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日本对很多年轻人的吸引力大? 第1页

  

user avatar   quart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曾经很好奇,好奇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日本文化,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社会伴随着发展,正在不断的阶层固化,青春结束以后,年轻人对未来普遍具有前所未有的绝望感,而日本是一个阶层固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一直以来美化青春,塑造青春神话,而日式青春正是因为日本人对成年后阶层固化的世界,感到绝望所致。


“青春至上的原因,是因为青春过后,普遍绝望。”


因为日式青春,是日本人面临黑暗绝望的职场生涯之前的最后一站灿烂的旅途,所以日本文化总是过度神话青春,以至于产生了日式青春那种由于绝望感而迸发出的纯粹,洁净,空灵的故事、画面、语言。


外国年轻人看了之后,会发现啊,原来青春竟然可以这样灿烂美好???


如果这个国家阶层固化不严重,外国年轻人看了之后,还是会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更美好。


但是如果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对未来失去信心,普遍具有绝望感的年轻人,完美契合日式青春的理念,那么日式青春的电影,就会对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垫底辣妹》里的台词,主动划分阶层,不影响好姐妹的改变阶层。”


日本文化浓缩的力量,让文化变的极具冲击力,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让文化细致入微,深入心灵,日本人的削剪的艺术,制造出极简的性冷淡的家具风格,日本人自古以来严重的阶级意识,严重的尊卑有序,严重的阶级固化,导致日本人成年后,对未来具有普遍的绝望感。


文化巨人李御宁的日本文化研究书籍,我全看过了。


而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开始随便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发财,农民企业家无数,年轻人根本就不留恋青春,青春又不能当饭吃,要珍惜青春就会耽误赚钱,耽误成家立业,娶媳妇盖房子,所以青年人纷纷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认为这样的青春才是有价值的,后来伴随着财富的累积,阶层固化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市场细化,需要长时间的知识沉淀,以及长时间的工作摸索,人才能够收获金钱的回报,赚钱也没有过去那么容易了,没有钱,就没有享受,没有爱情,没有男人,没有女人,因此社会虽然变好了,但是年轻人对未来却是普遍绝望的。


如果从“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角度出发,题目:为什么日本队很多年轻人的吸引力大?

是不成立的,你让一个蓬勃发展的黑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看,人家觉得你脑子是有病的。


“喜欢这句话的人,往往打心眼里认可了阶级固化。”


但是你让一个阶级流通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年轻人看,可能还会有一些感触,你看现在中国过去流行的“小富即安”、“岁月静好”、“少年锦时”、“安然若素”,这些描绘生活态度的词汇,就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的绝望了,正是因为对步入社会的普遍绝望,所以才会有小清新、有禁欲系,有向往着简简单单生活的避世主义的人存在,他们在阶层固化的环境中,主动降低期待,主动放弃竞争,用更少的钱,更专注精打细算的生活,减少欲望,也减少了风险。


中国伴随着阶层固化而流行的文化潮流,刚好暗合日本长久以来阶层固化、文化传统中早就形成的绝望感,暗合日本神话青春、极简生活、敏感细腻的文化现象。


所以日本对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大。


日式青春片《恋爱写真》


我最喜欢的是日式青春的灿烂辉煌,青春在日本成为青春神话,被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美好的青春一次不再来,看着日剧里的少男少女眉目流转,巧笑倩兮的模样,心里某一个位置总会被触动,多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这样一段这样的爱情,可是你看《恋爱写真》,《恋爱写真》刚毕业两人就分手,男生天天找不到工作,女生发展的很好,去了美国,你看《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踏入社会后,没有遇到一件好事,你看《告白》,小男孩为了挽留童年,避免长大,做了多少骇人听闻的无用功,你看《垫底辣妹》,如果考不上一个好大学,这辈子也就just soso了。你再看看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绝对悲剧,怎么努力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两人最终回到曾经高中时的起点,继续缅怀青春。


北野武经典的《坏孩子的天空》


所以看看日式青春片,你就知道日本人对未来,究竟是有多绝望了。


中国这些年阶层固化,阶层流动的大门即将关闭,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学了专业,毕业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对未来普遍绝望,所以中国青春片也开始悄悄流行走高。


《致青春》


比如青春片的鼻祖《致青春》,毕业后赵又廷凤凰男,只能内心冰冷的为了利益向上爬,包贝尔只能去给死人写传记,杨子姗心灵迷茫,到处旅行,寻找爱情的失落感,有钱有权的郑恺,几十年后依然是有钱有权的人,几个人的阶级都没有发生改变,除了牺牲爱情,获取女方支持的赵又廷,阶层固化在这部电影里极为严重。还有什么《等风来》,讲的是三线女编辑装名媛等等,更不要说《致青春2》了,吴亦凡潇洒多金,刘亦菲贫穷绿茶,还是阶层差异带来的青春绝望感。


中国近期的青春片无论是什么,都与阶层固化,对未来绝望有关系,这与日本社会不谋而合。


《阳光灿烂的日子》宁静的剧照。


你再看看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几个小混混,后来全部都发了财,成了大哥,成了傻逼,它的剧情大开大合,完全没有扭扭捏捏的惺惺作态,描写的是性,是性幻想,是启蒙,是革命友谊,是青春眩晕的幻觉,而现在的青春片则是分手堕胎,我要和你在一起一辈子,菩萨知不知道我吴亦凡心里有多难受,我吴亦凡潇洒多金,你辛德瑞拉要跪舔,这就是阶级固化。


一种文化风尚的流行,总伴随着背后社会发展变迁的根本原因。


日式青春的绝望感和中国日益阶层固化带来的绝望感是一致的。

所以中国年轻人喜欢日式青春的生活态度,

以此调整心理状态,寻找自我安慰,

适应日益阶层固化的社会环境。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接近中国的,地理上、文化上、审美上都是如此。如果向往更好的生活(方式),至少对国内来说,日本是最自然的向往对象:生活更富裕、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好,社会更有秩序,吃的用的更放心等等(韩国、新加坡虽然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文化输出没有那么强,国力相对也弱得多,虽然也有人喜欢,但总体上也自然谈不上那个“最”了。而英国、美国虽然文化输出上总体更优秀,但是英美文化多少还是和国内文化差异更大的,喜欢英美文化或者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化都非常正常,只是文化脉络上不是那么自然罢了)。

2、日漫、日本动画等日本文化元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国内年轻人(从10岁到40岁)只要是看过动画的,都多多少少会受日漫、日本动画的影响的(因为即便不看日漫的人,看过的很多国漫也是按日漫的套路和审美来的,以致这些国漫迷在看过日漫后更会感觉相见恨晚= =……审美甚至三观自然会多多少少有“日系”的偏好了)。

同理,小说、电影、音乐等领域也是如此,日系风格因为比较贴近国内现有的审美,同时又有先进国家光环,确实挺吃香,比如现在国内卖得很好的《龙族》,说到这儿,熟悉日本ACGN作品的人应该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参考一下绘梨衣的人气。

而且,在日本文化产品中,很多理念和元素也确实值得喜欢,比如90年代那些励志热血也不乏思考的作品,新世纪画面更精良,内容上也明显高于国漫的佳作也有很多,都相当有人气,这些作品中表现出的各种“日本传统文化要素”,自然也容易被喜欢,现在国内的泛二次元化与此不无关系(最有代表性的,什么都可以娘化,什么都可以萌化)。

比如和服和日本料理,在日本的漫画和动画里看到一个个漂亮有气质的和服(或者制服)美少女时,正常情况下,难道真的会有人先天性讨厌吗?正常情况下,男孩子看到大多会喜欢,女孩子看到多半也会心生向往。加之和服配文化祭、夏夜祭这种恋爱必备剧情,更有浪漫加成(更何况国内还有“早恋”这种反人性的概念堪比政治正确影响甚大,日本动画与漫画中这种恋爱剧情与之相对简直“人性解放”= =,自然而然会心向往之,毕竟有多少人是发自内心不希望自己情人节时被送巧克力,放学后被告白,鞋柜或者抽屉里被放情书,被喜欢的人送饭喂食,轰轰烈烈爱一场呢)。

而日本料理更是简单明了,除了动漫加成以外,本身也很好吃,即便是反感日本的人,大多也不会感到难吃,正常人自然会喜欢。同时,(欧美其他发达国家)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吃着不健康,老美肥胖臃肿等等固有印象,和日本人普遍健康长寿,日本食品质量好,更接近中餐等印象与现实一对比,日本料理就更显优势了,很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国人“改善伙食”的首选。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中年甚至老年人,也多少都会对日本文化有好感,比如很多八九十年代翻唱日本的国内经典金曲,中年人,老一辈一般都很喜欢,比如你说阿信、高仓健、山口百惠、谷村新司、夏川里美,小泽征尔(尽管小泽老师这名字的由来对国人来说挺不和谐的其实= =……),让中老年人听听《濑户花嫁》、《泪光闪闪》、《风姿花传》这些歌,或者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世界上唯一的花》,他们也可能会很喜欢的,因为中日文化(电波)的契合度确实很高,这点是日本区别于其他发达国家,更容易被国内接受的根本原因。

3、很长时间内,在同一级别、类型、功能类似的文化产品上,日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往往质量上都要比国内的高,而且兼具传统特色和现代感,在这点上,国内和日本相比确实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题主提到的和服与汉服。

正常情况下,提到和服,人们一般想到的会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更现代一些,这样的

最差最差可能也就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最后的这张反感大多也主要是冲着小泉不干人事儿吧= =……

而提到汉服,一般人心中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以上图片转载自其他答主,因为暂时找不到感觉更合适的了,所以借用一下,非商业用途,请谅解,原答案链接是这个,里面有很多其他答主的图片可供参考

男生穿汉服上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时尚 - 知乎

两者对比一下,是不是感觉和服相对汉服(或者其他我国现有的传统服饰,比如旗袍、唐装)更适合现代一些,更适合日常生活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不协调?

而且,先不论服装本身的质量和价格、发展完善程度上的差别,单纯考虑设计样式,会不会感觉汉服的话,如果不是帅哥美女穿,根本不显档次,甚至很像在cosplay好吗?

更不用说,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实普遍不高,自身下的功夫还有自我认可就不够,更有很多人傻傻地分不清楚= =……

耻辱:汉服女生被扒衣服事件 传到日本了

类似的,像京剧、能剧这种和现代生活关系不那么紧密,所依托的社会阶层也日渐稀薄(不是那个阶层没有了,而是那个阶层里喜欢它们的人少了)的传统文化形式,或者说“国粹”,与过去相比,在现代都是低谷,这点在中日两国都一样。

实际上,日本女孩子也不可能上街就穿十二单再涂黑齿,男孩子也不能没事就穿阵羽织,来个月代头配把刀威武霸气一番。国内通常了解到的和服,一般情况下国人会真正穿到自己身上的,基本都是指浴衣。而这种浴衣相对其他和服的优势,相对于完完全全地继承传统,其实也是一种顺应时代需要的改进。茶道、剑道、弓道也是类似的,也就是说,日本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很多领域找到了融入现代文明生活的切入点,完成了传承,而国内则还没有实现这种文化传承。

同时,作为发达国家,很雄厚的经济基础,也能让日本的普通民众或多或少接触到这些在国内仍然还只是比较富裕的阶层才能接触的文化修养层面的知识,这本身就很值得国内普通人向往。

一言蔽之,现阶段,相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总体上更具现代感,或者说,与现代文化日常生活结合地更好,也是就更“与时俱进”一些。

(这点,以及文化输出的中日差别,我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有提到,

怎么样让中国文化输出到全世界?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偷懒复制粘贴一下,如果有朋友感兴趣欢迎看一下,谢谢)

4、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内绝大多数喜欢日本文化或者日本的人,实际上根本没有去过日本,所以接触到的更多是日本展现出来的,最好、最阳光的那一面。而喜欢最好的一面,并不难理解。更何况日本最好的一面也确实值得学习。

一直感觉子规说的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同样适用,甚至更加适合。

所以个人感觉,喜欢日本或者日本文化,被日本文化吸引,本身并不是值得批判一个的事情。只有跪舔才是,而且跪舔任何人与事都是,因为那才是彻底没有了自己,彻底放弃尊严和希望。

因为自己貌似也属于题主说的那种年轻人,所以路过简单回答一下(以后有时间扩充,虽然感觉应该也没人看就是了,暂时就是这样,希望能有所帮助吧= =……)


user avatar   28berserk 网友的相关建议: 
      

╮(╯_╰)╭无论去过多少次都很难,星巴克店员总是特别热衷于纠正我在点餐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我要个小杯……”

-“您是说中杯吗?”

-“对对对,的冰红茶”

-“您是说红茶冰摇吗?”

-“对对对,加桃浆,不加糖”

-“您是说冰摇桃桃红茶吗?”

-“………今天可以不问这么多问题吗?”


user avatar   zhang-jun-q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_╰)╭无论去过多少次都很难,星巴克店员总是特别热衷于纠正我在点餐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我要个小杯……”

-“您是说中杯吗?”

-“对对对,的冰红茶”

-“您是说红茶冰摇吗?”

-“对对对,加桃浆,不加糖”

-“您是说冰摇桃桃红茶吗?”

-“………今天可以不问这么多问题吗?”


user avatar   qiancai_sai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生求救楼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延禧攻略》即将在日本播出,剧名被改成《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 
  木毛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韩国政府将废止与日本签订的《情报保护协定》(GSOMIA)? 
  为什么当年日本会赌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 
  本科普通一本某医科大学的中药学专业,想研究生去日本留学学习制药方面有什么推荐嘛? 
  如何评价日本赤军? 
  日本动漫里很少出现子女与父母的矛盾吗? 
  哪些动画作品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极具内涵? 
  日本做游戏厉害,动漫顶级,为什么日本厉害的游戏职业选手不多?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越来越现实了?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对颜值要求不高的Cosplay男性角色?
下一个讨论
当小粉红有错吗?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