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深层次的说,喜欢刘备和喜欢诸葛亮是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提问所谓“喜欢刘备和喜欢诸葛亮是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刘备和诸葛亮是背道而驰的”,“很大程度上诸葛亮的努力确实是为了填刘备的坑”的逻辑……


喜欢刘备和关羽也是矛盾的:毕竟关羽之死断送了荆襄,直接促成刘备东征,那么,“刘备基本就是为关羽填坑才殁了的”。

喜欢刘备和张飞也是矛盾的:毕竟张飞作风凶残,刘备劝他,他都不听:

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刘备东征之前,张飞突然死掉,大大破坏了刘备的战略计划,刘备一直在为张飞填坑。

喜欢刘备和庞统也是矛盾的:毕竟刘备和庞统背道而驰的,庞统劝刘备的上计,刘备不听,俩人还吵架: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好像这个逻辑有点问题?喜欢刘备和喜欢他手下的人,似乎都是矛盾的?……


至于非把刘备与孔明,比作于谦朱祁镇、岳飞和赵构,那简直了…………

朱祁镇难道对于谦说了“卿可自取?”

赵构难道搞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岳飞?”秦桧表示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


刘备嘛,刘晔说他“有度而迟”。度量大,但不算敏锐。然而跟诸葛亮的事儿,好像没啥吧?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自古论迹不论心,论迹,好像没啥可挑的了吧?


陈寿没法太夸蜀汉,但还是: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孙盛也说了:

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幸值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

还有人说刘备这么真诚托付,是为了统一下面的意志;然而如果所托非人,本来就容易激发野心;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嘛。

——隔壁曹叡也真诚托孤了司马懿的,司马懿做了啥,我们都知道。

——我一直怀疑,那些把白帝托孤说得阴谋诡计的,是司马懿爱好者;毕竟把刘备和诸葛亮的事给涂污秽了,就能显得司马懿受了托孤后端人全家,比较合理。


所以刘备与诸葛亮,自始至终是一个团队的亲密队友。刘备年长二十岁,名为君臣,情谊上说是父子都可以。永安之后,刘禅是刘备名义的事业继承人,而诸葛亮是事实上的继承人——刘备亲手给的权。

俩人自有小意见不同,如东征之劝;但二人一初见,隆中一对,结盟孙权,定西川称王业,皆出诸葛亮之计,也不知道俩人背道而驰的是哪里。


话说,拿《Slam Dunk》为例,有两种思维方式。

一种思维方式,如今互联网吵架时常见:

宫城良田个子矮又没远射,天天被牧绅一藤真深津压着打;三井寿没体能,被松本一晃就过;流川枫就是独,跟泽北仙道没法比;樱木花道就是个愣头青,进攻能力所有4号位垫底;赤木被大河田打崩溃了都……

这是粉圈思维,毕竟“哥哥尽力了,队友CBA”。


另一种思维方式,是漫画里战山王工业之际,安西教练的说法:

宫城良田提供速度与感性,三井寿提供远射与智慧,樱木花道提供篮板球和气势,流川枫提供爆发力与求胜的意志。赤木与木暮是基础。

这就是湘北。

赤木也说,“你们老让我生气,但这个球队,才是最棒的。”

这是团队思维。


刘备与诸葛亮自始至终为一团队,进了祠堂都搁一起的。

非用粉圈思维,把他们往赵构岳飞扯,原来岳飞和赵构俩人这么鱼水之欢、推心置腹的吗?……

如果诸葛亮刘备=岳飞赵构,那秦桧就要抗议: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为什么不配有姓名?!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饭圈视角来说,你饭偶像只饭实绩,当慕强粉是什么意思麻烦自己去查,这点儿小事儿还用不着我佬亲自骂街。

何况幕墙的应该去饭司马懿才对,他才是顶流TOP,诸葛亮掰头掰了五次都输,有什么好饭的呢?

刘备和诸葛亮比实绩,那是亮粉撕双担粉、CP粉时才用得到的话术,闲来无事虚空拉踩,只能说明你亮粉粉籍存疑,疑似备黑披皮,皮下其实是个十万粉。


刘备的社会属性是有游侠气质的帝国边境地区的“士”。

武士们舞文弄墨不太行,只好等机会上阵为帝国砍人,砍得比较秀也是可以升官的,这方面孙坚是一个光辉的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孙文台麾下的程普(唐山人)和韩当(迁安人),其实和刘备(涿州)都是幽州的同乡,京津冀那一圈的。

说起来也是满心酸,刘备、张飞(涿州人)、程普、韩当、牵招(武邑人)、田豫(天津人),加上吕布(忻州人)、关羽(运城人)、张辽(朔州人)这些并州人,所谓“幽并游侠儿”散如满天星,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让这批游侠聚是一团火,那该是多么壮观。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边境上的帝国臣民远离帝国的权力核心,他们只能被帝国的权力中心“宰制”,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而不会以地域特征为核心组织起来。

刘备撞来撞去,一直撞到三顾之礼,他也没撞出个所以然来,而当时的他已经是幽并游侠儿里最有作为、走得最远的一位了。

诸葛亮的家门,称得上一句平平无奇,六百石郡丞而已,而且诸葛亮还是个跑到荆州避难的外来户,需要在南阳“躬耕”了。

所以诸葛亮对于高门名士搞月旦评互相吹牛逼抬轿子的行为,一定也是腻歪的,只不过诸葛亮没有“英雄之器”,不会憋不住公开骂街。

所谓“蜀官天下英俊”,就是诸葛亮对于东汉末官场的评价和批判。

和刘备差不多,诸葛亮也没在帝国的权力中心混过,不知道那个圈子其实是咋回事。

一个边地鹰犬和一个寒门小吏搭班子,在洛阳的人看来,没骂他俩是失心疯的贼王八是因为做贵族要有修养。

所以,刘备和诸葛亮谈的到谁坑谁?难兄难弟而已,都是靠着对帝国的想象混事儿的。

一个讲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一个讲不治私财以负陛下,这都是想象。

是谁他妈的让你诸葛亮选贤任能的?又是谁他妈的让他刘玄德混上去的?

帝国不是为了选贤任能而存在的,选贤任能的帝国没有存在的价值!

汉末三国的大封建主们集体做出了裁决:

我们就要不识字也有官做。

在这个裁决面前,刘葛其实是互相坑。




  

相关话题

  诸葛亮的结衔要怎么打? 
  夷陵之战蜀吴对峙良久,魏文帝为何不趁机有所作为? 
  刘备在古人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总体来看,诸葛亮在历史丞相当中能排第几? 
  如果把桃园结义二者关羽换成关胜,张飞换成林冲,三顾茅庐之孔明换成吴用,则刘备的最高上限是什么? 
  诸葛亮在担任军师将军一职时,如果用官职称呼他应该是军师还是将军,或者是别的什么? 
  建安十六年孙夫人回东吴如果把阿斗带回去意味着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只封了侯爵? 
  假如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选择替而代之,他有可能安稳把政权过渡并掌握蜀国吗? 
  司马懿是不是除了指挥作战不如诸葛亮,其他方面的才能都远胜诸葛亮? 

前一个讨论
《开端》最后这样的结局算烂尾了吗?
下一个讨论
各位猫友们,过年回老家猫猫怎么安排最合适呢?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