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反驳一下说澳洲疫情拐点来的
上一张数据
澳洲确诊人数下降是基于检测数量下降的
而如果你看比率 其实并没有下降很多
更不用说拐点来了..
现在从数据上来看 个别几天确诊率下降是因为周末
所以不要说什么疫情已经趋于平缓之类的话
如果看看NSW的每天死亡人数 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
维州的日死亡数量比较魔幻 个位数和两位数的反复横跳
而澳洲政府早就已经放弃了
开始尤其最近开始打电话告诉我们第三针可以接种了
对于第三针 我没有看到数据说加强针对于omicron有什么显著的效果
也只是粗暴的给你提升对于原始毒株的抗性 来期望你能感染omicron后能好一点
所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打第三针
甚至政府还抨击澳洲唯一做得好的WA
试图"说服"他们开放州边境来达到整个澳洲一般黑的结果
在我看来 澳洲天然的地理优势被政客浪费
防疫的愚蠢漏洞导致澳洲如此简单的防疫措施直接破防
到后面总理试图掩盖自己防疫不利 为了拉选票提升经济来开放边境
只是为了自己可以连任罢了...
恶心 虚伪
2021年1月第五次调查样本量28000,感染率60%(也有报道说56.1%)。[1]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
随后Delta疫情就发生了
从南非疫情迭代过程中可以发现,每一次过半人群感染形成“群体免疫”后,现有毒株逐渐消失。但有免疫突破能力的新毒株会在世界某个角落出现,成为新的主流毒株。
最近有人说,Omicron症状比Delta轻,所以得出新冠越传播越轻的结论。
但从进化树上看,Omicron和Delta完全没有亲缘关系,Omicron不是Delta的后代,得不出病毒进化后致病性减弱的结论。
实际上Omicron的毒性比祖先B.1.1高。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的化学变化。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上百万次,增殖过程中复制发生异常就会造成突变,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突变是概率事件。新冠属于RNA病毒,RNA病毒不稳定,病毒复制中的自然突变率 0.0001~ 0.000001。
大部分突变让病毒失活,少量突变会让病毒活下来并具备新特性。
自然感染、疫苗产生的抗体,特效药都会对病毒形成选择压,培养出耐药性。
自然感染后会产生抗体,疫苗接种也可以产生抗体,抗体在一定时间内对感染有保护作用,。
人群抗体比例越高,病毒传播过程中传播到有免疫能力个体的几率越大,病毒传播就越困难。
所以,“群体免疫”在特定环境(聚落人口有限,与外界交流极少)下是可行的。
例如英国阿尔法毒株在2020年冬季快速传播,产生高峰,疫情在2021年春天大幅好转。
如果没有Delta的输入,疫情的危害会持续降低。
突变是概率事件,感染的人越多,突变概率越大。
在我国古代,城市化水平很低,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多数人一生的活动半径都没有出县,相当多的人没有出过村,人员跨国流动极其稀少。
如果某地有疫情,基本会形成自发隔离,疫情感染人口数量可能是几百人到几万人,如果形成区域性疫情,感染几百万人基本上到上限了。
2019年,航空业、高速铁路发达,如果中国、美国、欧洲的任何一个地区有疫情,疫情有机会扩散到全球,感染人员可以上升到十亿这个量级。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一位患有恶性淋巴瘤的47岁妇女感染了“18种变异病毒”,因为在其去年4月接受化疗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该病毒132天内在她的体内总共发生了18次突变。
她体内的新冠病毒进化率大大高于新冠病毒的平均进化率。
在100年以前,罹患严重疾病,尤其是免疫缺陷疾病的人很难存活。
2020年数据,全球有3800万艾滋病感染者。由于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缺陷患者,这些患者感染新冠后很难清除病毒,成为病毒突变的温床。
如果不对新冠患者进行隔离,则突变出的毒株很容易扩散出去。
图中橙色线为每10万人的ICU床位数量。
德国在疫情高峰期间,有部分地区医疗饱和,不得不将部分重症患者转移到疫情压力相对较低的州,医疗资源并不宽裕。
而我国ICU床位数量只有4.6个/10万人,医疗资源只有德国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果感染率看齐德国,将造成严重的医疗挤兑,大多数重症患者无法入院。大量重症患者无法入院的后果是,死亡率接近重症率。
医疗资源不足的秘鲁感染人数302万,死亡人数20.45万人,死亡率6.7%。
(1)医务人员不够,一个床位至少需要1个医生,3名护士,但没有5年时间培养不出有经验的医务人员
如果要大规模扩张ICU医务人员数量,首先要考虑逐步对医学院进行扩招,配备足够的教育资源,然后开始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安排实习,逐渐锻炼。
如果要考虑将全行业扩张5-6倍,同时保证人员素质不大幅滑坡,需要稳妥扩张,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2)ICU很多设备要进口,而疫情期间多数国家生产不正常。这么多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需要较长的周期,人员还需要和设备磨合
按每个ICU床位每年开支500万元计算,增加的20万ICU每年开支1万亿,我国很难承担这些费用
按《传染病防治法》,病人无论有无经济能力必须强制隔离治疗,所以需要由医保和财政保障治疗费用。
而这1万亿医保是否承担得起呢?
《国家医保局:2020年全国“医保账单”公布 》
2020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5732亿元,比上年减少0.7%。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2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020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9145亿元,比上年减少8.6%;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7931亿元,比上年减少0.1%;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当期结存1214亿元,累计结存(含生育保险)15327亿元。2020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个人账户支出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个人账户当期结存1650亿元,累计结存10096亿元。[2]
新加坡500万人口大概有188亿新元的医保开支,也就是883.6亿人民币的医保支出,人均1.77万人民币,支付能力大概是我国的19.26倍。在如此高的人均医疗支出下,新加坡医保也有压力。
可见,光新冠的治疗就会吃光我国绝大多数的的医保费用,严重影响其他疾病的诊治开销。
而不强制治疗一方面涉及法律的修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很多人看不起病,死亡率大幅上升。而放任部分病例在社会上自由活动会导致传播愈演愈烈,进一步加大医院的压力。
所以我国必须将感染人数限制在很低水平,才能保证整个医疗体系的有效运转。
现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效果会被持续削弱,必须不断更新。
由于病原体早已产生耐药性,人类目前已经不再使用1940年代最原始版本的青霉素。
在2021年年底的时候,BA.1开始大流行,1个月以后BA.1.1和BA.2就开始挤占BA.1的市场份额
在医疗水平追上美国、德国以前,我国只能将病例数量限制在很低水平才能避免医疗挤兑。
就中国而言,除非有特效药,或者全球疫情消失,最差也要国内的科学实验确定开放没有问题,不然不会改变现在的政策。
在此之前可能会有小幅宽松,如增加航班、回复一些直航……具体时间,要看这波疫情的高峰何时消退,个人认为重点看:美、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