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科研上,有没有工业界领先于学术界的情况? 第1页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的行业不懂。我们雷达这个圈儿,其实挺难划分工业界和学术界。

科学院和各大研究所吧,也要带学生申纵向发论文评院士。

各大高校吧,也能做型号系统子系统的总体。比如某个型号的某个模块可能就是某个大学做的。

但是总的来说吧,如果让科学院和研究所vs高校,那肯定是大学被全方位吊打的。

传统工科还是要堆人力,讲大兵团作战。高校的体制天生就搞不了这个。一个老师带着仨俩博士,恕我直言,毛都干不了。别说写文章了,做实验都没法做,最后出来的都是看着fancy的一堆水。国内有战斗力的高校,也都是采取了类似研究所的大兵团组织结构,都有几十上百人的大团队。


user avatar   ge-bi-wang-lao-wu-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工业界领先学术界最明显的例子是AT&T下属的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两个图灵奖,8个诺贝尔奖,以及更加伟大的香农信息论。其原创成果之丰富,除了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样的老牌巨无霸,学术界完全找不出对手。可惜的是,随着1996年朗讯从AT&T中被拆分出去,贝尔实验室也被一分为二,后又经历朗讯经营不善被阿尔卡特收购被进一步拆分,和巅峰时期相比,目前已几近凋零。

工业界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无法胜过学术界的主要原因无非两个字——逐利,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导致在长远利益方面投入不足,最终难以产出原创性成果。


user avatar   roy-yu-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五次更新写在开头。请大家不要点赞了,因为本答案严重偏题,该答案纯粹是一些关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而原问题是问【在科研上】,每次看到手机上弹出“xxx赞同了问题【在科研上……】,我就觉得很不好意思,谢谢各位错爱了”

——————————————以下是正文————————————————————————

其实人们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必须先有科学再有技术。比如要先有空气动力学,才有飞机;先有麦克斯韦方程组,才有无线电技术;先有电子理论,才有芯片技术。其实这是很狭隘的,毫不夸张的说,在绝大大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先有技术,再有理论,甚至没有理论。不理解的请听我道来。

我先举几个例子:火,人类利用火的历史少说也有几十万年了吧,在这段时间里,人类没有任何关于火的科学理论;轮子,也有几万年历史吧,人类什么时候才有了摩擦力的理论;船,几千年历史吧,什么时候才有浮力理论。如果你们认为这些例子还不够,都太“低级”了,高级的技术需要理论,那我再举一个例子:核能。很多人要跳脚了,没有E=MC^2,怎么可能利用核能?但是事实是,人类使用核能和这个公式并没有太大关系,顶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时的情况是,实验数据已经知道粒子衰变后质量减少、辐射能量,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就足以制造出原子弹。E=MC^2是狭义相对论的一个结论,的确可以用来解释核能的本质,如果没有这个公式,顶多就是“利用了核能,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有这个能量”,不妨碍利用核能技术(质疑的,建议去查阅资料再说,不想查资料的可以去喜马拉雅收听汪洁的《时间的形状》第12章质能奇迹5:30开始,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

再回到一些更朴素的例子。飞翔,鸟不懂空气动力学,但飞的比人类好多了;游泳,鱼不懂流体力学,但游的比船好多了;跑,猎豹不懂豹体工程学,但跑的比人好多了。

看到没,技术是普遍存在的,科学才是凤毛棱角。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利用大自然的规律,不懂不要紧,我们慢慢试嘛,错了就换,对了就总结一下,这个过程就叫做“科学”。然而,“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对真理(规律)的一种近似,随着人类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的科学会变得不适用,这时就要发展新的科学。可以说,科学永远都不是“精确”的。

但是技术是“精确”的。这话怎么理解?这么说吧,不论是火、是轮子、还是核能,起作用的都是背后的“自然规律”,或者叫做“真理”,是最精确的。我们用科学理论算出来一个轮子会受到10.42545N的摩擦力,但是在技术上,这个轮子会受到自然规律赋予它的最精确,毫无近似的一个摩擦力。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科学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术,后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技术。

———————————————————————————————————————————

这是第一次补充。我推崇科学精神,作为一枚金融民工,仅有的那么一点业余爱好就包括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学科,自然,我不会轻贱科学。本文仅讨论孰先孰后,并不是讨论哪个更重要,这点要区分开。另外,对于核能的问题,即便相对论能解释,但是怎么知道相对论就是真理,而不是近似?事实上,相对论也是有局限的,也是一种近似。还有,对于原问题,本答案可能有点偏题了。。。0分作文。。。

———————————————————————————————————————————

第二次补充。对于神话相对论的人,我还想进一步打击一下,即使没有狭义相对论,人类也可以知道E=MC^2:只要把每次粒子对撞实验产生的能量和损失的质量做线性回归,总会得出这么个公式,只是不知道公式背后的本质。大致过程也许是这样:人类做了一百万次实验后,线性回归得出E=YM,Y=8.98755*10^16,然后猛然发现Y=C^2。实际上,很多物理公式都是这么来的,万有引力常数G,是在实验数据下归纳出来的,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否挂钩于另一个更基本的常量?π呢?e呢?普朗克常数呢?它们是否都是某个更基本常量的变换?(也请懂的人解答一下,谢谢)。

我本人是非常赞叹相对论的,但是科学精神不是迷信,而是合理质疑,我没有本事推动理论的发展,但是我也绝不会把某个理论当宗教教条,那才是猪队友呢。

人类太自大了,总觉得自己是地球主宰万物之灵,如果咱们乐意,连地球都可以炸掉。但是请您出去看看,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了25亿年,人类至今也不能完全了解其中机理,更别说复制了;生命孕育了生命,人类科技连最微小的活物都造不出来。人类科技与大自然相比,简直卑微到尘埃里。

借用三体中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些补充的和原问题没有太大关系,纯粹个人感想罢了。

———————————————————————————————————————————

第三次补充。关于最开始的几个例子,只是为了引出下文,本身并没有做出对错判断,况且我也没有说所有的技术都在理论之前,有的人看文章喜欢断章取义,然后扣个大帽子,简直不会读书。

———————————————————————————————————————————

第四次补充。知乎老透明获500谬赞,感谢各位捧场。说实话,写答案的时候是一气呵成,发出来自己细细研读也发现了偏题、表述不当、例证不明的地方,很多朋友留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非常感谢,我会在补充中和留言中完善,但不会在原文中删减,不然就太不够坦诚了。对于抓住其中某个瑕疵就喷天喷地的留言,我也会在以后的回答中改进,但我不会感激你,还顺便树个中指。另外,自卖自夸一个关于科学是什么的解答,很浅显,

“科学”=“正确”么? - roy Yu 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fei-feif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 我帮一家大石油公司做石油污染处理的。本以为自己实验室的设备已经很可以了,去了他们的实验基地(不能叫室了,得叫基地)看傻了,他们的分析设备在自动化,尖端度,精密度,和前瞻度都比我们实验室高出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绝大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或者数个PhD学位,每个人负责监管不同仪器做专项分析。我不认为哪个高校对石油的研究能企及这个公司,他们也发paper也出书,基本是在领跑。大量的砸钱大量的尖端仪器,真的不是几个教授几个funding能比的。

对了,有PhD的那些人下实验室有300刀的时薪。


user avatar   liu-xiang-yang-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个,螺旋锥齿轮

螺旋锥齿轮的产生是先有加工方式的,也就是说在生产螺旋锥齿轮之前是没有理论支撑的。目前螺旋锥齿轮的建模是利用加工原理或者说啮合原理进行建模,而不像其他齿轮有严密的闭式方程进行描述建模。我认为这是工业界走在学术界前面的一个例子。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材料学或者偏应用的化学领域,国内的工业界确实远远被学术界甩在后面,一般高校教授想要在土老板面前刷尊严感时,就会甩一大堆专业名词和表征设备,然后再堆砌一堆表征图谱,就完事儿了。

但是,在我研究生第二年偶然以客户身份参观过某外企的实验室后,我就觉得,应该至少在实用领域,高校是远远被甩在后面。

比如说工业界最常见的合成树脂领域,不管是聚氨酯,环氧还是各种聚酯,高校是很少研究的,他们一般会用我们不搞这些过时的,没什么可搞得领域为借口,去一直追热点。
事实上,当企业家拿着真金白银,找到这些教授后,教授往往会发动各个研究生,穷全组之力,几年也不会有啥效果。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以前的回答里说,现在的检测技术,想要破解一款国外化工产品的成分几乎不可能即使是有机小分子的产品,也足以让一个硕士生当一个硕士课题做三年也不一定能分析出来。

就是因为,在这种盈利前景可观且持续的领域,技术都是以自己保密的方式在保密,既不会申请专利,更不会发文章,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这个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国内至今仍然做不来的原因。

再加上即使做出一个这样的技术也不能发文章,所以,这种惯性持续多年后就造成了国内科研界基本不碰和应用相关的课题的潜规则。

一方面是实在做不出来,更重要的是干高大上的东西更容易发文章和忽悠土豪老板,维持自己做不出实用产品的尊严。

写到这,有人会说我信口开河,随便诋毁,讲话要讲证据的。

证据?还真不用我亲自去提供,你们搜索一下工业界被国外垄断的产品领域的论文,你会发现,你可供参考的除了大多数灌水的中文文章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硕士论文,其中也不乏985名校的硕士论文,你打开仔细研究一下,他做的产品的最终的结果,往往连国外同类型产品合格的标准都达不到。

一般每一个这种题目的硕士论文背后都有一个做产品的硕士的一把辛酸泪,最后什么有用的数据和产品也没做出来,可是要毕业,不得不痛苦构思论文,最后就来了这么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相关的硕士论文。

实际上这些内容放到国外产品研发部门,他们若能看懂中文的话,肯定会重重地甩一句: Interesting!But not 一颗赛艇.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锟,发明光导纤维的时候,是一家电话公司的工程师。


user avatar   wu-ming-8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大人学的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大人学的


user avatar   cheng-peng-73-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大人学的




  

相关话题

  王中林院士书面回应学界对 「拓展麦克斯韦方程组」 的质疑,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法学生上课听不懂怎么办? 
  同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是不是四年制的? 
  曾冠名清华「真维斯楼」的服装品牌真维斯宣布破产,该如何看待企业冠名高校教学楼/学院的现象? 
  你怎么看待在国内高校推行「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 (tenure-track) 人事制度? 
  如何看待「送给最好的 TA」手机病毒应用突然间在中国各大高校广泛传播? 
  历史上历次军事和武器技术进步及与其相应的战术革新对战争史乃至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想走科研的路,硕士和博士需要出国读吗? 
  作为一个普通 HiFi 发烧友,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不受待见? 
  AO3 事件是否存在反转?实情是怎样的?从技术角度如何解释? 

前一个讨论
如何成为银行行长?
下一个讨论
青海省地质科研人员发现 300千米巨型锂矿带,这会对地质科研带来哪些研究?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