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问题为何会跑贫道的列表中,不过看了需要说下,这个问题出现如此大的争议,是因为问题本身预设出现了的逻辑问题。
首先问题的预设先将正常人群,人分为:有素质、没素质,这两种。
并且进一步定义人分为了"素质极高的人"与"素质极其低下的人"。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不属于这两种。
而这个观点在文章中却把这绝大部分人,都划到了"素质低下"的范畴中。
这是最大的谬误。
其次,将女性在生育前巨大的恐惧与焦虑的释放表现出来的行为,视为没有素质,这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在面临巨大的痛苦的背景下,大部分人都会出现与平时不同的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人类反应。
另外从心理角度来说,是释放了的更容易得产后抑郁症呢,还是没释放的?
涉及很多问题,都不是能轻易得到答案的。
所以这个观点显然是荒谬的。
我的好朋友陈医生在产科,平时看多了生孩子疼得大喊大叫的,她已经麻木了。
她麻木以后,可以做到无视惨叫,镇定地要产妇呼吸用力。她真的是蛮理性的人。
她最常挂在嘴边的话,生个孩子而已,你叫那么惨干嘛!别喊了,省点力气生孩子吧!
后来,等她要生孩子了,我就揶揄她:陈医生,你每天都批评产妇生孩子怕疼,一会你要生了,可不许叫哦。我在外面听着呢。
等她真的开始生了,也是疼得哇哇的……
所以,同理心,共情这件事,还真的需要自己有一些真实体验,才会真正体会到。
比方说,生孩子这件事,只有自己真的生了,才会说,我去,原来生孩子还真特么疼啊!
通常,有些人看到别人喊疼,会觉得不可理解,真有那么疼吗,你咋一点不吃疼啊?
等到刀割在他们自己身上,才会说,我去,原来这么疼啊!
请别拿患者的疼痛来调侃。尤其不要说产妇疼得叫唤就是没修养这类话。
疼得叫唤和修养,这是两码事!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话是不能乱说的!要有分寸!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