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乌大战的结局会是什么? 第5页

                          

user avatar   oksheng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乌大战的发展越来越像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首先,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大背景是当时苏联支持越南做东南亚小强,妄图从南面牵制越来越不听话的兔子。和现在美国 支持乌克兰 以小欺大,牵制俄罗斯 是一样的。

对于怀揣大国梦想的毛熊来说,被撩拨几次后,肯定开打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个心态和我们那时也很像。

当时根据《苏越友好条约》,苏联应该出兵支持的。中国北方陈兵百万,防备苏军入侵。但是苏联人做了啥呢?和现在的北约一样,谴责+制裁。直接结果是一众小弟立马明白,跟苏哥混,关键时候根本靠不住。

中国做了几个非常正确的事情

1.惩戒式进攻: 很短时间内攻击到对方腹地,消灭对方军队(去军事化),拆除对方工业设施(去工业化)。

2.老山轮战: 十个集团军轮流上,拖死了越南也拖死了苏联。当时越南没有工业,70%以上的物资要靠苏联补贴,还贷了几十亿美元的债,但是连利息都付不起。所以庞大如苏联,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流血,慢慢被拖死。老山轮战基本是苏联解体那年才正式结束的。

俄乌战争后续发展预测:

1.普京会寻求逐渐退出乌克兰。俄罗斯不具备长期占领乌克兰的能力。我也不觉得俄罗斯有能力扶持维护一个亲俄的乌政府。这场战争只会让乌克兰人痛恨毛熊。

2.但是已经占领的地区大概率会保持事实独立。乌东地区俄军会和乌军长期对峙。过去八年顿巴斯的流血,会在整个乌东继续。

各个国家会怎么呢?

1.美国会很难受。不经援乌克兰,那么北约的话更没人听。经援乌克兰,那些钱乌克兰室肯定还不起的,只会让衰弱的美国越来越衰弱。美国甚至有可能被拖入一个比阿富汗,伊拉克更大的泥潭。

2.普京需要等一个机会,等美国衰弱。也许是东方大国彻底崛起,也许是美国内部矛盾自爆,也许是其他什么事件。到时候俄罗斯内外部压力自然解除了。

3.欧洲根本撑不了多久。现在满嘴公理道义,等物价一涨,难民一涌入,老百姓拿不到实际利益。舆论风向马上就会转变。各个加盟国各怀鬼胎,跟着你美哥没钱赚。谁和你玩啊。

欧洲有很多政客,但鲜有政治家。唯一万注意的是马克龙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极有可能扛过默克尔的大旗。法德大概率是寻求与俄和解,并且借机谋求欧洲外交军事的完全独立自主。欧元有可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


user avatar   da-peng-3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东方大国最有利的结局,就是俄国从乌克兰体面地全面撤军。

这种情况下,俄国的实力未受到实质性削弱,仍足以为中国分担火力。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遭遇挫折后,俄国偷鸡不成蚀把米,将退无可退,安全环境将十分脆弱,与欧盟、美国十年以内无法合作。只好向中国一面倒。

如此一来,中俄战略关系中,俄国的地位,就如同美欧关系中欧洲的地位:居于从属地位。

西方得到了教训,在遏制中国时,必会更加谨慎。

局势将对我国十分有利。

更重要的是,只有俄国没能占据乌克兰,欧洲和俄国才能维持和平相处,中国才不需要在欧洲和俄国之间二选一,中欧才有继续经贸、科技、文化往来的可能。

而中欧合作,是打破美国霸权的最优道路。中国和欧盟的核心德国、法国友好,多年来共同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法德需要借助中国制衡美国,最终取得欧洲的独立自主。而欧洲一旦独立自主,美国将被踢出欧亚大陆,失去世界霸权。

反对美国霸权,这是中国、德国、法国、俄国,乃至日本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当前最核心的外交战略。

因此,站在东方大国的利益角度。俄国既然已经秀够了肌肉,找个台阶,体面撤军,这是最优结果。

最糟糕的结局,是俄国全面占领乌克兰。

如果俄国占领乌克兰,会迫使中国在欧洲和俄国之间选边。

如果中国选择了俄国。会形成中俄结盟对抗美欧的局面,世界将进入新冷战。

这是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精英的心愿。是遏制中国崛起的唯一可行道路。

只有把中国从美国建立的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踢出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中国崛起。但踢走中国对世界各国伤害太大,对美国民众伤害也太大,必须寻找一个把中国打入“邪恶阵营”的冠冕堂皇理由。

如果中国对俄国的支援力度,令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普遍认为中国是俄国的盟友。那么,盎格鲁撒克逊精英会喜大普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正义大旗找到了。

若进入这种局面,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中国会像俄罗斯一样被踢出美元结算,中国靠数亿农民工+小老板几十年汗水积累的数万亿外汇储备,会变成废纸。中国持有的数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会被没收。因为人民币信用的重要来源是锚定美元,人民币可能大幅贬值,无数工薪阶层几十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中国的海上外贸交通线会被封锁,或被全世界抵制。中国沿海的外贸型企业将大面积破产,依赖外贸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可能崩溃。知乎上的键盘侠们至少一半得失业,并且是长期失业。大学生别指望找工作了,农村大学生回家种地,城市大学生回家啃老。

中国的能源会被封锁,俄国人根本填不上缺口,因为俄国只占中国石油进口的15%。中国会进入能源危机。汽油可能涨到100块以上,还得靠关系才能加到。所有产品都会疯涨,进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工薪阶层受伤最深,连买个包子你都得犹豫了。

这也是俄罗斯的心愿。

俄罗斯根本不怕封锁,因为它地大物博,什么资源都不缺。而且,俄国本来就被封锁了。破罐子破摔,没有任何损失,还能拉个垫背的。

同时,打断中国崛起步伐,其实也是俄国的心愿,只不过他不敢明讲。这下称心如意了。

最差局面下,中国将是唯一的输家,最大的输家。中国要想翻盘,只能掀桌子,武力打破封锁,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节奏了。到这一步,美欧反而大概率与俄国结盟,三家共同击败和肢解中国,皆大欢喜,如同他们在一战、二战中坑死德国的套路。须知,这三家血脉相连(都是维京海盗的后代),信仰相通(都是基督教文明圈成员),人种相近(都是白人),中国则是他们眼中的外人、异教徒、黄祸。

这种情况下,东方大国很有可能与俄罗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避免激化与国际社会的矛盾。

虽然上述只是最坏预测,中国早已着手为美国可能采取的封锁措施进行准备,实际情况可能不会那么糟糕。但也没必要为了帮一个地缘对手,赌上14亿人的命运。目前,我国正处于国运上行期,而美俄都处于国运下行期。能多一年和平,中国就多一分胜算。能争取15年和平,差不多就可以躺赢。中国是当今大国里,最不值得铤而走险的。

中间的结局,是有可能的,却也是困难的。

东方大国要争取最好的结局,避免最坏的结局。但世界不是一家说了算。

彼此妥协的结果,就是中间路线:俄国得到一些利益,但不越过法国、德国的底线。中国提供一些建议,但不破坏一以贯之的反侵略、反霸权立场。

中间路线最大的阻力是美国。美国已经把整个西方世界的反俄舆论煽动起来了,谁敢对俄妥协,谁就大概率下台。

世事难料。所有战争的发起者,都无法控制事态的最终发展。世界历史,不是按剧本演的。

战争的最终苦果,还是得战争的发起国来承担。这是最公平的!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无论俄罗斯和西方怎样,乌克兰毫无疑问地完蛋了。这点最值得玩味,因为美、英、法、德、俄这样的强国是少数,多的是边缘国家,比如波罗的海三国、芬兰、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克兰完蛋了,下一个是谁?到底这么在俄国与西方的夹缝中生存,一味地抱西方大腿,是否还是当今及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合理的外交策略,这是俄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最大的冲击。

其次是俄罗斯。现在看拿下乌克兰只是时间问题,西方这些制裁,都是基于乌克兰没怂没咽气的基础上的。一旦乌克兰认输,战事结束,西方根本不可能把经济制裁继续下去,没有理由。看看这几天,扔下SWIFT核弹,CIPS跟上;万事达和维萨不玩过了,银联就接棒了。

在这么制裁下去,西方除了失去俄罗斯市场什么也得不到,你说还有必要制裁吗?

俄罗斯最大的危及,不在俄乌之战结束前,而在结束后。

路径依赖是很可怕的。之前三十年,俄罗斯一直往后退,结果就是北约怼到家门口。现在抡起拳头教训乌克兰,发现北约也就是边上看着。接下来如果一结账发现自己赚了,后面再有冲突,是谈是打,这个分寸把握不住,就会滑向穷兵黩武的方向。那就是赢了战争惯出来了毛病,一旦走上无限“赌国运”的路,那离输光底裤就不远了。

至于西方,什么舆论战认知战真的可以戒一下,那玩意中国早就玩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对内就是装聋作哑,宣扬洋人不可理喻,朝廷法外开恩息事宁人,结果就是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啥反应没有,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首都让人家打进来了,才想起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这回的俄乌之战,西方的应对混乱而孱弱。制裁了一堆,唯独不敢不买能源;援助了一堆,就是不敢自己下场。就这,还在线上在舆论上疯狂口嗨,搞什么认知战。骗来骗去不是骗自己吗?


user avatar   ne0matri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罗斯已经错失了速战速决的最佳时机,但是在付出不少代价之后,我绝对俄罗斯依然能够完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今天从互联网上传来越来越多的消息显示似乎俄军的进展并不是十分顺利,绝大部分人预料之中的乌军一击即溃,然后俄军迅速拿下各大城市的这种局面并没有出现,很多朋友都很困惑,难道俄军这次要栽倒?

我这个回答就尝试下解答大家的困惑。

确实,站在我的角度来看,从战争爆响的那一刻,俄军的行动还是可圈可点的,非常地出其不意,在很短的时期内就用精确打击摧毁了乌克兰绝大部分的重型装备以及指挥通信节点,但是这几天打下来我一直没有看到一个期望中结果,那就是成建制地歼灭乌军的有生力量,打出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总体上这次俄军的行动,如果让我选择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我会选“克制”两个字,如果是四个字的话,那就是“非常克制”。

从开战到现在,俄罗斯军队一直很克制,并没有像过往在叙利亚等地方采用的十分凶残生猛的打法,甚至给人感觉没有投入真正的实力,顶多也就一两成的样子。

其实这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细节,在这次俄乌冲突之前,普京前所未有地在电视上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阐述他的理念和政策。

到了2月24日凌晨,普京授权在顿巴斯展开军事行动前,又再一次在电视上发表了题为《有必要再一次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演讲,我觉得这是很罕见的。

对于普京来说,他今年已经70岁了,名利或者是金钱,可能对于这样年纪的人来说都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站在他的角度,我会觉得他更可能在自己整个生涯结束之前,留给他的国家或者整个俄罗斯民族一份足够分量的东西。

普京并不是嗜血的战争狂,也不是疯狂的杀人犯,如果完整地看完普京的两次电视讲话,就知道这场战争注定是带有极强的政治意味的,这也导致了俄军很多时候的行动只能非常克制。

不同于西方宣传舆论对于普京的丑化,我认为在他眼里,俄乌冲突更接近一场兄弟手足相残,是一场不得已的悲剧。

如果像在车臣或者叙利亚那样完全不顾及平民的伤亡,整栋建筑整栋建筑地夷为平地,整个街区整个街区地连根拔起,我相信可能今天乌克兰的军队并不能坚持的太久。

而正是这种相对来说较为克制的打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很可能已经无法在短期内看到俄军速战速决迅速取胜。

但,这是否意味着乌克兰军队有翻盘甚至是反败为胜的机会呢?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荒谬的,不切实际的,也是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

没错,在欧美控制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乌军在某些局部的分队级的战斗中,时不时能够流出一些伏击俄军的影片出来,但是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战术层面的胜利能否转化成为战略层面的优势,是要打个巨大的问号的。

欧美现在的如意算盘就是将乌克兰转化成为当年的阿富汗,希望乌克兰依托欧美提供一些非对称作战的武器,例如单兵的反坦克导弹,以及单兵的防空导弹来消灭俄罗斯的重型装备,迟滞和拖垮俄军。

说实在话,站在我的角度,乌军已经彻底丧失了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制空权和制电磁权,连指挥通信系统的绝大部分节点也已经被摧毁的情况下,妄图靠几百几千具非对称单兵武器扭转战局,是痴人说梦。

我的看法是,在接下来的1到2周之内,虽然我们时不时还能在欧美控制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乌军会有各种局部的一些小型的战术层面胜利,但是总体上来看,会出现“乌军天天大捷,俄军节节败退,都退到乌克兰首都基辅”这样的局面。

其实,在谈战争的胜负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

俄军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只有把俄军的战略意图清晰,准确地摸清之后,我们才有资格去谈战争的胜负,因为所有的胜负都取决于你究竟有没有达到了一开始设想的战略意图。

我觉得对于俄罗斯这次的军事行动来讲,占领乌克兰全境应该不是一开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俄罗斯本来就没有计划去攻占整个乌克兰全境。

从俄军的三个突击方向来看,南路直奔敖德萨和马里乌波尔,北路南下基辅和哈尔科夫,东路直插顿涅茨克,卢甘斯克。

我个人觉得,俄军的战略意图,很可能是以天然的河流分界线第聂伯河为界,拿下现在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和第聂伯河以东所有的亲俄州,同时从南面封堵住乌克兰所有的出海口。

如果按照这个战略意图来进行判断的话,俄军的作战行动会有三个结果:

大胜、小胜或者是大败。

大胜是什么样的?

在极短的时间内击垮西方和乌克兰寡头控制的乌克兰现政府,抓捕到政府首脑,迅速地拿下乌克兰东部的几个大州。

从目前的状况来讲,一开始没有及时地用斩首行动来捕获乌克兰的政府首脑泽连斯基,破坏乌克兰的核心领导层,显然是一个比较大的失误。

正是这个失误,导致了俄军错失了拿到大胜的最好机会,现在已经很难在战略层面上获得大胜的前提条件了。

小胜是什么?

小胜即经过数周到若干个月的拉锯战,付出了不少装备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之后,逐步地清剿掉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军残余势力,拿下基辅,使得整个乌克兰割裂为事实上的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

而失败是什么?

失败就是在乌克兰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城市攻坚战,游击战。

随着西方给予的源源不断的作战装备不断抵达乌克兰,俄军逐渐陷入无休止的小规模缠斗,技术兵器大量折损,甚至不得不因为自身的原因最终退出战场,这对于俄军来说是最失败的一种情形。

我们对这三种情形进行研判权衡和利弊分析,显然,毫无疑问第一种情况对俄罗斯整个国家、民族以及普京个人威望来说,会是得益最大的一种结果。

如果在短期之内击垮乌克兰现在的傀儡政府并拿到整个东乌克兰,那么普京绝对是要被写进俄罗斯的历史书上往后很多年都被俄罗斯人铭记的。

而最符合西方利益的结果是什么?

显然就是第3种情形,即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入战争的泥潭,不仅普京个人的威望遭到折损,而且俄罗斯的经济从此也已一蹶不振,再一次陷入苏联解体之后的无底深渊。

这种情况对于西方来说是他们最乐于见到的。

但从现实的进度来看,我个人觉得现在大概率我们会看到的是上面三种情形中的第2种情况,即俄罗斯已经无法做到速战速决,但是在付出不少代价之后,最后依然能够完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一场战争的胜负其实不仅取决于战争的双方,更取决于双方背后更多看不见的力量。

比如说乌克兰身后的力量就是以欧美为首的西方世界,乌克兰能够取得多大程度上的战果,实际上并不仅取决于乌克兰本身的军事力量,而更取决于西方能够愿意给到什么样程度的军事援助。

同样,对于俄罗斯来说,同样适用,虽然绝对没有乌克兰对于西方的依赖那么明显,但如果仅凭俄罗斯自己,是不可能支撑太久的。

我为什么如此坚定地觉得俄罗斯不会掉进第三种最坏的情况,本质上就在于:

俄罗斯这次的军事行为,不仅仅代表了俄罗斯本国本国对西方自苏联解体之后步步紧逼的反抗,它更是打响了对这30年来西方强加在全世界头上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的挑战的第一枪。

单从这点来看俄罗斯就不可能失败。

因为,还有一股力量,绝对不会允许对西方的这种挑战,从一开始就失败。

明面上,中俄没有结盟,但实际上,中俄双方是有默契的。

俄罗斯实际上并不仅仅是替它自身,更是替那些想推翻欧美秩序的国家打出了第一枪。

当我们的朋友仍然在前线奋战的时候,我无法从过于直白的利益得失角度来论证第二种情形,即俄军陷入苦战背后的利弊。

但我在第一篇讲俄乌冲突的文章《撕开丛林:俄乌冲突的赢家、输家和那头肥猪》里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即这一次俄乌冲突明面上最大的胜利者是俄罗斯,但这是明面上的,还有哪些实际的获益者,你们不用给我说出来。

当你们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就能非常清晰地知道,俄军过快地获得胜利,或因为耽误的时间太久而导致了失败,都有利弊。

搞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就能从大的战略层面去得出一个结论,即:

俄军虽然已经错失了迅速战胜乌克兰军队的时机,而且在未来的数周或者数月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达成一开始的战略目标,拿到最终的胜利是没有疑惑的。

西方妄图依靠提供一千几百套所谓的非对称作战武器,就想扭转整个乌克兰的战局是根本不切实际的。

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俄罗斯既然敢出来挑战现有的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背后必然还站着一个庞然大物,虽然只是全世界都只能看到它隐隐约约的身影。

我相信,如果俄军真的到了战况非常焦灼,技术兵器大量折损,武器弹药补给跟不上以至很有可能接近崩溃和失败的时候,这股力量一定不会坐视对欧美的第一次挑战,就这样被西方扼杀掉。

第二战的时候,美国的工业实力可以在短短数年之内生产70多艘航母,几万架战略轰炸机,400多亿发子弹,几千万支枪械,上百万辆坦克来武装整个同盟国的武装力量。

今天某个工业怪物的生产能力比二战时的美国更会恐怖。

一旦这个体系运作起来,能提供的,绝对不是今天欧美凑出来的那几千条破枪和几百套火箭筒。

在这场俄乌冲突离,真正的胜负手,是某个似乎超脱在冲突之外的工业怪物。

只要它还在,俄罗斯就有一直战斗下去的能力。

看明白这点,你就能真正明白了俄乌冲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没有意外的。


user avatar   wei-bei-zheng-fu-de-da-m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的不说了我发现一个现象

说俄罗斯崩溃普京下台这种回答或者干脆说俄罗斯说邪恶帝国我们应该背刺俄罗斯的回答,被算法推荐到首页甚至我点开知乎就有不停的推荐,至于我关注的爱国大V的回答我得点开他们头像才能看到。

这种情况当初洗联想的时候也是一样我根本没关注联想事件但是每次进知乎首页就是一个人不停洗联想的视频每次进比在首页

那么我有几个疑问

知乎算法想对我做啥?知乎的屁股怎么回事?最早开始知乎是分享各种大佬的故事看法以及行业知识,现在搞的是什么直接舆论战场?真恶心一个平台正事不干整天帮别人洗脑人民

最后看了看知乎盈利模式以及披露的收入来源还有股价,我想可能破罐子破摔了吧,主营业务年年亏损不接点狗粮真混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俄国的网敌(肯定不是网友)定了汉奸罪。因为,普京还占着海参崴,那地名现在还是“征服东方人”。


user avatar   li-si-po-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编辑于 2022-02-28 07:21

1. 乌克兰战争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爆发?

有一些迹象表明,普京选择在2022发动乌克兰战争存在特殊因素,显得比较“着急”,比如没有充分的战前动员,舆论准备。为什么会“突然”发动战争呢?这说明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近两年处于战略焦虑状态,普京总统认识到现在是一个少见的机会,越往后机会越少,所以才军事冒险。

首先,为什么是一个机会?就是因为阿富汗撤军,美国全面转向针对中国,露出了欧洲翼的软肋。

其次,为什么以后机会越来越少?众所周知,俄罗斯国力集中在军事技术与能源出口,GDP在2014年制裁以后一直徘徊不前,国力尤其是综合技术水平相对于中国和美国差距在拉大。俄罗斯有彻底边缘化的可能。时间不在俄罗斯一方,必须尽快把现阶段的军事优势转化为国家安全利益,于是形成战略性的焦虑。

历史上经济制裁往往会促使被制裁国家铤而走险,突然发动战争,原因就是“时间不在自己一方”的战略判断,比如日美太平洋战争。拜登制裁阻止战争的说法是自欺欺人。

经济制裁可以惩罚战争行为,但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而且会促使下一次战争早日发生。

2. 普京的目的是什么?

普京嘴上说的是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但北约的实质不是“集体”安全,而是美国的核保护伞,是美国愿意保卫哪个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一纸条约的问题。乌克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明显不可能加入北约。

普京真正的目的是遏制美国势力在东欧的扩张,趁着自身军事实力和国力比较强,中美矛盾激化顾不上欧洲方向的时候改变东欧的政治版图——当气球在中国一端被美国挤进去时,它在俄罗斯另一端就鼓了起来!

此乃冷战大三角战略均衡思想的延续。多年以来,中俄关系一直是实现大三角平衡均势的调节器,维护着核大国之间的和平。可以说,乌克兰之所以发生战争,是美国试图打破与中俄之间的战略均衡,寻求战略优势的进攻动作触发了俄罗斯在美国薄弱一侧的战略反攻,直接的目的在于更迭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权。

但是普京的目的不光是美国,其近年来一系列战略动作也在布局远期的中俄关系。

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恰好位于人口地图中欧的北部连接处。南部连接处则是土耳其和伊朗。这些桥路国家都在欧亚大陆古丝绸之路沿线。俄罗斯通过军事干预、先进武器贸易,与这些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甚至同盟支配关系。

假如将来世界的中心真的从围大西洋的海权世界回到欧亚大陆,英美、日本等海权国家将被边缘化。俄罗斯通过抢占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就可以控制整个欧亚:你中国可以搞一带一路没问题,但必须从我俄罗斯身上跨过去。俄罗斯保留打断欧亚通路的能力。

乌克兰战争结局实在难以预测,属于战略性焦虑驱动下的军事政治豪赌。西方新的制裁肯定会在中期造成俄罗斯经济某些困难。中国应该伸出援手。一个溃败的俄罗斯不符合中国利益;当然一个有能力在中亚地区随意横行的俄罗斯也不符合中国利益。

添加于 2022-03-01 23:50

3. 全世界陆权国家联合起来!

传统地缘政治认识到了海权和陆权的区别,但并没有究其所以然。其实二者的本质区别并非“海”与“陆”,而是形成共识性联结的方式:

海权社会呈二维展开,在任意方向上发生联结,松散但难以完全打断和瓦解,比如围大湖、沙漠、海洋而居的社会结构,需要靠认同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解决内部利益冲突,每个个人根据规则、意识形态自我约束组成社会。共识就靠一个字——信。

陆权社会常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一维形式展开,联系高效但是分裂成本极低——路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路障,比如中国内陆地区、河路国家埃及。陆权往往走向权威体制,组成社会的共识来自对同一中心、中央、领袖个人的崇拜和敬畏。只有中央集权才能保证道路畅通,惩罚阻塞通路的分裂行为。断路会导致共识瓦解,社会分裂,互联性创新动力减弱,长期发展落后。历史上,唐朝一路打到中亚,就是为了打击“车匪路霸”,保证丝路畅通。丝路鼎盛时期,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绝对的先进技术创新中心。所以对俄罗斯来说,一个敌对的乌克兰是路障,中立友好的乌克兰才是桥梁。但英美日等海权国家肯定希望欧亚大陆的路障越多越好

海权世界的边缘是内陆国家。欧亚陆权世界的边缘是岛屿国家。海权与海权之间总在争谁掌握了真理、谁对谁错;而陆权与陆权之间是争哪里是中央、谁是权威。

相比之下海权与陆权间的斗争才更加根深蒂固、不可调和:海权总是要向内陆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总是在陆权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比如大英帝国扶德抑法),总是试图在陆权世界制造各种路障。陆权要么拒绝海权思想,要么干脆把海权思想改造为实施陆权集权的工具。某些宗教在早期仍属于海权的信仰性质,但在其与地缘政治斗争相配合过程中逐渐演化出陆权属性,比如要求信众每天对唯一的中心进行朝拜,迎合了“内陆地区人民集体潜意识里所固有的对中央的渴望”。

今日世界的海权国家已经联合起来了——NATO、AUKUS,因此全世界的陆权国家也必须联合起来,否则所有陆权国家都会沦为海权世界的边缘。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权共识世界与欧亚陆权世界的矛盾正在激化。陆权国家普遍受到海权世界经济制裁、贸易脱钩的威胁。信仰价值观导向的海权对权威主义陆权的和平演变政策遭遇到后者的反抗。在中东文明冲突安静下去以后,全球范围正在形成新的两大对抗阵营——也就是冷战2.0。


user avatar   mai-nu-hai-de-xiao-huo-chai-73-81-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方预想的理想结局都是不一样的。对乌克兰,俄撤军,收回克里米亚和乌东,加入欧盟,得到大量资助一直都是梦想;对俄国,拿下乌克兰,成立亲俄政权,至少是中立政府,继续控制乌东和克里米亚;对于欧洲,乌克兰活着,赶快谈判结束就是最理想的;对于美国,欧盟放血出钱出枪,将毛子耗死在乌克兰,普京下台,亲西方派上台,车臣、南奥塞梯等问题再起,俄罗斯将再也无法翻身。

对我国,最理想的结局就是毛子拖北约,特别是美国入场,双方以波兰、乌克兰、俄国西部为战场,打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拖的越久越惨烈越好。我不圣母,西方不断拱火印度,目的也是如此,中印互掐,从中渔利。最后剩下一个打烂的欧洲,奄奄一息的毛子,重伤的美国,我国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user avatar   xiao-yuan-lian-9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特列科夫说,我不想抽泣,最终结局很可能以俄罗斯的战败和俄罗斯解体告终。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乌克兰惩罚性地占领俄罗斯的领土

14年拿下克里米亚,乌东两州的斯原莞尔都能发出这样的绝望言论,真是讽刺。

俄罗斯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他的军事力量,本以为是场武装游行,结果打成这样,拿着铁皮炸弹轰炸,何其荒唐,2022年拿着二战的炸弹去进行一场现代战争。

以俄罗斯前三的武力打乌克兰这种国家打得慢就是失败,结果打成现在这种静默战,从未想过俄罗斯居然拉到这番境地,哪怕最魔怔的俄黑都想不到现实的俄罗斯是这个样子。俄罗斯军事强国的泡沫就这样被刺破了,几千枚核弹没保住苏维埃也更保不住俄罗斯,单一民族或许只是会换个政府,俄罗斯这种多民族国家甚至再一次解体都不是小概率事件。

普京一旦撤兵失去的是他的政治生命,他就跟一个赌输眼的赌徒一样,哪怕压上赌注的是俄罗斯这个国家。

只要胜利还有回旋的余地,但就以俄罗斯目前军队表现够呛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大成说,他从基辅出发,开了一夜车,早上遇到了俄军。

利沃夫附近有俄军。

基辅南边东边道路全部被封锁。

大局已定。

只要北约不出兵,可以不用关注了。




                          

相关话题

  假如爆发世界级战争,中国的盟友都会有哪些国家?为什么? 
  乌克兰总统发声「世界必须迫使俄罗斯实现和平」,敦促建立反普京联盟,各国会有怎样的反应或行动? 
  目前位于台湾的中国国民党是不是暗独或者隐独? 
  俄乌之战,如果俄罗斯输了,会有什么后果? 
  二战中日本制造的飞机数和实际战场上出现的数目为什么相差如此之大? 
  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中表现战斗力到底如何? 
  古代中小规模战争,一个大力士能决定胜负吗? 
  为何俄罗斯不扶植基瓦等乌克兰亲俄派政客组建乌克兰临时政权对抗泽连斯基政权? 
  英美法德等帝国主义国家军队在世界大战时是否有类似政委的职务?如果没有,为什么? 
  是什么样的思维,产生了「嘎子和恐怖分子」、「士兵和勋章」、「该不该入少先队」等问题? 

前一个讨论
海关总署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篇文章?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