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印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主动撤退回去? 第1页

  

user avatar   ye-lang-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赢一两场战斗并不难,难的是全身而退。

我记得有苏军将领回忆录提过,苏军在阿富汗没有输过任何较大规模战役,我不确定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大致情况不会差太多。美军在越南的情况类似,战术上总是胜利,政治上彻底的失败。

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对俾斯麦刮目相看,他是一个清醒知道分寸的人,知道一口咬到哪里。他的继承者威廉皇帝和希特勒,都是贪得无厌的地缘政治冒险家。大国在崛起阶段最值得担心的,其实是在次要方向陷入泥潭,从此无休止地投入实力。我们从苏联、美国、德国、这类国家身上都看到的同样的教训。

初期的胜利完全是轻而易举而又不值一提的,没有周密的谋划,没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为什么会开战?高明的政治家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止赢,知道何时收手,这才是最难以把握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军事上收到挫折了,才知道止损,但是此时往往已经失去了进退自如的主动,不剥层皮,是走不掉的。类似的情况如美国撤离越南后的全面收缩,苏联撤离阿富汗后没几年垮掉了。德日不去谈了。

从战争层面看,胜负转换的那个时间点,相当不容易察觉到的。通常随着己方初期不断的胜利,战线却在悄悄延长,兵力渐渐分散,补给越来越困难,而不堪一击的敌人,渐渐面临战线缩短的有利局面,并在技巧上,逐步适应战争。

表面上看,对方只是略有了起色,仍然无法赢得战役,只能推迟攻方的既定时间表,但是实际上,此消彼长的那个微妙时刻,已经出现,远比战场上的反攻,要来的早。

苏军大约在41年底稳住了局面,表面上看是依靠天气,实际上,是苏联军队逐渐适应了对手的闪击战术。此时距离反攻还有2年。大部人不会注意到,此消彼长胜负转换已经出现。德军即使能在42年突击的更深远一些,其实败局也已经注定,因为他们无法创造一种新的,让对手无法适应的战术。

尽管历史无数次证明,军事上陷入泥潭是如此的容易,但是政治家总是被初期的胜利迷惑而昏了头。一个如印度般的大纵深国家,几乎是最完美的陷阱。尽管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其工业水平是如此低劣,与苏军不可等量齐观,但是想要削弱中国的,潜在的,有心国家会促成这一陷阱。装备和训练,都会在古巴腾出手后源源到达。一旦印度从加尔各答港获得补给,势必使得中国在长期化战争中处在绝对的劣势。加尔各答至藏南地区有铁路,而且补给线的平均海拔,只提高了大约140米。如果进入十年左右的相持,简直是一场噩梦。

从政治层面看,首先要问的是,战争的目的何在?没有目标,就如同日本军部那样,盲目地不断修改预期,将实力填进无底洞。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很少有能简单收场的,即使是中越边境的战争,拖拖拉拉也打了10年。

以62年计,中国在高原养一个兵,等同于平原地区养7个兵,这注定了战争不可能拖10年,只能是短促的政治仗,宣誓一下此地争议,让对手知道我们的厉害。在我看来,政治目的完全达到了。宣誓了主权,夺取了若干居高临下的据点,可以长期压制对手。

直到今天,印度军队必须靠十倍的兵力,与我方在前沿维持对峙,这其实是那场战争强迫印度吞下的苦酒,这杯苦酒,我们这边不容易看到,只有印度人自己知道。印度陆军不断组建新的山地打击军,不是吃饱了撑的,实际上是为了弥补地利缺失,而不得已的行动,这些轻装部队吞掉的军费,导致印军根本无法大规模更新装备。一旦战争再开,这些部队几乎没有战斗力,会迅速被分割在各个绵长的,很难相互联系的山区地带。

可以说,62年战争几乎是现代政治学的案例中,最经典的,做到开战与停战,收放自如的事件。整个20世纪,找不出几例。


9月11日,补充一些看法。

首先对这样高赞和高比例的支持表示感谢。这样的讨论退却合理性的话题,在很多环境下属于政治不正确,容易被口水吞没,但是知乎的理智程度是很高的。

第一个问题是后勤,有人认为我提的太过简单。确实,我可能表达的较为疏漏。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是后撤的关键因素。直到1959年西藏平叛,中国还从印度解决了不少补给品。据我所知,清末的一些驻藏大臣,都是从海上经印度去拉萨的,因为比陆路容易和快捷。就我个人的看法,62年战争的运输难度,广泛地被低估;真实难度,超过被世人瞩目的,英军横跨半个地球的马岛远征。英伦到马岛的距离较远,但是海上运输并不困难。相应的后勤导致失败的,较为有针对性的例子,是日军在英帕尔的进攻。其投入兵力大约3个师团,进攻规模与我军这次行动类似,但是英帕尔的山区较喜马拉雅山麓要好走。要不然,为什么史迪威公路从阿萨姆去缅甸胡康野人山,从18师团的虎嘴里拔下密支那,再去腊戌转怒江?而不是直接从汀江直接翻雪山再进康藏?说明野人山之可怕,其实不如喜马拉雅山的山南地区。墨脱的公路也是修了几十年,最近可能修通了。

第二个问题是有人提到了为什么不寸土必争?

其实我通篇都在试图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坦率的讲,技术上,确实有些回避。原因在于这种政治正确挂帅的问题,确实很难直接面对。

政治家,有时候要说这样的话,但是我觉得那是不对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政治会被战争拖入万劫不复。我个人在看这场战争的时候心境也是复杂的,有时候,我会对藏南的领土感觉到遗憾,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是觉得后怕。如果我军在大雪封山前,没有后撤,而是执行寸土必争的方针会怎么样?

我觉得,有理由庆幸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固然把印度能打的,经过二战洗礼的部队消灭了。但是印度的这些部队原本就不值一提。源源不断的外国装备加上无限的印度的人口,可以迅速武装大量印度军队,战斗力也不会比那些自诩打过阿拉曼的印度军队差。而我们一年囤积的物资不过5万吨。这笔账,其实明明白白。政治正确者的一个通病,就是不太算账。

第三个问题,有人提及,我的文字里提到的例子,诸如俾斯麦之类,都是帝国主义扩张的例子,与保家卫国的战斗不能相提并论。在我看来,本质上,战争无非是打赢或者打输,打赢了支持政治主张,打输了只能等着安理会或者国联谴责对方。如果拘泥于各种政治正确的束缚,道理就很难讲清楚,所以我刚才又举例了日军在英帕尔的失败。

最后的结论:62年,我们已经做到了最优选项。

那么,一个引申话题,在印度大量移民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重新夺回藏南?

我觉得,必须等待外部环境积极的变化。我几年前就注意到,印度在阿萨姆甚至阿鲁那恰尔邦的反抗运动。大致是在印度修建布拉马普特拉河上第四座桥(似乎是叫多拉萨莉亚大桥时),以支持他们的北岸人口翻番计划时遭遇了反抗组织的袭击。几名警察就死在工地附近。那里的情况仍然很复杂。有左翼毛派运动和当地独立运动组织。印度的边疆问题、民族问题,其实远比我国严重,只是他捂着,国际社会假装没看到罢了。

东印度的领土通过一条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连接(就是前年对峙的地方),如果单单从军事看,那里就是一块死地,翻越大吉岭就能切了他七个邦(军事上最优选,政治上不允许。)

我国之所以没有在那个地区积极作为,主要是因为在国家分裂问题上,多少显得理不直气不壮,总是防着别国下蛆,而无法直接反其道而行。原因我不想展开讨论,总之我国与外国的外交文件,总是要求对方提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属于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同于欠下人情,行动选择上势必比较被动。

所以事情总要一件件地办,时机可能出现,也可能永远不出现。但是如果没有主次之分,到处开干,要政治家干什么?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藏南守不住。

如果印度完成总动员,美苏从古巴危机脱身出来,派遣教官甚至志愿军,陷入持久战的话,很容易被反推。

那时候我们外交非常孤立,而印度与苏美关系都还可以,更是第三世界广为认知的领袖。

当年印度是一个准超级大国,开始被咱们打懵了,不代表战争潜力弱于我们。

所以撤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现在过了50多年,印度依然在准超级大国的路上狂奔。

不要低估印度教被动员后的战争潜力。

在未来应尽量避免跟印度的任何武装冲突。

因为一担打起来。

咱们的负担太重了。

俘虏多。难民多。

真心养不起。


user avatar   liu-ye-cheng-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中印自卫反击战,这才是最有深度的分析!(信息量很大)

作者:佚名

来源:大众视觉

关于藏南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是念念不忘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地缘政治上说说藏南问题。

这篇文可能有人看过,但是未必能看的很明白,今天我就将该文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配上更加清晰的图片。

先要说藏南其实谈不上放弃,如果一定要说放弃的话那就是毛主席放弃的:1962年11月前线战斗大获全胜,以至于到印度报道的西方记者都说“只要一两个师的中国军队,就足以横扫印度全境”之际,毛主席却断然下令回师,甚至一直撤退到了战前实际控制线以北20公里,留下了一场“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胜利”。

在军事层面,藏南早在1962年就已经被“放弃”了;在外交层面,多年来关于藏南,中方的谈判立场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划定永久边界。

按照这个原则,由于早在1962年就在军事上“放弃”了藏南,一旦印度接受这一主张,藏南在军事外交法理上均会被彻底“放弃”。

当然中方的谈判立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印度必须承认中国对阿克塞钦的主权,而由于下面将要说到的因素这对于印度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里我们要特别说明一下:原本阿克赛钦是属于克什米尔地区,并不属于中国(当然宣传上,那个必须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斗了很多年,而当时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共同对付印度的,所以巴基斯坦承认了中国对阿克赛钦的所有权,而阿克赛钦是新疆和西藏唯一的通道。

阿克赛钦地区是新藏公路(G219线)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规划中的新藏铁路的必经之地。其实从新疆入藏,只有阿克赛钦这一个通道。否则,就只能翻越昆仑山脉了。

大家看看下面的新藏公路就知道这条道路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丢掉阿克赛钦,那么想要在哈喇昆仑上修建公路那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从交通来说,阿克赛钦的地位远高于藏南地区。

对于“弃藏南”,想来这里有许多愤青朋友会义愤填膺,在他们看来,藏南“是我国青藏高原最肥沃的一块土地,雨量充沛,亚热带气候。

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而且,从人文地理来看,藏南属于西藏是毫无疑问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神王”六世达赖就出生于山南。

因此这块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保住的.....

然而,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当年毛主席为何会在大胜之际突然撤军,如此轻易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藏南?

原因很简单:那帮西方记者是“外行看热闹”,毛主席却是“内行看门道”。

他之所以下令部队迅速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是因为他明白:只要在山南再耽搁上十天半月,那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就会全军覆没。

军事斗争,是“外行看装备加上数人头,内行看的则是后勤、后勤、后勤”。

在决定打1962年那一仗的北京香山会议上,周恩来特别嘱咐的就是“一定要把后勤搞好,绝不能再象朝鲜战争那样由于后勤的因素增加部队的伤亡”。

在绵延的青藏高原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上能保证大兵团作战的后勤支持,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奇迹。

然而,毛主席和周恩来清楚地知道,这个奇迹只能保持两个月。

麦线背后是海拔数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关山重重。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而上,冬季大雪封山, 夏天暴雨倾盆。

我军进入麦线以南作战, 一年里八至十个月没有可靠的后勤,唯一的空当就是秋天那短短两个月。

事实上,1962年的那场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就是不过两个月,中国军队最充分地利用了西藏自然条件留下的那个宝贵的唯一的窗口。

很多人没有去过西藏,也没有看过地形图,所以不知道那地方的自然条件有多恶劣——在全国其它地方还很温暖,甚至炎热的时候,那里也是白雪皑皑。

在1962年中印战争的前线,雪片般传来的捷报,却并不能改变山南的地理条件。

西藏高不可攀的“天”才是我军最大的敌人,才是真正不可逾越的障碍。

只要一过11月,铺天盖地的大雪就将切断18军在藏南的后路,使刚刚见证了我军辉煌胜利的藏南变成一片军事死地。

对于那些迷信“不惜一切代价”就可以克服天堑的朋友们,这里有两个故事与你们分享:当时,藏南处于我方控制之下的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现已通公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知哪位领导搞的拍脑袋工程,非要修通一条路进去,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多少周年献礼。

那条公路居然真修通了,还开了一辆汽车进去——那辆车至今还在墨脱——车刚开进去没几天,一场山洪引发了泥石流大爆发,随着滚滚泥石轰然而下,刚刚修通的公路短短几小时内即告彻底全毁。

汽车不能通,那么飞机呢?

由于没有条件修机场,只能是用直升机了。

同样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处中美关系的蜜月时期,专门为改善青藏高原上的运输条件从美国进口了一批UH60“黑鹰”直升机。

没过多久,一架“黑鹰”飞墨脱时遭遇山间强气流袭击,所幸飞行员反应敏捷才幸免坠毁。

但回到基地后,瞠目结舌的维护人员发现直升机坚固的金属尾梁竟被生生拉长了整整一公尺!

最终鉴定结论是无法维修,整机报废。

这就是西藏高不可攀的“天”,这就是我军在藏南需要面对的可怖的自然环境!至于大自然的威力有多大,相信2008年512的汶川大地震已经给我们演示得足够清楚了!

无怪乎,刘伯承元帅曾感叹:“能在那里驻扎下去的,已经不是人,而是一群灵与肉铸就的钢筋水泥!”

试问那些大叫大嚷“不惜一切代价”,“朝藏南移民几百万”的人们,你们有准备到那里扛一天的枪站一天的岗吗?

就算你们有准备,你们有那本事吗?

自己做不到的,就别要求别人!

任何一个有基本军事常识的人都会承认,在后路如此之不可靠的地形下驻军甚至作战绝对是犯了兵家大忌。

因此毛主席在1962年攻击得手后迅速地把部队撤回来,是一个军事家精准的计算,绝不是那些看了平面图就哇哇叫,都不知道去看看等高线的酸文人可比的。

然而这却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既然明知道打下了也守不住,为何还要打这一仗呢?

答案只能是:1962年的那场战争,根本就不是为了藏南那9万平方公里打的。

什么“边界争端”,什么“自卫反击”,不过是为了争取舆论与国内动员的宣传而已,可笑的是多年以后许多人却把宣传当了真。

从军事分析的角度看,当年印度在边界上搞些摩擦捞些小便宜是真,但挑起军师兵团级大战的可能性却等于零。

最有力的反证就是:如果印度真要打的话,那是绝对没有任何理由偏偏非要把战事选择在对方仅有的后勤线开放的那两个月里。

换言之,当年的战斗完全是中方主动发起,中方主动结束。

而对于打这一仗的目标,毛主席在香山会议上说得非常清楚:“起码要保证三十年的和平”。

三十年的和平用来干什么呢?

用来消化西藏,用来确保对西藏的绝对控制。

当这三十年过去时,毛主席设定的目标已基本达到。

事实上,和平维持了不止三十年,一直到中国修通了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修通才是那场战争真正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毛主席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收复藏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藏南不可守,更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场战争是在争夺整个西藏,而不是什么边境领土争议。

说起来,也只有整个西藏几百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赌注,才值得跟印度打那么一场大仗!

这里要特别提一句:鉴于藏南是西藏最大的粮仓,倘若藏南被保留在西藏手里,西藏也就基本拥有了粮食自给的能力, 而在藏独远未肃清之际,这就意味着中央会失去节制西藏的一张极有用的王牌。

西藏问题,大患不在外而在于内。

对于中国的西藏,最大的威胁不在藏南,更不在新德里,而是就在拉萨。

这一点必须切记!

当然,所谓“放弃”藏南是暂时的,只不过这个“暂时”恐怕是要长达几十年。

在此期间,由于印度方面的原因,中印之间是无法就边界问题谈出结果的。而由于边界始终未定,藏南的领土争议是一直存在的,这是藏南问题的第一个大利好。

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划定永久边界意味着承认“阿鲁纳恰尔邦(藏南)”的存在,印度无疑是捞了大便宜,然而作为交换条件的承认阿克塞钦属于中国却是印度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第一,印度政党林立,任何在边界问题上的“妥协退让屈膝投降”都会引发一场政治大风暴,导致政府倒台;

第二,在军事上,西藏对于中国是边陲,对印度首都新德里与大城市孟买加尔各答却是近在咫尺,作为战略要地阿克塞钦的归属,直接关系到印度首都的安全。

第三,也是最重要但却最不为国人所知的,中印在西线的领土争端其实远不止阿克塞钦,还直接牵涉到印度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

按照印度的说法,整个克什米尔都属于印度,因此印度不承认巴基斯坦在其克什米尔实际控制区与中国的划界,而且印度还认为巴基斯坦为了换取中国的支持,把大片属于印度的土地“非法割让”给了中国。

因为有了这么一层,中方的“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划定永久边界”实际上就无异于要求印度永久承认克什米尔的“分裂分治”。

这从立国之本的高度,简直是在要印度的命!

要知道,克什米尔对于印度来说,就跟台湾对于中国差不多.....

藏南问题的第二大利好就是:虽然藏南对于我军是常规战争之死地,但只要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修建了大型水坝,局势便立即颠倒,届时藏南对于印度就成了大规模水攻之死地:高达几千米的自然落差,多达几百亿立方米的大水,倘若放水一淹,就别说什么阿鲁纳恰尔邦的几百万人口了, 就连下游的孟加拉恐也将遭池鱼之殃而沦为人工鱼塘.....

藏南问题的第三大利好,也是最为根本性的一条,在于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远超出印度,而且在印度周边的布局已相当深入,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遏制之局。

曾有印人抨击说:中国高调反对西方对其的所谓遏制,但西方对中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遏制,而未受世界关注的是,中国对印度才是实行了有条不紊严密布局的遏制政策。

从根本上讲,在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次大陆前,印度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那里存在的是一大堆操着千奇百怪鸟语的土邦,根本没有一个以印度的名义进行统治的国家政府。

二战后离开南亚次大陆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但也留下了一套议会下院多数加专职公务员的英式管理机制。

尽管如此,印度的统治体系从根本上仍然是松散的,无法为长期在安全与经济领域同时展开的竞赛凝聚国力。

当这样的竞争达到相当的强度并持续相当的时间时,印度比前苏联更容易陷入内乱乃至分裂。

因此,想要最终收回藏南,就要为印度准备一个“苏联解体”式的方案。

印度解体后“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就会在文化归属的拉动、水攻威胁的恐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自然地回归。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届时我们已经成功地把藏文化彻底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内。

这个文化融合是需要时间的,而1962的战争加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持续斗争,争取到的正是时间。

现在很多人为了稳定中国周边的局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因此急于与印度解决边界问题,甚至不惜牺牲一些国土利益来换取边界的稳定,这种做法从短期来看对中国经济有利,但从长期来看却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恶果。

要解决中印的边界问题,不能只从边界纠纷的局部看问题,而要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的战略高度看问题,中印边界的这几块地的归属关系到中国和印度的长期的国家利益和国力的涨缩。

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赛钦,现在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赛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

阿克赛钦海拔高资源贫乏非常荒凉,而东部的藏南和达旺地势低,气候宜人,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是西藏最富饶的地区。

因此许多人认为以前中国在中印战争获胜后拥有非常荒凉的阿克赛钦而放弃藏南和达旺是一个重大失误。

因此许多人在解决中印边界的问题上要求现在中印交换领土,中国放弃荒凉的阿克赛钦而取得达旺和藏南,其实这些人没有深刻认识到这几块土地对中印整个国家利益的影响。

东部的藏南和达旺虽然富饶,但它的最大缺陷是易攻难守。

如果当时中国在取得边界战争胜利后留在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不退的话,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藏南和达旺紧邻印度的平原地区,印度会很容易集结大量的军队对藏南和达旺进行攻击,而藏南和达旺与西藏的中心地区间的交通极其不发达,更不说远离中国的内地了。

因此,中国要及时调集大量军队到藏南和达旺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一时靠中国军人的勇敢和牺牲守住了藏南和达旺,长期在藏南和达旺征战也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国力。

印度和越南等小国不同,它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对小国我们可以一次性重击叫它很多年都不敢出声。

但对印度这样的大国则不然,即使它被击败了一次,但它可以很快又集结大量军队卷土重来,而且藏南和达旺离它的平原近,因此它的军队调动和后勤保障都非常容易。

而藏南和达旺远离中国内地,中国的军队调动和后勤保障却非常困难,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会严重消耗中国的国力,而且在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也不符合中国的战略要求。

中国当前的战略是东防美日,西稳中亚,把西南做为中国的大后方,因此稳定西南大后方是中国的战略要求,而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会使西藏和四川云南长期处于临战的最前沿,使中国的大后方变成了前线,中国的战略后方缩后到了湖南湖北,会造成中国的长期的不稳定,更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62年胜利后放弃藏南和达旺从整个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是明智的。

和藏南和达旺相反,坚守阿克赛钦是中国的高明之处,阿克赛钦虽然非常荒凉但它的地势非常重要。

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了,它居于中亚的制高点,紧临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优势远甚于藏南和达旺。

如果说藏南和达旺是两块肥肉,而阿克赛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

一旦中印发生战争,中国的重装部队从阿克赛钦冲下来,可以轻易而举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里,再势如破竹得南下横扫孟买等印度经济中心地区,使印度再次战败。

而且阿克赛钦紧临印巴争议地区,在印巴战争爆发时可以有力地支持巴方,让印度战而不胜,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因此阿克赛钦是高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中国所拥有的这把剑可以轻易的置强敌于死地,印度也清楚这点,所以它多次要求中国把阿克赛钦给它,就是想避免被这剑刺中心脏。

同时,阿克赛钦是中亚的制高点,居高俯视中亚各国,进可以制服中亚各国,退可抵挡中亚各种势力的渗入,就是由于中国拥有阿克赛钦。

所以,几十年来不管印度怎么发展军事,它都处在被动防守,阿克赛钦牢牢控制着印度,保证了中国西南后方和新疆的几十年的安全,同时牵制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大大延缓了印度的发展。

因此,别看阿克赛钦荒凉,但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来看,它的价值远远高于藏南和达旺——阿克赛钦一寸土地抵得上藏南和达旺的一丈土地,为了吃到藏南和达旺这块肥肉,中国会掉很多肉,但握有阿克赛钦这把利剑,印度就永远受制于中国。

因此当年毛主席主席放弃藏南和达旺而坚决守住阿克赛钦,体现了一个伟人不同凡人的战略眼光。

和他相比,现在那些主张放弃阿克赛钦而要回藏南和达旺的人真的是鼠目寸光的平凡之辈。

有人认为现在是要和平发展,要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所以阿克赛钦不重要了,可以放弃了。

这种人太天真了,当今这个世界虽然经济高度发达,和平成了主题,但这个世界从本质来说还是个弱肉强食的丛林。

国家和国家间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较量一天都没有停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

亲兄弟都要闹分家,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事就更多了,以前的苏联,阿尔巴尼亚,越南,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所以任何时候自己的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急着要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这种做法是危险的,是不合适的。

要清楚的看到现在的中印边界现状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一个边界问题就牵制了印度几十年,浪费了印度大量的国力,使中国能安心的发展了几十年。

只要这个现状保持下去,在未来的几十年印度还要被迫处于防守,被迫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同时还有巴方牵制印度,因此在以后的几十年内印度赶上中国都是不可能的,同时现在的中印边界现状对中国来说处于巨大的战略优势中,中国可以比较容易的制服印度,使得印度在今后的几十年对中国都不会形成真正的威胁。

因此在边界问题上,中国要有清楚的认识,在任何时候中国都要有战略优势,关系到中国国家战略优势的地方中国万不可放弃,不然后患无穷。

所以在对印的策略上要抓住几点:

一,阿克赛钦是中国威镇中亚的制高点也是印度的命门,中国千万不可放弃一寸阿克赛钦的土地;

二,巴基斯坦是牵制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控制中亚的桥头堡和稳定新疆的屏障。

因此,中国一定要保护和帮助巴基斯坦,有了它,中国在中亚和中东就有了根基。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部分配图或素材来源于网络,观点及版权归真正的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删除。投稿或合作请后台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众视觉


user avatar   luo-hai-83-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62年中国和印度之间爆发了一次边境战争,中国人称之为对印自卫反击战,而印度则称之为弄瓦之战。此战中国边防部队以阵亡722人,负伤负伤697人的代价,取得了惊人的战绩: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可以这么说,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全胜。

可是让很多网友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胜利了,却依然选择了撤离,藏南又被印度占领了。

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国的补给非常困难。上图是一张藏南地区的卫星地图,红色区域内就是我国的藏南地区,下面的红线是我方主张的国境线,而上方的红线则是双方的实际控制线。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实控藏南的话,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粮草补给,都要翻越巍巍雪山,有很多朋友都去过西藏,哪怕是现在飞机火车汽车都能去西藏,可是进藏依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印度方面相对来说补给就非常容易,因为地形的原因,印度方面在补给方面完全不是什么大问题。

也就是说我军要想实控藏南的话,补给非常困难,可是印军却很容易。一旦印军回过神来,对我军进行小规模的袭扰,我军都将不堪其扰,甚至会因为补给问题不得不撤军。那个时候就是以战败的身份撤军了,完全没在胜利时撤军那么体面。

而且选择在战胜后撤军,给足了印度人面子,让他们一呢就算想继续作战也没那个胆子,因为被打怕了,二呢印军在法理上也没有继续战争的基础。

第二,中国当时面临着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的核威胁。1962年中国还没有走出三年困难时期造成的影响,可谓是国力空虚。可是美国和苏联却是站在印度一方的,甚至两个国家都对中国发出了核威胁。甚至美苏两国还有派兵助战的可能性,苏联已经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美国的航母也开到了孟加拉湾。

第三,撤军能为中国争取到更好的外交环境。当时中国和苏联已经交恶,而和美国早在1949年中国撕毁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后,就和美国彻底决裂,1950年还爆发了战争。可以这么说,世界上两大国际集团都对中国进行这围堵,而印度却一直以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国度自居,不仅和美苏英等列强关系密切,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也要优于中国。

中国选择胜利后撤军,就表面了中国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之所以打这次战争仅仅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已。当时印尼等国甚至说中国妄图控制别的国家,中国却在胜利后选择了撤军,就直接打了很多宵小的脸。

而在撤军后不久,法国就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了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西方强国,可是如果中印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的话,这样子的局面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1962年国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都没有放弃属于我们中国的领土,现在中国国力越来越强盛,进藏的条件也越来越优越,甚至制约中国高原作战的必备武器武装直升机也已经不是问题,中国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块先辈用献血打下来的中国领土。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注这个话题有一段时间了,也看了很多网友的回答,大家都提到了中印62年战争的某些方面具体现实。然而中间的谬误也是相当多的,存在一些误导人的地方,将中印边境形势讲得不够透彻。


本人也有一定的利益相关,我在中印边境呆了很多年,是一名前边防军官,与印度军方有过接触,也亲眼见过、亲自走过、亲手触摸过中印实际控制线很多地方。对这一带当然十分的熟悉,有时候做梦还会回到那个地方去。然而也可能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何况喜马拉雅山可不是庐山而已,她更加巍峨雄伟,也更容易让人迷惑。


所以,一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讲清楚中印边界也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情,算是存有敬畏之心。今天斗胆回答,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供网友参考。




中印边界问题的本质是西藏问题


在1840年之前,中印关系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虽然中印两国就这么紧挨着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但是两国往来十分的有限。如果不是现代互联网发达,恐怕极少有网友知道“王玄策”这号人物,也仅仅能够对唐玄奘的事迹有一点神话式的了解,不是佛教界人士恐怕也很少知道鸠摩罗什这些人。这基本上就是汉族地区对印度的全部交流与了解了。在现代化到来之前,印度、中国之间,互相存在与不存在,跟普通老百姓的关系都不大。


古代中国对西藏的实际控制力度非常有限,并不能实施有效的统治,仅存在法理意义上的羁縻。从唐朝的和亲政策开始,到元朝前期正式纳入朝贡体系,元朝中期正式设立宣政院将西藏纳入统治体系。

明朝一代对西藏主要是实施的驻军统辖体制,对西藏地方民事干涉较元朝少,而常备驻军制度得到了更好的完善。然而这一套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际驻军寥寥无几,相关驻军的军官全部是委任的当地人,实际上的统治力度与元朝相比是退化了的。从实际情况看,明朝对西藏的控制又从“统治”退化到了“羁縻”。

清代早期沿袭明代制度,随着内地局势的稳定,清代中期又进一步增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力度,特别是“金瓶掣签”制度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的订立,中央政府开始正式接管西藏地方事务。特别是福康安进军西藏击败廓尔喀人入侵,标志着西藏的军事实际上由中央控制。但是后来随着清廷的逐渐腐化软弱以及西方入侵,清廷逐渐失去了对西藏地方的实际控制,有西方传教士描述道,“大清派到拉萨的驻藏官员,乘着他的轿子在亚东街头招摇过市,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没有任何事务需要他操心,所有人都不理他。”

清末民初的大清政府驻藏衙门大臣赵尔丰,曾经在平定藏内叛乱以后,试图在藏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然而随着清廷的覆灭和自己的身亡,这场改土归流运动也宣告失败。这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代对西藏唯一的一次设置流官的尝试,是将西藏地区纳入行省体系的唯一一次努力。


民国,包括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时期,整个中国内忧外患,对西藏的统治基本上等于零。提到南京政府不得不又黑一把千古完人空一格常凯申公,此公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完全掌握四川、青海,大部分时间内政令基本上出不了南京市,指望他控制西藏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见,在1949年之前,中印两国实质上很少有时间能够直接接触。中原与南亚次大陆之间隔着整个西藏,地广人稀的西藏,根本就无法直接发生接触,中印两个古文明基本上是保持的独立发展的态势。在这期间,在外国势力的插手下,中印之间也有一些间接的交流。


历史走到近代,随着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始深入到古老的东方世界。这个时代的中印关系主要是由英国人主导的,以鸦片和茶叶、丝绸贸易为主的经济往来。现在耳熟能详的“斯里兰卡红茶”、阿萨姆奶茶,就是那个时期从中国引种到南亚次大陆的。而从印度输入到中国的,就是我们深恶痛绝的鸦片。中印两国之间是没有什么外交主导权的,甚至印度这个国家都还不存在。


境外殖民势力也插手了西藏地方事务,尤其是民国政府的无能统治之下,对于西藏地方政府,英国殖民者实施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分裂手段,企图将西藏事实与法理上完成独立。比如民国后期,尤其是解放军进藏前夕,英国派出所谓“联络员”直接插手策动了西藏的独立。


综上所述,纵观整个1949年之前的历史,中国与印度实质上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往来,谈不上仇恨,也谈不上情谊,仅仅是远隔重山峻岭的另一个地方而已。在印度以“国家”的形式诞生之前,中印边界是以西藏地方政府与印度土邦之间“约定俗成”的方式存在的。这条边界既不清楚,也不明确,更不是稳定的,而是始终处在变动中,没有确切的位置。


这就是“传统习惯线”的由来。你看到中印之间“传统线”,指的都是这一条模糊的边界。




中印边界问题的直接诱因是英国殖民统治


殖民者带来鸦片、战争和奴役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国家概念,包括“国境线”这个概念。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是个纯粹的地理学概念,并没有一个国家存在。英国人在二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殖民势力衰落,不得不寻求一条体面的脱身之策,南亚次大陆诞生了一系列基于英国利益的“现代国家”。按照宗教,将南亚次大陆粗暴的分为两大块,主要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另外还有传统上与印度教格格不入的廓尔喀人地区尼泊尔,信奉藏传佛教的不丹,与南亚次大陆隔着海峡的斯里兰卡。


现代印度继承了英国人的殖民主义思维,又对巴基斯坦进行了肢解,产生了孟加拉国。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包括东南亚地区


同时,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独立自主,将封建势力、殖民势力、买办势力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随着1952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西藏也迎来了彻底的解放。而1959年平息拉萨叛乱和西藏境内零星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标志着整个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彻底接管西藏地方事务,包括民政、社会体制、军事、外交与民族宗教事务。中国首次实现了在西藏的长期驻军,西藏的军事防务第一次是有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中国军队历史上首次长期掌控西藏——印度边境地区


中印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这个时候才完成了第一次真正的直接接触,作为两个现代国家,才有了产生边境问题的可能性。中印两国军队才第一次真正见面,在此之前,西藏与印度中间实际上没有两国军队。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麦克马洪


早在1914年,西藏地方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划定了边界。这条边界是如此的荒谬,签订双方都莫名其妙,一方是地方政府,一方是毫无关系的外国,当然是非法的。就像你想象一下,美国阿拉斯加州州政府,与中国政府签订一项协议,把阿拉斯加跟加拿大的边界给划定了,这都哪跟哪啊?没有任何国家会承认这种东西。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本身,抛开政治意义,仅从技术上讲,从近现代未定边界划定遵循的一般原则上讲,是部分合理的。近现代未定边界划定,一般遵循“山脊线”、“河流中线”的原则,根据历史居住人口进行划分。麦线基本上都是划在了山脊线上,只不过并没有严格遵循历史居住人口的文化、宗教属性,技术上讲问题不大,政治上完全非法。新中国政府当然不可能承认这种技术上合理、政治上荒谬的边界线。


这就是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两国对于边境问题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根本不同的。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国对于中印边界问题始终是秉承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并不明确的历史边界问题,是以负责任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按照以邻为善、大局为重的原则去处理的。


而印度文明无数次被打断脊梁,印度这个国家的诞生也不明不白,印度的独立来自于施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族意识。印度处理边境问题,是“以霸权维护民族意识、以侵略凝聚民族共识”,是以咄咄逼人的进攻性策略掩盖国内问题,避免国家的分崩离析。因此其边境政策,必然是寸土必争、锱铢必较的,很难以国际大局、以国家现实发展为准则,而是以刺激国内民族情绪为原则。





中印边界的现实状况,是印度国内狂热民族主义情绪导致的结果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印度主张的中印边界,不但不尊重中印传统习惯线,也不符合近现代国家未定边界划分原则,而是狂热民族主义情绪下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实质上,跟前几年国内狂热民族情绪下所谓的“日本省”是一种东西,是信口开河。


当然这张图对中国主张的中印边界是画错了的,锡金段中国主张与印度主张实际上是重合的,这一段争议并不大,中国也从没有主张吞并锡金。这一点希望读者注意。


在印度国内狂热民族主义情绪催动下,印度趁着新中国刚刚建立、中央政府在西藏立足未稳的契机,向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发动了蚕食行动,并实际控制了远超过麦克马洪线的土地。平心而论,站在印度的角度上,这么做是合理的、需要的。如果有一丝可能性,印度恨不得整个西藏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从而在横断山脉、川西高原、昆仑山一线建立中印边界,当然这是痴心妄想,他自己也知道。于是调整最高目标为西藏独立,至少是某种程度上的完全自治,从而成为中印之间的“战略缓冲区”。一个弱小但是独立的西藏,夹在中印之间,由两国共同控制,避免与中国直接接触,这是印度最好的局面,类似于蒙古国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一样。


然而随着西藏和平解放以及紧随而来的民主改革,这种梦想同样化成了泡影,印度不得不面对直接与中国接壤的局面。


印度不得不尽力控制中印边界的关键战略位置,包括几个喜马拉雅山中间的通道地形,和两个重要战略位置:亚东和阿克赛钦地区。这两个地方后面还要提到,这里先不展开叙述。


新中国当然不可能接受印度的战略进攻目标。纵观西藏部分的中国地图,实际上能够建立巩固的国境线的位置,只有三条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中方的战略底线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线,退到冈底斯山脉就意味着传统上属于中国的大半个西藏的丢失,而印度进占喜马拉雅山脉的通道,就意味着喜马拉雅山脉防线的失守。


有个赞数比较高的答案,号称“全面深入”,却把中印边境的位置都搞错了,搞到了所谓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去。念青唐古拉山脉其实是冈底斯山的一部分,远离中印边境,这是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此文中还把“藏南”和“山南”搞混了,藏南是“伪阿鲁纳恰尔邦”印非法占我领土地区,而山南市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


可见印度的战略目标一降再降,到此依旧触及了中国的底线,战争不得不爆发。





战场上搞不定的边界线,不要指望外交官在谈判桌上搞定


1962年的战争其实不用说太多,就是一场时间窗口十分有限的局部战争,在时间窗口内中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予印军以重创,粉碎了印度“战略前推”在西藏方向的美梦。

这个时间窗口,一方面是古巴导弹危机,世界主要注意力不在亚洲,另一方面是季节性气候因素,中印边境能够实施战斗行为。这两个时间窗口刚好是重合的,中方领导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国军人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战术水平和战斗技能、战争意志都处于巅峰,不得不说是一场“天佑中华”的力证。中方抓住这个宝贵的窗口,干净利落重创了印军,又在迅速实现了战争目的的前提下迅速收缩防御,结结实实的让印度吃了个哑巴亏


所谓“打出三十年和平”不是白说的。这就是“实际控制线”的由来。

这是拙作《实际控制线》,反映实际控制线附近官兵的生活,有兴趣可以看看。


印度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在1962年战争之后有过数次反弹高涨,却始终没有敢在西藏方向有所作为,就是这场哑巴亏、这口窝囊气的结果。


就像是你跑去挑衅一个吃不饱饭的拳击手,三番五次死皮赖脸,拳击手一跃而起抡起胳膊就给了你一个大耳刮子,然后又马上蹲在地上装小绵羊。你神都还没回过来,他揍完了你就装无辜装可怜。等你回过神来想找人帮忙,别人说他没错啊,我想帮你也没招啊?你恶向胆边生怒从心头起,想收拾收拾再打一架,却发现那个拳击手虽然蹲着装可怜,其实浑身都在戒备着,你估计又讨不到便宜。


你说你白挨一耳光还无论如何找不回场子,你窝囊不窝囊?


其实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中国倒是无所谓,咽不下这口气的恰恰是印度,使中印边境谈判陷入僵局的也是印度。





打不赢仗,咽不下去的气也得咽下去


关于中国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反而主动向己方后撤的原因,也就是本问题,理由总是众说纷纭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并不全面而已。因为不全面、不彻底、不根本,因此也缺乏说服力,导致各种说法都无法真正解决疑惑。


一是后勤说,即将到来的冬天大雪封山,无法在现有战线上面维持军队。这确实是当时中方军队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完全无法解决,但是这种说法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口实,批评解放军战斗意志不坚决。确实以游击战出身的解放军,放在藏南那个地方打游击,等待来年大部队再次出动有何不可?


二是时间窗口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以后,主要大国注意力放到亚洲这边,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这也是战略上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同样授人以柄,批评中方战略意志不坚定。不是说你独立自主了吗?这不遇到了事情还是要仰人鼻息?


三是中印关系说,考虑到中印之间长期关系的需要,中方主动放弃了占领的土地,以期平息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中印关系长期友好。这确实是一方面的考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也让人抓住把柄。后来印度的表现完全违背了这一目的,并没有起到作用。


四是地形无法坚守说,藏南地形不利于中方固守,不得不撤退到利于坚守的山脊线附近。这一说从军事上讲都不算是正确的,藏南——印度平原之间的斜面从军事上是可以坚守的,可以在传统习惯线附近建立巩固防线——不考虑后勤的话。这个疏漏给了许多人批评的口实,同样是边界,怎么伊犁河谷就能守住呢?


最荒唐的说法是,藏南地区可以生产水稻,如果纳入西藏,那么西藏粮食就能够自给,从而独立倾向更明显。这个说法就是搞笑了,藏南地区能不能生产水稻还两说呢,新中国建立、印度独立以前西藏地方政府上千年来一直管辖着藏南地区,怎么就没有实现什么子虚乌有的“粮食自给”呢?也没有能够实际上法理独立呢?


以上五种说法漏洞都很大,给了兴风作浪的人机会,即使把以上五个说法都综合起来,也很难不被找到漏洞,从而把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中方主动的后撤,渲染成“守土无方”的行为,再加上利用网友们对中印边界历史的不了解,煽动起一股不小的“藏南情绪”,成为一个有可能的爆点。还有提60年代国内困难的,这个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从来没有人光明正大的说过,咽不下这口气的不是中国,吃亏的不是中国,占大便宜的才是中国。出于对外关系的考虑,出于中国文化传统中隐忍谦逊的习惯,没有人正面去解答这个问题。这种做法在现在的互联网圈子里,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确实显得不合时宜了。





中国在1962年战争中不但是胜利者,也是获益者


战争从来不是以单纯的争夺土地为目的。单纯争夺地盘的战争,数千年就不存在了,只有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会这么干。


你可以把中印1962年战争,理解成中国古代汉朝的“靖边战争”,霍去病卫青那种针对游牧民族快打快收的清缴战争。这样的话你就很容易理解1962年战争胜利以后迅速撤离的行为了。


卫青霍去病们同样取得了军事上的完胜,同样迅速放弃了战领的土地,为什么呢?


因为战争目的已经达到


卫青霍去病从来没有想过跑到漠北去种地,去屯垦,把汉族人弄到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开荒种田发展农耕文明。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只会在大漠中选择有条件农耕的几个地方,如宁夏平原、河套地区、天山附近,开展军事屯垦,一手拿枪一手拿锹,发展一小片农耕文明。就是这些小片小片的农耕文明地区,成为了洒在边疆的珍珠,起到了桥头堡和堡垒的作用。


卫青霍去病的脑子里就从没想过要把土地占下来。他们的战争目的根本就不是占地盘,而是一方面打击游牧民族势力,一方面占据关键战略位置,建立堡垒。


那为什么历史上不去批评卫青霍去病,而是将他们奉为汉族民族英雄和战争之神,到了新中国这里,几乎完全一样的行为就会被批评呢?


除了一些错误的宣传渲染,主要还是过去很久的历史失去了利用价值正在进行的历史有利用价值





中国拿到了中印边界的精华部分


与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一样,对印自卫反击战实质上是一场“靖边”战争,目的是消弭周边战争危险,维护国内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战争目的不可能是以夺占土地为目的,而是打击境外势力、控制关键战略位置为主要目标。在此条件下,控制土地本身就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国内长期受到“藏南地区可以种水稻”的说法的影响,总以为藏南地区是个好地方。实际上藏南地区是典型的“绿色荒漠”,开发难度一点都不低于漠北。


藏南地区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大的区域之一,跟亚马孙雨林有得一拼。区别在于亚马孙雨林是平的,藏南地区是连绵不断的山地。藏南地区确实可以种出水稻,但是这个水稻恐怕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水稻。印度本身自己就是水稻主产区之一,印度拿到藏南地区之后也没有在藏南种水稻,因为这么做根本就是亏本的。


谷歌地图非常鸡贼的把“阿鲁纳恰尔邦”的行政区划隐藏了,两边不得罪,我自己简单画了一下这个区域的卫星图。

可以看到,藏南地区是连绵的山脉,属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的“卷积层”,照样是大块大块的山脉。

红色箭头所指就是藏南地区的地质属性,蓝色箭头是喜马拉雅山脉。

这里则是藏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出境的位置,此后流入印度国境,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最终在孟加拉湾入海。我们把这个地方比例尺缩小一点:

可以看到,到处是那种山间的深切河谷,突然就变成了平原上蜿蜒的河道。


深切河谷、山地里面确实“可以”种植水稻,但是实际上也只是“可以”。指望这地方大规模生产水稻无异于痴人说梦,一是气候根本不适合水稻生长,雨季与水稻生长季重合,水稻根本就没法扬花、结籽,降水太多也无法保持肥效,大部分土壤根本就是“溶淋土”,表层肥力非常薄弱。二是山地种植水稻,你必须大规模修建梯田,山坡地你种个毛的水稻啊?另外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需要砍伐开荒。要把藏南地区真的开发成能够大量种水稻的良田,那是一个9万平方公里、崎岖山地、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中间还隔着喜马拉雅山的严峻巨型工程,别说当时的中国,就是现在的中国再加上美国,完成这个工程都是天方夜谭。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把水稻?


所以“藏南地区能够种植水稻”的说法虽然对,但是是正确的废话,只有完全不了解水稻种植和藏南地区实际地形气候的人才会相信。


实际上藏南地区在印度手里到现在也是个极度贫困地区,印共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要是按照“能种水稻”的片面说法,岂不是早就成了鱼米之乡了?


藏南地区实质上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而更为重要的是喜马拉雅山通道阿克赛钦地区。这才是中印边境一带的“风水宝地”。



我们先说阿克赛钦地区。这里离印度首都新德里直线距离仅仅400多公里,直接威胁印度经济发展最好的北方几个邦,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我国国内来说,也是联络新疆和西藏两个边疆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补完中国边境线的最后一环,有了阿克赛钦,整个西南、西北边境线连成一个整体,失去阿克赛钦,则西南边疆与西北断开。


中国占据了阿克赛钦地区,对于印度就是如芒在背、如剑悬头,而且处于“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的形势。中国的战斗机、轰炸机从阿克赛钦方向出发,半小时不到就能到印度首都,连稍微射程远一点的导弹甚至是火箭炮都能直接威胁印度首都。而印度就算炮火满覆盖了阿克赛钦地区,对中国不过是疥癣之疾。这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对称的优势地位,只需要少量驻军就能让印度寝食难安,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别着急,所谓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真双行,天下这么好的事情偏偏还发生了一次,倒霉的还是印度。

祸不单行啊……


这个地方就是西里古里走廊,在我国日喀则市亚东县南面。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的“七寸”,是联络印度“东北六邦”与印度本土的唯一战略通道。打起仗来印度当然可以欺负贫弱的孟加拉国,从人家的地盘调兵遣将,但是一旦被切断,东北六邦的独立倾向肯定会非常明显。


上图中红线以内是我亚东县,蓝线以内就是西里古里走廊。可以看出亚东县就像一把匕首,死死地卡在印度的七寸上面,想斩下去就能斩下去。事实上中国军队根本就不用跨过边境线,在自己的国土上就能封锁西里古里走廊,这点纵深都不需要太厉害的火箭炮,传统身管火炮就能搞定。


要命的是这一段边境线还是已划定边界,中印之间并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中国和不丹的边境线。


我们还是来打比方,这个形势,阿克赛钦与亚东,就像是秦皇岛和张家口属于美国领土一样。如果美国占领了秦皇岛和张家口,中国的感受就跟印度现在的感受一模一样。占了秦皇岛,山海关通道就断了,东三省恐怕就得说苞米碴子味儿美式英语,铁岭改叫iron hill,赵本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占了张家口,北京就无险可守,一个冲锋就到你首都城下,这还怎么搞?

现在你知道印度这一口窝囊气到底有多么的窝囊了吗?





穷寇莫追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都占了这么大便宜了,纠结着那一块实际上并不能种水稻的藏南地区其实没有意义,这才是1962年战争中国明明获胜了还要撤回去的根本原因。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干因小失大的蠢事。


你弯腰捡五块钱,手机被人偷了,划得来吗?


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比我们更懂。之所以在藏南问题上面制造话端,借题炒作,无非就是想要忽悠中国人干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


假设中国真的在藏南跟印度死磕,把局部战争打成了全面战争,那么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局面呢?巨大的后勤压力,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巨大的军事开支,巨大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印成为世仇,西藏难以安宁,整个建国以来的局面毁于一旦。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占据了战略要地,能够时刻遏制印度,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战略价值的东部、南部沿海,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所以说,1962年战争中国不但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达成了两大战争目的:一是打击进犯势力,从军事上消灭了印军,二是占据战略要地,从战略上占领了对我十分重要的地区。战争目的达到了,而不撤军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满盘皆输,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怎么做。


不能在细枝末节上与敌纠缠,错失战略良机。中国人可从来不干这么蠢的事情,印度人才爱干。


这目前对印度极端不利的局面,是印度人自己造成的,求仁得仁。口实是印度给的,打又打不赢,反攻遥遥无期,一口窝囊气耿在脖子里,咽也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然而中国向来秉承的是以邻为善的思想,并没有领土扩张与霸权主义需要,是愿意与印度实现深层次的和解的,愿意与印方以及周边相关国家一道,本着诚以待人的态度,坐下来解决边境争端问题。中方已经拿出了十足的善意和诚意,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主动撤军,表达了不愿意战争的和平心愿。于情于理都是大国风范,负责任的做法,我们希望与印度双方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共建团结友爱的两国关系。


只要阿克赛钦和亚东在我们手里



最后还是抒情一下下吧。


我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在中印实际控制线上面穿烂了多少双鞋子了,这里实际上是我从一个男孩真正长成大人的地方,粗粝的高原风沙,把我嫩嫩的脸磨成了糙汉子的厚脸皮。而我也用我自己的体温,温暖着这里像狼牙一样伸向天空,冰冷狰狞的石头。对于这个地方,我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


恰好,在我的哨所里,天气好的时候极目远眺,能看到藏南那些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


你要说不想拿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不能种水稻,你砍树卖了也挺赚钱的不是吗?更何况说不定长出别的什么好吃的呢?


然而现实是你不能这么干,寸土必争是伟大民族,只争寸土是那啥民族。为了礼貌,我们姑且叫做“开挂民族”吧。我们有过汉唐,所以我们知道战争的本质,知道土地的本质,知道有理、有利、有节,卫青、霍去病以及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们珠玉在前,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知进退的民族。开挂民族向来都是挨揍,一天不挨揍就皮痒,这个可以理解,不能认同,更别指望着成熟民族跑去学习这种二……行为。


更何况我是第一支出现在这个地方的中国军队呢?


1949年之前,中国军队实际上从来没在这里存在过,从来没真正控制过这里,而我们这支军队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喜马拉雅山上,这怎么就不是开疆拓土呢?


我为这个民族自豪。我为这个国家自豪。


user avatar   wang-yue-8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晒战争数据的数据党,建议撤销中央军委,外包总参业务给百度,因为按这种逻辑,根据苏德战场第一个月的“数据”,苏联已经亡国了。

二、说补给不是问题的,欢迎支援戍边,天朝支援步枪一把,子弹万发,请君在地自行解决补给,白日猎熊,睡前屠狼,“逻辑上”哪儿都是南泥湾。

三、说个简单事实:战争最后期,沈阳军区司令部的压力比前线大N倍。各人自己理解。

以街头混混干架的水平和文革武斗级别的思维,来判断战略层面上的战争决定,然后写几千字嘲笑太祖,呵呵……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如果美丽,那无所谓你怎么追都行。如果你不行,或者他们不喜欢你这款,是不会因为你更懂球愿意看球和你在一起的。他的确喜欢足球,但没说什么都得和足球有关系吧?按你的逻辑梅西的老婆就该是女足队员,可实际上并不是。

所以,做好你自己,用你擅长的方式去打动他,而不是硬要去在足球做什么。你要是喜欢的人喜欢钱,难道你就给他送钱吗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x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相关话题

  请问范文澜和蔡美彪的《中国通史》如何? 
  为什么会有国家允许美国将核武器部署在自己国土? 
  既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为什么我们要熟读史书? 
  战争有多残酷? 
  二战中的日军为什么不怕死? 
  历史上有哪些啪啪打脸“天子无戏言”的故事? 
  志愿军的士兵都是『志愿』参加的吗? 
  英国作为没落的老牌帝国国民性格依然骄傲,但中国作为更加老牌的帝国,为什么骨子里却不是那么自信与骄傲? 
  孙中山为什么这么喜爱南京? 
  战场上有哪些阴损的技巧和历史?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河南饮食走不出去?
下一个讨论
这是唐三彩吗?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