、救过的人以后一定会在关键时候帮上忙。
72、逃跑、打斗的时候一般都会把路过的小摊弄得乱七八糟。
73、掀盖头一般不会见到想见到的脸。
74、电视剧中的高学历者往往不是什么好人。
75、看见心爱的人睡在床上,一般都会给他盖被子。
76、说在路上还有多少分钟就到肯定不会按时到;同样,到对朋友或家人说:“你等会,我一会儿就回来”的人一般都不会按时回来。
77、一段谈话结束,在一人离开时,另一人会突然说:“××,谢谢你。”
78、给别人酒里下毒后, 在别人喝的时候一定会盯着对方。
79、怀孕期间流产的概率总是特别大,造成流产的原因大多是从楼梯上滚下。而且一旦流产就很可能丧失生育能力。
80、一旦得了绝症,就故意把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气跑。
81、主动摘下面具的人为女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82、被打中伏在马背上肯定死不了。
83、男女相爱一般都用“金风玉露一相逢”那首词。
84、劝说人的理由都是:“你要是为他好,就……”。
85、剧中人物(特别是古装剧中)总有一个经常聚会的餐馆。
86、剧中人物对只需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一般都不会直接回答,或者不回答,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87、物体从高空落下,一定要拍一个落下的镜头。
88、当听到自己被悬赏时,一般都要对价码做一个评价。
89、真正的凶手总是因为言多必失,说出了自己本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而暴露。
90、两人交谈完毕,一人离去,总要拍摄一下另一个人
91、用洗澡、睡觉来掩饰是常用的手段。
92、恶习难改的人一旦表示要痛改前非,他就离死不远了。
93、一个人住院,总要先拍一下手术室外众人的感受。
94、缝衣服的下一个动作就是扎到手。
95、信上看不清楚的字肯定是关键字。
96、心慌的时候开汽车门一定回掉东西
97、撤退的时候明明没人追赶,非要有个人自愿留下来,说:“你们先走。”而这个人在接下来一定会出事。
98、以前认识的人的重逢总要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但最后一定会重逢。
99、一阵剧烈咳嗽后用手帕捂嘴,一般都会吐血。


在18 世纪末期,那个时候电影艺术还没有出现,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提出了一种理论:

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据说这是在他查阅了从古希腊到当时的所有的戏剧作品而得出的结论,但时间久远,卡洛柯齐所谓的这36种剧情模式已经失传,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直到20世纪,法国戏剧家乔治" 普罗第再次试图还原这36种剧情模式,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想必不会相同,但他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时至今日,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这36种剧情模式,依旧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电影界,尤其是如好莱坞的主流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在我国,戏剧家洪深先生最早向国人介绍了这36种剧情模式,并且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戏剧,电影艺术的发展。

三十六种剧情模式 戏剧家乔治· 普罗第

我们先看看这所谓的36种剧情模式到底都有什么?(由于版本不同,每一种剧情模式后面所举出的例子会有出入,此处以陈晓玲老师的笔记为准。)
模式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
模式2、援救 《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
模式3、复仇 《伊万的童年》(1962)
模式4、骨肉间的报复 《狮子王》(1994)
模式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
模式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
模式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
模式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
模式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
模式10、绑劫 《完美世界》(1993)
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
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 《高跟鞋》(1991)
模式15、奸杀 《天国车站》(1984)
模式16、疯狂 《幻觉》(1979)
模式17、鲁莽 《飞越疯人院》(1975)
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 《楢山节考》(1983)
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
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
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 《要热爱人》(1973)
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 《野山》(1985)
模式25、奸淫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
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 《远山的呼唤》(1980)
模式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
模式29、爱恋一个仇敌 《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
模式30、野心 《美国往事》(1984)
模式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模式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 《似水流年》(1985)
模式33、错误的判断 《黑炮事件》(1985)
模式34、悔恨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
模式35、骨肉重逢 《金色池塘》(1981)
模式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

因为现在很多电影都在重复旧梗,所以我除了老电影会看原片,新电影很少去院线。近些年的电影没看过的很多会主动避开,或者为了避雷节省时间会在抖音看解说版。

我发现在抖音看电影的方式蛮好的,一些普通的电影经过博主的精简和提取大意,反倒变得精彩很多。因为去除了多余的细节。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几个我喜欢的抖音博主,比如:毒舌电影、独立鱼电影、乌鸦电影和贤于葛格。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毒舌电影和独立鱼电影,关注很久的博主了,毒舌电影应该是目前全网粉丝最高的电影解说,很服气博主的故事精简能力。独立鱼电影则很会选片,我很多经典电影都是先看的独立鱼推荐,然后回去看的原片。

经典电影,这两位能引导我去看,一般的电影,这两为可以帮我节省时间。

所以我还蛮喜欢在抖音看电影的。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忍受不了编剧们的不思进取和吃老本。

1.美国作为蓝星第一军事强国,我从来没有在影视剧里面看到正面b2隐形战略轰炸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杰拉德福特级核动力航母,XM2001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等先进军事武器。

不是说好五角大楼会赞助好莱坞吗?

你整个b2穿越时空来到民国昆明打日本人不好吗?票房和中国观众都有了。

2.能体现前苏联蓝星数一数二的军事实力的也没有。我想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甚至未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核动力航母。

我一直好奇要是按照载机巡洋舰思路发展下去的话,乌里扬诺夫斯克和尼米兹pk谁会赢?

3.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想在影视剧里看到国产现役武器,虽然战狼出现了军舰,但我觉得还不够。

我想看ztz99a,plz05等装甲战车如何抹平贩毒村子。

AFT-10如何击落叛逃贪官的直升机。

直10如何定点清除出卖国家利益的败类。

强烈要求中国兵器总公司作为赞助商投资。

4.作为苦叠塔发源地,法国坐拥世界唯一一个非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却从来不见登录大荧幕。

强烈要求苏菲玛索扮演拟人化的戴高乐核动力航母,我一定会买票支持的。

哦对了,我还想看法国的幻影战斗机如何和德国干架的,最好仿照《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剧本拍。

再顺便介绍一下卖头援美的技巧就更好了。

5.作为曾经的海军第一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进入新世纪后全然没有反应新武器的影视剧。

我想看皇家海军的45型驱逐舰,伊丽莎白航母,陆军的挑战者,以及挑战者炮弹的滑动弹带。

最好请阿兰摩尔来当编剧,再来一个11.5火药阴谋。

讲述一海军军官为了阻止国家陷入危机,召唤出了纳尔逊和罗德尼两个战列舰,和现代战舰对抗的故事。

想必一定很热血。

6.意大利作为罗马的继承人,虽然军事力量已经不行了,但在轻武器方面颇有建树。

我想看莫妮卡贝鲁奇扮演传说中的克里斯多佛·哥伦布战列舰,

手下有一堆意舰连。

故事可以参考教父三部曲。

讲述原本兴盛的战列舰家族,在新时代中被导弹飞机淘汰的故事。

最好再和大和武藏联动一下,岂不美哉?

以上。


user avatar   yuan-p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但凡出现结果性或者结论性的剧情,必然会被其他的事件打断。

比如:

1.“凶手是……”话不说完就挂了。

2.“其实你的真实身份是……”

“喂,…………”被其他一个转场或者张三李四王麻子过来打断了对话。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属听完命令,答应一声,转身走出去,动辄会被领导叫住,再罗嗦个一两句才让他滚蛋。

堪比好不容易撒泡尿,结果被人在背后吼一声,吓得憋回去几秒钟再拉的窒息感。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懂吗??非得憋一半再放?


user avatar   shi-kong-liang-zi-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我军(八路、红军、解放军、民兵等)拍得一身匪气,张口闭口“老子”、“弟兄”、“哥儿几个”、“他娘的”、“他奶奶的”………

听得让人无法忍受。

我可是看过以前的电影的,共军无论上下级都互称“同志”、官兵关系非常平等、衣服基本都有补丁、干部跟士兵一起洗衣服干农活是常事、跟老百姓说话不带脏字(八项注意里就有:说话要和气)……

这不仅是电影拍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哪有那么多匪气?

这不是丑化共军吗?


相反给国军拍的倒是文质彬彬,张嘴就是文绉绉的,衣服干净整齐,举止讲究分寸,落落大方。


user avatar   teng-xun-y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电视剧中,有很多桥段大家耳熟能详,不用剧透就能猜出后面的情节。

但是,有些桥段为了推动情节,却传播了不靠谱的医学知识,对观众产生误导。也让医疗从业者忍无可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不靠谱的桥段。

嘴对嘴喂药

电视剧中,常见到这样一类剧情,男主角受伤昏迷不醒,然后女主角将救治的药,含在自己嘴里,嘴对嘴喂给男主角吃。


(来源:电视剧《锦绣未央》)

是不是又凄美又感动?!

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人处于昏迷状态,用这种方法喂药,大多数情况是不可行的。

不管是用嘴巴喂药还是勺子喂药,都只能把药物送到患者口腔里,然后需要患者吞咽,才能使药进入胃里。这才算真正把药吃下去。

而如果人处于昏迷状态,吞咽反射有可能消失……

在医学上,昏迷有着明确的分级,一般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重度昏迷[1]。


可以看到,只有轻度昏迷的患者吞咽反射存在,给这样的患者喂药可能可以咽下去,但是患者意识丧失,极有可能导致误吸,进而引发窒息。

中度和重度昏迷的患者吞咽反射已经减弱或消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口腔喂药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对于重度昏迷的患者,还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否则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综上,无论是哪种程度的昏迷,都不适宜通过口腔喂药。

脱衣服取暖

在电视剧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桥段,男女之间总是选择脱掉彼此的衣服来为对方取暖。

(来源: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

然后,他们抱一夜,没有被冻死,反而恢复自如,仿佛这样抱在一起非常暖和……

事实上,维持体温最重要的是加强保温措施,比如增添衣物和被褥,补给热水或高热量饮料等。如果是因为失血而导致的体温下降,还需进行快速输血,以防止失血导致的其他身体损伤[2]。

电视剧这种脱衣服取暖是不可取的,两个人裸身抱在一起,虽然可以传递温度给对方,但这种温度十分有限。

相反,赤裸的身体会让两个人的体温都快速下降。说实话,还不如生个火、烧个热水来得靠谱。

用嘴吸蛇毒

影视剧中,为了增进两人感情,往往会用到“一人被毒蛇咬伤,另一个人用嘴吸毒”的桥段。

(来源:电视剧《倩女幽魂3:道道道》)

通过用嘴吸毒,剧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但如果真被蛇咬了,你还敢这么吸,可能就是真爱(玩命)了。

首先,人的口腔黏膜通透性很高,一旦吸吮者口腔有破损、龋齿等,蛇毒可以通过口腔黏膜或溃破处进入体内。

其次,吸吮伤口排出毒素并减少吸收的实际效果不大,吸了没啥用,只是徒增一个中毒者罢了。

被毒蛇咬伤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 远离被蛇咬的地方;

2.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蛇头、蛇体和颜色。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够拍下蛇的照片,以便医生鉴别用药;

3. 保持冷静,避免慌张,不要到处乱跑,避免加快血液循环,导致中毒更深;

4. 有条件者可采用真空吸毒器吸出局部蛇毒,同时使用可破坏局部蛇毒的药物进行伤口注射,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伤口内冲洗;

5. 去除受伤部位的戒指、手表、手链或较紧的衣物、鞋子等,避免后续肿胀无法取下,加重局部伤害;

6. 有条件的话,用绷带、绳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条,在中毒部位近心端结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最合适;

7. 呼叫120,尽快将伤者送至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3]。

酒后乱性

大多数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喝过酒,在很多场合,酒是成年人之间的社交货币。

古往今来,酒的名讳数不胜数:琼浆、绿蚁、杜康、欢伯……

除此之外,其实酒还有一个行走江湖的隐秘身份——“背锅侠”。

图片来源:soogif

说到背锅,酒称第二,应该没谁敢说自己第一了。从现实生活到新闻报道再到影视剧桥段,酒的中枪率实在是高……

图片来源:《甄嬛传》果郡王被孟静娴灌醉后 “酒后乱性”

无论何种酒,主要成分都是酒精,酒精又叫乙醇。

含有不同乙醇浓度的酒精进入体内后,经消化道吸收后进入肝脏。


肝脏是乙醇的主要代谢场所,大约90%的酒精在肝脏中被分解,除肝脏外,少部分没有被氧化分解的直接经肾脏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排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体外。

图片来源:soogif

这个过程若顺利完成,酒精在人体内就会大部分被代谢,很快排出体外。

若不能顺利完成(例如: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不给力——活性和数量影响乙醇代谢),乙醛代谢竞争性地抑制了脑内正常神经递质的形成,加之肾脏、肺组织等处的乙醇浓度逐渐积累提升,综合作用下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喝酒后,酒精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可分为朦胧期、兴奋期、麻醉期和呼吸麻醉期。

当血液中酒精量轻微升高时,进入朦胧期和兴奋期,后天养成的正常理智思维及社交警觉克制消减,凸显了人们畅爽、剽悍、粗犷、野性的原始躁狂样体验;

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进入麻醉期,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受到抑制,出现类似谵妄、昏迷、衰竭的样子;

如果此时继续摄入,则进入呼吸麻醉期,引起脑干血流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甚至皮质下中枢问题,出现生命危险。

一旦饮酒过多,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明显增加,处于醉酒状态,就会严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包括抑制性感受和性反射。


此时,喝得不省人事,失去意识,也很难勃起,更没有性致办“那事儿”的。


所以那些“乱性”后,说喝得酩酊大醉、喝迷糊了、忘记发生什么为借口推脱责任的,都是耍流氓。

反过来,如果没有醉,却“酒后乱性”,那么,就要把“乱性”考虑为“乱了品性”了。

影视剧套路如出一辙,这种套路推动了剧情,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饭后茶余的谈资。

但大家看看就好,那些有关疾病救治的方法,千万不要随意模仿。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7.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

[3]王威; 赖荣德.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38(12):1315-1322.


user avatar   dandol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嵌套和破坏:强加梗与吐槽役

我曾经从学术的角度写过一个有关“万物皆可梗化”的回答:为什么会出现「万物皆可成梗」现象?这种娱乐化解构是否会消解严肃性? 。在那个回答里,我认为梗作为一种被简单化的集合称呼,他的外延没有被确定下来,所以万物皆可为梗,实际上是对于众多互文性文化的合并说法。

互联网语境下的文,那就更多了。互联网文化方兴未艾,围绕文出现的各种梗也是风生水起,如果要仔细甄别,那至少包括以下类型:用典(allusions)、符号缩写(symbol abbreviation)、俚语(slang)、#话题#(topic)、耳虫段落(earworm)、热门搜索(popular searches)、传播金句(golden sentence)、重要台词(important lines)、病毒营销(Viral marketing)、预知选项(flag)、同义反复(tautology)、弹幕(barrage)、可填充句式(cloze)、正谕(political language)、反讽(allegory)、吐槽(make complaints)等诸多子类型。

在那个问题的其他回答里,似乎把梗直接等同于网络热词,既然讨论网络热词,那必然会聊到后现代语言的拼贴化与碎片化问题。

而这个问题下,梗的概念就被泛化了。很多回答一定会聊到的,就是人物设定和剧情的不够合理。

1、两降原则

其实说不能接受的(注意这里我用不是忍受,而是接受),归根结底就是“两降原则”:

某位角色没有任何理由地设定降智、某个剧情没有任何原因地机械降神

当然还有画面呈现信息量低,细节缺失无意义等——但这个不太属于梗的范围。

但是两降真的是不能接受的吗?

我认为不一定。

现代文艺理论有类型化的说法,后现代文艺理论有数据库消费的说法,都可以表明两降原则是能够建立在外互文性的前提下完成的。

由于某个系列的作品已经形成了类型化叙事,那么该主角或反派就会在一个既定的模式里行动。

要说吐槽,那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的书《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里已经吐槽了千八百遍了。但是这些所谓的吐槽,更多的并不是真的无法接受,而是一种调侃。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观众会产生对这些俗套镜头或剧情表述的期待视野,如果这些设定一开始出现后面就会接上必然的套路,那么观众的期待视野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觉得这部作品确实是无趣。

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的一个设定是反派死于话多,这听起来既降智又降神,但话多未必就一定是鸡肋,还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详情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为什么说影视剧里总是「反派死于话多」?

于是作为密集动作的反面,反派就承担了需要说明情况的角色功能。说明情况角色一般由两种人担任,强有力的施惠者(大部分是长老者)与反派。施惠者主要完善故事设定和背景,反派主要讲述阴谋和诡计。需要注意的是,反派角色的话多并不是死于的原因,他是严格遵守叙事单元里的叙事功能而出现的。反派在任何时候都话多,不只是即将死亡的时候。

同样的,动画、漫画作品创作过程里会产生大量的萌元素的随意组合,很多时候观众要辨识它们,必须依赖作品内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关系才能确定。

那么应该怎么快速地辨识呢?

我的这个回答:《火影忍者》里,为什么同样是第五代火影纲手的徒弟,井野没能像小樱那样使用怪力? 里谈到了对立轴的使用:

按照贵志祐介论小说里的讲法,要将一个小说里的诸多人物尽可能构筑出联系,除了采用剧情推进以外,还需要为各个人物之间设置不同的对立轴,以便读者能够在有参照系的前提下完成对人物的理解。对立轴的出现能够较为容易地降低作者在创作人物过程中的难度,作者可以以某位人物为参考系,修改其中部分元素,然后与其他人物关系相适配,就会产生很多个看似相似、实则不同的人物。......前面谈到的对立轴大部分只在故事方面,用到视觉方面也是能成立的。成熟的漫画家会通过相似性构图完成视觉效果上的对立轴,如果你的作品长度足够出单行本,那构图的重要性就会大幅度上升。

对立轴的运用,能较好的方便作者创作更多的群像人物,而读者也能形成较好的呼应,在这些呼应里,读者能比较自然地接受设定。

要说真正吐槽而不自知的,当然是地球之癌藤原千花了。

所以说你无法接受的梗,很多主创不一定不知道,要么是出于对商业片收益的追求(比如《反贪风暴》系列),要么他们对此进行二次应用,自黑自嘲。

说到底要让人接受这些设定,只需要至少满足以下三点中的一点就可以:

①这个设定在该作是合理的,能讲清楚缘由的。

②这个设定在该作里是与其他设定有所呼应的,即对立轴。

③这个设定是被主创自明并选出来自嘲的。

2、不能忍受的梗

但是除此之外,我认为如果要稍微抽象一点谈影视剧这个概念里一定会出现的梗让我无法忍受的,那就是两个:强行和网络热词互动的梗,以及吐槽役本身。

是的,不能忍受不是不能接受。我认为的不能忍受指的是:

在观影过程中破坏我的观影体验,让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这里的忍俊不禁并不一定是觉得过于奇怪,也有可能是会心一笑,总之就是实在是憋不住了想笑。

第一个:和网络热词强行互动形成的梗。

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样的流行语发笑,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或这个情节的设置比较幽默,而是因为突然之间出现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个网络流行语还是已经过时很久的,那就更好笑了。

任何作品的人物说出类似的台词,在观众看来都可以被称作是不太入戏的体验。

比如《雄狮少年》里陈家村的选手突然来一句“我大意了,没有闪”。这句话前后不搭,也不像是这个角色能够说出来的话。但是说出来就是很容易让人发笑。

再比如《三枪拍案惊奇》里赵本山团队在故事的过程里突然冒出一两句前年的网络热词,虽然观众已经把这部电影当长篇小品来看,但还是会为此发笑。

这其实和春晚小品里出现很多过气网络热词梗给人带来的“发笑”是一样的,不是基于故事本身的幽默,而是基于出戏的程度。

融梗力

不过强行嵌入的网络热词梗,不是不能用,和上文说的设定一样,一定要经过本土化改造之后才能用。网络热词的嵌入必须要符合这位角色的身份、性格和动机才能讲出来,我将其称为融梗力

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最近2年的动画系列,就在融梗这件事上竭尽所能地去实现,保证该角色能说出这句话,但又不至于太失衡。同样是马保国的热词,灰太狼就说过“背后偷袭别人,不讲武......”他没有把“武德”这个词说完,但是在当时当地,那句话由他说是合理的。

贵志祐介就说过:

只字不提时代背景,这显得过于不自然。虽然没有必要特意在书中加入大量容易被淘汰的流行语,但是应该尽量去找更能够表现某一时代氛围的要素。

流行语就是本小节谈到的梗,这些梗似乎是为了与现实生活有所互动,但当时过境迁之后再看,后来的读者就会对此比较迷惑。

故而,营造真实感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希望作品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和生命力,怎么用流行语还是需要反复斟酌。

第二个:频繁打破叙事沉浸感的吐槽

吐槽不是打破第四堵墙。

与观众对话,这是自古希腊时期的禾场戏剧表演就有的方式。那时候观众和表演者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所以与观众对话这一传统就保留了下来。到了以电影为主媒介的时代里,与观众对话就变得不可能了,毕竟演员的表演是过去式,观众观看的是已成定局的故事。

像《纸牌屋》里三木那样地打破第四堵墙,并不会太过削弱叙事沉浸感,因为对话本身就带有角色的声音。三木在对观众说话的台词里,有强烈的个人特质,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是一种内心独白的变奏。

但是吐槽是一种和观众的伪对话

从某种程度来说,吐槽大部分是咋咋呼呼的,或者说用比较短平快的情绪性发言打断正在进行的叙事。

吐槽不是毒舌,《博人传》里的佐井说话就很毒舌,但他是以比较平和的语气讲出来的。《凉宫春日的消失》里的阿虚虽然也是吐槽,但阿虚的吐槽也显得比较“三无”。

除了这些少见的平和表达以外,大部分“炸”的吐槽效果在动画里比较容易表现,不管是《银魂》《Q弟侦探因幡》《十万个冷笑话》还是《汉化日记》。而这些夸张的表现手法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就不太容易实现了,毕竟演员以真人形式出镜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和动画还是不同的:

这或许是电影视觉(敌托邦作品多出现在文学、电影和电视剧中)与动画视觉的带来的审美差异:电影更像“时间-影像”,而动画更像“运动-影像”。动画镜头更容易失去纵深,动画人物也更容易出现平面上的。由于动画天然存在的断裂片段审美,使之在视觉上获得更多主体性。

说吐槽是与观众进行的伪对话,那是因为它虽然帮助观众提出了对故事不合理表现的疑惑,但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故事的其他角色也基本会无视这段吐槽,将叙事继续进行下去。

一个典型就是《小李忍传》里的天天,整部短片里天天一直都在吐槽,甚至还吐槽“我都这么吐槽了,你们还这么无视吗”

回到影视剧里,人物角色一般不会这么明显地表达吐槽的意图,但他们或也能对某个设定进行吐槽,这就容易让人忍俊不禁了。

在《反贪风暴5》里,古天乐扮演的陆志廉就曾看着自己好友的儿子画的全家福,问“这个黑黢黢的人是谁”,孩子说“这是你呀”,很明显这就是在调侃自己的长相过于显黑的设定。

但是调侃什么时候可以逾越变成吐槽呢?我想,应该是从调侃别人开始。

如果要说日本作品有什么文化输出的特性元素,我倒是认为吐槽确实是他们的特色。在结合了后现代电影的表达手法之后,呈现出更多的破坏叙事的手段,比如《搞笑漫画日和》里的圣德太子。

但不管怎样,每次看到吐槽,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全文完~




        

相关话题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中的大反派通常都是英国口音? 
  如何看待奥巴马访日当夜电影频道播放《偷袭珍珠港》? 
  马保国宣布退隐后仅 1 天复出从影,回应称「不矛盾,这是宣传传统武术」,你怎么看? 
  成龙在电影圈的影响力有多大?按照吴京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可能超越成龙吗? 
  与死亡擦肩而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战舰对战(科幻)片(动画,电影)有何推荐? 
  有哪些年轻人该看的优秀电影? 
  对于一部影视剧来说,写一个招人喜欢的主角,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吗?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海洋之歌》? 
  《倚天屠龙记》中总教为什么不直接向明教要乾坤大挪移心法呢? 

前一个讨论
请问各路大侠,如何解决楼上噪音?
下一个讨论
中世纪的勇士靠钢剑和锁子甲是如何杀掉披着坚硬龙鳞口吐火焰的巨龙的?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