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看待二战后德国东部大片领土被划归波兰? 第1页

  

user avatar   ditu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里,波兰曾短暂地存在过18年,随后便被苏德夹击而亡。二战结束后,波兰得以复国,但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前后两个波兰的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遭到灭国又重新复国之后,其疆域肯定会多多少少发生变化,但像波兰这样整体疆域向西平移两百多公里的情况却很少见。那么二战结束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波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国土格局?

从东西方向上看,二战之前和之后的波兰一直是夹于苏联和德国之间,那么伴随着波兰领土整体向西平移的同时,就意味着苏联的领土在扩大,而德国的领土在缩小。联想到德国在战争结束后的悲惨遭遇,答案肯定是苏联吃下了部分波兰领土,而波兰又从德国拿回相应的部分作为补偿。事实确实如此,但过程却并非三言两语能够描绘清楚的,如果探寻德、波、苏三者恩怨的源头,恐怕要追溯到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哈布斯堡三大皇族对波兰的瓜分。

图-德国柏林都快到边境了

霍亨索伦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室姓氏,罗曼诺夫指的是俄国沙皇家族,而哈布斯堡则是已经不复存在的奥匈帝国的主宰。起初波兰在欧洲中部是一个令四方敌人为之胆寒的强国,尤其与立陶宛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之后,波兰的实力更加不可小觑。鼎盛时期,波兰军队的翼骑兵东征西讨,一度令东部的俄罗斯不敢正面抗衡,但随着周边实力的此消彼长,身处四战之地的波兰不可避免地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通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东侧的俄国逐渐异军突起;在德国尚未统一之前,普鲁士率先崛起在波兰西侧;西南方向则是哈布斯堡家族直接统治下的奥地利,也就是说波兰被三大强权团团包围。公元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德(普鲁士)、俄、奥三方接连瓜分波兰的土地,曾经在中欧屹立800年的波兰王国不复存在。按说历史演进到这一步,波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度复国,因为作为既得利益者,只要德、俄、奥任何一方仍旧具备话语权,波兰就不可能起死回生。

图-波兰华沙

不过历史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它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谁也没想到波兰灭亡的一百多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竟然同时将霍亨索伦、哈布斯堡和罗曼诺夫三顶王冠打落在地,就这样波兰于1921年复国了。此时的波兰已经不能与鼎盛时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同日而语,但主要领土仍旧是昔日的传统疆域,只可惜这样的局面只维持了18年,因为1939年的时候波兰再次沦于东西两大强敌之手。

图-航拍华沙

在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德国以闪电速度突入波兰腹地,苏联则趁机从东部发起进攻,双方共同瓜分了波兰的领土。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自然要退还所有侵占的土地,其中就包括波兰西部,但波兰东部却是被战胜国苏联据有的,这部分土地铁定是不会还给波兰人的。苏联将占有的波兰东部土地并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至于波兰的损失则需要向西从德国身上弥补。

图-华沙

于是在苏联的操纵之下,德国割让出了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给波兰,而在欧洲大陆的疆域区划上就出现了波兰整体向西平移两百多公里的特殊现象。

图-波兰人

现在的波兰面积约 32.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839万(2019年6月)。波兰的陆地邻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俄罗斯、立陶宛、白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捷克、德国。


user avatar   apzat-79-6-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非近2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布尔人的血泪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种族隔离”政策真的触怒了上帝吗?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pi-lu-zhe-na-xian-zheng-pu-ti-xu-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Pols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回答过相关问题(如何评价摩拜单车获得超六亿美元的e轮融资,共享单车未来在谁手中,是否胜负已定? - 知乎),针对摩拜完成E轮融资做了如下猜测,其中OFO马上完成新一轮以及国际化等地域拓展的部分,和OFO今天放出的信息基本一致。不过,竞争还很残酷,发言中提到的盈利部分可信度堪忧。这个阶段,那么多投资人完成了各类共享单车的投资项目,不要考虑盈利,还会先考虑如何整合上规模吧。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




  

相关话题

  二战法国意大利积极投降死伤只有几十万,德国苏联死抗到底白白死伤几千万,如何以历史教训劝说乌克兰投降? 
  如果法国在二战和德国死拼到底,那么法国会在战后成为五常吗? 
  假设当时二战德国打入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 
  乌克兰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为什么英语里德国是日耳曼(Germany),而不是德意志(Deutschland)? 
  找一部德国的电影? 
  可否推荐一些关于波立联邦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书籍? 
  如何评价USNEWS发布的世界最佳国家排名? 
  为什么在英格兰的不列颠人几乎被同化,在欧洲大陆的布列塔尼人反而能保存凯尔特语言及文化? 
  德国冒险重启「北溪2号」项目有何玄机?美欧俄三边关系将如何发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丁真登上日本电视台?这算是文化输出吗?
下一个讨论
世界各国有什么想竭力隐瞒的黑历史?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