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在众多起义军领袖中,只有李自成被人唾骂?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攻克过中国600余座城市,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关于这场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事,台湾将其定性为一场“动乱”,但大陆教科书对其极其推崇,不仅将其定性为“起义”,推至“反侵略、求民主”的高度,还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为“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跟太平天国运动一样,对历史上多起类似事件,两岸教科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定性。在台湾,推翻明朝统治的李自成被描述为“流寇”,在大陆,李自成则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农民领袖。


“大陆教科书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评价高,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但台湾没有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影响。其实大陆现在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也不是那么赞扬,大陆以前也用‘暴动’一词形容过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这个词不见得是否定,”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告诉BBC中文。


而林杉认为,这些事件本就属动乱,“起义”一词体现的立场更强。“造反这种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事实上就是动乱,成功了就叫它革命。”


分歧最大的国共内战


林杉告诉BBC中文,台湾也有类似“十五年战争”的提法,但正式考试时还会用“八年抗战”。


引自

《同样的中国历史 不同的两岸教科书》



文中图表由BBC中文社交媒体记者雷展程制作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林杉为化名。)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封建社会,除非朱元璋这种打出头的农民起义领袖,否则都被唾骂,这叫阶级立场问题。


新中国之后,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都在承认其阶级局限性之外,整体予以肯定,这也是阶级立场问题。


最近一二十年吧,突然有那么一些皇汉,觉得历史教科书都是瞎扯,要不是满清入关,大萌肯定应该顺利走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现代第一强国。那么满清为什么能入关?还不是李自成不懂民族大义,非得造反,使得伟大的崇祯皇帝兼顾不好?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些人这么想?还是吃的太饱了,所以不相信会有赤地千里人相食这种局面,觉得自古人人吃饱饭人人能读书应该很正常,这种社会大萌必然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啊,李自成必然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啊。

归根结底,这事还得怨袁隆平啊。



user avatar   li-ya-ting-19-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单只看袁崇焕案当然不是冤案,罪行有一码是一码,足够给他吃刀子了,毙个一两回并不很冤。


问题是.....有一大半的勋贵、庸官、阉党、军阀那种动摇国本的应该凌迟几十回,大明敢么?

之前的辽东将领,“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比起袁他们给个七八刀,有啥问题么?


那袁为啥吃刀子?吹最大的牛,打最响的脸了呗。......况且,身处高位本来就很难完全干干净净,谁还没个吃刀子的罪.....

冤吗?不冤吗?emmmmmm.........


高赞举了D的例子,我也举一下表达我的观点,黄克功案知道吧?一个团级干部因感情问题枪杀恋人,他的死确实罪有应得,而且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没毛病吧?

问题是 那吴化文投奔日寇、残害百姓、阻挠抗战怎么算?他罪行够不够大?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颗花生米? 结局:战场起义,将功赎罪,安度晚年。

少帅放弃东北、不肯抵抗、白赠国土怎么算?不是蝗军满世界开打他就是千古罪人了。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百颗花生米? 结局:都懂。


这些不是说黄就不该处死了,只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双重标准是一直伴随着OO存在的,嘟嘟有罪,揪出来就得死,没毛病,一点都不冤,但真正冤了天下苍生的人逍遥自得,才是另一种冤


user avatar   huan-sh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因此去学一门学问显然是不需要的,攻壳提出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思考的话题,而不是一种思想哲学体系。一遍看不懂也正常,因为这个动画在各个方面制作优秀,第一遍往往会更注意在动作场面或者剧情等其他方面的东西。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到下一个剧情点了。所以弄懂攻壳中想说的思想,TV动画2周目以上是必须的。

你提到哲学和社会学2个方面,那我也谈谈这2个方面我的看法吧,当然攻壳不只是谈了这2个方面。

其实攻壳抛出的哲学思考话题很简单,就是当处于一个网络极度发达,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当记忆可以复制,转移,消除,修改的情况下。传统的区别人类个体的方式就开始产生矛盾。或者说人类在抛弃宗教影响下,还缺乏一种真实区分人类思想个体的标准。这个问题在现实中还不会产生问题,但在攻壳那种信息科技水平下就会产生问题。攻壳中,区分人类思想个体是GHOST,放到现实中意思是鬼,幽灵,灵魂。但是这些词在现实中都是或多或少含有宗教含义的,科学定义下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大部分字幕组都采取不翻译这个词,直接放出英文,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用现实中的定义直译,太容易联系到宗教意味。而这个词实际想表达的是科学定义下的灵魂,删去宗教定义的灵魂,或者另一个比较接近的词是意识。攻壳就是想谈谈这个GHOST是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个涉及到一些哲学意味的话题并不难,因为现实中每个人肯定都想过。科学上解释大脑的运作,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利用生物神经信号来获得记忆,并且利用记忆进行各种复杂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思考活动。但对比电脑,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缺失的,我们用电脑,电脑主机CPU对应大脑的运算功能,主板对应各种神经型号的传递,内存和硬盘对应储存记忆的皮层,那么使用电脑的USER是对应什么,没有USER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对应到大脑,是谁在作为USER指挥大脑去做事情。一般现实中会想到意识这个词,但是意识是什么科学上现在说不清楚。所以当人脑对应电脑时,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而攻壳的世界观下,恰恰是一个人脑电子化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攻壳也无法给GHOST定义,只能说是用很多事例来说明必须有这玩意的存在。比如说少佐和笑脸男共享了记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一个人。

最近上课,老师谈脑机接口,也扯过这些东西,所以谈的比较多,其实上面废话较多,精简下来估计也就几句话。所以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方面就不多谈了,直接精简吧。

社会学方面就是赛博朋克作品普遍要谈的东西,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反乌托邦。这种作品包括攻壳,一般都会描述政府,大公司大资本家,会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强权,而主角队,无论是革命者,犯罪者,还是什么其他种类的挑战者,也往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科技来反抗这种强权压迫。攻壳的主线,TV1中做微型机械的医疗公司(名字忘了),警察局都是强权的这一方。九课和笑脸男是对他们的挑战者。而TV2中久世英雄是挑战一方,但他们太激进了,实际用的压迫手段让观众更觉得他是强权一方。所以社会方面,谈的阶级统治和我们现实的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随着人类普遍认知的提高,上层阶级要维持统治,会倾向于尽量的让下层民众感觉不到自己在被压迫被统治,就是反乌托邦作品中的要反的这种表面理想的社会。而赛博朋克作品作为一类的反乌托邦作品,特别的是,其中信息科学技术的发达导致信息可以操控,甚至记忆可以操控,使得思想的操控和反操控成为一个焦点。攻壳也是表现这方面的东西。




  

相关话题

  不应该拿中国和印度比较吗? 
  为何同为封建王朝,中国明朝与英国都铎王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为什么良渚文化可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而龙山文化等其他文化不能证明? 
  《酌中志》提到的‘林下’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感觉历史的设宴诛杀权臣或武将,感觉这武将权臣好傻,傻傻去赴宴? 
  怎么评价李林甫?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三个人的抗元贡献怎么排名? 
  如果代替明朝的是一个汉族政权(比如李自成的大顺朝), 能否在19世纪像沙俄那样成为二流列强? 
  如果李自成联合吴三桂击败了清军,统一了中国,历史会如何评价他? 
  长征遇到哪些困难? 

前一个讨论
亲戚帮找了两个公务员的工作,一个是红十字会,一个人是中国移动,这两个选哪个好?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军阀吴佩孚?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