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张铁生其人其事?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张铁生当年的原始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并没有任何一门考零分。

而且张铁生是个人才。不是我针对谁,但是跟他相比,高达九成八的知乎用户都是辣鸡。

他在卷子背面写的那个东西是这样的: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张铁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跳出意识形态的桎梏,你们看出这是个啥来了么?对,这就是一个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人人要写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如果你学习不好,想申请美国的大学,留学中介肯定会告诉你要这么写个人陈述:

1.小时候没空读书,但是干了很多社会工作 2.有伟大的梦想 3.希望学校录取

1973年国内的信息还十分闭塞,而且他在乡下,不可能看过美国大学申请指南这种东西。这些套路可全都是他自己摸出来的。

而且张铁生后来创业成功,现在是上市公司老总,身家数亿。多年来笑话他的那些朋友,还是[不友善]照照自己到底长啥样比较好(笑)。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铁生1973年写在试卷上的信向当局指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即便其中掺杂着他的个人情绪,也绝不能忽视作为主体内容的真知灼见。现在如果有哪个中学生在放弃高考的同时,就当前社会局势上书言事,写到类似的深度和尖锐度,我认为也应该给他一个进修的机会,何况张铁生得到的进修机会还很一般呢?

(铁岭农学院,定向分配回农村,换到现在也就是一个驻村干部到XX省农业大学进修2年,进修后回基层的经历吧)

那么,张铁生的文章好在哪里呢?我们先回到毛选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简而言之,政治首先要知道依靠谁,反对谁。当然此时未曾有内战,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不需要把应该反对的人夸大为“敌人”,但至少应该奖励贯彻自己政策的人,打击那些破坏政策的人。

张铁生是下乡知青。当时中等教育扩张太快,超过了工业规模的增长,所以势必有多数中学生留在农业社会,从事效率较低的工作。为了公平起见,显然应该让所有中学生接受公平的选拔,考察知识和品质,挑选最优秀的一批人参加现代技术培训,参加工业生产或进入管理岗位。

所以,城市知青不能有特权,应该和农村知青一起参加农业生产,这既体现了公平,也是一种选拔——坦然接受公平的制度,并支持这个制度的人,当然应该优先得到发展机会。对于这一点,我之前的文章也提过,这里只给链接和选摘。

知青当年下乡是强制的吗?当年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马前卒的回答

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些看似昏招,实际却十分精妙的国策? -马前卒的回答

那么谁来操纵这些钢铁,发挥比其他中国人高得多的生产率呢?显然国家希望是最优秀的人。怎么保证是最优秀的人呢?挑选当然是一方面,但作为保障,你必须给工业-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明显高于农业的报酬。这样才能保证优秀的人在工业里留得住,才能让农民子弟放弃从事了几千年的可靠职业,来新兴的工商业谋生。如果拉平工农业报酬水平的话,你凭什么让别人承受新事物的风险来给国家做贡献? 所以说,在中国完成工业化之前,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报酬差距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拉平的,否则国家发展一定会停滞。这就是城乡二元制的必要性,强行拉平的结果就是提早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既然二元制不可避免,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挑选工业人口。

然后回头再看张铁生同志的信:

尊敬的领导: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 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首先,他没有指责选拔制度本身,也认为应该选拔入学。其次,他不想侥幸乱猜,也老老实实说了自己的能力。第三,他告诉国家自己严格执行了知青应该承担的任务,某些上榜的人没有,而这和分数有很大关联。最后,他指出自己落榜有个人原因,但制度漏洞也不可忽视——国家不应该让自己最应该依靠的人吃亏!不能让钻漏洞的人占便宜!否则的话等新一代人起来,这国家就没依托了!(当然可以依托于资本等新秩序)。

各位可以想一下,要是今天的国家号召中学生在读大学前服2年兵役,承诺优先从这样的退伍兵中挑选新一代精英。结果不等这批人从军队办完退伍手续,就举办了当年的高考,你猜年轻人会怎么想?国家以后还怎么号召人?如果某支部队因为地处偏远,士兵退伍比较晚,没时间复习也没人搭理呢?如果国家干脆把你们忘了……你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定力和耐性,像张铁生这样写一篇平和而有创见的宣言?

总之,张铁生的文章如此有利有力有节,如此击中制度弱点,揭示国家未来,引起了高层反应,恰恰说明当时一部分高层有想法,有寻求制度活力的意愿,有寻找人才的真诚心态。这样的人,如果中学生或者没读大学的人中间有,如果国家不愿培养,那我情愿招来做新媒体骨干。当然对张铁生同学来说这依然是大材小用。


相关回答:

为什么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相关话题

  英西海战怎么回事,无敌舰队为什么会输? 
  为什么英文中的 phoenix 被翻译成中国的凤凰?两者应该不是同一种生物吧? 
  如何看待清朝只剩一个紫荆城的领土贡献论? 
  如果纳粹没杀犹太人,二战结局会怎样? 
  李恪是否真的比李治优秀?比之李泰又如何? 
  为什么教育部门至今没有实现高考在省际的公平化? 
  无神论者都有哪些逸事? 
  日本为什么输掉了太平洋战争? 
  未来能取代英语在世界地位的语言可能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 
  如何评价电视剧《海上孟府》?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中国有一家公司A(也就是回答问题的各位朋友),要开发一款标准意义上的3A游戏大作,我们应该怎么做?
下一个讨论
知乎是如何一步步变差,变得乌烟瘴气的?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