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官方经济口的专家表现得很好。
对现有问题概述的很精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
1月的金融口和经济口数据都证实了以上三个问题。
对迎接问题的措施表述很清晰:“稳”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不会轻易的下猛药,用猛涨投资和海量消费补贴来促进经济)。
所以大家抱怨下形势,但不要想形势改变。
其实去年经济表现是远超预期的:去年年初的时候对经济增长设定为6,结果完成8.1。对CPI的控制目标是3,结果只涨了0.9%。
也就是说,即使很多人抱怨的去年经济再拉跨一些,也依然在预测程度内,也就不会有刺激性的大政策出来。今年也会是如此。
今年的情况可能是敌不动我不动的对耗:最近先后和伊朗,沙特,俄罗斯签署了能源供应大单。对非洲和南美的经济扩张也很稳健,美国没来捣乱。这样进口大头是稳定的。
出口方面,供应链想转出中国也需要较长时间,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所以出口主体也可以稳定。
在国际贸易总体稳定,投资自己可控,消费增速下来但好歹还是增加的情况下(也就手说在国际比烂大赛中怎么也不至于太烂)。经济和金融整体都会以求稳为主,主要精力用来消化内部风险,一些行业会收到很大打击,高风险领域私企会让给国企。
大伙在2022年还是别辞职,别炒房,干个体户还是选经济型刚需方向的好。
说明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输入型通胀。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CPI和PPI,能够长时间保持这么大的差距。不少高赞把这个现象,解释为消费不振导致厂商无法提价。但这个原因是不能解释长时间的CPI和PPI的偏离的,因为世界上赔本的生意是做不长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大的CPI和PPI的偏差呢?因为对于今天大多数的最终商品,原材料占据的成本比例非常小。比方说,对于一个手机的价格来说,原材料成本,包括矿石、石油等,占据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又比方说,一件化纤的衣服,其中原材料,比如石油的成本,占据的比例同样相当小。
同时,我国对于一些重要的中间产品,特别容易把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端的那种,比方说油、电,实行了一定的价格控制。使得这方面的成本上涨,不容易传导到最终产品中。
所以,单纯大宗原材料涨价,对于大多数最终产品的影响并不大,并不会对我们日常的货品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从下图的PPI的数据也可以可以看出,越是趋近于原材料的项目,同比涨幅越高。比方说生产资料、采掘、原材料的涨幅较高。和大宗原材料关系小的项目,同比涨幅较低,比方说生活资料、食品。衣着和一般日用品,和原材料有较小的相关性,稍微高一些。加工业介于中间。
具体来看的话,在下图的出厂价格中
可见随着产品的深加工,原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慢慢下降。及至最终产品,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
所以,中国CPI和PPI的偏差,恰恰证明了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没有超发。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原因在于大宗原材料的涨价。
未来如果世界经济稳定一段时间后,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仍然偏高的话,那更大的可能是美元超发引起的国际市场美元计价商品的通货膨胀。应该通过美元贬值来修正。
相比而言,美国的CPI较高,更有可能是由货币超发引发的普遍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这么长时间ppi压不下去,伴随人口的下降,通缩是必然的。
放水了,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这个叫通胀。
大伙不消费,商家降价销售,导致钱越来越值钱,这个叫通缩。
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放水了,大伙还不消费,一边通货膨胀,一边经济不发展。这个叫滞胀。
没那么复杂,说明要加工资。
问题是怎么在不直接分钱到户的前提下,用劳动间接发钱到个人手上。
完美的阐释了什么是“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其实在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经有明显的苗头,经济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定位非常准确。
供给端通胀终究没能压过需求端的通缩,关键点在于居民口在高杆杠、疫情对储蓄和收入的叠加影响,灰犀牛是过去十几年过度对居民储蓄和杠杆的挖掘,导致大量的现金流被利息吃掉,再加上疫情黑天鹅对各个行业的冲击,收入也受到影响。
首先没多少钱消费,其次人们经历疫情更加注重防风险而让消费雪上加霜,内部没有消费情况下,要么不断出口承接越来越不值钱的美元和通胀输入,要么内部投资驱动型转化不成利润,负债投资部分无法偿还债务和利息,违约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不违约的前提是发更多的债偿还以前的债务,本次1月的社融和货币供应大幅度提升大概率与此有关,但还是没有多少钱溢出刺激消费,可能会出现货币越来越多在金融体系空转的情况。
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大概率不是短期能结束的,货币在金融体系空转也大概率不是长久之计,惊涛骇浪中各个经济体都在拖,变数出现在何时何地都不好说。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存在了。我记得有很多研究报告讲这个,你需要的不是知乎,而是wind。。。。
短期需求端的差异还是挺明显,但长期如何还是很难讲的。
找了个图,对比了一下中美两国CPI和PPI,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PPI方面,中美两国趋势还是相对一致的,都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的涨价而上涨,这个趋势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所谓的“供给冲击”。
但差异的点在CPI
在CPI方面,美国一骑绝尘,跟着PPI策马奔腾就对了,但反过来看我国,CPI跟PPI呈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剪刀差。
单看图示,如果说我们这是对应是需求端通缩的话,那美国似乎就处于供需两旺的赢麻阶段,但从现实来看,美利坚人民正饱受着通胀的压力。
对于民众的实际感受来讲,相较PPI的上升,CPI的变动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更直接的,在PPI剧烈上涨的同时,CPI保持微增也说不上什么坏事,只要后续提振起来就可以了。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在“预期转弱”。
提振需求端的模式主要有俩,一个是增加现实收入,另一个则是拉升信贷。
这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增加现实收入靠的是分配,看上去很好,但阻力很大,改分配是相当痛苦的,割的是富人。
拉升信贷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增量,只不过走的就是一两年花完三十年的钱,代价就是所有人背上负债。
只是看最后咋选罢了。
说明了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滞涨和内需萎缩问题。
根据官宣的最新数据,国内PPI-CPI之间的剪刀差依然高达8.2%。如果将时间线拉长,那么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则更加明显。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国内PPI-CPI之间的剪刀差(绿色线条)已经创下了近22年来的最高纪录。国内经济的滞胀问题(生产领域通胀、消费领域通缩),早已不言而喻。
在国内PPI-CPI剪刀差飙升的背后,则是下游行业的“死或生”问题:由于终端消费领域的萎缩,下游企业难以将成本传导至消费者,从而导致亏损和破产倒闭。如果PPI-CPI剪刀差继续维持在高位,那么下游企业的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出现亏损和倒闭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下游企业主要都是吸纳了大量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因此经营压力的加大,不仅将会直接导致国内的(真实)失业率大幅上升,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内需消费进一步萎缩之间的恶性循环。
而对于国内广大瓜众来说,在滞涨的情况下,最鲜明对比的则是就业问题[1]。
于是,在内需消费这架引擎彻底熄火的情况下,投资这架引擎就出现了严重反常的画面。
2月1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的社融数据,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1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然鹅,从具体结构来看,1月份的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增量规模(1.27万亿元)相比,降幅高达33.6%;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
另一方面,全国Top 100房企1月份共计实现销售额525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9.6%,与2021年的月均销售额相比降幅则达43%。这个降幅程度,不仅超过了2021年12月的同比降幅水平(35.2%),甚至已经超过了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刚刚爆发时的降幅水平。
同时,A股市场在1月份也回调明显、核心指数普跌。截至春节前(1月2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月内跌幅分别为7.65%、10.29%、12.45%;主力净流出近6000亿元,一大波龙头纷纷被抛售。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除了银行板块小幅涨2.33%之外,其余30个行业全部下跌,其中13个行业月内跌幅均超过了10%。
也就是说,央妈这次放水既没有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复活、也没有流入股市。
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呢?
实际上,央妈这次放水主要流入的是企(事)业单位。1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增量规模相比,增幅高达31.8%。其中,企(事)业单位1月份的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1.01万亿元、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
而在2021年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5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4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05亿元。
也就是说,在2022年1月的新增贷款3.98万亿元中,Top 2的增量为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345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193亿元)。
而在企(事)业单位1月份的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出现飙升的背后,则是国内早已肉眼可见的债务危机。尤其是企(事)业单位中最具特色主义的LGV: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这也意味着,1月份国内社融的飙升,背后的根本性实质是央妈在通过放水让国内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能够继续还债(借新还旧),从而避免出现债务危机连锁反应所导致的系统大崩溃。
那么,这个债务危机的规模到底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
根据财爸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2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ZF债务付息支出10456亿元,同比增长6.6%。
这也是国内广大地方政府在十几年如一日的疯狂举债(靠借债度日)之后,债务利息支出(绝对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而10456亿元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2016年ZF债务付息支出(4991亿元)的2.1倍。
也就是说,国内的债务付息支出在过去5年来翻了一倍。而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依靠借新还旧来续命,也凸显了央妈放水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在(金融)空转。
根据央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末,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实际上,这也是国内史上第一次出现M1负增长。尤其是在M0(流通中的现金)高速增长18.5%的情况下,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却反而出现了负增长。
这也意味着,单位活期存款出现了大幅下跌。
事实上,2021年12月~2022年1月,“单位活期存款余额”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骤降了4.89万亿元。
而这个数字,已经是2021年同期的“单位活期存款余额”降幅(0.53万亿元)的9.2倍[2]。
也就是说,尽管春节因素一般会导致“单位活期存款余额”在1月份出现下降,但高达9.2倍的差异,则说明国内经济的债务危机[3]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
于是,现在的问题就变了:要维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体量,仅仅依靠金融空转的操作究竟能够维持多久?
由于之前有关社融的答案已被壁虎删除,因此一些涉及sensitive内容在此无法详述。
【此处删除1650字】
东野圭吾说,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样,越吹越大,最后啪地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
楼下保安则说,像《艾尔登之环》这样的游戏,game over了可以再开一局;但债务危机一旦game over,就可以一直在家打游戏了。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2房地产沉思录》update 08,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4]或new base[5]中查看原稿。
消费是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负债,外贸是看生产能力和产品性价比。
如果靠消费拉动增长,那居民收入就必须较高,如果靠外贸增长,产品价格就必须有竞争力。
不谈论技术问题,就从整体来看,想同时收获外贸增长和内需增长,就必须得有几个前提:
1.你的货物独一无二,无论价格高低,别人只能从你那进货,这样原材料的价格和产业工人的工资就不会过度影响你最终产品的定价,才能保证你的利润旱涝保收,比如高通这种芯片公司。
2.居民收入增多,内需增加很可能会导致第三产业发达,以及进口增加,所以金融,地产,服务产业等会迅速挤占原先占优势的第二产业的位置,所以保证内需增长,就必须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印钞政府,能够在任何时期抵御贫富分化和居民钱包被掏空后的通缩期。
所以实际上,可以看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上游产业被切断供应链,斩断了向上爬升的空间。下游产业,受国际大环境,国外需求,原材料价格和工人缺工、工资增长等影响,获利极不稳定。
而内需增长,必然会带来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繁荣。房地产业已经导致居民负债节节攀升,再加上地方债、企业债的到期交付,以及2年多疫情的医疗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政府已不可能轻易动银根。
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下游生态位的发展极限,你的货币不是世界货币,没法印钱让居民富起来,然后从国外购买商品,缓解居民生活压力。每一次降息、将准,增发都需要非常非常小心,小本经营,生怕财政崩溃。
你的企业苦心钻研十数年的技术研发,现在被告知不允许进入该行业。所有向上游进发的技术企业都会被制裁,直接在海外断掉融资,销售的可能。
下游工业的产量已经达到极限,供给全世界,随着世界需求的稳定和下滑,以及其他更贫穷国家的后发发展,未来的外贸已无增长空间。
连年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导致国民人口生育率连年下降,低过国际警戒线,未来老龄化会继续加快,适龄劳动人口大幅缩减。
其实根本不用看具体的数据,就像2016年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还在大谈特谈,生育率的降低是地方数据不准,统计失真,有瞒报等等。并且全面二孩实施,18年的新生儿将达到4400多万一样。(21年1000万出头的新生儿)
你在当时跟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辩论,你是辩不过的,他懂得各种统计的技术环节,会用几十年丰富的经验打败你,但是当6年过去,大势在眼前,你就知道他有多胡扯了,就像当年那些认为5G会是中国技术崛起的标志,美国从此开始给中国交专利费一样胡扯。
只要把事情的性质搞明白,未来的发展是很清楚的。外贸和内需的空间在世界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已经被限定死了,政府无法发钱,外贸有上限,讨论这个月上升,还是下个月下降,分析一通,是没啥意义的事。
未来几年会越来越清晰的验证这个局面,经济危机是必然发生的,根本没有在不改变世界格局的前提下,一国政府独立解决其他国家带给你的问题。
靠内卷,靠爆肝,靠996,那也没用。人家已经在规则内,给你限定死了,努力的效果是有上限的。就像一个中国学生再努力学习,再拼命,他也没谷爱凌那个条件可以同时达成滑雪+学习接近满分的效果。
中国再拼技术,就算制造出比美国更先进的芯片,那也要看欧美圈子为主的买家要不要。华为的通信不是物美价廉么?不是性价比最高么?可为什么欧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用呢?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个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根本不是经济问题,方向错了,努力越多越反动。
稳中加固
稳中向好
双重BUFF加持的好日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