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文宏不同意应对奥密克戎采用「躺平」办法,称「可能会付出比较大死亡代价」,如何从科学角度解读他的观点? 第1页

           

user avatar   jzy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摆摆数据吧,看看「躺平」的代价。

最开始,完全躺平的欧洲国家很多,美国现在半躺不躺,基本也算躺平吧。

我们拿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瑞典这几个国家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结合香港当前的疫情现状,预测内地如果放开疫情防控,我们会有怎样的「代价」。

欧美国家凭什么「躺平」?

欧美国家看似被疫情吊打,迫于经济压力和拉胯的防疫能力,只能被迫躺平。

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点准备没有。

欧美国家躺平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 已有大量人群感染过新冠,存在一定免疫力

2. 人群大量接种疫苗,特别是第三针加强针

我们知道,Omicron毒株对疫苗存在很强的逃逸,根据香港大学的计算,单独一针疫苗对Omicron基本没有免疫力,接种三针疫苗才能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

按照这个标准,只要接受过加强针(即第三针)就算有免疫力,我们和欧美「躺平」国家差距有多少:

按照每百人中接收了加强针的人数计算,除了我们和美国,其他国家基本在50%以上,

中国内地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率:38.41%。

放宽来说,这些国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具备了对Omicron一定的免疫力,而我们只有不到40%。

那既然他们疫苗接种率这么高,又完全放开了,结局就一定好吗?

我们以“超额死亡率”作为指标,即减去过去几年人口自然的死亡,新冠所带来的「额外增加的死亡率」。

我们看到这个图的右侧,Omicron在2021年底开始全球大流行,全世界在这一段时间的死亡病例又有明显上升,在这些「躺平」国家中,累积之后的超额死亡率在5-15%左右。

也就是说,因为新冠疫情,这些国家付出了高出平常死亡率5-15%的代价。


躺平以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上面这些数据还不够直观,那么有没有办法直观的说,

我们如果也躺平,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弄清楚两个数字:

在中国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下,Omicron导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这个数据我们有可以参照的吗?

有,就是现在的香港。

首先,香港的疫苗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的情况和内地差不多,都在30%左右。

在这个基础上,香港政府得到的第5波疫情数据如下:

在香港尚且有防疫措施的情况下,

死亡病例:3780,总确诊病例:611004,死亡率:0.62%。

(实际内地死亡率会更高,因为人均医疗资源远远赶不上香港,疫情造成医疗挤兑还会进一步降低医疗效率)

那么感染率怎么样?

按照香港总人口747万人,Omicron进入香港三个月感染61万人,

假设现在香港疫情停止传播,感染率也达到了8.2%。

而我们知道最终香港肯定不止61万人,假设香港的感染率保守估计在10%左右。

我们把10%作为内地放开防疫以后的感染率「低限」

那么感染率最高能到多少呢?

截至目前英国完全放开,总的确诊病例:1959万人,英国总人口:6720万人,

感染率:29%。

也就是说,内地和香港处于差不多的疫苗接种情况下,参照英国完全放开之后,

内地的Omicron感染率在10%-30%之间,再纳入香港目前的0.6%死亡率计算。

预测结果

如果放任Omicron在全国流行,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4.1亿),

按照1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1亿4千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84.6万人。

按照3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4亿6百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251.72万人。

这还是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不被疫情击穿,所有人都得到了参照香港现在医疗救治的前提下。


一点看法

今天是在医院闭环隔离的第11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找数据,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写回答。

对于上面这个数字,我一开始也很惊讶——即使按照香港目前的感染率数据,如果国内躺平,也会有将近1亿人发生感染,将近85万人死亡

即使最理想的情况,按照目前全球计算得到的0.29%的死亡率,国内死亡人数也将超过40万人。

我无法想象这个数字真实发生的时候会是如何的场景,或许在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的医疗系统就被击穿了。

生活在国内的我们,无法想象在疫情肆虐的国家地区的生活,无法去理解这个「大流感」所带来的对社会的摧残。

我们习惯了国内疫情总是维持在两位数、三位数左右的情况,所以近期突然爆发出一两千例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于疫情是不是卷土重来了?社会中弥漫着不安和焦虑。

因而,我们更难想象这个数字在翻了六个数量级以后,我们的社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我能拿到这些数据做出这些计算,那么我们国家的流行病专家、公卫专家一定早就得出过更加详细的预测结果。

所以国内的防控一紧再紧,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民众不理解的方式去抵抗疫情爆发,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们看到过这样的预测数字,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代价」。

有人说,病毒也遵循生物规律,杀死宿主,最终也会自我消亡,所以新冠的最终结局肯定是人类和病毒共存。

这句话没错。

人类历史上,说得上完全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以新冠目前的传播情况拉看,和人类长期共存是比较确定的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应该躺平。

之所以这样严格的防控,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接种疫苗的时间、开发更多治疗新冠的药物,把感染率降下来,把重症率、死亡率降下来。

等到「代价」到了我们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再选择「共存」。

欧美国家被迫躺平,是因为拉胯的防疫能力和无法承受的经济代价,

但作为在主要国家中,2020年唯一个经济没有负增长、甚至2021年还达到GDP增长8.1%的国家,我们没有理由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疫屏障自己先拆下来。


这两年,一直有人在问,

为什么国内外防疫措施能相差如此之大?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那句很有名的话: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感谢所有在一线辛勤工作的防疫人员,

华夏有幸!



参考资料:

Our World in Data

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 - 同心抗疫 - 主頁

感谢 @skysky 对超额死亡率数据的解读纠正


user avatar   xing-luo-fe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我现实观察

很多人支持共存 到不是因为经济 而且疫情程序让他们身心俱疲 精神压力蚌埠住

他们不像知乎 对外部入境到是无所谓的,

而是无法面对日常压力

48小时核酸 动不动就要排队2-3小时

运气不好在工作地点 商店 毫无征兆的就地隔离。

长期封小区 在家隔离。矛盾爆发,身心俱疲

对于医护来说,你们真觉得这份工作的吸引力大到让他们一个月天天加班,动不动隔离14天,没有正常生活吗?

真搞下去 大家就是互相糊弄了

你说牺牲一下 配合?

牺牲一个月 两个月可以 一年 两年可以。现在节奏是没有期限的下去。没有正向回馈。很难继续坚持下去的。

知乎上动不动用死来说明必要性,

我举个例子,现实中很多家庭比起短期绝症,更容易被长期慢性病折磨的崩溃,在深的感情在长期的压力下也完蛋了

不解决这个问题,反感的只会越来越多。

我的看法是目前为止外部入境到是无所谓,你内部必须慢慢改变

我的看法

1 赶快推广mrna疫苗 公关场合变为查疫苗接种(毕竟疫苗不需要每48小时打)

2 开放核酸自检认证,让大部分人不用去排队

3 建设临时隔离方舱,密接送到专门地点隔离,取消动不动封小区。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怎么共存派声音多了起来,就算是共存也只能是渐进过程,也必须要做大量准备,也不代表就要开关。

把共存当做躺平和开关是非蠢即坏,共存也有共存的办法。

每半年强制一轮疫苗接种,强制口罩和双码,强制企业定期给员工做核酸上报,方法有太多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一有疫情就停摆封城,目前经济处于下行期叠加原材料高通胀,经济很困难。

或者继续清零也可以,每次都是外部输入,到底是谁在输入,没发现曾经最难的云南已经非常稳定了吗。

东北疫情最麻烦的是黑龙江和呼伦贝尔,靠近俄罗斯,吉林这次是怎么进来的已经不好查了。

广东那里就是香港传深圳没什么疑问,吉林是不是也是香港传的不好说,这一波面积这么广很难说是否有关系。

而不管上海还是吉林,疫情扩散都有政府应对不利方面。允许政府犯错,瞒报谎报决策拖沓就是另一个性质了。

说白了,有些事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一旦放松摆烂,下面烂的会更快。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个很反直觉的事。

这里就不讨论关注比较多的较大死亡代价,或者造成的医疗挤兑间接伤害问题。

就讨论一点,躺平了真的社会能恢复正常吗?

是的,国内的防控看起来,是动不动就封城,封小区,隔离。看起来是对社会有很大影响。

但是躺平,不是说你今天躺明天平。欧美躺了年计,都没躺下去。而在躺平状态下,人们会尽量减少出门消费,能网购就网购,只会让实体商业崩溃的更快。

并且国外的躺平并不是说没有任何防疫措施。合着你以为躺平就是大家一起去吸新冠空气。人搞居家办公是有病?苹果开发布会为什么不找一堆托在底下叫好呢?

躺平只会造成的线下人力成本上升,和间接导致的工厂生产能力下降和运输成本增加。这其实也是我国外贸创新高的根本原因,海外工厂开工量不足,原来不需要进口的东西也只能选择进口。

现在这种防疫状态。等于是撑起一个个隔离泡,你在隔离泡外的人是有一定安全性的,你可以自由的工作、活动和消费。真要是弄得整个社会人人自危,崩的更快。

选择躺平并不是最优解,只是在社会意识形态驱使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user avatar   ding-xu-yang-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特佩服最高赞那位医学优秀答主选择性列数据的本领。

只列香港总的死亡数据,不告诉大家死亡数据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未接种疫苗的(哪怕只接种一针,对死亡率都是数量级的改变,接种三针后死亡更是低于万分之一。)

同样,只列香港总的死亡数据,也不告诉大家区分年龄段的死亡率,不说死亡数据中有严重基础病的比例。

而以上数据,哪怕之前从没看过任何报道,就在张文宏今天发的长微博中都是有提的。

所以拿高危群体中疫苗接种率极低、轻症也习惯挤兑医疗资源、平均年龄又很高的香港的现状来举例是什么意思呢?是在表示我们人类目前的疫苗、医疗体系还拿奥密克戎毫无办法么?可你作为医学优秀答主明明应该知道这不是真相,知道除了香港外还有其它可比地区,知道新加坡哪怕考虑到疫苗出台前的肆虐期,总的死亡率也只有千分之一;韩国每日新增已经破四十万了,每日死亡仍然刚过两败。

以上新加坡、韩国等地的感染与死亡率情况是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可以再探讨,但使用这些数据,总比拿香港作唯一可比对象正常多了吧?毕竟我们现在的综合情况虽然确实还不如香港,但除了极少数口嗨人士,也没有人提议立刻、马上、从今天开始就放弃一切管控吧?都是希望能够继续作足相应准备,那么拿香港的现在来比较大陆的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文宏的态度也是如此啊,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扩大疫苗接种率、建立分诊制度、配套抗原检测等等措施,为之后的逐渐放开作铺垫。现在绝对不能放开,但一定要为放开作准备。

然而就这么温和的建议,还是会被希望严格清零的人士贬为躺平论代表人物,把言论解读为立刻、马上、就在今天开放国境,接着开始不断打稻草人。

许多人的脑子似乎完全无法理解,是否继续贯彻严格清零,现在或许是选择题,但终将不能由我们来选择。

中国的庞大人口决定了我们没有办法作朝鲜,没有办法和外界断绝物资人力的往来,那么疫情只可能此起彼伏的不断继续。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想要像现在这样作到流调跑的比病毒快,或者在爆发后再通过大规模核酸、封区甚至封城解决问题,是需要极高的财政成本的。

现在只有长三角、珠三角,还能上缴税收不用吃转移支付,而希望再加税那更是涸泽而渔,所以这样高的成本支出还能维持几年?作为不断被加担子加责任的一线人员又能持续多久?

吉林市医疗资源不够、反应迟缓;上海华亭宾馆出现中央空调传播病毒的低级错误...这些当然是应当总结复盘的经验教训,是理论上可以避免的失误,但没有哪个系统是可以杜绝失误的,也没有哪根弦能一直紧绷不断。在持续加码永无宁日的压力输入下,即便处理了这次的责任人,下次的错误仍然会发生。

所以这次规模性反扑或许终归能守住,那下次,下下次呢?半年、一年、两年后呢?那恐怕就真不是在作选择题了亲!

而如果我们不以终将要开放的态度去看问题,不积极去作各类铺垫措施,那前两年严防死守换来的,难得的可以作选择的机遇期就等于白白浪费了。等到被迫被击穿的那天,那就不是你选A还是选B的问题了亲!就确实会发生比香港更惨的人道主义惨剧了!

这一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想希望严格清零的人也是能明白的,无非是他们认为还能守十年、二十年,我认为最多()年而已。

但既然大家都认同最终会开放,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作准备呢?为什么要将放开抗原自测视作不妙的前兆,将希望扩大三针接种、完善分级诊疗、正确宣传新冠目前重症率死亡率的张文宏视作躺平派代表人物呢?

以及最关键的,为什么在介绍死亡率的时候,还要不区分疫苗接种情况,不区分年龄与是否有高危基础病,甚至还要述说种种并未超出普通肺炎范畴的后遗症?

这种完全偏离实际情况的宣传,才是在渲染恐惧吧?才是导致有朝一日放开后医疗资源必将挤兑的推手吧?

而这类渲染恐惧的人,却是真正的爱国者。希望面对现实,抓住机遇期为未来迫不得已被击穿后作准备的,反而是五十万网军。

这种离奇的现状,又是谁造成的?


user avatar   qiu-ming-shan-lao-si-j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动态清零政策。应对奥密克戎,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坚决落实动态清零防疫制度,逐渐减少新冠感染者,达到动态清零。同时针对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积累经验、健全改革动态清零制度,才是标准答案。

网上支持共存的理由基本上都是:国外在新冠共存的前提下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是这种说法对我们来说显然靠不住。

首先是医疗系统。如果开放共存,必然会将医疗系统击穿。很多人都在拿现在国外死亡率低举例,但是忽视了他们的医疗系统已经在长期共存中达到了动态平衡。发达如欧美,医疗系统都会被击穿。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医疗资源少,走这条路的风险更高。都说现在欧美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可以回想一下,当疫情刚开始肆虐欧美、医疗系统击穿的时候,死了多少人?直到现在才稳定住。并且那时候他们面对的还是普通的新冠,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传染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一旦开放共存,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欧美可以说用时间和大量生命,摸索出了一条共存的路。而我国选择的是更严谨、对生命健康更负责任的动态清零之路。所有的生产生活制度、所有的抗疫制度,都是以动态清零为根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动态清零制度之中。这种全面的、成体系的制度,已经是我们几年抗疫的结晶。一旦放弃动态清零,我们面对的是如何在14亿的人口基数上,快速重构疫情下的相关制度体系。先不论重构的时间成本、试错成本,即使出现一点小错误,就会出现不可弥补的损失。欧美已经用白纸黑字的数据来展示了走共存制度的代价,在我们已经实施了长时间的动态清零、健全抗疫制度、付出沉没成本的前提下,目前继续实施动态清零,即使疫情反扑,我们也有充足的医疗资源来应对局势。而如果再转头走向共存,显然是前功尽弃,弊远大于利。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才是确保生产、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的上策。

因此,坚持走动态清零的道路,主动配合抗疫,才是解决这次疫情的唯一手段。另外,利用在应对此次疫情时积累的宝贵经验,健全动态清零制度,才是对群众最负责任的做法。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渡过此次困难,共同捍卫我们的劳动成果。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新概念防疫。

现在西方式的共存=躺平

未来中国式的共存=不躺平。具体用什么概念还有待发明。

坚决不走消极的土豆道路,要走也是走积极的马铃薯。张文宏医生一如既往的向民众脱敏。

清零派不用杠,你杠就你对。咱们搁置争议,各自表述,让时间去检验。


user avatar   zi-you-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绝对的认可张医生在传染病救治上的医术权威和医学观点

但是,作为一个传染病(以前是以肝病为为主)救治专家,张医生在公共卫生防控上的观点,和一个妇产科医生有很大的区别吗?

一个医生对非相关学科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而已,迷信他、吹捧他、反对他都没有必要。官方更没有把他推出来当新冠政策代言人,他既不掌握流调数据、病毒变种数据、也没有管理执行过防控工作,解读他的观点毫无意义。

钟南山,作为SARS和新冠救治的一号人物,我相信公卫系统在防控措施制定上一定征求过钟南山的意见,但他个人,2年来甚少在公开渠道随意发表对政策层面公共卫生防控的主观意见,最多也就是呼吁下个人层面防控的要点。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张文宏对于防疫问题的观点,有一个分水岭,那就是奥密克戎的出现。

奥密克戎最早于去年11月份在南非首次发现,而后迅速传播。

现在肆虐香港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

这是第二代。

张医生很明显在此之前没有预判到病毒的进化模式。

按照病毒伦理学理论,不同的代际进化,彼此有着基因继承关系。

新一代的病毒逐步淘汰不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原则的基因,形成新的基因特点。

这种延续性就可以逐步掌握到病毒发展的规律,就可以找到打败病毒的方法。

如果这种方法被找到了,那么共存学就有着实际的意义。社会经济可以继续发展,病毒为了生存而不断降低毒性用保持宿主生存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从我们已知的病毒来看,绝大部分成功的病毒几乎都是这种模式。而病毒本身比人类更为古老,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和病毒共存的历史。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套理论,这几乎是世界医学病毒学的公认的基础理论。

就我国整个防疫阶段来说,去年的夏天算是一个比较放松的时期。武汉搞了一个万人游泳大聚会,除了个别地方,并没有多少疫情出现,这可以被称为一个分界线,这段时期正是共存论最盛行的时期,张医生被许多人热捧,认为严防严控已经完成了使命,接下来我们可以接受和病毒共存了。

但是奥密克戎的出现,一下子就打掉人们的惯常思维,因为它并不选择和平地和宿主共存。

世卫组织(WHO)警告称,不要将奥密克戎(Omicron)新冠变种当作温和的毒株来对待,这种病毒会导致严重疾病。感染奥密克戎的人可能会出现全方位的疾病,从无症状感染到轻度疾病,一直到严重疾病,直至死亡。

这是反理论的,或者说推翻了我们一直认为的理论。

共存论的基础是病毒会变得温和。理论上来讲病毒有理由让宿主生存,宿主死亡那么病毒也就完蛋了。

奥密克戎并不是这样的,它只想如何可以去感染更多的人,扩大宿主的群体规模才是它要做的事情。

而通过感染新冠病毒来获取群体免疫力的办法,德尔塔证明了无效,到奥密克戎这里被完全证实这是在扯淡。感染过前几代新冠病毒的人依然会携带阳性病毒隐匿传播。一旦接触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痛下杀手。

我们幻想的免疫屏障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以上事实证明,我们了解新冠病毒吗?

并不,这个东西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依然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的认识,你不能对一个陌生的事物言之凿凿。

这又回到了起点,那就是继续使用物理隔绝的办法,严防严控。

中国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中国还做得到。

国外不这样做,那是因为做不到,而不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这就是一场战争,你也可以把中国想象成一座孤城。

中国的严防严控,动态清零就是选择继续和病毒战斗,封城隔离就是白刃战和巷战。

战争就有代价,不战而降屈服于敌人,这不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我们依据的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经验,科学家可以去不断的研究,不断地争吵,但是对于敌人的一贯认识,只能选择战斗,一座孤城,也要抵抗到最后一刻。

这是文明自身发展出来的力量。

黄砂直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光不度玉门关。


user avatar   zhang-hong-36-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主任在被网友骂了那么多次50万后懂得了平衡的巧妙,这篇发言里充满了中国古老的智慧,中庸之道。

张主任发言的大意就是抗疫要继续,清零依然是目标,但是希望把影响降到最低,停摆幅度小一点,防控人群要少一点,等到药物上市,疫苗的策略更加优化。

你觉得他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这样就对了,中庸之道就在于让躺平派、严防死守派以及我这样的骑墙派都不能骂他。

所以接下来就是政府的责任了,如何实现科学管理,做到既能清零,不让病毒蔓延,同时又最大程度的避免对于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我不会埋怨张主任不仗义执言,我还非常庆幸他变聪明了。因为,我相信张主任内内心有自己的坚持,我们社会仍然需要张主任这样的人。

毕竟很多时候,不计后果的仗义执言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引火烧身。

我们也没有权利要求有人一腔孤勇,牺牲自己,不是吗?

发言全文:

躺平我是不同意的,躺平就是说我们现在,比如说上海现在疫情来了,我们大家就所有的什么事都不做,让疫情去蔓延。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周边、所有的国家,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我们可能会付出比较大的死亡的代价。
我认为,我们现在总体的策略是,积小胜,成大胜,虽然有非常少的一些人可能会在居家,但是大部分人维持了正常工作。虽然有些单位封闭,但是我相信这些封闭的方式、方法,对于未来来讲,也是需要我们一点点去突破的。
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但是我们必须在抗疫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有所探索。如果今天我们抗议中所有的做法和两年前我们第一次面对新冠时还是一模一样,我相信我们没有进步。所以,我希望,抗疫方式、方法,有所进步。 既做到抗疫清零,能不能做到最大程度对城市或者环境影响小一点,停摆幅度小一点,防控人群要少一点,这样一点点我们取得了进步。等我们的药物上市,疫苗的策略更加优化,那么这种情况下面,我相信,一定会看到非常好的结果。
我希望大家还是有信心。



           

相关话题

  床上有尘螨怎么办? 
  如何看待最近网友热议的「医美冷静期」? 
  10 月 31 日,王毅与布林肯在罗马会晤合影时未碰肘,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 年度十大表情包出炉,包括「吴京中国、格局打开、没有世俗的欲望」,你常用哪些?反映了哪些心理? 
  2 月 19 日香港新增约 7000 例确诊病例,初步阳性约 7000 例,目前情况如何? 
  你听过医生说的最有冲击力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美国疫情爆发? 
  假如六一儿童节你可以给童年的自己送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呢? 
  如何看待山东济南社区小店「云菜市」走红,网上多次提到的近场电商有什么特别之处? 
  新冠病毒在英国变异后传播力高出 70%,这该怎么防范?变种病毒会导致更高死亡率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泽连斯基警告称「若俄乌谈判失败,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其中透露出哪些信息?
下一个讨论
俄乌外长举行会谈,这次俄乌高层首次直接接触会对针对哪些问题进行讨论?





© 2024-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