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要的身份是美国国务卿,这个位置就别用人类道德来看待了。所以俺只从大旗党角度来说说这位。
奥尔布莱特可以看成是布热津斯基的信徒,其整体战略是打压俄罗斯,交好中国,但要坚持离间中俄的美国大旗党标准操作。
在促成北约东扩与科索沃动武的同时,也大幅缓解了克林顿第一任期支持台独造成的中美矛盾,并在99年亲自镇压了李登辉的两国论。
炸使馆这事她应该没参与也不会同意,按照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的回忆,奥尔布赖特连夜拉着参联会议副主席罗斯顿赶到中国驻美大使馆表示道歉。
后面她在回忆录里总结了自己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太大,美国不能予以忽视,但也不能拥抱她;中国很难被左右,因中国非常自豪。处理对华关系,美国需要作一个长远思考,不应视中国为敌人,而应期待中国经济改革成功,与中国进行各种层面的接触。
至少从语言上看还算美国对华的理智派。
奥尔布莱特主要的问题,是盲目的认为美国应该管理一切(也要负责一切),美国有责任有能力把世界建设成美国想要的样子。
这种思想也不是她独有的,福山说过,这种想法在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是美国的精英的共识(乔治凯南表示你们不听老子的就算了还不把我当精英了?亨廷顿表示你看我当师傅的都被开除了)。
在这种思想下,美国开始有了越过联合国独自使用暴力的意愿,并在奥尔布莱特的推动下过了线。
虽然阿富汗伊拉克两个大坑是小布什挖的,可率先推着美国走上这条路的,却是奥尔布莱特。
这就决定了未来有一天,骂她最狠的,可能就是美国人。
北约轰炸南联盟导致中国大使馆人员伤亡的主要推手之一
记者曾问她:“50万伊拉克儿童死去,比广岛死去的儿童还多,这值得吗?”奥尔布赖特回答:“这是艰难的选择,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 ”#奥尔布赖特曾说50万伊拉克儿童死是值得的
这值得吗.JPG
通过对她的评价你就会发现,很多人他们并不爱好和平,也不反对战争、屠杀。
他们会对着喊印度三哥的人口诛笔伐,斥责他们是忘记烈士鲜血的忘恩负义之人。但同时对于导致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三位烈士牺牲的罪魁祸首,他们却不乏溢美之词。
如何评价?一个反人类的刽子手将屠刀砍向曾经帮助他的人。一个战争贩子的肉喇叭。
曾经和她在紧邻的桌子上吃过早餐,那是在疫情前了,我去旧金山出差,住在Nob Hill上的马克·霍普金斯酒店,她是和她的年轻助理来参加一个研讨会,老太太那时应该年届八十了吧,架势仍然端得十足,胸针依然别致。我不确定,取菜时遇到助理,低声问了句,“State Secretary?”,“Yes”,漂亮的女助理没有一句废话。
曾经带朋友去Yorba Linda参观尼克松图书馆,正好遇到展览,“玛德琳的胸针”,她的著名招牌,各种宝石,各种花朵,各种色彩,不同心情。
我赞叹于她的风度,钦慕她家两代人的学术道路,但我不喜欢这个东欧老太太,带着满脸仇恨,充满意识形态冲突的外交思想,她与希拉里开辟的价值外交不切实际的,充满虚伪的,也完全无助于千载难逢的冷战结束后的黄金年代,为今天的世界乱局埋下祸根。
她们俩都毕业于威尔斯理,使我犹豫,要不要把孩子送去这样的地方读书。
应该早tm的暴毙的帝国主义刽子手。
斯拉夫人的地狱一定会为她预留好一把椅子的。
从简单的说,“渲染多内容”的优化主要方法是剔除(culling)和细致程度(level of detail, LOD)。
不在视角范围的物体可剔除、被其他物体遮挡的物体可剔除、占据屏幕面积太小的物体可(有损地)剔除。
LOD 则是(有损地)缩减较远距离的物体表示方式,除了减面,可用较简单的 shader,也可换成 billboard/imposter 等。
还有一些要改变渲染器的架构。详情请看RTR3 和 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