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石油因倒卖进口原油近 1.8 亿吨被调查,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2页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6年以来的“多年”。


user avatar   mao-qi-shi-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90年代我家里开加油站,各种来路稀奇古怪的油都卖过,经典的比如陕北土炼油,陕南某地战备油库的战备油,西安某大型国企(非石化企业)自己的储备油,还有新疆那边走私进来的油,卖油的还不是小角色,比如某战备油,都是油库一二把手级别直接批条子。几个月前,大约就是8月的时候,我大学的老铁北京一哥们还给我打电话说有没有要油的渠道自己能便宜搞。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某些敌对势力对某些体制的结构性缺陷的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


user avatar   ru-meng-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近1.8亿吨原油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背景,中国的石油资源禀赋,不能说是天赋异禀吧,只能说是惨不忍睹。几个大的油田,不是埋藏地层深得让人绝望,比如新疆的油田;就是油品稠得让人发愁,比如东北一众油田。这些油田很多在国外的石油公司看来,都是不具备开采价值的类型,所以国内原油的开采、炼化成本居高不下,常年都远高于国际原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能从国外进口低价原油,然后炼化卖出去,就有钱赚。但是,原油进出口这种涉及基本需求、能源安全、巨额利润以及国际关系的业务,看看全世界的垄断石油巨头就知道,这注定是一种垄断、半垄断的行业。

在2015年之前,只有国营企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才有原油进口权,才能从国外进口低价原油。那像山东地炼这样的地方炼化企业,也眼馋这些进口的黑乎乎的液体黄金怎么办?两边的聪明人就勾搭上了,中石油多进口一些国外原油,以调和石油的名头,巧立名目,卖给各地的地炼,这样就规避了只有国企才能进口原油的限制。中石油在这中间,充当的是转口贸易的中间商,赚了一笔差价。

既然这么赚钱,中石油为什么不自己把这些原油吃下来?反而要卖给地方炼化企业?

这就要知道一个基础的知识,原油是不能直接加进油箱里烧的,得经过复杂的炼化,得到汽油、柴油才能卖给消费者,加进油箱里。

但是,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化能力是有限的,旗下的炼化厂就那么多,就算是996,007,一年也只能消化那么多的原油。既然如此,只要利用进口权,多进口些原油,就能加价卖给地炼企业,赚上一笔,那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年纪大点的同志,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

不过在2015年之后,国家放开了石油进口权的限制,只是国有企业无数量限制,地炼实行配额制,一年要买多少,向国家进行申报。比如2020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总量为2.02亿吨,山东各个港口海关,在2020年1-11月清关的山东地炼进口石油就高达1.27亿吨,基本已经满足了地炼的原油进口需求。

那这件事情时间跨越十几年,涉及金额动辄千亿计,真的天衣无缝没人知道吗?

山东地炼洼地,石油价格洼地的事情上层真的不知道吗?

在2015年之前,政策就是那么个政策,但是地方炼化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原油,那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的要求是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限制、整合小型炼化厂。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限制,减少石油炼化产能已经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真等到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再来干这种事情就太晚了。

当然,肥肉过手一层油,大家都想买进口原油,这卖给哪些地炼,卖多少也是门学问呀,这其间的贪腐问题,相信纪委监委也是很有兴趣的。

————————————————

不知道为什么就火了,那就补充一些吧,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谁都没损失呀?

中石油赚到了小钱钱,地方炼化企业获得了原油,双赢!但仔细想一想,大家都去买地炼的低价油之后,两桶油的销量就会受到影响,国企的收益受损。

另外,石油行业现在的税收方式,还是集中在生产端,也就是你产出多少汽柴油,以及化工产品就收多少税。但是,石油炼化的终端产品中,沥青、石蜡之类的税收,比汽柴油低得多,这笔税收的大头,是归中央的。同时地方炼化厂向来是地方的纳税大户,与地方或多或少有着利益牵连。

所以就会见到一个奇异的现象,同样的一批原油,地方炼化企业就是技术不行,产出的汽柴油就是比中石化、中石油的少,沥青、石蜡就是要多得多,你猜猜这是为什么?真的只是技术、规模问题?很多人加到的低价油,在某些账目上,应该算是石蜡油、沥青油。

同志,你这车烧的是95还是92啊?嘿嘿,我的车比较厉害,烧的是沥青。

————————————————

感谢评论区的小伙伴,这才知道,居然有人抄袭了我这个小透明的回答。看来我好像要火了?我就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开个玩笑,但是对于抄袭行为,我表示强烈的谴责,并且已经举报,大家有看到也可以点个踩,吐口唾沫。

在此声明,本人至今没有接到任何人的转载、引用、视频制作申请,也没有给出任何授权。对于侵权,抄袭的行为已经举报,并且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小伙子,耗子尾汁。


user avatar   yuan-lei-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我去地方加油站加油,92号每升还是5块5。

1月19号中石油被调查,20号地方加油站的油已经涨到每升6块4了……

坐标山东

山东油价常年低于标准价格2-3元,像东营这种产油区,价格最低能到3块多,全国驰名的油价洼地,外号中国波斯湾,现在大家知道这是为啥了吧……


user avatar   salad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尽管设计初衷可能不是,但是古今中外配额或者专营行业不都是拿来卖的?无论是否合法,人为增加的成本与稀缺性都会被尝试打破,这是客观规律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敢情,九十年代偷油情况逐渐在00年代好转的根源,是暴力偷油逐渐变成利用灰色利益链输油了,牛逼。

所以二十多年前的那些个寒夜里,我老爹和他的队友们开着吉普车拿着电棍巡逻管线,和偷油贼贴脸斗争保护国有资产,最后图了个啥?

又保护了个啥?


user avatar   shui-qian-xiao-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不是中石化?

因为中石化自己的炼油化工厂比例很高,所以不会倒油。免得别人拿到原油和自己抢生意。

这说明油的去向必然是国内的炼化厂。

为什么我只问中石油和中石化?

因为振戎公司基本不做生意了,中海油小日子过的不错,就剩这两家巨头可以无限进口原油。

其他公司呢?

其他公司必须抢资质,抢配额,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配额到底怎么定的,是个半黑箱,而且永远不够用。这客观上形成了进口原油的双轨制。经过80年代的都知道,双轨制必然导致“倒爷”出现。结果就是80年代末差点把大家一勺烩了。

为什么国家要搞双轨制?

因为国家想调控产业,不信任地方炼化企业。

不信任你可以直接查税查环保查技术效率啊,扣原料干啥?

这……你问有关部门吧。

8分20秒开始


user avatar   mi-lu-53-57-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山东地炼厂,除了相关石油业内的人士以及当地人,普通大众都不会知道有这么一批地方炼油企业。

地炼厂的来源,源自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南北分治”,重组成立了后来的中石化和中石油石化双雄,二者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15个省自治区的石油石化生产企业、成品油运输管道以及销售公司、加油站等归中石化,黄河以北11个省自治区的相应资产归中石油。

两大石化公司接管了企业之后,区别性对各自管理区域的中小型炼油企业进行关停并转,100万吨/年的炼厂收编旗下,100万吨/年产能的炼厂之保留了82家,其余润滑油厂、溶剂油厂和沥青厂则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其余则予以关闭;而这82家百万吨以下产能的炼厂也就成了日后山东地炼的祖师爷。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本来就是一块香饽饽,但是这香饽饽不是谁都能吃得欢,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是限制炼油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石化双雄作为国企,无论从原油进口配额还是充裕的资金用以升级换代炼油设备,那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而作为地炼企业,连孙子都不配当,但由于生产的产品是能源属性,特定的经济环境下,自然也不愁利润,只要有原料就行;依托于山东境内的当时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地炼厂的原料暂时能解决,剩下的其他因素就只能自行解决了。

于是,各地地炼厂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人口、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甚至以政府参股作为条件,争取当地政府最大的政策支持以及灵活的经营策略。

在银行贷款、土地批复以及税费抵扣方面均能享受当地政府的关爱下,天时地利人和都凑齐了,地炼厂一飞冲天,跟国企油品内卷起来,汽、柴油品售价长期低于国企1000元每吨,这也是地炼厂得以在三桶油阴影下得以生存发展的绝招。

地炼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实在的带动了所在地的化工,物流,机械制造等附属产业的喜气洋洋,在地炼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对位中,天平也开始了倾斜,地炼企业以然成了当地经济的顶梁柱。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山东共有52家企业入围,其中地炼企业占据了约20家。

据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孔庆成介绍说,山东拥有全国70%以上的地炼工厂,年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大休斯敦地区(2.7亿吨)、日本东京湾沿岸(2.2亿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通过山东地炼企业的前世今生理顺,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近 1.8 亿吨的案件,从数量、金额上咋一看,是惊天大案,但是在时间跨度这么长的时间链中以及山东地炼行业的总体规模比对,我感觉只是冰山一角。

众所周知,原油的进口是需要配额的,上述1.8亿吨原油,就是地炼企业生产原料不足,而中石油内部的利益既得者用充沛的资源,耍了小聪明更改了油品名称倒卖给地炼企业,肥了个人荷包(我贪了一个亿,但我花得欢啊,手动滑稽)。

据2015年05月28日 08:02 新京报报道: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初步确认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可使用进口原油750万吨/年,这是我国首家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民营地方炼厂。

从98年改制到15年开始允许民营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长达17年的时间跨度,中间有多少阴暗惊人的内幕就等着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吧。

其实,对于这个原油倒卖,给国家带来各大的损失则是税收方面的流失,两桶油的经营都很正规,全部销售系统都对接上国税系统,毕竟左口袋进右口袋的事情做来无益;而地炼厂流通出去的产品,且不论油品质量(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伟大的存在,从山寨到不相上下都是可以的),但是税务流失就很严重了,其中操作空间就是票货分离。

我有个朋友,长期经营地炼油的私下交易,就是在荒郊地方租了一个油罐作储存之用,每次进货都是业内行家拼船,我两百吨,你三百吨,他五百吨,向山东地炼企业团购回来,到了地方再用内河船分装到油罐储存地。

平日就向熟人售卖,以两桶油站92#汽油6元/L为例,到他的指定位置加油也5.9元/L,最重要的是他给你加的是95#!!!而且,当地的最有钱的别墅区业主很多都是他的长期客户,BBA不在话下,玛莎、小牛都照怼进去,熟人嘛,信任。这个就太奥妙了。

当然,上述服务必须是不带票销售,便宜下来的就是油品增值税发票被中间环节卖了,票货分离倒卖出去给“有需要”的企业偷税漏税,以及地炼厂与两桶油的1000元天然差价。

当中水有多深?在92#油价5.5元的时候,有次夜宵偶遇,酒后我曾经问过他成本价,他见我无业游民竟然叫我做分销,就是把其中一辆装着小油罐的面包车卖给我,上面有童叟无欺的加油计量器以及储量达半吨的小油罐,他负责每天把油输到那辆改装的面包车,批发结算价5元/L,记住,是95#油,我卖出去能赚5毛/L,他也还有4毛/L赚头。这就很玄学了!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终端市场油价比国外高太多,其中一半是税。所以只要能够进口到国外的便宜原油,可以加价五成倒卖给国内的二手贩子。这些二手贩子炼出汽油,在民营加油站或者干脆在地下市场买卖(没加过黑市汽油的不是老司机),依然有极大的利润空间。

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任何人或者企业可以抵抗得住。1990年代厦门和湛江联手供应了全国一大半的走私油,一直到1999年被覆灭。2000-2005年,汕头接过了第二棒,当然最后也难逃法网。毫不令人意外的是,2006年以后,中石油自己接过了第三棒。并且,由于身具央企的护身符,这一次它一直干到今天,才被查处。这么多年下来,光有证据的倒卖记录就有1.8亿吨。

对此,我没有更多的评价,唯人性而已。中石油之后,一定也会有人接过第四棒,并且不会有超过哪怕一天的空窗期。(from 微博用户陈酿数据库)


user avatar   ljx-87-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渗透着鲜血。。。

哦,不好意思,跑错片场。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觉得油田非常壮观宏伟? 
  未来中东国家在耗尽石油后,会重归贫穷吗? 
  如何看待俄罗斯收到中国巨额石油预付款 这个新闻? 
  4 月 1 日媒体称「乌克兰军队第一次对俄本土发动空袭」,这将对俄乌局势造成哪些影响? 
  有了解大庆偷油利益链的吗? 
  油田艰苦还是建筑艰苦? 
  地球的资源、能源还能用多久? 
  我看到很多挖石油和挖天然气的钻井,都有一个喷火口,喷出来的火不是浪费能源吗? 
  假如在中国你拥有一片土地上面发现了石油会怎么样? 
  如何看待2019年6月13日两艘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遇袭?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将试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常住居民可通过志愿服务存入时间币,累计一万可住公办养老机构?
下一个讨论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释放了什么信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