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现在的人们也是抱有很大的同情心的,我觉得现在这么多无知的人占据了整个社会那么多资源,每个人脑子里都长着五千年前未磨的铁锈,沾沾自喜地像孔乙己那样苟活,把手里的一杯黄酒当成玉液琼瑶而珍惜如宝。我觉得他们很可悲,也有唤醒他们的努力,但他们反而觉得我是那个不知道茴字怎么写的小伙计,你说,我是该继续给这些孔乙己们施以同情呢?还是报之嘲笑?
一方面是因为语文水平退化了,或者学了太久忘记了。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时代不同了,有的现代人无法共情,或者说不愿共情。
小说的年代约是清末,是绝大部分底层人都蒙昧无知、自顾不暇的时代。首先,鲁迅对孔乙己是有讽刺的。第二,他又借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对孔乙己抱有一丝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三,鲁迅又描写了那些嘲讽孔乙己的短衣帮的冷漠态度,他希望这个社会有一点温度。
而现在不一样了,孔乙己这类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可能看到他们的局限性,但不一定能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另一方面,在鲁迅看来,那个时代底层人们几乎都是自顾自的短视和愚昧。
与孔乙己不同的是,看客一直存在,并未随时代进步而消失,如果我们将自己代入了看客的位置,虽然理论上大家会同仇敌忾、帮忙发声,满满都是正能量,但从现实角度来说,冷漠者明明大有人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衣食无忧了,文化水平提升了,有的人对他人的事依旧那么冷漠,或者说无知无畏,这就不是一个「短视」能涵盖的了。
不论冷漠的人是不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内心就是冰冷或一知半解的,但在阅读《孔乙己》时,可能不自觉地拨开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只注意到对他的嘲讽,不知不觉中又拔高了读者自身的地位。当这类人的声音一旦做大,就会产生题主认为的现象。
看书要看全啊,兄弟。
第一,语文课本要看全。
课本中不光有《孔乙己》,还有《范进中举》。孔乙己那是没考上,考上了岂不是就跟范进一样,荣华富贵?
第二,《孔乙己》这篇课文本身要看全。
孔乙己的腿怎么断的?偷举人老爷家的书被打断的。那他要是也考上了举人,也可以打断别人的腿喽?
孔乙己是不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你看,他明明跟“短衣帮”一样都是站着,还偏要用长衫来划清界限。
课文里还说了,他岂止是不会挣钱?还道德败坏——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他只是向上爬入统治阶层的努力失败,并不是真心要成为被统治阶级的一员。
“短衣帮”们看得很清楚,孔乙己不是一个可怜的人,而是一只没机会露出獠牙的狼。
可是,即便是这样,课文里有没有写把他从店里赶出去,不卖给他酒食?有没有写黑吃黑,收了钱但是不卖酒给他?有没有写在街上就拦住揍他一顿?你看人家阿Q就没他这么“好命”,经常被“儿子打老子”。
仅仅只是批评,嘲笑,本身就已经带有同情甚至敬畏色彩——那件破旧的长衫够给面子够有震慑力了——兴许他哪天就“噫!好了!我中了”呢?
当感情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且无力改变的时候。
与女生不同,大多数男生是不会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的,过日子是头等大事,感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对于男生来说,一段好的感情是能让生活更轻松的。
一个男生可能会因为你漂亮而喜欢你,但这种喜欢无非是荷尔蒙冲动无法长时间维系,真正能让男生愿意和你一辈子走下去的,是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支持陪伴,能够默契相处。
但就这一点上,很多女生都是在逆行。她们所期望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对于男生的索取之上,她们会因为男朋友没有足够专注自己而去作,会因为男朋友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闹,会频繁吵架提分手来试探这个男人是否足够爱自己,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自己一步步在抛掉自己值得被爱的筹码。
当男生觉得和你在一起,不但体会不到丝毫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累失望了。但这个时候男生一般不会直接放弃,他们会尝试逃避,会尝试沟通,会寄希望于你能逐渐去改变。
所以有经验的女生应该知道,男人的态度变化是有个周期的,不会因为你和他吵几次而一下子和你分手,但是会逐渐冷漠下来,这个过程中他就是在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合适,会希望看到你有所变化。然而往往女生在这个阶段,又会因为男生的逃避而更加变本加厉去作去闹,想要控制对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失望积累够了,也就变成绝望。他会判断你已经不会变了,无药可救了,再相处下去只会让那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决定分开,等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理性思考下的分手,往往挽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女生整天担心男生变心不爱自己,但同时却又是亲手在不断把他往外推,想想还挺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