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父亲在工作岗位猝死,现在我的爷爷奶奶和叔叔姑姑要求我分给他们我爸的遗产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lao-hao-y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离婚了就别扯那么多了。

你爹生前已经把大部分东西给你们娘俩了,离婚也是相当于净身出户吧?

你妈为啥当时同意离婚?还不是看你爸失了势,老郭楠没有榨取价值了?以后还可能得给他养老,划不来,所以就离婚了,反正也没钱,也不指望他以后挣钱了。

谁知道一猝死,一下有钱了,好家伙,闺女成自己闺女了,老婆成自己老婆了。都得优先继承了,拜托自己离婚了喂。

按法律来不行么?你为啥来知乎?原来法律不有利于你,你就上知乎来道德绑架了。你叔叔姑姑出丧葬费的时候,你咋没冲出来呢?大继承人是不是丧葬费得结一下?

还有你说你爷爷奶奶在葬礼上骂你和你妈,中国人都要面子,都讲究死者为大,你爷爷奶奶在葬礼上骂自己死去孩子的前妻和子女,说明什么?你敢不敢把你爸妈离婚的细节讲出来?最后还说幸好房子已经过户给你了,我想问问,你父亲离去的最后日子里,你和你妈关心过他么?还是伤口撒盐?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吧?飞了你还打感情牌。

在这个老郭楠最后的时光里。站在他那边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是你和你妈。你们俩早就打算不管他了。女人瞧不起男人那个劲是藏不住的,你爸觉得你妈出轨绝不是空穴来风喔。

按法律来。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垫付的丧葬费,您得先给了。这是为人子的本份。亲戚再有钱,那是亲戚的,没义务给您爹出丧葬费。那是您爹,不是他爹。

第二,您爹的抚恤金,按理说不算遗产,这玩意儿说白了,血财,烫手。作为唯一的子嗣,您要不想分,也不是不可以。谈不下来就上法院。法院自会主持公正。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父母也是子女遗产的继承人,你、你爷爷、你奶奶各分三分之一。


user avatar   long-yue-liang-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除了迅速成长起来没什么别的办法了。

说句不好听的,孤儿寡母首先被家族里的人“吃绝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接受现实,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你父亲21年12月死于值班岗位上,是应认定为因工死亡的。人社局会赔付,没有最高最低的说法,就是按照法律规定赔付,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近90万人民币

不是小数目。

遗产方面,你父亲生前应该没立遗嘱,父母已离婚,你母亲没有遗产继承权。你爷爷、奶奶和你三分遗产,没有问题,你叔叔姑姑没有继承权,看你题目描述估计就一个劲儿撺掇你爷爷奶奶和你要钱。

记清账目,保存证据。不用管亲戚们怎么道德审判,遗产中先清算葬礼费用,葬礼费用付完了以后三分遗产。房子自己留好。分完遗产以后,和其他亲戚不必往来了。既然他们强迫你算账,你也可以主张清算父亲葬礼上的礼金。他们肯定会暴跳如雷。你守好自己本心。没必要做任何承诺。他们受不了会去打官司,你该应诉应诉,最后按法律判决来就行。在此之前,不必主动给钱或立字据。

你爷爷奶奶态度有变化,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来说才是养老的主力。你父亲还在,他们是指望你父亲养老的,不指望你,你父亲不在,他们在你叔叔姑姑的劝说下,更觉得指望不上你。他们天然就更相信自己的亲生孩子,尤其是孩子里面年纪偏小的。对自己孩子的孩子,多只是爱屋及乌。

其实,你失去父亲的那一天,也同时失去了爷爷奶奶叔叔姑姑。

你的亲人就只有你母亲了。

祝一切顺利。


以上是原答案。写完之后一字未改。不过这次编辑顺便把“遗传三分没有问题”和“看你题目描述”处加粗了,因为有很多人莫名其妙发难,说法律规定三分了,答主胡说八道之类的(我无奈地笑了,就好像我没写三分似的)。“工亡补助金”加粗字体处,是当时就加粗的。

接下来的文字有点长,看完大概需要十分钟。

另外粗略看了一下几个其他的答案,也没有发现更多的信息了。基本上信息都还是题主原来的题目描述、题主的留言、题主发的微信聊天截图。

有很多人说我被题主骗了、被题主带歪了之类的。很遗憾,我不这么觉得。

也就是说目前的所有答主的信息基本上都来自题主。但是各人理解不同,争议很大。对嘲讽题主的答案和评论我不做认同,但也不对线了,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信息。而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自己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盲点”。每个人也都更希望自己的想法被认可。

只在此补充一下一些法律相关的问题和当时自己的想法。

法律相关问题:

一、社保待遇。

题主父亲于工作时间在工作岗位猝死,会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按题主所说情况推断,企业应该是正常交保险了,所以当地人社局给予相关社保待遇。主要有几笔钱,一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题主父亲的情况,80多万,不到九十万;二是丧葬补助金,当地2020年平均月工资的六倍,估计三四万吧,看当地情况了,假如当地月入平均数是5000,那就是三万,就是这么算出来的;三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清算后的钱,是死者生前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本息合计数,估计也得几万,也可肯很少,少则几千;四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一般这个最少,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钱的几分之一。

其中,前两项,即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不属于死者生前遗产。后两项属于死者个人遗产。

多补充一句题外话。工亡相关的社保待遇,如果工亡人员生前没离婚,这也不算是夫妻共同财产(特别提示:我知道题主父亲离婚了,这是在做一个知识点延伸讲解)。工亡相关的社保待遇,既不是个人遗产,也不是夫妻共同财产,所以不能先用于偿还死者生前个人债务和夫妻债务。

前两项加起来九十万左右,很可能九十多万。后两项几千到几万。很明显,前两项是大头。

二、公积金。

应该是住房公积金。不知道题主父亲还有多少。题主父亲已离婚。而且应该是刚离婚没太久(疫情期间离婚)。离婚的时候做的财产分割,如果提到住房公积金,就按照财产分割协议处理,如果没提,但是提到“其他财产”,那么默认其他里就包含了住房公积金。题主母亲对此无异议、不再起诉要求重新分割的情况下,那就可以认为目前题主父亲名下的所有的住房公积金都属于其个人遗产。

三、相关财产分配。

有权参与相关财产分配的人员:题主、题主的爷爷、题主的奶奶。

死者相关的钱目前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遗产,二是工亡相关社保待遇。

个人遗产,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题主家的情况就是三分。如果有人愿意放弃,也可以,是个人的权利,如果有人坚持不放弃,也没问题。

工亡相关社保待遇,具体怎么分配,法律没有具体说法。

是啊,有的人就是很震惊吧,因为法律就是没有具体说法。

相关的法律主要是《工伤保险条例》。遗产相关的法律是《民法典》。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工亡相关待遇是怎么分配呢?那就是死者的近亲属做协商。协商不成的,由相关部门做调解,或者起诉,由法院再做调解或分割。

法院是怎么分割呢?一是《工伤保险条例》里提到了工亡人员的近亲属。所以人员限定上就是“近亲属”。近亲属,在题主家这个情况中,也是题主、题主爷爷、题主奶奶三人。二是具体分割比例的考虑有两个原则。原则一,与死者生前的生活亲密度,就是看死者更多的和谁生活在一起。原则二是对死者生前的经济依赖程度,意思是看谁生前更依赖死者提供的经济帮助。这两条原则要综合判断。其实就是看死者生前更愿意把钱花在谁身上,就给那个人多分一点。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合理分割。

工亡相关待遇中的丧葬补助金,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于支付死者丧葬费的。现实中,丧葬费用根据具体情况往往都会有剩余或有不足,不太可能与实际花费的丧葬会刚好对等。如果有剩余,法院具体判决时,有的法院会认为,这剩余应当完全归属于负责并支付丧葬费的那个近亲属。因为在时间上一般先举行死者的葬礼,后续才会申请下来丧葬补助金(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逝者一般要及时火化,但工亡认定、保险待遇申请都需要更长时间)。所以支付葬礼费用时,一般丧葬补助金都没发放。有的法院就认为丧葬补助金有剩余,就该全部属于那个支付葬礼费用的人。有的法院会把这部分剩余合并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中参与分配。如果有不足,那么基本上各地法院判决都很一致,就是根据当地情况,合理的费用由工亡补助金里扣除,扣除后再分配工亡补助金。为什么强调合理的费用。因为现实中会有人想大操大办多花钱,花超过当地葬礼平均水平一大截的钱,然后要求从工亡相关待遇里支付。

那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分配比例怎么定的呢。每个案例都不太一样,各地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分配,很少有平均分配的。具体案例中,有的法院会倾向于多划分比例给工亡人员的无工作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有的法院会倾向于多划分比例给孤寡农村老人。有的法院,虽然很少很少这样的情况,但就是有这样的法院,会参照遗产法(《民法典》颁布前)平均分配,即使孩子是婴幼儿也没有倾斜,纯平均。有的法院就会直接写一些宣传文章(工亡补助金不是遗产,不搞平均主义!)之类的,默默diss。

那么说到题主家的情况,先看爷爷奶奶这一边。爷爷奶奶都是退休人员,有稳定的退休金,推断有独立住处,有死者以外其他供养子女(题主的叔叔和姑姑)。再看题主这一边,已成年,有工作,但疫情影响收入不稳定,记得看到有微信聊天截图说题主半年没发钱,推断是死者生前唯一的女儿,有住房。最后看死者自己的情况,疫情期间离异,和自己的父母、孩子都不在一起住。估计最近几年见孩子面和见父母面差不多,可能见某一方的面多些,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那么估计如果有法院来分隔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综合考虑与死者的亲密程度和经济依赖程度,题主能分到的占比从30%到50%都有可能。实际上题主获得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概率会比较大。

就目前的各地法院判例情况来说,只要不搞平均主义,一般给孩子分的比例都是最大的,而且孩子年纪越小,比例越大。其次是配偶,最后才是父母。除非是孩子身体健康且成年并经济完全独立,而死者的父母年老体弱又缺乏定期的足够的退休金或抚恤金,那么相对的父母的比例就高一点,也不会高太多,高1%-2%。但是孩子的比例高的时候,那些判例里,孩子的比例是死者父母比例的两倍,也很正常。因为法院认为死者的孩子比死者的父母更需要死者经济上的帮助。

在题主这个案例中,光题主自己收入不稳定(“几个月没有工资”),而且收入可能没有题主爷爷奶奶退休金高这些情况,就足以让法院裁定的时候,在比例上多照顾题主。除此之外,还考虑到死者葬礼的钱,一开始是题主叔叔垫支,但是题主后来又打欠条又筹钱还叔叔姑姑钱(参照题主发的截图),那么法院会认为就是题主自己出了葬礼的钱,是通过借款的方式先行垫付(借叔叔的钱)。后期丧葬补助金到账后就会判给题主。有剩余或不足的话,参照上文说的。那么题主事实上负担了葬礼费用,而不是由死者父母负担葬礼费用这件事(推测如此,题中没提爷爷奶奶有出葬礼费),会导致法院判断题主和死者相对更亲密。

我看到有的答主,因为死者离婚时把房子放在题主名下就对题主大加嘲讽。很遗憾,如果在法庭上举证这一点,只是在证明死者对题主亲密度非常高、死者生前愿意给题主提供经济帮助的意愿极大,很大概率会导致法院倾向于认为题主应该获得更多的分配比例。因为法理不外人情,对法官来说,他们做分割,遵照的我们前述的原则一原则二,简单粗暴来说,就是在遵照死者生前的意愿----死者生前更愿意把钱给谁,那就给谁分配更多。当然,一切都要依法做合理分割。

不排除小概率情况下,题主获得30%这样的小于三分之一的比例,因为有的法官会觉得题主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等各种情况。但是这样分配的概率还是很小很小,而且小于三分之一的话,也不会小太多,一般情况都会高于30%的。没有其他不了解的情况的话,30%算极限了。

所以,推测题主能获得30%到50%,而且获得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的概率较大。但是在题主这个案例中,即使法院最后结果上是平均分配,也不能说就是法院按平均主义分配了,因为各三分之一,也是一个合理的分配。

赡养和代位继承方面,其他有答主讲得蛮不错的。

关于我自己的想法:题主有自己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思想上不成熟,有自怜的想法,看完题主自己的描述,我当时推测题主年龄偏小,正在上大学或者刚毕业没几年,独生,父亲在世时与亲戚们相处还不错,比较受宠。后来看题主的一些评论发言,也差不多。估计题主二十来岁?应该没过三十吧。(因为题主父亲都没到退休年龄)所以给的建议就是让题主尽快成长起来。当时没看题主是男是女,一是因为我自己当时就没考虑性别,二是即使考虑了,死者应该就这一个孩子,是男是女都无所谓。但是很明显题主说自己性别为女,成功导致了一部分人的狂欢。于是题主在某些答主那里变成了一个爱写小作文、贪占爷爷奶奶的钱、吃自己绝户的“小仙女”(很遗憾,一个人无法吃自己的绝户,逻辑不成立)。

题主思想上的不成熟和描述中的自怜感确实是会让一些网友感觉不舒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题主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题主对其叔叔姑姑爷爷奶奶是有不满的,也表达出来了,但没有用什么难听的词汇,描述的多是谁说了什么话、谁做了什么事、她自己是什么想法。实际上是倒是偏向她认为的客观描述,当然实际情况是什么,我们都没有亲眼见到。只谈题主,她描述的内容让人读出来她有责怪亲戚的情绪和她直接辱骂亲戚是不一样的概念。在辱骂和宣泄情绪方面,很多指责她的网友都做得比她好多了。

坦白地讲,一开始我确实打算讽刺一下题主,对我而言,有理有据有数据的讽刺是很容易的。毕竟,当时看到那句“企业说按社保最低赔付”就有点来气,当时心里想法是“你怎么不说具体多少钱呢?来来来,你不说我来说”。现在我很庆幸我当时收住了没那么做。因为题主可能是真的不懂,因为企业方面可能就是那么讲的。但无论什么情况,我一定要对这个几个月前失去父亲的题主口出恶言吗?题主看待事物的方式不成熟和具体处理问题上一些不成熟,都不能作为题主道德上有重大瑕疵的证明。目前题主的不成熟的具体做法就是有一天不接电话、婶婶跟她妈问火化费题主就情绪崩溃叫亲戚们不要打扰妈妈并立即筹钱还钱、在网上抱怨前前后后一系列事情等等。看到很多答主各种激烈批评和辱骂题主,格外庆幸我没有加入这场网暴(对啊,网暴)。

题主对父亲的感受是很复杂的,看题主描述,父亲在世时,一方面非常渴望父亲能更疼她,另一方面又总是不断失望。题主对父亲的有很多失望和埋怨,不代表父亲的突然离世不会给题主本身带来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因为被部分网友恶意解读而更强烈。

此前题主对亲情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她觉得爷爷奶奶会更疼爱她,因为她失去了父亲,所以爷爷奶奶会主动放弃自己的那部分遗产继承权。很不幸这条留言导致题主也收获了大量的嘲讽。很多人说题主就是想贪爷爷奶奶的钱,想侵犯爷爷奶奶的正当权益。有些人是不理解,有些人是故意的。毕竟,一个人以为“对方会爱我,所以会把钱给我”和“对方不想给我钱,我打算想办法贪掉对方的钱”之间差了一百万个“吃绝户”。在我看来,题主本来的想法就是,“爷爷奶奶会更疼爱我,就会给我更多钱(放弃财产继承)”,与现实中爷爷奶奶要求遗产之间的落差,让她受到很大的打击。但不代表她想方设法占有财产或者道德绑架啊之类的(她要是跑去跟亲戚们这么说才有可能是道德绑架)。另外题主的那句以为爷爷奶奶会放弃继承的留言,不成熟归不成熟,逻辑上到是没问题。“成年人了,爱在哪里,钱在哪里”,这都是网络名言了。还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通常“计深远”的具体做法就是给孩子准备充足的钱或其他资产人脉之类的。当然了,部分网友也可以说,她怎么怎么说话,其实她就是那个意思!她就是想侵吞财产,不管她爷爷奶奶愿意不愿意。不管客观情况,只说对方心思歹毒,一般我把这种说法叫做“诛心之论”。网友可以说她有这心思,也可以说她没这心思,不管网友怎么说,现实情况是,她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叔叔姑姑都在帮爷爷奶奶要求财产分割,还问她房子落谁名下的问题。她应该庆幸房子在父母离婚时落她名下了,这要是落她父亲名下,现在只会闹得更难看,有可能她还得考虑怎么卖房分钱,不然不就坐实了她侵占爷爷奶奶财产的罪名了么。

在题主的描述中,我认为亲戚们的问题在于,一是题主父亲的葬礼及相关事宜在事实上是由题主出钱,但是却没有由题主做决定。就是说,葬礼的哪些方面花钱、花什么钱、请什么人等等一切大小事宜,都应该由实际付钱的人做决定。但是从题主表述来看,她没有获得这方面权利,但是葬礼花费由她买单,她很不爽,但她照办了。二是题主父亲葬礼上收到的礼金,她没有得到,被她叔叔(推测是叔叔,讲真,题主没写清)拿走了。(有网友评论说,“应该是帛金”。是帛金没错儿,但帛金就是葬礼上的礼金。所以说礼金并无不妥。其实蛮多评论在我看来都属于这种类型。此处加狗头。)按规矩,葬礼上的礼金,应该由实际出钱的人拿着,或者近亲属协商分配。题主明显也是对叔叔拿走礼金不爽,但没追问。三是题主母亲和题主在题主父亲葬礼上被“哭丧式骂”。葬礼上,只要不是来闹丧的,来的都是客。更何况,是死者女儿的亲生母亲,而且题主描述中,母亲在父亲死后一系列相关事情中也有出力。有什么矛盾,与葬礼本身无关的,都不该在葬礼上做批评指责,何况题主母亲与其父亲已离异,就纯粹是“客”。而题主又是死者唯一的女儿。指责内容估计又与钱有关。实际上,在婚姻存续期,题主母亲和父亲怎么花钱怎么存钱,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时,不该受这种指责(“没有存下钱来”什么的,毕竟从题主中可以推断出,死者生前也不是特别擅长赚钱)。看到有的答主说,“你要是没做错什么,别人怎么会骂你”,是啊,受害者有罪论,那我骂这位答主也是可以的吗?毕竟,按阁下的逻辑,你没说错什么我怎么会骂你。四是题主叔叔指责题主“套路爷爷奶奶”,要求打欠条及其他一些指责(题主拿出了相应单据证明自己父亲确实没多少钱,去世后处理相关事宜又花得多,爷爷奶奶放弃公积金公证,题主答应爷爷奶奶要是能剩两万就都给他们),作为叔叔指责死去的哥哥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女儿,这样的话还真是发人深省啊。题主叔叔觉得自己出钱出力,但是出的钱都让题主还了,葬礼礼金被叔叔拿走了。出力具体是什么不清楚,可能是招待来客,陪同题主与企业谈判之类的吧。题主叔叔觉得自己做了好事,但在题主眼里就是一直在跟题主要钱的形象,非常委屈和不忿。就这句“套路”挺有意思。就好像题主真的从爷爷奶奶那里骗了钱。就只说遗产的事,既然爷爷奶奶没到风烛残年沟通不了的地步,题主和爷爷奶奶达成了一致,叔叔是要做什么代言人,主持什么“正义”?受题主爷爷奶奶委托了还是什么?

题主写问题的时候3月30号,题目中写,剩余丧葬费还在公司,等待新的公证。题主父亲去世后一系列费用的支付,根据题中描述,应该分为几部分,一部分由题主叔叔们(二叔和三叔)和姑姑垫支,一部分由公司垫支,一部分由题主支付(此处不是指比例一比一比一,与比例无关,不知具体钱数,不知道有没有母亲,先假设没有)。其中由题主二叔垫支的部分,后来题主还给了二婶婶(中间题主和题主亲戚们为此互有指责)。由公司垫付的部分,公司让题主打了欠条。姑姑垫支的部分,

题主还钱给婶婶这件事,部分网友对题主指责很多。我后来也看了聊天截图。我有点犹豫要不要把截图放在这里。因为题主自己删掉了。

题主妈妈觉得自己已经够尽心了,毕竟是前夫,“关于钱的事不便参与!”(此时已经过了葬礼,发生过题主妈妈葬礼上被骂事件,估计带着气且想避嫌)。

从题主这一方的理解是,自己妈妈也出了不少力(但在葬礼上被哭丧式骂),还被婶婶催债,自己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生活费都快没了,父亲死亡后开销又大,二叔三叔姑姑都有垫钱,虽然火化的钱到了自己这边,但不太好先给二叔,题主希望所有的钱都清算完毕后,还亲戚的钱就一起还(“不然只还二叔不还三叔吗?”),自己现在没有工资还一身债务,现在跟我催钱,你是不是缺钱,我借钱也给你还上(越说越觉得自己不容易,越说越来气,开始讽刺,题主对二婶:“你们是不是急需用钱,我借钱还你们”)。

从题主二婶婶这边的理解是,题主父亲火化的钱是自己老公(即题主二叔)垫的,其他方面花销大是题主你自己的事,你不容易,大家也不容易,既然公司给了火化的钱,就该先还我家火化的钱,我只是问问你妈怎么不还钱(对题主母亲:“要是钱是你垫的,你怎么想?”),怎么算打扰你妈(对题主:“我找你妈妈自然有找你妈妈的理由”)?你怎么讽刺我,你说屁话。

题主二叔:我没找你妈。 题主:我都看到聊天记录了! 题主二婶:是我找的。 其他亲戚:都别吵了,不急着拿钱下锅。都歇歇吧!都是一家人!等等。

然后题主跟多个好友借钱还了二婶这笔钱。

结合聊天截图和题目叙述,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吧。

其实很多独生的孩子比较容易有“我父母的就都是我的”这种概念。建议生前就立好遗嘱做好公证,这不是诅咒谁,虽然我们有忌讳谈及死亡的所谓传统。像是题主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谁也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作为题主会很直面地感受到亲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落差,好像此前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一下子全都变了个人。其实本身父母离异,爷爷奶奶的态度估计就有了变化,只是题主没来得及感受到就遇到了父亲离世这种巨大的变故。

我一个朋友看完我之前那500多字的答案,问我,你还记不记得X?我说记得。

X是个农村小伙子,单亲家庭长大,小时候他父亲就是突然去世了,生前家里刚盖了新房子,然后他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对他父亲的遗产进行了在他看来不那么友好的划分,于是他没了父亲,也没了新房子。他自己是独生子,父亲死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跟他爷爷奶奶那边的亲戚就一直关系不好。没办法,搁谁身上都会关系不好的。

原答案开头我说“吃绝户”那句话,戳爆了很多人的点,也成了很多人攻击题主的话柄,类似于说题主小仙女吃她父亲可怜国男的绝户(可能在这都能打南拳的人看来,女性就不属于后代吧,一个人竟然可以吃自己的绝户,真是精彩的论断)。在此,我得说明,那句话是不准确的。因为题主不属于“孤儿寡母”情况,题主妈妈是离异,不是丧偶,很显然题主也不是孤儿。但当时写下来的是我的真实感受,对此不多做解释了。至于觉得我带节奏的、输出情绪的、就是在骂题主爷爷奶奶的人,只能各人说见仁见智了。总之谢谢有的人夸我带节奏吧,没想到我还有这么大能量。

至于有人说我春秋笔法,巴拉巴拉。这样吧,我再写一个更“春秋笔法”的结论。

这就是一个年轻姑娘经历了母亲疫情期间差点失去性命、父亲离婚后猝死工作岗位上、企业不肯赔偿、爷爷奶奶叔叔说话难听要分钱、她求助网友反而遭遇网暴的事情。

题主在自己的答案中描述过母亲是疫情期间经历过抢救、住过方舱的,病好了以后肺部还是不舒服。所以推测是新冠?

题主父亲所在企业估计确实没有赔偿,应该就是社保局支付的工亡相关待遇,发放到父亲所在企业。企业要求死者近亲属做好公证。

以上是一个纯粹题主视角的说法。

很多人觉得我被误导或者我故意误导别人,觉得题主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指不出她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只是用一些超级夸张和情绪化的语言做人身攻击、带节奏。对,就像很多人是这么看我的回答一样,我也是这样看那些人的。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觉得我后续补充这么多字,相比之下没什么情绪。怎么会,情绪更大了。很多人一来就是“情绪输出”,这样的指责,没啥意思。在我看来就是有样学样,没什么自己的观点。要知道,但凡是人,就有情绪,和缓的情绪,也是情绪。当一个人说别人“情绪输出”的时候,其实本身就是在输出情绪。很多话大家都在说,说的人多或者少,不代表有道理或者没道理。

我说法律,他们说情感,我说情感,他们说法律规定了三分。怎么,我原文就五百来字,没说三分么。

有的评论批评还是到位的,主要是说题主应该有“爷爷奶奶就应该拿走遗产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批评还是相对礼貌克制的。再过头的基本上就都是辱骂了,而且言之无物,看着索然无味。

所以,题主在思考问题、沟通等方面确实是有问题的,但换了任何一个辱骂题主的人,我也不觉得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做得更好。毕竟指责别人都是容易的。而且描述基本上也是题主自己的第一视角看问题。在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甚至企业看来,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理由,他们是在做善事,出钱出力出人了。比较搞笑的是,部分网友,谈起爷爷奶奶的损失,就是他们损失了亲生儿子,还有题主这样的人不想给钱。谈起葬礼的钱,就是题主应该支付的,因为那是她亲爹。不觉得内在逻辑有问题么?说遗产说保险待遇,就是要三分,说死者死后相应的开销,比如丧葬费比如火化费,为什么不三分?比如死者葬礼上的礼金,为什么不三分?感觉很多人只是为了指责题主而指责,其实对题主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叔叔姑姑的出力,也不甚关心。很多人同情叔叔姑姑垫钱吃力不讨好。唉,也没人同情企业都垫钱了。是啊,给自己大哥葬礼垫钱真的是一件让人想不到的大善事!无意嘲讽谁(虽然确实在嘲讽),但是垫钱的人,都不是在给陌生人垫钱。死者是他们的大哥,是企业的员工。这不是纯粹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样的好人好事。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氛围下的“义务”。承认或者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当然了,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结论,不过不展开讲了。

之前答完这个问题后,没怎么看知乎,第二天发现连问题带之前那个五百多字的答案都火了。接下来开始收到大量谩骂。有的骂我,有的骂题主。还有不少打拳的,看见对方是女性,就一定要找出一些东西来,牵强附会地骂上一骂。相比之下,一些规劝我好好修改答案的,都算是口气温和了。既然连我这里都收到如此多的辱骂,题主那里可想而知了。很多人骂人,本身就是输出情绪,骂人的内容却是又附加一项怪别人输出情绪。也算是好笑吧。

题主还是需要尽快成长起来。目前网络上的氛围即是如此,提问者往往面临大量指责,会超过自身所能承担和应承担的范围。没办法,“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而且有些人就是通过抱团骂你来抒发自身的怨气。当然现实情况如此,不代表这种情况是对的。但是你难以接受的话,又总是遇见这种情况,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烦恼。而你会遇见这种情况,不代表你就该遇见这众情况,但有些事,终究是避不开的。

所以,尽快成长起来,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用更理性的目光看待人性和亲情,多磨练沟通技巧,愿以后你的为人处世会更加游刃有余,人生态度也会更加豁达。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一段时间的风风雨雨,希望你能淡然处之,一笑释怀。

后记:其实我还是喜欢原来五百多字的答案。但是鉴于某些原因,还是做了后续这几千字的补充说明。没办法,人不能只做喜欢的事。显然后续的补充也不是尽善尽美。但除非有错别字或者明显谬误,否则应该不多做调整了。

可能是因为题主情绪比较明显,竟然没有什么人怀疑这是假的之类的。现在逛知乎,经常有人提出质疑,觉得小编写的或者什么人编故事。很多网友只是批评题主,倒没有什么人怀疑整件事本身有没有发生。但是其实很多事都是网友无法求证的。那么不管题目是真是假,都希望看到这里的人有所收获吧。至少收获了一些法律知识吧。

祝有所收获的人一切顺利。


user avatar   xiao-xiao-sheng-7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爷爷奶奶可以分,但是你叔叔姑姑他们就没他们什么事了。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你父亲遗产,由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你爷爷奶奶继承。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的情况是常年出差在下面的县市做店长,一直都是工作第一家庭其次,一直顾不上家里有时我和我妈还被房东当过单亲皮肤,他被手下人抓了把柄把举报这两年才贬职到室内做普通员工,他回来也很颓废休息时间都是借酒消愁。和家里也不愉快什么也不和家里人说,疫情期间因为只顾工作我妈因新冠被抢救入院他也是很一定要下班才来,我因在外地工作回不来家一直求着他好好照顾我妈,可是他还是那个颓废的样子甚至怀疑起我妈出轨?我沟通一年也无果,因此我妈疫情后心死和他离了婚……

从这个描述看,积怨已久。

你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对于你妈可能印象不佳。

而且你父亲是离婚后死亡的。

所以,在遗产争夺上计较,是多年积怨的一种释放。

这个事情按照法律来,你爷爷奶奶和你分配遗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我爹死了钱应该是我的。


你妈:老头死了钱肯定是我女儿的。


爷爷妈妈:儿子人到中年,离婚净身出户,然后就猝死了,儿媳妇一定不是好东西,孙女也跟他妈亲,这钱或许可以是孙女的,但前儿媳一定不要想看到一毛。


叔叔姑姑:爸妈说的对,不要怪我们不发善心,实在是二位不地道。人都成年了,连葬礼和后事都是我们来主导,属实没有起到继承人的作用。


user avatar   chenph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句不该说的,你妈都已经跟你爸离婚了,你爸的房子和钱全被你妈拿走了,现在前妻还想吃绝户,连抚恤金都不放过,真不够意思了。(一个题主口中的中年领导,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结果死后身上遗产几乎一分没有,估计连得个感冒都看不起。一没嫖、二没吸毒、三没出轨,财产是被前妻分割拿走的,你说这不叫吃绝户啥叫吃绝户?这些都是题主自己说的,然后又删了。人家叔叔钱没要,还帮着弄葬礼,怎么就被说成吃绝户了?

一个中年男人,自己刚被降职,自己的女儿和老婆就跑路了,死的时候没人发现,第二天才被收尸,账户就剩下几百块钱,一辈子奋斗的财富都给了女儿和前妻,孝道未尽,孩子和前妻又打上了死亡抚恤金的主意了。关键是这个前妻自己从未工作,这个题主自己还是爷爷奶奶养大的。到现在这对母女对逝者没有半点情感和感激,处处说逝者的不是,逝者这一家现在被这对母女的行为伤透了吧。怎么还会相信两个白眼狼呢?

看看题主自己写的事情经过和聊天记录,血压高!一个成年女生,怎么活的跟个豆瓣女拳似的。题主看大家不支持她,已经删除了原来所有的聊天记录和截图。

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儿子这么死了,你的儿媳妇和孙女这么做,你还会选择继续倒贴吗?不会为子的儿子感到寒心吗?

你爸爸生前没少给你和你妈付出(死了的时候几乎一毛钱没剩,全给你们娘俩了)

现在人没了,爷爷奶奶本来就是第一继承人,你父亲还没尽完赡养父母的义务。

你有什么理由不舒服?还要去抢夺爷爷奶奶的抚恤金?还来写小作文?如果你真的替你的父亲孝顺赡养爷爷奶奶的话,你爷爷奶奶的钱会代位继承给你吧,现在想全拿这个钱,早了点,除非你也没想着所谓的赡养。

于情于理,爷爷奶奶都该分走法律应得份额的遗产,毕竟你爸是爷爷奶奶养大的,不是你和你妈养大的。

所以,摆平心态吧,节哀。

另外,建议你多站在你爸的角度考虑问题,现阶段少听你妈的话,她作为前妻已经没有发言权了。你爷爷奶奶也不会相信一个这么对自己儿子的女人。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叔叔姑姑的行为大概应证了爷爷奶奶当年生二胎三胎的话:

生个弟弟妹妹以后好照应你。


(你要是早死,钱可不能便宜了你老婆孩子。不管你孤儿寡母多难,你娃以后得认谁当爹,你的钱还是得帮扶弟弟妹妹)。


呵。

就这家风。


心疼死者。

生前活得也挺艰难。


撒泼吧。


丧葬费用这一块,是和礼金捆绑的。

如果这帮弟妹拿了礼金走人,还要孤儿寡母支付酒席钱,真的丧尽天良。

钱可以付,礼金交出来。



有的人说话很搞笑:因为送礼的是叔叔姑姑的亲友,所以叔叔姑姑拿走礼金应该。

那合着题主的爸爸以前没走动过礼?

之前送出去的礼,不该自己孩子收回来?


题主妈妈已离婚,遗产是和她没啥关系。

但是题主还没彻底自立,以后孝顺爷爷奶奶的时间还长,不至于现在就赶尽杀绝地立刻分完吧。

而且题主说了现在困难,一家子人是啥反应呢?



去你爷爷奶奶家门口拿大喇叭循环哭骂:我爸尸骨未寒,我爸家的人就要逼死我们娘俩。

一群长辈在这发死人财,不怕晦气吗?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yu-ding-yi-6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相关话题

  明清以来,如果长子无男性继承人,次子有儿子,家业该怎么传承? 
  如何看待傅聪去世说傅聪叛徒的? 
  为什么非婚生子(私生子)还会受法律保护,还能享有继承权,那所有小三只要想办法生孩子就能为所欲为喽? 
  侯耀文遗产风波中郭德纲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丈夫将 3 套房遗赠同居保姆案,法院以违背公序良俗改判无效,是否合理? 
  如何看待“岳父灭门案”女方拒绝遗属做亲子鉴定的要求? 
  为什么非婚生子(私生子)还会受法律保护,还能享有继承权,那所有小三只要想办法生孩子就能为所欲为喽? 
  为什么英国很多从亲戚继承遗产的故事? 
  我爸妈就我一个独生子女,他们百年后财产应该都是我继承的吧?为啥好多人说不一定呢? 
  父母已离婚,财产官司判决结果还未执行,父亲偷偷在外地和小三买了房,我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曾以 28 万以上年薪招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深圳,被传降薪、部分津贴被取消?
下一个讨论
那些切完扁桃体、腺样体的孩子怎么样了?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