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只是没有题目里说得那么简单。表观遗传机制可以在一些体细胞与一些生殖细胞的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等处产生与获得性性状相关的修饰,这些修饰有概率遗传给后代。核小体定位、某些生物的细胞骨架结构/纤毛配置等亦可遗传给后代。修饰位点的核酸出现变异的概率高于非修饰位点(尤其是发生一部分特定的变异的概率可以提升十几倍),随着时间流逝,一些表观遗传修饰有概率被固定为序列变化,从而在基因序列中固定与该获得性性状相关的序列。
例如经历过饥荒的人的生殖细胞携带的一些 DNA 甲基化修饰会促进其后代在体内堆积脂肪,这种影响可以持续两代以上。
对植物来说,可遗传的甲基化模式改变的概率为可遗传的序列变异的十万倍(Junsen RC 等,2015 年)。
突变随机发生,但基因组中不同位置突变的概率并非均匀。在生活过程中频繁使用的蛋白质相关的基因组区域有更大概率变异。频繁使用特定蛋白质的生物体内的环境变化亦可影响生殖细胞。全基因组突变率及其各部位的突变率本身也是可以被广义自然选择影响的,其中一部分可以具有适应性。
广义自然选择的筛选力度不是固定的。在这个问题下和更多的其他问题下,有人动辄将演化过程描述为携带“不良”性状的个体全数死亡,这是在罔顾现实地走极端。现存生物身上有大量并无好处甚至明显有害的性状持续多年未被淘汰。只要对产生可育后代的数量没有坏灭的负面影响,明显有害于个体生存状态的性状仍有概率被视为中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