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武汉父子争执中误将铅笔插入男孩后脑勺 7cm,为何父母教育子女时很难控制情绪?亲子冲突当下,该怎么做? 第1页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种人就应该剥夺生育权和抚养权。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有个当爹的不满意女儿追星,拿菜刀架在女儿脖子上逼迫她放弃追星。

结果把女儿砍死了。

这个老畜生在法庭上哭的稀里哗啦,你信他真心忏悔吗?

我反正不信。

事实证明,别看很多“老实人”看上去老实,一碰到家庭的G点瞬间爆发。

觉得我言过其实?

作为一个法制节目爱好者,我举三个家庭的惨案吧,出自《庭审现场》和《夜线》。

案子1.后妈饱受第一个老公家庭暴力,离婚后再婚,第二个老公带着一个小男孩。按理说这种人再婚了应该珍惜眼前生活,自己又是家暴受害者,更应该变得善良。

但这个后妈没有。

不知道是出于嫉妒还是保护欲,后妈对男孩就是各种不顺眼。两人结婚后有了个女儿,后妈就很偏袒女儿,处处针对男孩。

矛盾一步步积累,有一天男孩把后妈买的鸡腿给吃了,原本是买给亲女儿用的。

后妈直接用斧头砍死了男孩,藏身楼上的水柜里,直到尸体腐烂发出恶臭才被人发现。中间像个局外人跟其他人一起寻找。

凶手在法庭上哭天抢地,全然忘记男孩当时的无助和绝望。

就几个鸡腿,至于要人命?

我反正不信这个女人的忏悔。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个无辜丈夫的心酸……


案例2.也是后妈引发的悲剧。一个男人离婚后再婚,带着个女儿,大概就八九岁。

也不知道是啥情况,找的这个后妈脾气很奇葩,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有一次因为做家务问题,这女的寻死觅活还把吹风机弄坏了。

我要是这男的果断分手,果断止损。

但是他没有,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因为一次争执,后妈直接把小女孩淹死在浴缸里,是活活淹死啊!

事后还问别人怎么处理尸体。

在法庭上说小女孩出言不逊侮辱自己,冷血到了极致……

女孩亲妈知道后差点崩溃。

这个案子男的难逃其咎。


案例3.杀人的不是后妈是亲妈了,无论是残忍程度还动机都让人不寒而栗。

这家人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女儿,小的儿子。

有一天大女儿离奇失踪了,起初以为是拐卖,找了一遍没有找到。

中间通过电视台还发布了寻人启事,小男孩呼唤着“姐姐你快回来”。

谁也想不到亲妈居然是凶手!

我看这个案子一直觉得会有反转。

案子突破口是在亲妈口供上,她供述女儿失踪时穿的衣服和实际情况不一致。

警方一调查发现亲妈当天有的时候拎着一个桶,回来时桶没了。

原来她把亲女儿掐死后抛尸,然后对外谎称走丢了!

杀人原因既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家暴。

用亲妈自己的话说是:

当不了这个家庭的女主人,老公挺能装的,还经常和婆婆欺负自己。

我是不清楚何等的控制欲让她如此心理扭曲,扭曲到亲身骨肉都不放过。


回到这个案子上,我是不信当爹是无意的。

各位可以试试找块猪肉用铅笔捅,要多大力度才能捅进去,还是捅7厘米。

这个男的和之前在防疫点殴打家人一个德行,无法控制自己,不择手段。

哪怕他平时再好,再“老实”,也不过是进入平静模式的野兽。

假如这种人是我同事,我不太担心,但是要是我身边人,我必须考虑走法律途径解决。

别指望心理辅导能治好他。

趁他没用锤子把孩子砸死之前,离婚吧,赶紧的。


user avatar   jian-bai-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误?

不小心呗

不小心用铅笔刮破后脑勺还可以理解

不小心用铅笔插进后脑勺七厘米,

来,演示下,怎么个不小心法

怎么个不小心法能把人插成这样。

每次执法司法以及媒体报道涉及家庭领域就是这个德行。

本质上还是默认了孩子是父母的所有物嘛。

所有物有损失,那受损的肯定是父母。

所以要是别人把孩子脑袋上插了个笔,那不能轻饶。

那是虐童

是故意伤害。

毕竟受损失了。

可要是父母干的,那就不一样了

打了几个小时打死了就是过失

把铅笔捅进小孩脑袋里是不小心

背后的逻辑不还是认为所有人有权处置所有物吗?

可是,孩子是人,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啊。

终有一天他会长大

会记得你做过的一切。

到时候你情何以堪呢?

何况,仅仅因为字迹潦草就可以不小心把铅笔插进孩子的后脑勺

那在此之前应该发生过不止一次没有那么严重的不小心了吧?

不小心把他打得遍体鳞伤?

不小心把他关在门外?

不小心没有给他饭吃?

为什么涉及到家庭领域,尤其是亲子关系上司法执法的干涉意愿就这么低呢?

监护剥夺,故意伤害都是笑话吗?

这么严重的人身伤害,一句不小心就可以带过。真的合适吗?

即便是用笔遮挡,成年人这个力气对孩子说得过去吗?

==========================================

很多人说因为铅笔是孩子拿在手上遮挡,父亲用铅笔扎孩子并非本意,

但是,刑法里面故意伤害,只要求有故意的动作,能够预见到轻伤以上的结果,并不要求动作和伤害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和朋友吵架,开车吓朋友,朋友因为躲避摔倒重伤,一样是故意伤害,并不要求你的车撞向了朋友。

这么用力一巴掌打后脑勺?没有伤害的故意吗?不能够遇见可能的伤害结果吗?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一肚子火大。

就是因为这种和稀泥的状态,才会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故意伤害罪起诉,有期徒刑,剥夺抚养权。

哪那么多废话


user avatar   jennie_drmomm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吧,我们一起来直面残酷吧。

父母压力,比想象中大得多。

2017年,比利时心理学家Moira Mikolajczak发表过一篇业内小轰动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精疲力尽的父母》,详述了导致父母倦怠的各种因素 [1]

Exhausted Parents: Sociodemographic, Child-Related, Parent-Related, Parenting and Family-Functioning Correlates of Parental Burnout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心理疾病,叫父母倦怠

「父母倦怠」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症,是成年人长期处于养育孩子的压力中而引发的心理疾病。

这个病体现在3个方面

  1. 角色倦怠:

    这个爸爸我当的太累了。

    我不想当妈妈了,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单身女青年。

    因为不得不与孩子在一起,所以害怕面对新的一天,被父母这个角色耗尽了热情。

  2. 疏离孩子:

    不愿意跟孩子产生过多的互动,只进行就低限度的交流,互动仅限于功能方面,一切满足目的为主,会忽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会牺牲个人情感。

  3. 对于自己失望。

    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没有办法想到更好的办法的,自己没有办法处理的亲子问题的。

    遇到了养育烦恼,除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什么都做不了。就像这个题目中这个爸爸这样,在亲子冲突爆发的时候,除了打骂、动手撒气以外,一时间竟想不到什么办法,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什么人容易出现父母倦怠?

  1. 社会人口学因素

    身为女性 [2]因为妈妈通常承担了更多的育儿任务,因此育儿压力也更大,更容易出现倦怠

    多子女 [3]每多生一个孩子,对父母的考验也更多了一层。我之前写过为什么小朋友的体力是开挂的,为什么ta们的体能堪比铁人三项运动员。一个娃撂倒一个成年人那肯定妥妥的,多个孩子多重力竭的风险…… 当然,多了个孩子家务量也是成倍的增加…… 再加上孩子上学之后,接送、辅导作业…… 二胎三胎落在每一个父母的身上,都是不轻的负担。

    家有幼儿:幼儿是完全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我看过一个比喻就是说人在婴儿时的危险系数,相当于一个成年人骑车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要特别小心,因为处处危机四伏。比如,一个非仰睡的睡姿就可能给新生儿带来猝死的风险。一粒花生、一个果冻就可能会夺取一个2岁孩子的生命。

    单亲家庭:没有另一半的互相帮扶,没有人跟你分担家务,在跳脚的亲子冲突中也没有人出来转移一下注意力,单亲父母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重组家庭:继父继母的心理压力会更大,因为更难获取孩子的信任,也更难建立起自身的权威感

    居住环境小:全家人挤在一个小空间的话,父母就无法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孩子吵闹或者亲子冲突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容易能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经济压力大:没钱就没有办法请人帮忙照看孩子,或者也没有钱负担孩子的课外班,父母也是更无法逃离当下的环境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只是一个小侧面,全职妈妈全职奶爸最大的弊端是缺少转移注意力的机会,没有其他价值感的来源,没有其他滋养自己自尊的渠道

    兼职工作[4] :经历过隔离在家还有工作的爸爸妈妈们肯定特别有共鸣,一遍工作一遍带娃的滋味,真是酸爽,好不容易想到一个解决方案孩子哇地一声,思路全断……

    超时工作:每天工作超过9个小时的父母不可避免的就没有那么多经历和时间花在孩子身上。父母自己的休闲时间过少,也是一个重大的压力来源。

  2. 孩子自身因素

    孩子有行为、情绪或学习障碍:比如孩子有多动症、自闭症等,那父母肯定需要额外的关注、照顾和更多的耐心

    孩子有疾病或生理缺陷[5]:同样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照顾这些孩子

    孩子是收养的:收养家庭的先天心理压力,比如邻里的指点,亲朋的闲言碎语

    孩子是寄养的 [6]:寄养的孩子出现暴力和性早熟的风险更高

  3. 父母自身因素

    父母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父母自己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就会非常容易诱发父母倦怠,这类父母也会更容易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养育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孩子

    焦虑回避型依恋:过分担心孩子,或总是害怕被孩子拒绝,对亲子关系没有信心,过分控制或可以回避孩子

    夫妻关系:不和睦的夫妻关系会带来更大的养育压力

出现父母倦怠综合征的成年人,就容易出现虐待孩子、辱骂孩子、忽视孩子等极端负面的养育行为,也面临着更大地酗酒、抑郁症和早亡风险

父母的一个所谓不小心的情绪发泄,就给孩子造成了这么严重的人身伤害。这实在不是误伤,是成年累月压力的累积,是「父母倦怠综合症」,也是更严重的心理疾病的前兆。

在源头为自己找找舒缓压力的办法,

在失控之前,为自己找找暂停键的位置,

是成年人必须要自我面对的课题。


成年人的世界很残酷,为人父母也绝非易事。

跟孩子相处是需要动脑子思考的,不能任由自己的情绪喷发。


盘点这些并不是为了给父母的失控找理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咱们为什么总是觉得很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压力的来源。

而是为了让我们看到问题出在哪里了,是哪里来的什么样的枷锁束缚住了我们。

有所觉察,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你看这么多的压力来源,别人给的建议再多也不如自己去审视。

直视症结,我们才能用成年人的理性思维见招拆招。

直面痛苦,才能及时按下暂停键,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自己,

才能结束「痛苦而不自知,任由情绪肆意发泄,伤了自己,更伤了孩子的」恶性循环

参考

  1. ^ Mikolajczak, M., Raes, ME., Avalosse, H. et al. Exhausted Parents: Sociodemographic, Child-Related, Parent-Related, Parenting and Family-Functioning Correlates of Parental Burnout. J Child Fam Stud 27, 602–614 (2018). https://doi-org.eproxy.lib.hku.hk/10.1007/s10826-017-0892-4
  2. ^ Norberg, A. L. (2007). Burnout in mothers and fathers of children surviving brain tumou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14, 130–137.
  3. ^ Lundberg, U., Mårdberg, B., & Frankenhaeuser, M. (1994). The total workload of male and female white collar workers as related to age, occupational level, and number of childre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5, 315–327.
  4. ^ Zick, C. D., & Bryant, W. K. (1996). A new look at parents’ time spent in child ca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ime u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5(3), 260–280.Return to ref 1996 in article Article Google Scholar Over 10 million scientific documents at your fingertipsSwitch Edition Academic Edition Corporate Edition Home Impressum Legal information Privacy statement California Privacy Statement How we use cookies Manage cookies/Do not sell my data Accessibility FAQ Contact us Affiliate program Not logged in - 147.8.204.164 13518 SpringerProtocols Hong Kong Consortium (3001118663)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3000094795) - Hong Kong eBook Consortium (3991332067) - 5132 SpringerLink Hong Kong eBook Consortium - 2008-2010 (3000171489) - 4752 SpringerLink Hong Kong eJournal Consortium (3000196685) - 9859 ZM Hong Kong Consortium (3000709474) - 8636 SpringerLink Hong Kong eJournal Consortium (3000506437)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Acquisitions Dept (1600000882) Springer Nature © 2022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5. ^ Lindahl Norberg, A., Mellgren, K., Winiarski, J., & Forinder, U. (2014).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s related to child late effects and parent burnout after pediatr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ediatric Transplantation, 18, 302–309.
  6. ^ Denby, R., Rindfleisch, N., & Bean, G. (1999). Predictors of foster parents’ 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continue to foster. Child Abuse & Neglect, 23, 287–303.

user avatar   chen-lan-xia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老师,看着这样的新闻,我在想如果这件事换作是老师将铅笔插入孩子后脑勺7厘米,那将是怎么样一副情景?

想子都不用想,如果换作是老师,那么此刻这个新闻一定会引爆网络,汹涌的民意一定如同扑面而来的滔天洪水,而不是现在这样就几个不痛不痒的回答,而且始作俑者将面临的首先是社死,其次是开除公职,第三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毕竟能把铅笔插到别人的头皮上故意伤害没跑了。

抱歉,作为一名生理老师,我并不觉得人随随便便一“动怒”就可以把铅笔插进一个人的头皮,不信的拿根竹签子去插下鸡,看看需要用多大的力度。用竹签子插鸡,这都已经是放水了,要知道人的头皮比起鸡肉还是结实很多的。

能把铅笔插进孩子的头皮,而且不是戳了个血道子的程度,是直接插进去了七厘米,这得用多大的劲?

如此深厚的“功力”,这位家长平时就没少练“武术”吧?

更令人气愤的是,孩子作业正确率还不错,仅仅是因为字迹潦草,就受到这样的暴力伤害,要知道字迹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有的人就是再练也写不出工整的字迹,尤其是男孩子,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习好,反过来,可能有的学渣却写得一手好字,而他却从未专门练习过。

可笑的是这问题下面还有人顶着一张大脸说孩子跟家长都太难了。。。

这个孩子是挺不容易的,作业做的都对,就是因为字写得不工整,就被自己的亲爹把铅笔插到了头皮上,要是再寸一点,直接插到脑子里,说不定就瘫痪了。

可我不知道这家长难在什么地方?

检查孩子的作业,仅仅是因为孩子字迹潦草,就把铅笔插到孩子的头上,如此暴烈,我看不是做家长太难了,而是太容易了!

容易到很多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丝毫无克制,别说他们是一时失去理智,拜托,都是成年人了,他们会在单位跟领导起冲突把铅笔插到领导头上吗?他们在大街上跟别人起冲突会把砖头直接砸在别人头上吗?

如果会,我相信他们是真的丧失理智,可是,据我所知,他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脾气可是好得很呢,堪称文质彬彬,怎么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动辄就丧失“理智”了呢?

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知道,面对领导陌生人,不克制自己的脾气是要付出代价的,吃不了得兜着走,而面对自己的孩子,就算他们为所欲为,孩子对他们无可奈何,再委屈也得乖乖憋着。

典型的权衡利弊之后的欺软怕硬罢了。

令人窒息的是,把铅笔插到别人头皮上这样的伤害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绝大部分人都能明辨是非,同情受害者谴责加害者,而一旦发生在亲子之间,家庭内部,所有人都在潜意识中试图合理化它,甚至试图用“教育”掩盖伤害。

只是可怜这些孩子,铅笔插在他们头上还能看见,插在心上那些无形的刀很多人看都看不见。

家庭,不应该是法外之地,教育更不应该成为暴力的遮羞布。


user avatar   qing-yi-ming-t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板和甲方比孩子可恨多了,为啥就没听说过有人把老板或者甲方给失手打伤的?

欺软怕硬咱就说是欺软怕硬,冠一个教育之名上去挺没劲的

还有,这算故意伤害罪,麻烦警方将这位大哥绳之以法

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和没有情绪管理能力的人谈恋爱、结婚,前有孕妇剪婚纱,后有虎爸铅笔插孩子后脑勺,和这种人结婚就是荼毒三代

我个人能够接受最严重的情绪爆发时的行为是摔自己家的盘子,大哭大闹都可以勉强接受,但是自残或打人,毁坏他人财产、公共财产的人,劝大家远离,会变得不幸


user avatar   qiu-ming-shan-lao-si-j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本问题下的所有答案。

家长这么做也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就没有一个答主能领会到家长的好意?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孩子长大了就能理解家长的做法了。


user avatar   kingofz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立法太滞后了

急促建立针对监护人失格行为的法律条款

这位父亲下手之重令人惊恐万分

完全可以“虐待儿童”和“过失伤害罪”

甚至是“故意伤害罪”论处


中国传统文化给父母赋予了绝对权威

很多明显超越必要尺度的伤害行为

都被以“家事”为名掩盖了下来

这严重违背了尊重子女人权的现代观念

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user avatar   pfdl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古代道学先生穿越过来。我义务帮他介绍当代情况。

谁知道他看着我,满脸不屑:“你是犯罪分子吧?”

我懵了:“我不是犯罪分子。怎么这么说?”

他:“不是犯罪分子怎么头发短短的,像受过髡刑似的?”

我:“现在人不蓄发了。这就是现在的正常发型,向西洋人学的。”

他:“所以你们留了西洋夷狄的发型?”

我:“不错。”

他:“你这身古怪的衣服,也是夷狄的式样?华夏的衣冠发式就这么抛弃了?”

我:“是的,但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

他:“现在是什么年月?”

我:“现在是公元2021年,公历12月25,星期六。”

他:“什么叫公元?”

我:“公元就是基督纪元。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于公元元年。以他的诞生纪元,象征全人类在他统治之下。”

“什么又叫公历?”

“公历就是格里高利历。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

“什么又叫星期六?”

“一个星期分为七天,源自圣经,上面说上帝花了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他的信徒就七天一个周期的过,并在第七天休息。犹太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六。基督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天。我两天都休息,哈哈。”

“外面什么声音?”

“哦,今天还是基督教的圣诞节。有人在过圣诞,真是一群崇洋媚外的家伙!”

道学先生突然举起拐杖就打:“你也是个崇洋媚外的家伙!”

“我怎么崇洋媚外了?”

“你留夷狄之发,穿夷狄之衣,奉夷狄之历,过夷狄之节,还不崇洋媚外?”

“我没过夷狄之节啊?”

“夷狄的安息日你凭什么休息?”

道学先生打得更起劲了。

我夺过拐杖,将他踢倒:“我还学夷狄之语呢!英语是必修课!但我不算崇洋媚外,过圣诞才是崇洋媚外。”

“凭什么?”他不服。

我双手举起对上一拱:“因为我的标准是上不是外!中华之大义,莫过于忠顺。上是之则是之。上非之则非之。此忠顺之道也。守忠顺之道,即中华之人。”

道学先生恍然大悟:“是我眼光浅了。”


我和道学先生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

“为了方便生活,和国际接轨,过基督徒的安息日,是完全正当的。

但是,为了图热闹,崇洋媚外,过基督徒的圣诞节,是万万不行的。

用汉字笔画的注音字母ㄅㄆㄇ落后麻烦。

用拉丁字母的拼音字母jqx 先进方便。

汉服是古代少数贵族的服饰,不穿你会死啊。

中医是中国古老宝贵的传统,必须发扬光大。

我出生之前改掉的都是封建落后,我长大之前没改的才是中华正统。

我长大之后,谁改谁洋奴。

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ye-gou-zi-nuan-ye-mao-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习班:

上课了,上课了。

老师巴拉巴拉讲课。

下面认真听讲的,吵的,闹的,听睡着的。

然后就没然后了




     

相关话题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如何看待深圳拟立法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会带来哪些影响? 
  为什么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而成绩好的还在为首付发愁? 
  如何系统的启蒙三岁幼儿的数学思维? 
  如何看待四川大学法医学转专业政策限制女生转入? 
  好的家庭教育是否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想要孩子学习中国历史知识,你推荐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家境一般的人如何像家境优越的人一样培养自己的气质?比如他们听古典音乐,看歌剧……? 
  为什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无所谓? 
  如果你有孩子,会让孩子上衡水中学这类学校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可以前往外太空过春节,将会发生什么?
下一个讨论
谁才是日本最强的漫画家?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