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
他生在书香门第,才识通达,有怀济世之志,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而京试不第。在职十余年,亦颇多善政。可是,大明帝国的盛世江河日下,让他逐渐丧失了大展鸿图的决心。在人生的十分之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把他逼回到自己的老家——浙江嘉兴海盐县,隐居读书。
一个深夜,他在灯下意外地发现:
诗圣杜甫穷毕生写下来的诗有一千四百多首,但实际流传下来的却并没有那么完整!
李白才高八斗,但他的诗作更可怜,最惨的说法是只留下了 10%!
以《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张若虚,那时的名声可以算得上大佬了,但留传到明代,谁会相信,仅存两首!
至于孟浩然、王之焕这样的诗人,究竟有多少篇失传,那更别提了。
话说,当时公认最完整的《唐诗纪》,开篇高祖写的一首诗竟然也能漏掉?!
……
由此推算下去,流传下来的唐诗,失传了近一半啊!!
面对如此令人尴尬又心酸的现实,整理书稿的时候,他这样在诗中感叹道:
传家有集不虚来,墨艳朱明出劫灰。得见衮师洵无匹,慨然公箧为南雷。
他突发奇想,自己一定要编一部真正的唐诗全集,为了能让老祖宗地下有知,为了不给后世留任何的遗憾。五十多岁仍非垂垂老矣,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假若是今天——互联网和激光照排技术普及的时代,他完全可以同懂数据库技术的同行合作,搭建一个易于存取的唐诗检索系统;然而,在明代,只有笔墨纸砚和活字印刷。可想而知,这起浩大的工程,究竟有多艰难。
然而,他就这么呕心沥血,胼手胝足,花了十余载来抄录整理和校注唐朝及五代的诗歌。
无数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到 66 岁,一部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临终之前,他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悉心保存,免遭战乱焚毁,等太平之时,将其公之天下。
这本书,就是当代学术界给予极高评价的《唐音统签》。
不得不说,假如没有他,很有可能就没有今天看到的《全唐诗》,当然也没有现在的孩子们捧在手中的《唐诗三百首》,像某些唐代时口口相传的大诗人,都有可能会被永远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只可惜,正史里没有留下任何一笔关于他的传记,虽然手稿得以保全,他自己的藏书却没这么幸运。
对当今绝大多数的国人来说,比起被他重新发掘出来的李白、杜甫,他自己的名字反倒少有人知。
他叫胡震亨。
大约四百年后的某一天,上高二的我在语文课整理作文素材时,突然看到了他,并记住了他的事迹。
能穷尽毕生精力,只为重拾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的人一定很了不起,而胡震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应当与日月同辉!
参考链接:
二更:
所有唤起民族的文化记忆并填补精神的空白的人物,即使人所不知,都值得被发掘与景仰,这便是我写胡震亨的真正用意。
这是一篇作于两年前的回答,以前已经作为实时热门火过一次了,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曾上过日报的推荐,今天我只是随手在最前面添加了一下知乎编辑器改版后新增的“谢邀”模块而已,没想到以上的内容,仍然能引起很多的共鸣,不管是否是诗词爱好者。甚至自己平生第一个破 10k 的回答,竟然还是这篇。
在此对所有真诚阅读回答的你们一并致谢。
有兴趣的不妨可以看看这——
那一年的冬天,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已病入膏肓,临终前,前来做法事的道士问他:感觉一生有什么过错,需要向上天表文祷告。
王献之说:记不得有别的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王献之,一个难逃包办婚姻的悲运者。
他本与表姐郗道茂琴瑟和鸣,互相爱慕,有人人羡慕的一段好姻缘。谁知,英俊潇洒,才气横溢的他被皇族新安公主爱慕上,因郗道茂无子嗣,公主以此为借口,请求皇上命献之休掉妻子,迎娶自己,献之为了妻子,将自己的双腿故意弄残,变成瘸子,以避公主,没想到,公主对他的占有欲已到了骨子里,毫不嫌弃,皇命不可违,献之只好忍痛休了道茂,最后一夜,二人抱头痛哭,道茂誓言自己永不再嫁,最终孤独到老,郁郁而终,献之,也是日日思念道茂而不复见,这一念,就是一辈子。
在临终前,这种思念与内疚,依然萦绕心头,令人唏嘘不已。
1965年在医疗会议上,毛主席直接批评道:"汇报半天,全都是城里的医疗成就,我们国家是给这些有钱人服务的?广大的农民怎么办,只能等死吗?"
为什么毛主席这样生气?因为当时,卫生部的医疗资源主要主要集中在15%的人身上,主要是“老爷(有钱人居多)”。农民看病难、买药更难。
了解到这一点,毛泽东非常生气,他做出重要指示:医疗机构、医院要把赚钱和治病分开,盈利多少不是医疗机构的目的!把工人治好,他创造的价值是医疗用品衡量不了的。
毛泽东正式做出倡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在他的精神指引下,大批的“赤脚医生”下乡,农民看病困难、不能得到有效救治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医疗资源开始向农村倾斜。
对于医疗问题,毛泽东有着自己的考虑和独到见解。
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有些医院、医生没有医者仁心,小病大治搞一堆检查,这是不行的嘛!花了钱治不了,甚至搞假药,我看还不如拜菩萨,买点香灰吃,还不是一样?”
在此背景后,毛泽东约谈卫生部,对于医疗问题,尤其是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就行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衍生了浩浩荡荡的“赤脚医生”下乡现象。
毛泽东心中一直有一杆秤:一切要考虑老百姓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他老人家一生节俭朴素,自己不搞任何特殊,但是涉及到老百姓的问题,容不得半粒沙子:谁都不能损害普通百姓、穷苦人民的利益!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多少年后,我们读来是那样的有力量,那样的感人肺腑!
说一个令人气愤的事情,一个人在我回答下面的评论,我现在晒出来,希望大家一起举报他!
人不懂感恩,与禽兽何异。
“我第一次接触到外国军舰这四个字,还是在韶山,那一年我还不满17岁,当时长沙闹抢米风潮,结果呢,十几艘外国军舰直接开到湘江上,炮轰长沙,死了好多中国人哪!快四十年了,今天在中国的长江上,英国军舰故伎重演,横行霸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连中国的主权都不能维护,连中国人最基本的尊严都无法保障,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呢!就拿紫石英号事件来说吧,事先我们不是没有警告过他们,先给他发了公告,他不听,一意孤行派军舰来,双方发生了冲突,他还不与我方接洽,又连派军舰,继续挑衅,扩大事态,这是想解决问题的态度吗?这明明是不把中国人看在眼里啊!是觉得他们生来就是高人一等,我们中国人没有跟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主权问题,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这就是我们的底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要是还不服气,继续来硬的,那就来一艘打一艘!他联合美国蒋介石一起来,好啊,那就连着一起打,照打不误,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
最终结果,因为不信这个邪,所以全部给他干了!干了也就干了!
教员yyds!
徐勣。
也叫徐世勣、李勣、李世勣、徐懋功、李懋功……不要计较了。
唐初名臣,一代名将。官拜大司空,爵封英国公,那是位极人臣啊,皇上亲赐姓李的,拽不拽?
年纪大了,有个姐姐,年纪当然更大了。姐弟俩关系很好。姐姐生病的时候,徐勣亲自伺候,呵护备至。甚至亲手给姐姐煮粥,赶上人也笨点,连胡子都烧着了。姐姐心疼啊,说你快放下吧,咱家下人那么多,何必你亲自动手煮粥呢?
徐勣笑了,说不是因为缺人手,老姐你年纪大了,弟弟我年纪也不小了,能给你亲手煮粥的机会,煮一次少一次了啊……
看到这个故事的一瞬间,真的喜欢上徐勣了。不管多牛逼的男人,心里都有个好姐姐吧……
但,真的只是一瞬间,很快又粉转黑了。谁让你在演义里是徐茂公,坑死单二哥的那个主谋呢……
果断欧根亲王,上照片:
哎呀妈呀,上错了...
欧根亲王1663年出生于巴黎,苏瓦松伯爵欧根·莫里斯的幼子。母亲是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马萨林的侄女奥林匹娅,欧根21岁时,他出人意料地宣布要从军入伍,请求路易十四给他一个军队和职位;可是路易十四轻视的打量这个其貌不扬的毛头小子后,立刻拒绝了欧根的请求。
1683年正是土耳其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时候,欧洲各国的青年贵族,抱着十字军式的宗教狂热,纷纷投效神圣罗马帝国军,连法国人也不例外。路易十四的法国当时正敌视奥地利,跟土耳其是非正式的盟友,所以路易十四发布命令,禁止贵族子弟投奔奥地利。当时欧根的表亲巴登藩侯正在帝国军中服役,又正好他的一个哥哥在奥军当骑兵团长,碰巧几个月前阵亡,他就瞒着路易十四,于7月26日晚上,从巴黎秘密潜逃出法国国境,加入维也纳城外的帝国勤王大军。
亲王在大土耳其战争与九年战争中表现已然不俗,然而真正让他扬名天下的是与土耳其的塔森战役。
1697年奥地利东方的土耳其从失败中恢复过来,力图趁奥地利忙于西线作战的时候,反攻收复失地。于是,欧根自请转调奥军东线,在1697年任驻匈牙利奥军总司令,率军3万驻屯匈牙利的多瑙河畔。
同年9月,奥斯曼帝国与神圣同盟爆发森塔战役,他率领奥地利军,趁穆斯塔法二世率军在森塔半渡提萨河时,突然袭击奥斯曼军队,赢得奥地利有史以来一个最完整和重要的胜利。战役中,10万土军大部溃散,阵亡2万人、淹死1万人,奥地利军队不抓俘虏,屠杀了几乎所有伤兵,甚至缴获土耳其苏丹的金帐和军费金库。
这是欧洲军队第一次击败一位苏丹御驾亲征,而且取得最彻底的胜利。森塔战役的胜利者欧根亲王,几乎是一夜之间在整个欧洲声誉雀起,成为打击异教徒的欧洲英雄;他的名声正式超越了战功彪炳的表兄,有“土耳其人路易”之称的巴登藩侯。
随着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将注意力转向西方——即将死去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与西班牙帝国的继承问题,利奥波德决定对土耳其见好就收。1699年1月26日,奥土两国在卡尔洛夫奇签订卡尔洛夫奇条约,结束奥斯曼帝国与神圣同盟之间的敌对状态。
随后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他和英国名将马尔博罗公爵联手合作,首次于布伦海姆战役大败法军,并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占领比利时与意大利等地。但是1710年英国退出战争之后,他于1714年的德南战役败于法国元帅维拉尔,无法进一步惩罚法国。战争于是在1714年由法奥签订拉什塔特和约而结束,奥地利获得南尼德兰、米兰、那不勒斯等地,收获仍丰,而代表奥国签订和约者正是欧根。他因为对土、法的巨大战功,被视为奥国的英雄兼实质国父。
1703年,欧根以接近政变的方式,获得奥地利宫廷的主导权,开启他奥国实质首相的生涯。他拥有敏锐的军事天分与决策智慧,但却不是优秀的行政高手与军备天才。虽然早期他引进法国式的管理与训练方式,很大地提升了奥国的国力及行政、军事效率,但是在他晚年,奥地利的军队开始显露出练兵不足、士气下降的迹象,这与他精神和体力之衰退也有颇大关联。结果就是,奥地利在1730年代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受挫颇深,欧根已无法像的四国同盟战争那样,利用外交分化来压制波旁王朝的法国与西班牙,法国因此重建西欧霸权,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颠峰期也在1733年正式结束。但是,即使1730年代的战事不利,他在奥地利仍享有无比崇高的声望。
他真诚地效忠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他1736年过世之前,长达33年享有奥皇最高顾问与军事大元帅的权力,普鲁士国王因此讽刺他是“真正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吧,永乐大帝,其实以前一开始的时候我不太熟悉朱棣,只是觉得他是明朝一个普通的皇帝,但后来接触到了明朝历史,也逐渐发现朱棣的辉点,从他的身世来看,卧槽,简直就是爽文男主啊,王爷受封燕北,不料遭皇帝猜忌,背负耻辱,不得已起兵靖难,匡扶国正,最终历经四年攻进南京,君临天下,再造大明两百年江山,妥妥的爽文男主。
回归正题,其实吧,我认为朱棣是有一个大格局,雄才伟略的铁血帝王,从他登基后做的那些事来看,就知道朱棣有很大目光很远的格局,比如迁都北京,这个措施可以稳固了明朝的底盘,把全国注意力集中到北方,将政治和经济运输北京,国家军事行动也能在与北方蒙古人战事开启的时候能够快速集结,这也是朱棣巨大的贡献之一,再比如贵州设立贵州布政司,让明朝对南方及其西南的统治得到实质性的加强,西北也设立了关西七卫和哈密卫,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和建州三卫以及大大小小的东北卫所,加强西藏的羁縻统治,还有郑和下西洋,这就突出了朱棣的目光,可以说朱棣是个海洋意识极强的君主,也只有他一个人才有这种海洋格局,郑和下西洋不仅彰显了明朝的宗主地位,还能让明朝的影响力传播至更远的地区,同时也能与众国的贸易中得到盈利,充实国库,明朝还是所有王朝远航打击能力最远的国家,郑和下西洋期间明军攻灭了斯里兰卡锡山兰国,还歼灭了苏门答腊伪王,擒杀海盗陈祖义,可以说是“友好交流”啊,另外,朱棣的武功也是极强的,出兵收复了独立几百年的安南,使中国重新统治交趾,数次北征蒙古,三征鞑靼,一征瓦剌,一征兀良哈,在位期间还清剿倭寇侵扰,望海涡之战剿灭倭寇一千多人,数次剿灭倭寇势力,百年内无倭寇之大患,因为清迈王国不顺从而出兵攻打,迫使遣使谢罪,修书永乐大典更是朱棣的文治辉煌啊,另外朱棣是唯一有英文名的皇帝——judy,确实有意思,如果朱元璋是再造华夏,那朱棣就是再造大明了,我对成祖的评价是——对中国有着巨大贡献的帝王。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