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合适,不合算,巨型机的时代过去了。
枢纽对枢纽,是2000年以前的主流,当时跨州际旅行,可以选择的机场不多,都是大的枢纽机场。
比如北京到旧金山,上海到法兰克福,想去美国,欧洲的人,只能先到北京,上海,这样的枢纽,到了旧金山,法兰克福,再换乘到目的地,巨型机是刚需,每次都可以坐满,甚至每天两班,三班都能坐满。
今天,全球各地都在建设国际机场,二线对二线这样的点对点越来越多,比如重庆到维也纳,比如西雅图到青岛(打个比方),这样的航线,很本不能养活巨型机,哪怕每周2班,也只有200-300个人,中大型机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枢纽对枢纽的人也少了,也养活不起巨型机了,一天一班也坐不满了。
因此,波音的策略就是不开发747这样的400-500座位级别的四发巨型机的继任者,
而是787,15000公里航程的200-300座位级别的飞机,让双发中大型机,也能飞洲际,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思路。
另外,原来跨大洋的航线,是要求四台发动机的(180分钟限制),只有巨型机能平摊运营成本(油耗,保养费用)
现在,双发就可以了,这也促进了二线城市国际机场的建设。
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也许未来,双发中小型机就可以飞洲际,150座位的飞机,飞10000公里,成本也不贵,到时候,很可能会有三线对三线的航线,比如正定直飞新奥尔良,比如呼和浩特直飞威尼斯……
补充一个冷知识:空客A380的竞争对手不是波音747,而是波音787,尽管两者体型相差甚远。
空客A380与波音787更多的是出行理念上的竞争。
空客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出行人数增加,中心城市需要承接更多二线城市转机的需要,航空公司为了疏导巨大的客流量,需要更大的飞机,拥有足够的航程和巨大的载客量。
而波音则不然,波音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二流城市也拥有足够的客流量来开设洲际航线,航空公司可以大量开始二线城市之间的洲际航线,压根没必要经过枢纽城市中转,所以波音认为需要开发一款航程足够远,而载客量不需要太大的飞机。
实践证明波音赌对了!空客设想的设想的出行方式并不符合现代主流,所以现代巨型客机市场相当有限。A380销量自然也就不多。所以现在空客也转向了A350客机项目,A380只能放弃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市场玩家无法出清带来所有玩家规模不经济。所有玩家都只能选择单位成本很高,但是总成本很低的运营模式。
首先,如果只考虑运输的成本,380两倍的载客量带来的座位成本是一定远低于787的,正如当年747吊打707 dc-8一样。
其次,a380的载客量并不是市场无法承担的,毕竟空客也是调研过的。空客认为人们喜欢中转也是对的,点对点直飞仍是少数。
因此在热门航线上,只考虑直飞情况下,理论上航空公司可以用a380提供便宜一半的票价,让不用a380的航空公司退出这条航线,然后稳稳地盈利。但是,但是
问题在于做中转型航空公司大规模兴起,且不断进入市场,市场无法出清,导致空客寄希望于使用a380的热门航线规模不经济。举个例子,在疫情之前,北京飞伦敦直飞一天只有3班,国航2 英航1,就这样有时777都上座率低要改成787。这并不是因为每天从北京去伦敦的人不够,原因在于大量旅客选择了中转,俄航卡航芬航阿联酋航土耳其航甚至乌克兰航空都在瓜分这个航线的流量而且后来者源源不断,并且都在亏本补贴,疫情前北京-伦敦最低价格为乌克兰航空提供,只要1900元单程,甚至不够买一张飞深圳的全价票。其他热门航线也是类似。一条热门且没有提供中转替代服务的航线几乎不存在。
金融危机后到疫情前,国际航空市场始终处于运力供给过剩的状态,一个又一个象征着国家形象的载旗航空公司以低价竞争中转航线,再加上廉价航空再用超低价格竞争。让所有航线都上座率不足且无利可图。而这些航空公司背后有国家补贴不会破产,也不可能被并购,比如阿联酋航空必然不可能收购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不会收购芬兰航空。
如果没有疫情,供给过剩将越演越烈,很快我们就会看到777 787的玩家被a321neo挤的没有客源,777换成787还是坐不满,最终连787都无法盈利,所有人都只能用a321neo抢市场,窄体客机重新巩固宝座。对于所有人都玩家,这都是单位成本最高的模式,却又是总成本最低的模式。
747的成功在于当时国际民航还在不断扩张,而a380在一个存量市场,必然被第一个内卷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