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女童店内奔跑在饭店拐角处与店员端的烤鱼锅相撞,家长索赔39万? 第1页

  

user avatar   xu-hui-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情有两个重点,第二条有彩蛋:

第一,尽管小孩子奔跑,但店方还是存在明显责任(店方间接承认)

从视频看,小朋友离开家长手控制到发生碰撞,不过短短3-4秒时间,始终在大人视线范围之内,事发时距离大人不过5米,而且家长在事发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扑上去救治:

前后这3-5秒钟,原本是普通家庭带娃日常,只不过很遗憾这一切发生在餐厅这种特殊场合,家长过于疏忽大意,未能预见特殊场合存在特殊风险,并未及时约束孩子,引发意外。因此家长毫无疑问需要承担一定比例责任,这一点没疑问。我不能接受的是微博评论里几乎一边倒说“家长负全责”。

其实,像餐厅、浴室、游乐场等公众场合,装修设计需要遵循各种安全标准,就是为了消除或者减少各种意外发生概率。公众如果未经训练,一般只能“看到”孩子的跑了,不太可能“看到”餐厅动线设计失误。传菜员上菜的转角太陡峭、视线阻隔,而且转角这个进入前厅的门特别窄,只能并排走两个人,这就注定了很大概率上菜员会冲撞到迎面过来的顾客。所以,你眼里“看到”的真相,并不一定就是全部的真相,还有很多重要信息虽然也在画面中,你“看不到”,你把它们当“背景”选择性忽略掉。吃瓜群众未经历“看到”信息的专业训练,倘若轻信直观感受、微博断案,很容易制造大把“冤案”。(餐厅在服务员培训方面也可能被找出漏洞,这个方向就不赘述了)

更何况,吃瓜群众态度根本就不中立,而是先入为主,对受害儿童存在“熊孩子偏见”。这个小孩子跑几秒钟就发生事故,不足以推论孩子是没教养的熊孩子,也不足以推论家长会放纵孩子不管(事发突然,也有可能仅仅是没来得及管)。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真的犯调皮,那里是烤鱼店不是高端西餐厅啊,大人都举止嘈杂,凭啥双标苛求小孩子斯文安静?——事实上在那个环境中,没有任何食客留心到小孩子奔跑(更别提被打扰)——直到意外发生。

我能理解大家平时特别讨厌熊孩子,但真的不能这样时时处处把自己带入剧情,想象受害者就是你天天想弄死的那个隔壁家熊孩子啊?个别极端网友甚至说出“怎么没烫死他”的恶毒咒语……纳尼?就因为小孩子在视频里跑了3秒钟、8米远,他就成了一个该被活活烫死的祸害?——咱们国家网民怎么对小孩子仇视到这种程度了?

我对近年公众的“熊孩子偏见”非常担忧。以本案为例,孩子仅仅脱手几秒钟、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内,怎么就成了“熊孩子在熊父母的纵容下祸害别人”?这也太苛刻了吧?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不是熊父母?难道要24小时用绳子把孩子栓在自己身上吗?拜托,孩子一天天在成长啊,他们需要空间宽容他们不断试错,一点点学会融入社会的规则,成为你我这样成熟负责的社会人。

假如法律像舆论这样苛刻,不合情理的判定“孩子出事家长们必须无条件100%承责”,甚至判定家长“疏忽大意”入刑(据两会新法提案:把疏忽大意的家长入刑)……那谁还敢生孩子啊?本来生育特别费时费力损害自由,现在还要求生育者在法律层面上承担这么大风险,大家掐指一算,“谁TM爱生谁TM去生,这个国家断子绝孙关我屁事啊?”……

好在法律并没有这么荒谬。法律支持家长发起民事赔偿诉讼。

餐厅很讲道理,对己方过错是默认的,直言“第三方鉴定得出来数字哪怕超过39万,我们是认可的,一分不少(赔偿)”。没理由苦主说“我错了我认赔”,吃瓜群众非要撸着袖子喊,“不!你没错!我看那个要钱的家伙不顺眼,一毛钱都不要赔给他们!”——该吃药了。

总结:①家长有疏忽,但程度远远达不到网友抨击的程度,②餐厅过错比例不会低,餐厅认同赔偿,只是对赔偿金额鉴定方式质疑,③不能因为讨厌你隔壁家的熊孩子,就污名化受害者为“熊孩子”甚至诅咒受害者“为啥不被烫死”。


第二,家长索赔的诉求是合法的,但索赔的方式是违法的

不知道几个人仔细看过餐厅提供的申明文件。孩子住院治疗只花费2万多,说明很幸运孩子没有严重伤害(视频显示只是被汁水泼到、菜盆没翻)。

(餐厅文末承诺对申明内容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视频家属闹事杂音也作证了餐厅说法的可信性)

重点在这一页。看到家属用了“医闹”的方式在讹诈餐厅……呵呵,到这里就用不着我多说了。

不知道这39万得手,有多少比例归家属,有多少比例归外包的职业敲诈团伙?

本来,索赔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民事纠纷,现在居然雇佣职业敲诈团伙阻扰餐厅经营秩序……这就涉嫌刑事犯罪了咯?这才正义吃瓜群众应该发力的点;抵制地方恶势力,@无锡警方关注一下嘛。该赔的赔,该抓的抓。

总结:咱们凡事讲道理,没证据别瞎意淫受害者是熊孩子、跑偏节奏,咱们应该就事论事,聊聊这家人寻衅滋事的问题……




我是钝感代言人徐慧琳,专业交流账号【徐慧琳】,生活分享账号【徐大徐徐】,全网通用。相关阅读:


user avatar   djon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索赔适当的医药费合理,毕竟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权责任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餐馆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但说出 “钱不钱的不重要 "还死要钱就非常恶心!

餐厅是有危险性的营业场所,不是你家小孩的游乐场!

虽然餐厅在动线上设计有错,可能不只孩子会撞到,大人经过也可能会撞到,但餐厅也说了,法院怎么判就怎么赔,不是吗?而且我看餐厅不管前期/后期处理的态度都很好,没有不想负责的意思啊!

家长还去拉横幅佔桌子闹事,难道中国没法治了吗?

有本事嘴上说不要钱就不要索赔,不然就别BB!

小孩调皮是天性,因为他不知道危险性。所以不能怪孩子!

但大人不管不教,不告诉小孩餐厅的危险性,出了事还怪东怪西,甚至无理索赔以及到人家店里闹事,这样对吗?

这让我想到最近很有名的山东辱母案,

被杀的讨债人老爸杜父跟媒体说自己孩子很乖是好人,死得很冤枉。似乎孩子出现在那里当义贼,教训财大气粗的苏银霞,是正义的使者!

https://po.baidu.com/feed/share?isBdboxShare=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5525130201383535724%22%2C%22ext%22%3A%7B%22final_score%22%3A3%2C%22mark%22%3A0%2C%22mark_rec%22%3A0%2C%22position%22%3A4%2C%22rec_src%22%3A%5B5%5D%2C%22refresh_index%22%3A%221%22%2C%22session_id%22%3A%221490827920530%22%2C%22msrcid%22%3A%2280003%22%7D%7D&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套句台湾人常说的

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我家孩子平常很孝顺很乖,他会这样一定都是朋友带坏他的,

我家孩子平常都是很nice的,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一定是苏银霞强迫我儿子掏出那玩意的!

比如那位翻墙逃票进动物园的父亲

比如那位南京急着跳轨换站台的男士

反正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我家小孩可是宝贝,

你们这些贱民哪能跟我家小孩比,我不缺你那39万元,不是钱的问题,钱不钱无所谓,给我个态度(快快赔我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钱!)

钱=态度,我不要钱,我要态度!(心里:钱钱钱钱钱钱钱!)

这玩意谁写的?




受害亲属交通费及误工费?1万元?你是坐飞机吗?交通发票呢?你一整个月都请假没领工资了吗?证明呢?

你家宝宝伤残有到十级吗?头上破皮起了个水泡伤残就十级了?恕我质疑,被滚烫的热油烫过应该很多人都有经验,小孩子皮是嫩了一点,但我认为既然没有伤到重要器官(眼睛),倒不至于这么严重...毕竟是液态的泼溅烫伤,不是烧伤...我认为毁容倒不至于...我小时候车祸脸上大面积擦伤也没毁容,

护理费用有到27000?这可不是医药费,这价格...你家宝宝是做五星级产后护理吗?

营养费是什么鬼?这我真不懂...爷爷奶奶买的健康保健品吗

精神损失跟恢复精神费用确定不是一只羊扒两层皮?

重伤害有重伤害的标准,但绝对不是家长自己主观评估的!

还有一个三岁小孩付给学校2万元的学费?额头上烫了个水泡导致无法正常學習?

等等,三岁小孩,2万元学费?



我开始相信这家人不缺这两个钱了....可能真的是富贵人家...我三个月不吃不喝也才挣到2万多一些...这三岁小孩的学习,一个月就得在3岁小孩的学习上烧掉2万元...


吓得我都不敢有小孩了

在我看來,這些要求真是

无耻!!!无耻!!!无耻!!!无耻!!!无耻!!!无耻!!!

你家孩子最大,别人家的孩子都不是人,

中国的法律就是保护这样的"弱势" 才会让这样的人如此嚣张!

合理的赔偿,不是让人敲诈用的!


繁體的恥字是這樣寫的,耳帶心

無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男子「逃亡 30 年自首发现没案底」后落泪,竟不知父母离世多年一事? 
  为什么同是检察官侯亮平查案可以披荆斩棘,而江阳却难上加难? 
  如何看待《无限恐怖》作者 zhttty对造谣其强奸者及转发谣言的女拳斗士提起刑事自诉? 
  如何看待福州晋安“强奸”见义勇为一案的警方不起诉通报? 
  如何看待「广西 10 岁男孩偷钱被抓,遭困猪笼浸水塘」? 
  怎么看永新校园暴力事件? 
  被拘留的时候我们具备哪些权利? 
  如何评价「日本学生机场候机时集体看书,没人玩手机」的新闻? 
  都有哪些大公司通过灰色手段消灭竞争对手的案例? 
  如何评价官媒称《中英联合声明》是一份历史文件,不具有法律效益? 

前一个讨论
北京高考人数近 10 年来下降了一半,是什么原因?
下一个讨论
学姐穿带有汉元素的服装去学校被骂长的丑,应该劝她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吗?





© 2025-04-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