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的大块空白地扩张(今天广西,广东,台湾一带等),而要和北方那么难打的诸侯国打? 第1页

  

user avatar   cyhsim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会有楚国不向南方扩张的错觉?春秋晚期楚国势力向南不过抵达长沙,战国中期的时候已经“塞于厉门”,达到湖南南部的郴州市,甚至将触手伸向广东韶关一带。看看地图都知道楚人向南扩张极其积极,至于为何未曾越过南岭,终楚国一代都无法完全同化湖南南部的土著文化,没有越过山脉向南继续扩张的根基。

战国以前,长沙以南少见甚至不见楚文化类型墓葬,而到了战国中期楚墓已经广泛分布到资兴,郴州地区,如果没有强势的军事征服和移民,这种现象是绝不会出现的。史料所见楚悼王时吴起南平百越,就是对湖南南部的军事扩张。

《战国策·楚策一》苏秦为赵合从章

楚,天下之强国也; 大王,天下之贤主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

由此可见,战国中期楚在南部已经设立苍梧郡。

楚苍梧郡后来为秦所继承,继而又于汉初归属长沙国管辖,更名桂阳郡,汉初承战乱余弊,无力对外扩张,因此马王堆帛书《驻军图》反映出来的汉初桂阳郡南部态势,其实就非常接近战国晚期楚国的南方边境。具体来说,马王堆帛书反映出来汉初长沙国南境在山马塘顶-官山-连山县一带,这里相对秦征岭南以前的南境多出了嵌入岭南的连山县一带,但基本上还是承袭了楚国的南境。

说什么南方开发不了,人口稀少什么的,显然都属于被中原中心主义历史观念荼毒极深的,没有中原文献记载=没有文明,百越都是无法开化的蛮荒之地,殊不知楚人入湘南以前这一地区的土著文化相当发达,包括楚国未能征服的两广和浙江地区,都有数量相当庞大的人口居住,这些人口被中原文献统称百越,然而当地的社会状况和发展水平中原人并不了解,以致于留下来的史料语焉不详,又因为当时中原政权鞭长莫及,就骗自己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好了。可惜的是过了两千多年了,今人还是无法摆脱偏见性极强的中原历史学叙事的影响,以致于说出什么南方没有开发价值的话,南方没有开发价值,楚人何必从湖北江陵一带一路扩张到南岭以北?秦朝何必举大军征服岭南?南越国又是凭借什么和岭北的汉朝对峙八十余年?

拿两汉的户口记录来证明两广地区没有多少人口的更是不必了,汉朝不能有效统计当地人口不等于当地没有人口,云南也是个同样。说这些地区中原政权不觊觎的,基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楚人已经尽其所能向南方扩张,而南岭以北已经是其所能达到的极限。战国后期到汉代在南岭以北地区都发现有大量土著文化特点的墓葬,证明楚人同化湖南南部尚且吃力,而且至其灭亡都没能完成,自然无力进军岭南。不仅仅是南部边境,楚东部没能进入浙江大部,西部对于武陵山区以内的土著人口无法控制,都是比较明显的。即使到了秦代,秦黔中郡的聚落分部态势依然是沿着武陵山脉以西的河流地区承防守姿态,并派大量戍卒戍守,以震慑武陵山腹地的五溪蛮。这个情势到了汉末也没有太大变化。

凡此种种,证明中原政权从来都不遗余力向南扩张,但限于军事和文化征服的能力有限,进程较为缓慢。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人提到的气候是其中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当时中国政权科技、经济、制度等各方面落后,周朝建立时,全国至少仍有七百个国家(部落),尽管各大霸主在长年累月中兼并了许多,可是春秋时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官僚制度,主要还是由贵族掌权,战国时期七雄才以变革争锋,其中以秦朝变革最为彻底脱颖而出。其中秦国虽然占据巴蜀之地,不过主要还是取其人口,对巴蜀仍没有太大开发,可见当时开辟荒凉之地有多困难。蜀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大幅度上升是在刘焉、刘璋、刘备、刘禅割据政府时期,那时各方面才逐步追赶中原。

按说楚国鼎盛时期已然够大,单一版图来算,楚国曾是当时世界最大版图(说法存疑,出自《楚国八百年》)。倘若当时楚国能大幅度开发长江两岸地区,并妥善控制各地势力,中原无一政权是楚国敌手。

所以版图大小是没有意义,领土开发程度才最重要,占据多少地盘,并能动用当地的人力物力才是根本。南方地区文明远不如中原,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科技都逊于北方,蛮族部落因文化关系,大多也不服从政府。楚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催生了县制,借此消弱贵族以达到中央集权。至于中央集权有多么重要?在春秋时期国家的力量不集中,国君没法动用国中所有军事和财力,空占有诸多领土而不能使用,战国七雄的变革方向都是以消弱旧贵族为方向,以此巩固中央力量,真可谓成功者胜。楚国的衰弱时期通常被认为是在楚怀王变革失败开始,没有完善的制度,楚国盲目扩张领土只会因为无法消化而陷入长久内乱中,甚至还多增添人力和财力去维持地方稳定,却得不到任何好处。也请题主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口分布,当时的人口对全国土地的开发程度有十之一二已是不错。

如果《史记》记载属实,王翦灭楚时总兵力六十万,而楚国有记载的兵力是项燕十万,根据两国的体制而言这是合理的。并非楚国出不了更多部队,楚军应当有与秦军相若的军队,只是动员力远远不如秦国,一次性能集中的军队有限。秦国对楚国属于文明对野蛮的碾压,不信题主去玩《文明6》,体验一下文明的可怕。

汉武帝刘彻消耗国力主因不是与匈奴交战,而是强行开拓陇西各郡,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为此消耗大量财力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地方建立经济区域,人口迁移就导致民怨不断,送过去的钱粮在短时内有去无回,若非有文帝、景帝留下的家底,根本耗不起。数百年前的楚国又怎么可能向刘彻学习?

再说真正开辟两广的秦始皇,任嚣和赵佗的十万秦军历时四年才平定南越地区,打下以后为满足秦兵需求,还要从中央请求派遣女子下来与秦兵婚配,高贵的中原男子与蛮夷地区女子婚配还是有心理障碍。后来赵佗治理越地,作为表率与越地女子结婚,才令中原势力在本地扎下根基。说来历史上的版图虽给南越国版图画到两广以及越南地区,不过南越国的经济中心就在番禺、龙川、博罗等地,全都是珠三角地带,再往广西那边去其实已没什么经济势力,其支配力度亦不强。南越国建国93年,实际上是相当于该地区的武林盟主,而不是能够统一支配全境的中央集团政府。

刘彻后来使用牛头人之计,让邯郸樛氏与她的情人安国少季策动南越国内乱,轻易就瓦解了赵氏与当地土著势力吕嘉的关系,最终在大汉的铁骑前进下,吕嘉亦不过是个螳臂当车的歹徒。汉将路博德将吕嘉首级献给刘彻时,刘彻正在汲县,他大喜之下,改新中乡为“获嘉县”,并置县,属河内郡。刘彻将吕嘉的子孙宗族全部迁徙到了四川一带,置不韦县,以彰先人之恶。这是又一次文明战胜野蛮的经典案例。

到了清代的林则徐那时,广州已成为通往海外的门户之一,意义截然不同,而那时中国人口多达四亿,而秦国统一中国时的人口不到三千万。林则徐当时才深感于国人对海外世界的无知,有意识加强对西方各国认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评论下知友赵紫纠正,实为魏良图所说),与外国人传入鸦片做长久战争,并念出几句诗:“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意思是指林则徐出门时总是心怀坦荡,并不显得悲哀,可谓是笑谈人间的人生态度。显贵的身份并非生来就有,也是要靠自身努力。

中国数千年发展史是一步一步走科技、制度、文明中走过来,中国的意义绝不只是领土大小而已,前人打下的根基非常重要。




  

相关话题

  一战德国通过治安战和玉碎冲锋死不投降可以耗走列强吗? 
  请教一个问题,明清异姓藩王见到宗室亲郡王用什么礼仪?如吴三桂见到多铎阿济格或者信郡王多尼? 
  大型城市在战争面前有多脆弱? 
  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后又参加了哪些战斗? 
  如何解读"终唐一世不及隋”? 
  为什么隋文帝功劳很大,但在国内知名度却不高? 
  为什么司马炎的知名度在终结乱世之主中偏小? 
  如何不通过战争来阻止北约东扩? 
  最近看唐史,想知道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的区别在哪里? 
  乌克兰是否已经进入到人民战争状态? 

前一个讨论
考古专业的外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汉长安城有没有郭区?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