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乌冲突”谁会成为最大赢家? 第1页

        

user avatar   luo-jing-cheng-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喜欢翟教授的文章,公众号没有注明不可转发。特稍微编辑了一下,未改一字,分享给大家。

人大教授翟东升:对俄乌问题的8点思考,中国人一定要有定力

翟东升 正和岛 2022-03-08 16:08

作 者:翟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副院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翟东升”今日头条账号

本文首发于3月6日“翟东升”今日头条账号,原标题《我对俄乌战争的若干问题的回答》。正和岛经作者授权发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正和岛立场。

最近很多人都来问我对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怎么看。

说实在话,术业有专攻,俄乌问题大体超出了我近年的研究领域。战争和战略研究,自从2004年博士毕业之后,我就有意地回避了;我也不是俄罗斯问题专家,我从来没有到过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在职业生涯中,我打过交道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加起来都不到10个,我对他们的历史与现实所知甚少。

明明是个川菜厨子,你非让我做粤菜,不是不能做,但是口味肯定不正宗。所以,在过去的两周内我婉拒了不下10次报酬不菲的商业演讲或者连线邀约,更对数十个电话、微信、账号后台的询问予以礼貌回绝。

这10多天,是在与各路朋友交流、探讨俄乌战争的方方面面中度过的。国际会议和多轮线下讨论,刺激了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若干思考。为了捋清自己的思路,也为了集中回复方方面面的朋友们的咨询,特将多位比我更专业的同行们的观点,以及我自己的一点思考,用文字记录如下,供大家批判,也供自己未来回溯验证。

普京为什么发动这场战争?

第一个问题,普京为什么会在外部力量的挤压、刺激和推动之下,发动这场战争?

首先,他最初心目中所设想的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特别军事行动”(据说速胜宣传稿都准备好了,甚至还被误发出来了),而不是一场生命和政治赌注巨大的旷日持久之战。

他以为这次对乌克兰的闪电战,会跟此前的历次行动一样,摧枯拉朽、热刀切黄油,塑造和巩固他的战斗领袖的光辉形象。

有人分析,这种误判可能跟他的信息通道狭窄有关,俄罗斯的高官们似乎都不太敢向他讲真话了,都在比着讲好听的话,或者顺着他的意思说,从而对他形成了误导。

其次,全球疫情带来的社会痛苦和不满,应该是对他的执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次开战后俄罗斯社会内部的确有不少反战声音,就能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有朋友告诉我,普京从来没有说过“给我20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但是别人这么传,他也没有否认过。如今,20年期限已到,俄罗斯伟大吗?现状恐怕让普京总统难以向人民和历史交代:

经济结构严重依赖资源产业;

通胀高企;

人均GDP徘徊在10000美元已经10多年;

北约和欧盟东扩步步紧逼;

乌东地区的本族同胞在遭受乌克兰纳粹分子的虐待、清洗和屠杀。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一场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反击西方的挤压,并为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同胞伸张正义,既是首选,也可能是没得选。

最后,过去20年来,他一直在警告北约和美国,他会用军事手段来反击北约东扩。但是,在美帝国体系的逼人权势之下,他不断隐忍和退让。

而2021年夏季的美国败退阿富汗,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抗的态势与结果,让他意识到他的战略机遇期来了,因为美国的实力和意志在消退,而中国已经被美国战略圈确认为最大对手,俄罗斯因此而获得某种行动自由的空间。

当然,从目前来看,这种战略和政治判断并不算错误,美欧对他的反制基本上是口头的、软弱的,甚至连经济、金融制裁都拈轻怕重。

为什么这场战争以如此方式演进?

首先是俄军的军改在进程和方向上都存在着问题。雄心勃勃的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被图佤族人(蒙古人种,非俄罗斯主流族群,因而在内政斗争中没有威胁)绍伊古所取代之后,前者发动的俄军军改就人亡政息、半途而废了。

作为一个国势崩塌后的前大陆性帝国,俄罗斯的国力、科技和产业基础不足以支持昂贵的陆海复合型的信息化、高科技新军改。

而且,俄军军改的方向是轻量化、智能化、快捷化,但是此次俄乌战争则让我们重新回到克劳塞维茨意义上的战争概念:

战争迷雾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将士们的勇气和坚韧,攻势的顶点,战争不过是政治以暴力方式的继续,等等。这些传统的概念一夜之间又回来了。

其次,军队本身的作战准备并不充分。俄罗斯的大部分军人并没有战争经验,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政治动机来参与对外作战。在这个贫富分化和社会腐败都比较严重的国家,许多穷人家的年轻人参军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混一套国家发的房子,而不是出于爱国主义或者意识形态狂热。

乌克兰军方通报美方的情况是,这次出国参战的时候,有部分俄军士兵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大战,还以为是一次演习而已,说明俄军为了获得“战略欺骗”的突然性,军内的战前动员非常不充分。


与之相关的是,俄军的后勤保障应该是出了大问题:

有若干战车被遗弃在路边;

有消息显示,俄军内部的沟通竟然有一部分是用深圳产的两、三百人民币一台的对讲机相互明码呼叫;

俄军推进到现在,未能实现对乌克兰国土南北向的包围切割,多个方向的进攻受阻陷入胶着,需要修整和补给才能继续进攻

其三,在乌克兰方面,其政府和军队没有像最初各方所预期的那样望风而逃,反而表现出较为顽强的抵抗意志和动员能力。

在2014年的冲突中,乌克兰因为内部腐败混乱而不堪一击,但是这8年来整军备战叠加反俄宣传,而且一直在拿乌东地区的亲俄力量“练兵”,几十万人被征兵参战后复员,所以具备了发动“人民战争”的一定条件。

乌克兰这些年来得到美欧军方和情报势力的长期扶持、装备和训练,其防守反击的效果超出各方预料。

而且,乌克兰政府还试图给人民发放武器以发动“人民战争”,把大量军队和装备部署到城市居民区内。当然,这是一种“焦土战略”的心态,本质上就是拿乌克兰人民做“肉盾”。

从目前可以获得的各方面信息来看,尽管乌克兰也是高度腐败的,但是中西部的乌克兰人有其自身的民族和政治认同,而且这种认同在2014年以来乌克兰内部的对俄罗斯族聚集区的战争中得以强化。

战争爆发之后,尤其是乌克兰政府和军队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志之后,整个欧美社会都被动员起来支持乌克兰,虽然没有欧美政府的直接参战,但是政治道义、舆论动员、信息情报、后勤物资以及军火装备等方面的支持都开始动员起来了。

上述因素是乌克兰政府军能够展现出一定抵抗能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这场战争的人心向背如何?


站在外人的角度看,乌克兰人民处于非常可悲的境地:

苏联垮台之后,统治集团是非常腐败的一批官僚政客,而之后通过“颜色革命”和多轮选举替换上台的,则是一批心向西方的以犹太人为主的投机政客,其中很多人甚至持有美国护照。

从这个意义上,今天的乌克兰已经不属于乌克兰人民,它早已被外人“窃取”了。如同股市黑庄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不仅要掏空其自有资产,还要加足杠杆贷款筹资,然后把现金全部弄走,把坏账留在公司。

今天的乌克兰人民不是自己国家的主人,而是别人赌桌上的筹码。他们被人称作“欧洲子宫”。今天有很多跑到西方各地的乌克兰难民,未来还会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和器官来求生存,法国巴黎郊区的布隆尼森林和荷兰的红灯区必然会出现新的“商品”女郎。

反而是俄罗斯政府和军队,由于还存在对美好苏联时代的怀念,因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拿乌克兰人民当自己人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军车和坦克车队在乌克兰遵守红绿灯,并在平民拦车的时候停车纠缠,才会看到决策者努力避免平民伤亡和建筑损失,才会看到俄军各种投鼠忌器的“窝囊操作”。

俄军更讲政治,普京把“争取人心”的政治考量放在了军事便利之前,他的选择是多付出数千俄军士兵的生命来换取乌克兰(表)兄弟的回心转意

但是他们目前面对的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觉悟群众,而是被30年政治催眠后敌视俄罗斯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大众。

自古统治者都知道政治和战争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而征服人心是很难的。能不能通过征服者的自我约束、牺牲和宽容换来人心?还是不得不要用暴力、清洗和再教育来强行改造一个被征服地区?(比如日本100多年前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清洗与征服)

这取决于决策者对人性和历史的理解,而俄罗斯的这次征伐将为我们提供鲜活的经验教训。

战争未来将会如何演进?

所有的战争都存在很大的赌博性质,从没有必输或者必赢之战,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偶然性因素可以严重影响最后的结局。

俄乌战争最终鹿死谁手,目前还未可知。但是总体上讲,俄军还占有一定优势,只不过赢得战争达成目的的整体代价和作战时间,都可能远远超过普京最初的设想。

理由是,俄方掌握着制空权,而乌克兰政府军在美欧的支持之下则掌握着信息优势和国际舆论优势。有了制空权,普京可以大规模调动他的陆军而不那么担心被突袭或者包抄。

但是他又“投鼠忌器”,无法像欧美军队在中东作战时那样大规模地火炮洗地、拆城拆楼。因此,只能是慢工出细活、钝刀子割肉了。

乌克兰军队正在陆续获得欧美资金、军火乃至雇佣兵、志愿兵的支持补给,近期组建的外籍军团据称已经达到1.6万人。我对这个数字存疑,但是如果战争持续3个月以上,这个数字是可能实现的。所以,俄方有必要切断乌克兰西部边境的外部补给通道,但是到目前为止,外部补给通道仍然是通畅的。

俄方高层明确地发出了“核威慑”,目的是确保北约国家不敢直接下场助战。从这两天的信息来看,欧美政要也显得有点冷静了:

美军的战略武器演习有意推迟了,拜登政府在对策讨论中担忧是不是过度刺激俄罗斯了;

欧洲社会也陷入了某种程度的恐慌,奥地利等国的药店里的碘片脱销了。

这些现象说明“战略核威慑”的确是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俄方的战争目的,应该是通过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比如歼灭其主力部队,逼迫乌克兰政府投降,签署炮口下的和平协议,确认乌东俄语地区或至少是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的独立,并让乌克兰承诺永不加入北约,保持对俄友好或者中立。

然后普京就可以“班师回朝”,宣布胜利了。如果是这种解决方案,那就相当于1939年苏联与芬兰战争的重现,惨胜也算胜利,对于普京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安排。

但是问题在于,即便俄军用几个月的时间歼灭了东部的乌克兰军队主力,乌克兰政府和忠于他们的一部分人民也未必愿意投降,在西方的道义、物资和人员支持下,乌克兰中西部将陷入某种形式的“游击战”或者“平叛”作战状态。

这就类似于1812年拿破仑出征沙俄,他以为通过战略决战击败沙俄军队主力之后,法俄之间再次签订共同对付英国的同盟条约,即可胜利“班师回朝”了,没有料到俄方坚壁清野,不惜一把大火烧毁首都莫斯科城,也要把法军冻死在冰天雪地中,导致拿破仑带去的70万大军仅有3000人活着回国。

还有一层不确定性是,如果战争迁延日久,美欧对俄制裁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痛苦累积下去,那么俄罗斯政府的稳定性和总统本人的人身安全,也是有可能出问题的。这种场景下,就有可能出现乌克兰军队反攻俄罗斯的奇观。

据生活在莫斯科的华人所反馈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人目前对普京出兵总体上是支持的,跑出来游行反战的仅仅是少数亲西方的知识分子,而且小规模的反普京游行在俄罗斯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但是对于制裁带来的货币贬值、通胀上升(目前仅仅是开头),民众也是有一定情绪的。近期的民意调查来看,这场战争的爆发,使得普京和泽连斯基两人的支持率都有所上升。

但是,这场战争最终究竟是会延续和巩固普京的“政治生命”,还是普京自己戳破自己的政治神话,而将泽连斯基从一个“政治小丑”烘托成欧洲英雄?关键要看乌克兰和俄罗斯国内的国民政治意志,谁更能忍受战争和制裁带来的痛苦。

这场战争,

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对俄关系?

这场战争必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必须放在大体服从“丛林规则”的世界政治史的大背景中,才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从美苏(俄)三角关系的历史演进,来理解这场战争。

二战结束以来,真正具有全球战略玩家地位的,只有美苏(俄)中三家。其它各方,要么不具备参与全球大棋局的国力(比如印度、巴西等地区大国),要么不具备参与的政治意志和主体性(比如德国、日本、欧盟)。

中国从这个大三角关系中的最弱者,如今已成长为综合国力排行第二的玩家,到本世纪中叶,如果不犯颠覆性错误的话,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首要角色。

简单回顾一下二战后70多年的三角关系演变史,有助于我们跳出朴素的善恶评价,而以现实主义的思维去理解中美俄之间的恩怨离合:

1950年代,中国一边倒,倒向苏共,对美欧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冒险实施了坚决的军事斗争,通过朝鲜战争和抗法援越等战争,为亚洲红色事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功和对外征战的接连胜利,让我们自己头脑难免发热,内政外交都逐渐变得左倾激进,于是到了1960年代,中国“两个拳头打人”:左手打苏修,右手打美帝。

而到了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爆发边境冲突,苏军遭遇伏击吃了亏,于是苏联照会美国说,“8年前,你们曾经有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提议,美苏双方共同出击用核弹摧毁中国战略武器基地,我们当年曾经拒绝,现在愿意考虑合作”。

而有趣的是,这次轮到美方拒绝苏联了。关于这段历史的细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郝雨凡教授20年前根据美苏解密档案写的学术论文。

从1968年开始,毛泽东同志亲自策划了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向,最终带来中美之间的和解与战略协作。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美军得以撤出越南战争的泥淖。

小平同志于1979年农历春节访问美国白宫,之后不久便有了第三次越南战争,也就是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退了苏联阵营扩张主义的嚣张气焰。

到苏联末期,中苏关系缓和,但是中国同西方的关系开始出问题。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1990年代,中俄战略接近,划清领土争议,双方在许多战略和全局性问题上达成共识。

到了最近的10年,中俄关系成为背靠背、肩并肩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当然,如果熟悉现代国际关系史,人们不难意识到,今天的中俄关系其实是无法跟1950年代初的中苏关系比的,毕竟那时的中苏之间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那时的中国人憧憬着“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从战略与安全的角度看,今天的中美俄三角关系,其实仍然是当年的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延续。

我们仿佛回到了1950年代,北京和莫斯科背靠背、肩并肩地面对西方同盟体系,但是与当年不同的是,这次是北京而不是莫斯科居于强势地位。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谁被孤立,谁就会遭遇大战略困境和国运的“崩塌”;谁能让其它两方处于敌对关系,而自己居中调停,那么谁就能处于左右逢源的主动地位。

毛泽东同志和其他领导人们曾经反复研讨大三角关系,华盛顿、莫斯科和北京搞战略研究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曾在文章和著作中明确写出来上述定论,但是,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执政者被胜利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冲昏了头(也有观点认为美国是被其军工复合体的特殊利益给绑架了外交政策),他们以历时30年的傲慢与扩张,亲手把中俄再次捏到一起。

所以从大三角的维度来看,今天的俄乌战争与70年前的朝鲜战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当年苏联需要自己的盟友中国帮忙出面打一场战争,以便为自己争取埋头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中国付出巨大的生命和财务代价,捍卫了同盟的战略缓冲区。

但是美国战略圈意识到,在朝鲜半岛与中国纠缠,其实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同样,今天的美国决策者和战略圈也明确地强调,美国绝不能直接卷入俄乌战争,当今美国的真正战略对手是中国。

从现实主义的“三角博弈”逻辑来看,如果甲乙丙三方实力由大到小排序的话,实力居中的玩家乙的生存概率是最低的,因为它被锁定在甲乙之间安全两难(security dilemma)之中无法脱身,而“甲”总是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去诱惑“丙”与之结盟去对付“乙”。

反过来,国力居于第3的玩家“丙”,却享有一个巨大的结构性优势,那就是无论他挑衅谁,都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因为另外两家都把对方视为首要威胁。

老三“丙”在甲乙眼中的“较小威胁”特征,赋予“丙”以行动自由和安全,从而使得它的生存概率不仅大于老二“乙”,甚至大于实力最强者“甲”。

中国之所以能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阵营之间纵横捭阖而未遭败绩,便是得益于这样一种结构性优势;俄罗斯今天便具备了这个结构性特征的庇护。普京前年曾经公开说出“坐山观虎斗”一语,说明他对自身的结构性地位有清晰的觉察。(我曾经有一期视频节目介绍三角决斗的多主体认知逻辑及其战略含义,感兴趣者可以上网搜索)

当年的苏共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将中国留在自己阵营或者保持中立,因而在小平同志访问白宫的短短12年之后,苏联崩盘瓦解。今天的中国如果要摆脱实力地位和权力结构所注定的不利地位,就必须在对俄关系中展现出当年的苏共决策者所不具备的那种智慧和肚量。

2019年10月中旬,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米尔斯海默教授,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了一次学术讲座,我是主持人。

讲座结束之后,我送他出门路过明德广场时,与他在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的大花坛前合影留念。

他一边握着我的手、对着镜头微笑,一边跟我说:“你信不信,十几、二十年之后,美俄会联合起来对付中国?”

我告诉他:“我也算是现实主义者,我认为你说的这种场景确有可能出现,但是我更相信事在人为,因为社会科学的所谓规律并非注定的,别忘了,我们人是有认识能力和选择空间的。

如何理解美国和欧洲,

在这场战争中的利弊得失?

许多人将这场战争理解为美国的阳谋,是美国在用乌克兰作为诱饵逼迫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淖。

我认为这种看法虽不能算错,但是可能简单了点,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主体叫做“美国”。

拜登总统、民主党精英们以及与他们联系紧密的军工复合体、犹太资本势力和情报势力,与乌克兰政府之间的确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能从中获得各自想要的好处。

对于拜登政府而言,最重大的利益是内政与选举利益。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政府同西方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民主党和国际资本所控制的全球主流媒体在美欧大众中掀起一轮对普京本人及其政权的“妖魔化”。

这种政治舆论氛围,对于正在为共和党议员的中期选举积极助选、并为2024年大选热身造势的特朗普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因为众所周知,特朗普毫不讳言他对普京的崇拜和欣赏,并以与普京的特殊关系为荣。

因此,并不奇怪的是,唯一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主流电视台FOX新闻,对于俄乌战争的态度明显有别于其他美欧媒体,而共和党背景的战略家则反复出来公开表态,俄乌战争的根源在于美国的对俄政策。

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俄乌战争有效地离间了欧俄尤其是德俄之间的能源和经济合作关系,无论是欧元还是俄乌两国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和资本外逃。

欧洲同俄罗斯之间的敌对情绪,破坏了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推进,因为“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本质是激活欧亚大陆的内在联通与共生,摆脱海洋霸权的离岸制衡。

但是,值得观察的一个新动态是,这场战争正在刺激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政治与安全神经,他们开始考虑重新武装自己了。

以前的欧洲一体化,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和货币领域,但是这些国家之间在财政上是分开的,也没有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

但是新冠疫情的冲击迫使欧洲拿出7500亿欧元的共同基金来应对,这意味着欧盟的财政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而接踵而来的俄乌战争和核威慑,使得德国议会出人意料地同意一次性增加千亿欧元的军费开支。

这个趋势如果持续,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一支小而精的欧洲联军的建立,法国将自己的核武器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以某种方式同欧盟共享,从而产生巨大的地缘战略影响:

70年来的“大三角”关系,将被四角乃至五角关系(加上印度)所取代。

也许,俄乌战争的最大后果,可能是让一个“以德法为核心”的数亿人口的统一欧洲大帝国,突然间崛起于欧亚大陆的西端。从而,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一分为二。

这场战争将如何影响,

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

许多人以为这次战争将大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我认为未必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有许多人对人民币国际化是“叶公好龙”。

从全球资本流动来看,俄乌战争的爆发驱使大量资金逃离欧洲和俄罗斯,其中一部分逃到中国的人民币资产中,一部分逃到美元资产中。美元和人民币大涨,而其它货币走弱或者暴跌。

随着各种对俄经济、金融制裁的措施被一一提出和讨论,俄罗斯和其它潜在高风险国都在考虑多使用人民币和中国的金融支付体系作为其跨境经济活动的工具和通道,以免将来被美欧彻底卡死。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如果把自己国家的储备资金放在美国国债中,或者放在欧洲国债和金融机构中,或者换成了黄金但是仍存在美欧,甚至是以个人或者企业法人的名义持有在欧美的股权、债权乃至实物资产,那还是会存在被冻结和没收的风险。

所谓的资本自由流动和产权保护,乃至瑞士的永久中立和欧洲老牌银行的为客户保密原则,都不过是人为编造的神话而已。

在欧美政府眼中,你和你的钱其实一直在裸奔,只是一层“法治”“信用”的薄纱让你自以为穿着“皇帝的新衣”。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乃至所有带有中国背景的人的海外资产,都将充满不安全感,因为一旦将来美欧日针对中国采取类似于对俄的制裁措施,那么他们的存量海外财富将成为第一批受害者。

其实,熟悉世界政治和金融历史的人都知道,一战中期美国参战之后,德国企业和富人在美国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很快被政府充公了,战后也从未获得赔偿。这次对俄罗斯企业和富人仅仅是故技重施而已。

下次对中国富人,他们也不会有任何顾虑和犹豫。华裔富人以前之所以不相信会出现这种事,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容易被人忽悠而已。

同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外汇储备国,下边都将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十几万亿美元的巨大储备究竟该如何安放?

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王公贵族而言,一个合理的选择是把储备一分为二,一部分放在欧美日,另一部分放在中国及其主要战略伙伴的金融资产中,确保将来无论哪个篮子打掉了,自己还有一些鸡蛋。

但是中国自己将因此而面临更加巨大的麻烦:我们的储备本来就高居世界第一,如今再加上别国涌入咱们债券中的外汇储备投资,巨额的外储将进一步限制我们在欧美制裁威胁下的政策选择空间。

如果对于涌入的外汇投资不加干预,那么人民币汇率涨得太凶,不利于出口制造业;而如果要“干预”外汇市场,那么为了维持低通胀,货币政策的对冲成本极其昂贵,对此,2003-2013年的人民币升值周期,我们的央行已经充分领教过了。

面对这个两难,我担心这次俄乌战争对人民币国际化,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导致倒退。

许多人以为俄乌战争及其制裁让外国政府和个人更愿意接受人民币,因此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但是在我看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从来就不是别国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信任,最大的瓶颈一直是我们自己搞的各类管制,包括不让别人自由大额地买卖自己的人民币国债等。

这种改革的进程和力度取决于决策者如何理解和平衡自身内部的不同利益,如何规划中国同世界的经济关系,如何定位自己在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分工地位。

说到底,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出口国的货币转型为全球货币,“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中国到底是做一个“匍匐”在美联储脚下的以出口顺差和招商引资为发展之能事的典型东亚经济体,还是转型成一个愿意为世界提供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这两大公共产品的,自信地与美国并立于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型经济体?

前一条路,是东南沿海的出口工业部门以及相关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所熟悉和偏好的道路,尽管空间越来越逼仄;后一条路,则是要“走美国人的路,而让美国人无路可走”,走通了就是新时代的康庄大道,走不通则是历史轮回的狭路相逢。

所以,究竟这场战争带来的制裁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促进还是倒退,关键看我们自己对内部利益的取舍平衡,和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战略定位。在今年年底的重要会议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实施保守决策的概率偏大。

这场战争,

将如何影响各种市场价格?

在2月24号战争开始之前3天,我曾经向夫人申请了一笔资金,并专门挑选了几只黄金股和军工股,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在临下单之际,我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因而至今空仓。

“事件套利”(event driven arbitrage)的风险在于,你无法预估事态会发展到何种烈度,你也无法判断你所预期的事态究竟将在何时发生。我在最后时刻合上笔记本电脑的事实说明,我对俄乌战争的预判不够精确。

同理,下列分析属于我的思想实验,所做判断供读者朋友批判,也供我自己将来对照回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月24日开战之后的10天内,美元、人民币保持强势,黄金、原油都大涨。欧洲股市受到的影响较大,而中美股市受到冲击较小,当事国俄罗斯索性把股市关了,免得大家人心惶惶。

未来,美元指数短期内应能惯性上冲,可以挑战100大关。但是考虑到美欧对俄制裁不太容易如目前市场所预期的那样不断加码,故我并不认为此趋势可以持续,未来较大概率是继续在90-100之间来回震荡而已。

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此刻约为120美元/每桶,已经到了历史高位区域,考虑到美国、欧洲和中国经济增速今年都不可能太高,未来半年内原油价格的下行空间远大于上行空间。

美国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其实是存在产能扩张空间的,只要拜登政府在绿色环保政策的执行上适度纠偏就行。此外,通过外交手段鼓励中东地区多出油,也是把能源价格压下来的好办法。能源价格一旦见顶,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就可以稳住了。这对于拜登政府在今年第四季度的中期选举意义重大。

而关于美国的加息问题,我一贯认为会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要是用来说说而已,不能真干的。俄乌战争将进一步限制美联储加息缩表的空间。

黄金价格此刻为1970美元/每盎司,未来掉头向下的时间可能会早于原油。因为俄罗斯手里有1300多亿美元的黄金,打仗很花钱,手头的外汇如果花完了,或者金融资产被冻结了,接下来就得卖黄金。市场已经有人预期到这一点,所以将来会有人主动针对俄罗斯而做空黄金。

而且从基本面来看,近年来中印两国的黄金消费比较低迷,年轻人不再喜欢黄金饰品,而长久以来黄金所拥有的避险功能又被数字货币所部分取代,因此不能对黄金太过乐观。

粮食价格则有待观察,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产粮大国,新冠疫情叠加战争影响,可能带来较长时期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引发边际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一轮大通胀。而在很多不富裕国,粮食价格大涨驱动的大通胀,往往意味着新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以及它们的货币汇率暴跌。

总之,只要这场战争不在东亚地区引发连锁共振,那么它对各类投资品的价格冲击将是短期脉冲式的,而不是根本趋势性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真正重大的衍生伤害是在全球外围地区。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情已经过去有一周了,就再更新总结一下吧。

对美国来说,乌克兰撑住了,俄罗斯最终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符合俄罗斯预设的协议),小赢。如果俄罗斯军事胜利,且取得了预定目标,短期的输赢,主要看欧洲资金的流向;而中长期稳输,因为这事儿终究算是忽悠并抛弃了乌克兰。如果普京意外下台乃至死亡,且新上台的开始全面倒向美国,大赢;如果新上台的是个皇俄疯子,不确定,但肯定没有赢面。

对我国来说,只要普京权力不会旁落,或只要权力旁落后的俄罗斯不全面倒向美国,那么在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种情形下(可以在评论区随意列举,相信你们想到的,我都想到了),基本上都是赢,赢大赢小,见效快慢的区别罢了。

虽然这么说,总是不由得腼腆,且听着像是在反讽,或发战争财,但这次真没有,真就是不带什么情感的个人分析结果,就真是赢麻了。

今儿先这样吧,明儿再跟你们讲讲印度乡民的趣事儿,真的非常好玩儿。

希望战争尽快结束,民众少死伤。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乌冲突最关键的博弈:欧盟就再次投降美国的和谈(拜登计划主持的乌克兰问题峰会)还没开始呢。关键博弈还没开始,谈论谁是大赢家还太早了。

俺这里只能从一些迹象上说:

一. 太多人聚焦乌克兰,而忽视了美国经济衰退这个俄乌战争的主因。

自去年起,就有相当多的经济界人士预测美国很快就要陷入经济衰退,比如前英格兰银行成员David Blanchflower与伦敦大学学院的Alex Bryson认为美国经济会在上半年持续下滑。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和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同样支持了这点。喜欢和拜登吵架的马斯克童鞋也来凑热闹,去年最后一天宣称美国在今年春季和夏季会喜迎经济衰退。

而更让拜登胆寒的是,原本已经预测衰退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趋势比预测的还要低,美国银行在1月底把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测从4%下调到3.6%,而且放话说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也会有 "适度的下行风险",也就是3.6%也是暂时的乐观预测。

亚特兰大联储在1月底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0.1%,最新的预测修改为零。

二. 拜登和民主党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这个经济趋势如果持续到第三季度,那中期选举民主党就不是输掉两院的问题了,而是根不会被刨了的危机。可要放水的那1.75万亿法案通不过,拜登从内部已经没有解决这一风险的办法。只有从外部吸纳(抢掠)来解决。

三. 欧盟和美国的竞争非常激烈,打垮欧盟发展美国才能回血

欧盟和美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争夺点高度趋同,美国搞了个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欧盟随后就宣布了43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法案。拜登要花1000亿美元发展风能等新能源,欧盟有一个更长远的7890亿海洋风能计划。拜登要给电动车投资1000亿美元,欧盟7500亿欧元新冠病毒恢复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欧盟在基础技术上和美国互有高下,但制造业基础已经强过美国,还不用操心天下布武的破事。公平竞争下,美国并没有优势。

而在美欧投资的芯片、新能源、电动车的总资本额度是一定的,投资欧盟的多,投给美国的就少。反之一样。

拜登要及时给美国经济注血,必须让欧盟中断至少大幅减少三个核心领域的发展,把产业资本和人才抢掠到美国才行。

四. 只有欧盟彻底投降,拜登才能是胜利者

现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和谈,可乌克兰有权力承诺什么吗?当然没有,美国说的才算。

可美国会和俄罗斯谈?也不会,谈判是为了要东西,俄罗斯没有任何美国需要的东西,在美国面前没有谈判的资格(所以俄罗斯多次想投降美国就不让)。

拜登要的东西,欧盟手里才有。所以欧盟和拜登才是俄乌战争的真正和谈方。只有欧盟答应了拜登的条件,主动挤出欧盟内的产业资本与高端人才,送给美国笑纳。拜登才会是真正的胜利者。

五. 至于美国为此丧失的国际稳定力和盟友信任

拜托呀,拜登与民主党赢了就行,美国损失东西和拜登民主党有啥关系呢?


user avatar   zhizh12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查了美国那边的看法,有些清醒的人士其实反对北约东扩,认为美俄在东欧冲突,让中国渔翁得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我梳理一下,写成了一篇长文,看完大家就明白了。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本身的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俄乌局势的恶化无论结果如何,都是美国的重大战略错误。因为,北约东扩、俄国反击这件事,从根本上破坏了俄国、美国的关系。由于欧美制裁、人才和资金流失,俄国经济在接下来一代人的时间(起码20年)没有重新繁荣的可能性、俄国与西方关系也会经历长期的敌对期。这会逼着俄国不得不靠近中国。

乌克兰战争对美国造成的最大损失,不是让美国失去了东欧“鸡肋”,而是:

让美国彻底失去了俄国,俄国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靠近它本来不见得十分愿意靠近的中国。

俄罗斯的海量资源,配合(供应)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将成为一个超级联合体。

要知道,2000年的普京和俄罗斯,曾经3次提出加入北约、融入西方。

中、美、俄,任何两家的联合,都会对第三家造成巨大压力。

所以,美国国内一直有人提醒说,中国才是乌克兰冲突的幕后赢家。呼吁美国改善与俄国关系,“联俄制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实现。


一,美国的对手是俄国吗?

只要脑子不是被驴踢了,都能很容易地得出结论:

俄国的国力已经全方位下降了,早已不是曾经那个令地球颤抖、令美国人睡不好觉的超级大国。美国现在和未来的最大对手,其实是中国。

假设我们是美国人,我们会看到什么令人震惊的事实呢:

苏联晚期至今,俄国经济和工业持续衰退多年。现在的经济规模只是中国的10分之1,仅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已经沦为一个依靠资源出口的经济体。外号【拥有原子弹的加油站】。

图:《时代》周刊封面,冰天雪地里的加油站歪歪斜斜。

人才和资金流失、经济孱弱,早已无力投资科技工业的进步,无力支撑全方位的竞争。

三十年来,俄国没有建造过7000吨以上的水面舰艇。我国“辽宁号”的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每次开出去冒的黑烟遮天蔽日,前两年因为故障进了维修厂之后又出了事故,被塔吊砸烂了……俄军这次在乌克兰的行动效果不好,也暴露了很多不足。

比如这个比例图,中国一年新建舰艇的总吨位,占了全球的1/3多。找一找俄国在哪?

图:各国新建军舰吨位,占全世界的比例。


举个例子吧:2014年之前俄国本来要从法国买一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结果因为吞并克里米亚,导致制裁,法国不卖了。——这是俄国被卡脖子的经典例子。这艘船排水量也就2万吨,然而中国的075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万吨+,我们第一批就建了3艘。


【说句题外话:我们这个北方邻居,还是放不下曾经的“老大哥”的自尊心,不愿意承认中国已经领先的事实。否则,他们可以从中国买到更厉害的东西。他们担心,一旦从中国购买大型装备,将会成为俄国衰落的标志性动作。】


中国船厂同时在建造几艘052D、055,相当于整个英国海军主力舰“45型”驱逐舰的全部数量。

这一切的基础、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工业、基础设施、科技、民生、军事……取得了全方位的、天翻地覆的进步。


以下的情况不是未来可能发生、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

首先,中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之和。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这是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非西方国家的工业产值超过西方国家。


全人类历史上,只有3个国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荣耀: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今天的中国。——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国按照购买力计算的GDP,前几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了。


但中国不想图这个虚名,不让宣扬这一点。再过几年,按照美元汇率计算的GDP也很快就会超过美国。中国的5G等一些领域已经领先全球。美国目前比中国多的是服务业,比如华尔街的金融服务、NBA好莱坞等体育影视娱乐产业,但是这里面很多是泡沫,是人为炒作起来的没有根基的。


其次,中国的军事能力飞跃提升,一些领域比如“超高速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俄国。中国能自主研发、量产第5代隐形战斗机,而且有2种,全世界只有美、中办到了。俄国试了下,造出来的SU-57性能不够;英、法、德、日根本没有参赛资格;韩国土耳其这些三流国家,只能画几张PPT,假装自己在研究。中国已经量产运20战略运输机,下一代隐形轰炸机也即将亮相。

中国每3年建造的海军舰艇吨位,相当于一整个法国海军。由于工程建设能力和海空军的强大,中国在东海、南海变成了强势一方。中国已有2艘航母,003型会在2022年建成入水,它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这些,都是只有美、中办到了。

图:003示意图(来源:《舰船知识》杂志)

中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先进的核武,不可能像经济崛起的日本那样被美国控制、轻易打压。美国2012年之后才提出“亚太再平衡”的想法,其实已经十分迟钝了。

然而,更重要的是:

美国在锁定了战略对手之后,仍然为了“鸡肋”(东欧)和俄国这个地区强国撕破脸。

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二,历史的教训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乘胜追击,在世界各地疯狂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挤压其他大国的空间。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肢解巴尔干、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并且在各地策动“颜色革命”:

把原来美苏的“中间地带”全部弄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  

不过,美国决策者们越来越狂妄,忽略了一件事:

你把对手逼入绝境、却又没有意志不惜一切消灭他,这时候人家“背水一战”,你就麻烦了。

乌克兰是俄罗斯的脸,克里米亚是从黑海、出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公海的咽喉,都是俄国不可能放弃的。美国把武器部署在乌克兰,相当于把火炮架在山海关。而且,美国通过街头闹事的低劣手段颠覆乌克兰的权力,这就是把对手逼到了墙角。然而,可悲的是,北约忌惮俄国的实力不出兵和俄国打,那么乌克兰必然被俄国打烂。

但这种错误只是战术层面的:

俄国会不会吞并整个东乌,在国际格局中的意义不大。美国在这里的输赢,只是点数的多少,而不会影响全局。

将来的战略关键点,不是“鸡肋”东欧,而是中国台湾海峡、南海。


几十年前,强大的苏俄四处出击,不光控制了中东欧、还把武器部署在了古巴,就在佛罗里达的对面。美国人被迫思考一个中国人称为“三国演义”的问题:

如何看待红色中国?是敌是友?

----美国人先后做过一个错误的选择、和一个正确的选择。

错误的选择就是在鸭绿江边耀武扬威,直接威胁了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经过艰难抉择,被迫反击、选择了苏东阵营。结果是美国败退三八线,苏联得利最大,通过把美国牵制在东亚,苏联在东欧、中亚扩张。


诱发中美开战的原因,是美国人的错误想法:

误以为中苏是铁板一块(阵营)。

所以他们认为北朝得到了苏、中的支持,是要向全世界输出革命。北朝一动手,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就闯进了台湾海峡,空军轰炸了中朝边境。

新中国本来不希望与美国为敌,甚至在延安时期和美国有着良好关系。但是,1950年美国的不理性做法,把中国推到了苏联那一边,开始了“一边倒”的二十年。  

其实,中、苏有根本的分歧。

苏联的打算是:利用亚洲的战争牵制美国在东方,无暇西顾,因为欧洲才是苏联的核心利益。中国,却希望有和平的环境恢复经济建设,反对朝鲜战争。如果美国只是把战争局限在38线以南,也不把它和台湾挂钩,中国不会出兵,——中国当时通过公开和私下的多个方式向美国传达这个态度,愿意和美国发展关系。中国领导人甚至有过访问美国的念头,因为新中国其实需要美国制衡苏联。——后来果然出现了中苏交恶、珍宝岛等事件。  

当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疲于应对苏联扩张的时候,已经晚了二十年。趁着中苏交恶,1972年,右派尼克松访问了比苏联还“左”的新中国,后来建交。这是正确的选择。

2022年的情况与当年几乎一样,

只是主角、配角换了位置:中国已经过于强大,美国不能把俄罗斯逼到中国一边。

所以,北约无限东扩是错误,有利于美国的做法是:

安抚俄国,离间中俄。


三,中俄为啥靠近?

苏联解体后,中国在国际关系上需要俄国。如果中国与美、俄同时敌对,考虑到韩、日、中国台湾、菲律宾一线都是美国阵营,西侧的印度也不老实,南海斗争也在加大,中国就会四面受敌。严重的军事压力,将会拖累国内经济和民生发展。


——中国曾经担心苏联突袭,开展了【三线建设】,把工业疏散到交通不便的内陆山区;国家领导人都不能同时待在北京;内蒙古的平原草原上还大量挖土堆成很多土丘,仅仅希望迟滞苏军机械化洪流的前进速度;边境陈兵百万,军费开支大,大量年轻劳动力不能投入经济建设,内部负担很重。  

中、俄目前是“类似同盟关系”。但是,并不是铁板一块。

漫长的边境线、人口稀薄的西伯利亚正好面临14亿人口的中国、历史上的领土丧失和近代国耻也让今天的中国人民难以忘怀……

中俄关系主要是因为同时面临美国压力而导致双方合作,可以理解为工作关系,是抱团取暖的产物。有句话叫“本来非伙伴,事急且相随”,其实存在脆弱性。 

比如,2021年俄国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微博上庆祝、并强调: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城160周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统治东方。”

这件事让很多中国人极其愤怒。

再比如2022年俄乌战争,中国舆论再次出现激烈争吵。反俄一方强调俄国本性不改,霸占外新疆、外蒙古、外东北、唐努乌梁海……相当于印度的面积。而且俄国不是法治国家,野蛮,不文明不开化。别人不想和你俄国好,你就杀了对方?这样只会让人家对俄国更恐惧,离心力越强。

如果说这些只是陈年旧事,那就举一个更实际的例子吧:

中俄输油管道的谈判,持续了15年之久。

为什么这么难达成一致?

图:中俄输油管道路线分歧

因为中国希望管道直通黑龙江大庆,但是,俄国却倾向于绕开中国,把输油管道的终点放在日本海的俄国港口(例如:海参崴),这样俄国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把油气卖给中国、也可以卖给韩日,不用因为中国市场太大而中国产生依赖性,受制于中国。

因此,当日方愿意出资帮助实现第2种方案,俄国马上停止了与中国的谈判。普京总统也公开说,第2种方案好。  

但是为什么这件事没做成?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件让普京愤怒的事:

图:科尔多霍夫斯基


普京为了打击寡头,抓捕了【科尔多霍夫斯基】。他是俄国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的总裁,曾经公开说要竞选总统宝座,挑战普京;他手中的媒体,也激烈地批评普京政权。而且,关键是,他主张直接向中国输油,也就是第1种方案。

国家利益和个人政治利益,都使得普京不愿意直接向中国供应油气能源。

如果美国和西欧政治力量淡化科尔多霍夫斯基被捕一事,和普京维持好关系;联合日本,为第2种方案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那么,管道就会靠近日本一侧。这会疏远中俄关系,有利于美国遏制中国。

然而,美国犯了个错误。美国、西欧政客大肆宣扬尤科斯事件,大骂普京是“独裁者、克格勃头子贼性不死”,要求释放科尔多霍夫斯基;也没有出钱出技术支持自己的小喽啰日本。

最后,普京改变主意,选择了有利于中国的方案。2012年9月,中俄石油管道谈判历经15年,最终签约:

管道直通中国。 

中国用更低的成本,获得了经济、民生急需的大量能源。 

其实,普京一直希望和西方搞好关系,——甚至3次要求加入北约,希望被西方接纳。更不要说俄国国内本来就有一大批【西方派】。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长期西化,体制内也有很多亲西方力量,当代的戈尔巴乔夫、梅德韦杰夫,都是。他们和【斯拉夫派】的主张不一样。

普京一直避免公开批评西方国家。俄罗斯主办索契冬季奥运会、以及G8会议,是他向西方示好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西方国家抵制索契冬奥,他在内政方面做了许多开明的举措。但是,美国官方反而把奥运会当成让普京出丑的好机会,肆意羞辱一个大国,一直骂他。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全都不去索契。——中国 反其道而行之,去给普京捧场,并且公开表示普京是和我关系最好的国际领导人。

普京当然不喜欢西方国家的这种表现。但是这些只是礼仪性的问题。

直到,2014年乌克兰的亲俄政府没有和欧盟签署增进关系的协议,美国煽动“颜色革命”,让反对派在街头闹事、打砸抢烧,——就像在中国香港做的那样,——用这种恶心的办法,推翻了亲俄总统【扬努科维奇】。

终于,普京决定拿下克里米亚,避免这里落入亲西方势力手中,导致自己丧失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的出口。而在乌克兰东部的顿涅斯克、卢甘斯克,亲西方势力、亲俄势力在这里持续交战,长达几年时间。双方伤亡数万。

至此,俄国和西方的关系,走向了实质性的决裂。俄国在西方集团的长期制裁下,经济雪上加霜,只能倒向东方,与中国抱团取暖。

图:俄罗斯国徽。俄国过去的文学、艺术、科学成就都很高,不过这些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双头鹰”,只剩了一个脑袋。


四,美国怎么办?

美国有个人叫【乔治·凯南】,他是对苏联斗争策略的主要设计者。这位战略大师早在1990年代北约第1次东扩那几年,就公开反对说,这样给俄国造成了不安,破坏了与俄国的关系,得不偿失。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美国如果承认克里米亚的现状、不严厉制裁俄罗斯、不再支持乌克兰的亲西方势力、允许俄国在乌克兰扶持亲俄政权……川总在位期间,基辛格那个老狐狸,还被派到莫斯科去谈事情,希望改善对俄关系,结果也没谈拢。(原因在下文会详细说)——也就是说:

北约从俄罗斯家门口撤退。虽然不好看,但是如果能改善对俄关系,进而拉拢俄国、离间中俄,仍然收益很大。  

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东欧局势继续恶化。

终于,2022年2月底,俄乌全面战争爆发,西方社会爆发了普遍强烈的反俄情绪,即使与俄国亲近的德国,也开始提高军费到GDP的2%,甚至向交战国提供攻击性武器。——这是二战之后70年的重大转变。

局面坏到了极点(对美国而言)。

这时候,西方和俄国的关系,已经丧失了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敌对关系,会持续一代人、二十年的时间。(除非将来会出现另一些大事能够改变这一切。)

就像我们在前面第一节说过的,美国的最大对手是中国。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国和盟友的最大问题,显然是对抗中国崛起:

拉拢俄国、离间中俄,是“遏制中国”这个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就是:

安全方面:北约后退到中欧,消除毛熊的安全顾虑,承认毛熊作为一个大国的势力范围;

经济方面:吸引俄国融入欧洲经济;

文化方面:承认俄国作为欧洲的一员。前面说了,俄国人很多亲西方,毕竟,他们的祖上很多人就是北欧的维京人迁徙到东欧的。因为俄国包括大量的亚洲地区,也掺和了蒙古金帐汗国的那段经历。欧洲人很多不喜欢斯拉夫人,甚至有句谚语说:

“抓伤一个俄国人,结果露出一个鞑靼人。”

2022年2月22日,俄国全面攻打乌克兰之前,普京发表了长篇讲话,激烈批评了【布尔什维克】、列宁、及其继任者。俄国社会整体上其实已经否定了苏俄。

他们自己也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怀念苏联的人是没良心,但是想回到苏联的人则是没脑子。”

支撑今天俄罗斯联邦共同体意识的,是:

斯拉夫民族主义、东正教文明认同,以及普京作为强人的个人权威。

苏俄时期被压制的宗教,也早就复苏,重新成为官方、以及社会主流的皈依。国事活动、甚至军队,努力把东正教塑造为国家的精神支柱。战斗机、军舰服役时,都有神职人员主持法事,开光。

2020年耗资巨大,建了一个宏伟的【俄罗斯武装力量总教堂】,正式名称是【基督复活教堂】。教会是心理学研究的高手:通过建设这样的巨形建筑,让人一进去就感到自己的藐小,以此作为折服人心的途径。——这是宗教才会追求的“主的神迹”。

照片里这个穹顶的高度是75米。穹顶的顶部直径是19.45米,象征1945年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图:绍伊古 率领军队,参拜...注意不是参观,是参拜,俄军总教堂。


普京过几年退休之后(或者,终身执政到死;或者,因为非正常原因终止职务),联邦权威会迅速下降。前些年闹分家结果被普京打烂的车臣,它的头目【卡德罗夫】,就公开说:

“我只效忠普京总统一个人。”

——普京之后,谁能维持联邦不散?还会出现另一个强人,像普京一样吗?

此外,中国太近、美国太远,也是俄罗斯人面临的问题。俄罗斯经济衰退、人口流失一直减少。西伯利亚的面积略少于中国的面积,但是人口只有几千万。平均1平方公里也就1个人。而且,西伯利亚的人口还在往欧洲方向迁徙。俄国人一直担心,他们从中国抢走的西伯利亚、所谓“远东”,将来会重新回归中国。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吧:

意识形态不是同路人、经济和人口的忧虑、强人体系的解散,未来他们大概率重新倒向欧洲。

如果,美国能拉拢俄国,北约从东欧撤退,尊重俄国在东欧、中亚的安全空间;再联合与中国有历史和领土问题的日本、中国台湾、澳洲、印度,那么很有可能完成对中国从东、南、西、北的全面合围:

现在对我国的“C型包围”,会恶化为“圆形包围”,这会是我国崛起所面临的最险恶环境。

——就好像1960年代,咱们同时和美、苏、印全面交恶,那是巨大的危险。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肯定:

这是美国的失策、也是中国的利好。

那么,有人一定会说: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明白,美国的能人那么多,为啥不明白?为啥做不到?


五,美国为什么办不到?

的确,“拉拢俄国、疏远中俄”这个策略,美国早就有人提出。除了上一节说过的乔治·凯南、基辛格,还有米尔斯海默。哪怕是2022年2月俄国全面乌克兰之后,也马上就有人公开呼吁不能再刺激俄国了。比如,《世界是平的》《第三次浪潮》的作者、著名政论家【弗里德曼】,他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再一次强调北约东扩的错误,导致中国再一次赢得战略机遇期。

这也是好几年来一直不断的声音,认为中国才是美俄斗争的赢家,建议美国放弃乌克兰。但是为啥美国决策者做不到?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民族集体记忆,以及历史的惯性;

二是美国需要制造欧洲和俄国的矛盾,以此来增加欧洲对美国对北约的依赖,防止欧俄联合,否则北约就没了存在的需要,美元的地位也危险了。

三是西方国家自己的政体问题。

四是军工利益集团、军事和情报机构的利益,绑架挟持了对外政策。那些情报和军事、外交人员,过去数十年都在靠反俄、反社会主义吃饭,如果和俄国改善关系了,他们不久没有用处了吗?

西欧和美国对俄国有长期的恐惧记忆,但是对中国没有类似感受。比如,二战时候,苏军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柏林也被一分为二,柏林墙是德国人心里长期的痛;再往前的一战、再往前的18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再往前的拿破仑战争……俄军作为欧洲宪兵,在巴黎阅兵,那是欧洲文明事实的首都……给欧洲人的震撼,可以说是一发入魂了……

俄国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不知道他们承受痛苦的下限在哪?扩张、挨打、回家疗伤……几十年之后,一群“灰色的牲口”再次站起来了,再一次扩张、挨打、回家疗伤……而且俄国有海量的土地、资源。这些事情让欧洲人一想起来就恐惧。

美国、英国等国移民国家,社会内部有大量来自东欧的移民和后代,这些选民的传统也是反俄、反社,不允许对俄和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挟持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的东欧人后裔,大约在2000万--3000万人,光是波兰移民的后裔,就有至少800万人。

比如美国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他是波兰移民。波兰人反俄,那是从“胎教”就开始了啊。这就造成一个结果:

内部很难达成停止反俄的一致。

作为选举制的政体,政客要是提出与俄国和好,那些选民还不把他撕了?

而且,多党选举制的政体,天然有一个特点:

过于重视任期内的短期收益,导致难以制订长期策略。

没有哪个政党或总统,敢于承诺暂时放弃东欧、把长期的战略目标转移为中国。

尤其是,中国目前在欧美的负面新闻集中在哪些领域:

顶多是贸易关税纠纷,科技知识产权、人权问题等,没有出现俄国发动战争这种近在咫尺的、烈度很高的威胁。——中国的做法,非常智慧,一直是“打太极”,避免不可控的局面。

在小国的身上做文章,很容易短期内收到效果,体现总统运筹维诺、决胜千里的能力,鼓动民意。所以,他们喜欢在东欧、西亚、中亚、北非、拉美那些小国搞事情。这么干,容易。

但是,针对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需要调集的资源和人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难度太大、耗时太长,不可能短期“见效”。也没有哪个政客敢承诺牺牲东欧和欧洲的利益、向俄国让步,换取对中国的敌对。

而且,中国是全世界100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制造业太厉害了。如果和中国敌对,他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会上升。比如,中国如果不向某国出口工业品,他们的生活成本马上就会上升到很麻烦的程度。

美国有个记者,做了个实验:全家人一年之内不用中国制造的商品。结果,生活变得很麻烦,有些东西只有中国制造、即使有非中国制造也是价格昂贵款式老旧……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她专门写了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记录这个经历。


2012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说要把海军的60%转移到西太;还要组织TPP自贸区协议,不和中国玩,打击中国的商业贸易。结果呢?提出好几年了,见效甚微,反而刺激中国在南海造了好几个岛,建成了永久基地。所以,有人开玩笑说:

"美国军舰再来,咱们就再建个岛压压惊。"

TPP早就瘫痪了……倒是中国做成了RCEP,完成了自己主导的自贸区。

总之,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和对待其他一些冲突的态度一样:

公开不过度得罪任何人。总是投弃权票,私下里多买毛熊的能源、粮食等大宗产品,为其提供经费支持。比如2022年2月,中国开放了俄罗斯全境的小麦进口。

换句话说,就是:

毛熊冲到前线,承受美国火力,延长中国的“战略有利期”。中国作为幕后大佬,提供后勤保障。但是,低调、再低调。绝!不!出!头!继续“人畜无害小白兔”。

俄乌开战,中国人很快分成了两派,争吵不停。一些人把自己代入了俄国、或者美国/乌克兰的角色。我觉得,这样没必要。

我们一定要记得: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国家利益。

俄国占领了克里米亚、乌东,和美欧集团的裂痕更深,可以牵制美国的精力和资源,减轻我国的压力。——只是,这个行动对于俄国自己来说,会招致非常痛苦的制裁。而且,也会给中国带来一些尴尬。我们没有必要角色代入。

我国可以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利用宝贵的和平环境,再争取几年的“战略机遇期”。疫情对美国、欧洲经济的打击很大,中国再按现有速度发展10年,那就会再上一个台阶,美国想回来对付中国已经晚了。

至于俄国嘛,因为其政权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一旦普京这个“当代沙皇”强人下台、或者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个人色彩浓厚的联邦权威就会瞬间丧失头领,内部会撕裂,可能再次陷入分裂、动荡,不能给中国造成威胁。所以,即使它占了乌克兰东部、或者更多地方,或者在战术的层面取得更多胜利,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俄国反而会因为这样的做法,招来欧美的更严厉、更全面的制裁,导致自身经济更加衰退。至少未来10年--20年,休想恢复元气。  

同样的道理对美国也一样:美国即使拿到半个乌克兰、或者格鲁吉亚作为自己的新地盘,也只是战术层面的。不影响大局。

当然需要承认:美国人作为超级大国,绝非平庸之辈,也会反思、会纠错。


就好像1960年代当苏联四处出击,把核弹部署在古巴、瞄准佛罗里达的时候,美国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珍宝岛冲突之后,中苏敌对,美国总统抓住机会来,来到不久前的敌国中国,与中国人握手言和。

将来,中国足够强大时,美国也会意识到错误、去重新恢复和俄国的关系。

所以,我国现在的“战略有利期”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的正确做法是:高筑墙、广积粮、少打仗。内部,稳定不能乱,继续猥琐发育,提升科技、工业、教育、民生、国防,让自己血厚抗打击;外部,不过度反应,有了冲突就尽可能克制,不提前展示、消耗自己的力量,尽最大限度拉长俄国拖住美国的时间。

虽然美国今天的实力(存量)仍然略多于中国,但是中国的进步速度(增量)更快。即使美国有100艘航母,它毕竟是个机器,机器是有寿命的,到期了就要报废。中国的造舰速度更快,增量更多:

今天的增量、将成为明天的存量,

年年累积,若干年后我们就可以追平、反超。

直到我们足够强、足够先进发达,再也无法低调、无法韬光养晦的时候……如果时代要求我们不得不拔剑出鞘,那时候的世界将会见证:

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各民族唯一一个能够多次复兴的文明体,是有原因的。

古往今来,涌现过那么多显赫一时的帝国:古埃及人、巴比伦、罗马、大食、大英、苏联、美利坚……换了一个又一个。然而他们都只是显赫一时,一旦倒下,就再也没有重现辉煌的可能。5000年的灿烂历史,让中国人成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群体。我想,这就是中国的特殊所在吧。

——全文9600字,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有道理,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欢迎搜索

公众号:文津街七号

微博:商爷666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gDU8


user avatar   keepup12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乌冲突确实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将之前的中美俄三足鼎力的局面变更成中俄和美欧两大阵营。众所周知,两极阵营是不稳定,必然继续演变为三极格局。随着俄罗斯的彻底衰落,俄罗斯基本上失去了大国地位,所以未来只能形成中美欧三足订立的局面。具体来说:

俄罗斯:中性。俄乌战争让俄罗斯虚弱的一面展示出来,同时随着西方疯狂的经济制裁,确实有点元气大伤,西方制裁的目的就是彻底扼杀俄罗斯经济崛起的可能性,但俄罗斯选择倒向中国之后,其未来经济发展未必一定会被看衰,虽然其表面上失去了大国的面子,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摆脱了巨大的负担,如果能彻底解决乌克兰问题,也不能算是个很差的结局。。

欧洲:大赢家。二战后,欧洲法德卧薪尝胆这么多年,只为等待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掌控,而欧洲无法摆脱美国掌控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带来的安全威胁,美国死死抓住了这个命门,这次欧洲趁着这次机会,往死里制裁俄罗斯,等待的就是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彻底失去大国地位,安全威胁的解除,意味着欧洲独立的开始。

美国:小输家。从中美俄到中美欧的演变,让美国从单极独霸的地位,坠落成为三足鼎立中的一极。霸权地位肯定是降低了,但这次教训如果美国能够吸取,懂得牵手中国,依然有可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

中国。大赢家。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战略上中国都是赢家。从战术上来说,中俄联手,彻底解决了中国的后顾之忧,在同西方博弈的过程中完全掌控了主动权。如果西方想复制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中国最不怕持久消耗的,因为中国是真正的马拉松选手,被拖垮的只能是美欧;如果美欧分裂成为两级,形成中美欧三极局面,中国将成为意图称霸世界的美欧两极极力争夺的目标,谁联手中国,谁就称霸世界,届时中国将具有巨大的斡旋空间和世界影响力。


俄乌冲突让更多人看清了一点:美国的确是衰落趋势了。毋庸置疑,美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是极其强大的,但美国政治思想还处于幼稚阶段,不管他怎么营销包装,都改不了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本质,特别是在这次俄乌冲突之下,暴漏的如此明显。如果美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强国,这种经济实力和政治能力不相匹配,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世界格局发展却将年轻的美国推上了世界霸权的位置,即世界领导者的高位,美国的政治思想和能力显然承受不住这个高位。

美国的世界霸权背后由跨国金融垄断资本掌控,美国只是实现其世界霸权的工具。美国政治的核心目标就是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就是占据一个能永远割世界韭菜的优势地位。为了维护这种霸权,通常用意识形态笼络渗透到全世界,通过各种威逼利诱让全世界人民给美国当韭菜。割韭菜的方式,通常就是制造地区冲突,引爆意识形态情绪。这么多年,美国一直玩这一套,屡试不爽。这种操作虽然表面上维持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但也让美国为了一己之私,制造动荡、搬弄是非,祸乱世界的真实面目一步步的显露在世人面前,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大趋势格格不入。

即便全世界都是美国的韭菜,但价值有高低之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只能作为原材料输出地和销售市场存在,价值有限。欧洲成为美国最大的韭菜地。所以每次美国制造冲突,受伤的总是欧洲,倒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欧洲的价值更高。实际上,美欧之间在高科技实体经济方面是真正的竞争对手,美国这些年越来越金融和互联网化,实体经济越来越被掏空,渐渐沦落成为了一个空心化的靠金融和霸权生存的国家,此消彼长下,实体科技产业资本大量聚集到欧洲。在分析世界格局的时候,人们往往高估中美之间的冲突,低估美欧之间的矛盾。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在政治互信和战略安全方面,因为中美价值观和制度不同,所以美国总觉得中国是个战略对手,但说到底,仅仅是潜在的对手,不会危及到美国的霸权,因为,一方面中国产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中国是个追求稳定发展的国家,根本无意去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欧洲则在高精尖领域是美国实打实的对手,所以美国只能时不时的得搞点事情,让欧洲的技术人才和资本流到美国去。

复盘美国的发展历史,美国这个国家源于欧洲殖民者建立的北美新大陆,经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完成国家独立和内部整合,之后奉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孤立主义政策,达到了养精蓄锐的目标,最终等到了二次大战的爆发机会,一举取代欧洲成为整个西方阵营的掌门。但得意之时,错误的引爆了中美朝鲜战争,遭受重挫,成就了苏联的强大,落魄之时想到中国,靠中美的二次联手,拖垮了苏联,正式崛起成为了世界唯一的霸权,一时风光无两。你会发现美国有个规律,每到得意的时候,就会没事找事的打压中国,每到失意的时候,就会想到中国的好处,开始拉拢中国。西方人不了解中国,认识不到中国才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的保障力量,中国无意于霸权,只想追求国家和人民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未来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谁联手了中国,谁就将获得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的基础。谁无事生非,恶意与中国为敌,谁就是自毁江山,也很难守住世界的领导地位。


user avatar   juventu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

在自己不用亲自下场的情况下,让老对手俄罗斯放了一大波血。而且未来乌克兰肯定是美国最忠实的小弟。

让整个欧洲重新投入自己的怀抱,北约东扩有望。

给自己技术突破的页岩气找到了一批好买家,顺便以后还能通过天然气控制欧洲,那就是政治军事能源能把欧洲攥得死死的。

让欧洲两个想当大哥,想脱离美国的法、德脸上无光,1个月前法德俄乌四方协定承诺的俄罗斯乌克兰同意遵守停火协议现在被狠狠打脸,欧洲人都知道法德你们两个不靠谱,指望不上。

资金回流,美元指数现在接近99,我估摸着过几天可能要破100了。。。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现实世界是沙特等产油国。

在平行世界是__国。


user avatar   gu-xing-han-17-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毫无疑问是沙特,已经赚麻了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美国了,他挑事可不是为了看戏,要是没好处,他吃饱了撑的吗?

希望俄罗斯撑下去,我相信军事上没问题,否则他倒了下一个被收拾的就是中国。


user avatar   shi-nia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

俄罗斯和欧洲都在出血。

中国只是暂时没有首当其冲的压力。

按照YT集团地缘政治敏感点的挨个爆破,台湾必然是下一个,乌克兰不论结果如何,弯弯不论如何不情愿,必然是下一个拿在火上烤的,不论最后弯弯结果如何,投降快与慢,有了前南叙利亚香港乌克兰这种地缘危机的过程。像李嘉诚今天又跑了这种事发生了就是那个集团期待的结果,李嘉诚的嗅觉你懂的,看看阿布,李瓜的分析错不了。




        

相关话题

  美国新冠人数达到250万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吗? 
  有什么事情世界上是主流,但是放在中国是异类? 
  如何看待3月12日乌克兰局势,内战是否已经爆发? 
  俄罗斯还有什么可怕的? 
  华为回应美国封杀升级「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合作,伤害美国自己利益」,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2月28日,拥有中立地位的瑞士宣布冻结普京及一批俄高官在瑞士资产,此举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泽连斯基说没有纳粹,乌克兰就不复存在? 
  如何看待美方逮捕两名中国籍高校研究人员,宣称其「破坏证据窃取机密」?目前事件进展如何? 
  如何评价山高县的一生?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陆基机动式洲际导弹的发射区域的认识改变了?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还能保住「上三常」位置吗?
下一个讨论
俄罗斯已批准将美国、乌克兰等列入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这意味着什么?会对第三轮俄乌会谈产生哪些影响?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