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二战时期的英制武器?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国家整体财政工业形势和间战期间UK的大型军工企业跨军种研发造成了一些普遍适用于“英制”设备的设计思路,整体上来说其设计细节仍然是由风格截然不同的设计人员操刀的,所以很难在最基础的资源/基础设施限制或者再武装时间表外总结出更多适用于所有“英制设备”的规律。

很多时候在海军角度上,当我们说“英制巡洋舰/载机舰”的时候,这里的“英制”设备真真正正是同一批(个)人的作品。利安德和安菲昂,阿瑞托沙和黛朵之间的设计“哲学”有联系是因为这是同一批技术军官决策的类似的技术要求之后,由同一批设计人员完成然后向同一个委员会报告负责的。利安德和QF 25pdr之间有什么相似的联系放在一起总结吗?

进一步来说,飓风是不是英制装备?布轮车呢?L级驱逐舰呢?这些设计之间有什么更深的关系吗?

没有。海军部委员会,航空部委员会或者陆军什么责任机构之间在这一时期(1922年到1945年)不存在真正当代意义上的严肃合作。注意这些部门之间存在各种联系的委员会,设立来评估再武装时期的各种要求——但是,不同技术指标仍然是分别又各个部门的责任主体批准的。我们清楚地知道海军要不来马耳他和A/A火炮和航空掩护,FAA和RAF在载机上没有任何有效交流,而陆军装甲用钢的长期问题一点也没有阻止海军往KGV身上糊重型主装。虽然内阁掌握有名义上的决策权,下院有审核权,但是至少截止目前来看,没有发现“光辉级卸掉水线甲板优先保障陆军装甲产能(举个例子)”这种事。海军工业代表和海军部开会;DNC向海军委员会负责;航空部下发航空部指示,然后设计人员进行回应;陆军亦同。一小部分跨军种设备存在国家级合作(e.g.飞行船)但是整体上仍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统一协调。某种意义上同时期所有国家都不存在。这还仅仅是UK而不是帝国。自治领,UK,印度和无国联席位的真·殖民地/托管地之间的合作从1919年杰里科试图协调帝国海防开始就只能用混乱形容。

所以,如何评价“英制设备”?答案是最好小心评价,避免建立不存在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凭借古德尔,英考特,瓦茨的英制战列舰,怀特时代的···所有怀特产品,可以评价利利科拉普的英制巡洋舰,雷金纳德·米歇尔的超级马林等等,但是要想找到黛朵设计cover和喷火设计流程之间的联系,恐怕不会特别成功(前者在格林尼治档案ADM/SC/572B,后者我不懂但是简单翻了翻Kew“我觉得”要么剑桥图书馆NRA 27797要么在皇家空军博物馆,谁想要挑战欢迎尝试,真的成功了搞不好有东西可发)。

至于“Britain can still punch above her weight, losing every war except the last”——额,你看,人人都“still punches above his/her weight”——Until he does not. 这种思维方式是没有益处的。不只是英国。认为美军,俄军,法军···额,CA,BioWare,RockStar, CDPR存在什么无法用逻辑解释的“就是管用”的“魔法”都是没有道理的。君不见2077乎?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堪称典范

不是说武器本身有多优秀,而是说是那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需求,用极有限的资源造出最适合自己武器的典范(事实上单看性能横向比较都挺垃圾的)

谈二战英制武器就绕不开那个人:张伯伦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确实该骂,这没法洗。但是其实除了这个大错以外,张伯伦对英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国防建设这方面。没有张伯伦的远见卓识,和打下的基础,丘吉尔怕不是41年都熬不过去.....

德奥合并之前,张伯伦就开始重新思考英国的防务问题了,并且得出来一个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相信的结论:

那就是

1. 德奥合并无法阻止

2. 一旦德奥合并,德国的工业能力将很快超越英法之总和。英国即使和法国联手也无法赢下军备竞赛,制衡德国。甚至他认为,德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超越皇家海军都是时间问题......

他和时任法国总理雷诺说过这个见解,对方对此嗤之以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国防建设思路完全是“我打不过德国,别的管不了了,赶紧想办法守家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张伯伦搞了一下几件事

  1. 在咨询航空专家,得到了“短期内,不可能有人造出能从德国直飞英国还能返航,还能十分灵活的护航战机”的结论,于是下马长航程重战机,全力以赴设计一款性能优越的轻型战机,用以本土防空。

这个思路出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喷火式战机。与此同时,英国的重战机,轰炸机,舰载机压根没发展。到了开战时候海军还在飞剑鱼,陆军轰炸还靠兰开斯特。事实证明,集中资源点出轻战机这个结论十分富有远见。以英国捉襟见肘的工业能力,如果没集中力量搞一堆优秀的轻战机,根本无法熬过英伦大轰炸.....

至于这个思路的假设,其实错了一半。

因为一是张伯伦没有想到法国42天投降,然后德军从法国起飞,BF109这种轻战机也能护航....不过德国在完成法国机场整备之前一直都靠BF110护航,这玩意在英国空军面前就一飞行靶子.....

二是,1944年美国人就搞出了层流翼。用层流翼加英国梅林发动机的P51可以从英国到德国飞个来回,空战性能还十分优异(不过幸亏德国人没搞出这技术,不然英国倒大霉了.....)

2. 坦克的设计

张伯伦与其团队没能跳出“坦克是掩护步兵的”的思路,但是张伯伦意识到英国装甲力量无论如何都无法在数量上面对德国装甲兵取得优势,所以他特别强调坦克的反坦克性能。在此思想下指导下,英国的坦克火炮技术非常优秀。玛蒂尔达二磅炮小水管经苏联评估发现性能完全达到了T34/76的破甲性能.....还有萤火虫上的十七磅炮,潘兴来了之前盟军少数能打穿虎式正脸的坦克炮...

3.雷达

早期看到那个巨大无比,贵的要命,烧电,还需要高耸入云的雷达的时候,眼光独到的英国防务部门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对本土防空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并直接列装。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只买了两台安到珍珠港去了.....直到被鬼子炸了一遍才知道这玩意好,各种威逼利诱叫英国人交出全套雷达技术....


4. emmm这个不是张伯伦干的了,就是那个斯登式冲锋枪。这玩意抄袭的MP40,优点没抄来,缺点一箩筐全抄来了:走火,不耐用,精度差,人机功效差....但是10美元一把,和汤姆逊,PPSH41比起来便宜到天上去了!英国本来陆军就不行,工厂还天天遭炸,临时动员起来的部队得赶紧整点能用的武器,而且是生产容易的那种,快武装起来,斯登式正好担起了这个重担.....

英国40 41年那时候颇有日本45年时候的模样:城市天天被炸,小孩都疏散到农村,伤残士兵都被召回部队担负城市防空(反正坐那不用动....),百姓手里的铝锅被收回强制换成铁锅,铝用来造飞机,连工厂里的妇女都被发放了武器准备应对德国登陆......对这些人给他们李恩菲尔德这种好枪也是浪费,能吐火就行了,斯登式这不正好吗.......

你看46年英国人缓过来了立马把斯登全除役,打包甩卖给更适合这种信仰射击型武器的国民党.....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王思聪因携带弓箭和不配合调查而被警方带走? 
  电影《决战中途岛》开头抓鸭子,那鸭子是否代表中国? 
  假如苏德战争纳粹德国胜利了,世界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评价红色方案阶段法军的防御表现? 
  我军的单兵夜视装备和美军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纳粹德国坚持到45年8月,美国会用核弹攻击德国吗? 
  沙特买武器为什么从来不招标而是要做冤大头? 
  破解游击战术是否为历史性、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 
  如果舰R通过一次决定性战役将C厨(1983、清华帝、吹雪、神绮)等人送入监狱,能否有击败舰B的机会? 
  如果马歇尔一直坐在麦克阿瑟那个位置到1951会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英军旨在收复新马的计划operation zipper的可行性?
下一个讨论
请问二战时,巡洋舰相对战列舰或驱逐舰,有哪些优势?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