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的作息时间被人为排满的大学,还是大学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g-go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天没上看到3k赞了,不知是哪位大V点了赞同或反对,哈哈,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也看到好多评论,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波:

1、别猜学校了,评论里也说了,武大,一开始不说是因为觉得自己给母校丢脸了,后来看到好多人原来也跟我一个样啊,当然这个不是重点,同样不是重点的还有学校排名,我说前十也好前一百也罢,这只对准备报考武大的学生有意义,对已经毕业进入社会的人没有任何意义,别纠结了。不过我读书那几年,每一年的大学排行榜武大可都没跌出过前十的,最差那年就是第十吧,现在不清楚了。

2、另一所985必然就是好基友华科啊,有知友说华科没那么严,但也有很多华科的知友说这是分学院具体是分辅导员的,还有不少华科的知友说就是这么严格。。。当时我是有好几个同学和朋友在华科的,他们的言行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就是这么严格的。在武汉的知友应该听过“学在华科,玩在武大,爱在华师”这句话吧~

3、可能是我表达能力有点问题,词不达意,让一些知友觉得我是在怪学校。这里我必须澄清:我一点都不怪母校,在评论里我也解释过,我的成绩并不差,我现在混得也并不差,之所以拿“学霸”同学和我自己作对比,是想告诉题主: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是二代,那么在你我贪图安逸,追求所谓“自由”的时候,有人正通过高度的自律一步一步拉开和你我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了将来各自的社会阶层,是日后如何奋斗都很难追上的。你本可以不被他们甩开,因为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但事实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自制能力,(那位说都大学生了还不知道要自律就怎样怎样的,别唱这种高调了,评论里有太多的大学生已经坦白地告诉你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了。您自己可能是精英,但您不能忽视自控能力一般的大学生的存在,他们才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真实代表。)这个时候严格的外部环境会对我们这些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更有利,仅此而已。如果有人把我的回答理解成“对所有人来说,大学都应该极度严格,像军队一样”,那这就有点过度解读了。这个世界上最遗憾的事不是“我没能怎样”,而是“我本可以怎样”,我自己留下了一点遗憾,所以不想让题主留下这种遗憾。

4、有知友提到,与其一辈子醒不过来,不如在大学里头吃点亏,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将来精明一世。这个说法结了我心头的一个结,将来我就拿这来安慰自己啦,哈哈,谢谢你们!

5、我的本意是想劝劝题主,不要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太过排斥,但题主似乎并没有打算鸟我,但如果让其他一些大学生朋友有群警醒,那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6、未尽事宜,想到再说。

~~~~~~~~~~~~~~~~~分割线~~~~~~~~~~~~~~~题主,我来给你讲讲我自己的故事,我毕业于一所985,综合排名全国前十,崇尚的就是题主你所谓的“自由”,跟同城另一所985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从来没有强行的早操和晚自习,老师上课大多不点名,个别老师比较严会点名,而且跟期末考试挂钩,但这样的老师比较少,我遇到的不超过3个。作业一般是研究生代老师改的,所以我的专业课作业大多是抄的。有时候晚上也有课,我一般是看心情选择上不上课的,大学期间逃掉的课大概有一半吧,我的大多数时间就是吃喝玩乐谈恋爱踢球打游戏,然而也许我确实是有考试方面的天赋吧(当然这是一种谜之自信,后面会讲到),不然就我这种吊儿郎当的作风不可能考得上这个学校,大学4年居然一门课都没挂,顺利毕业。题主,这大概就是你理想中的大学模样吧?

这种宽松的环境,对于那些足够自律,心智足够成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什么,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对于我这种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了。

现实很快就教我做人:我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平时从不去图书馆自习室,吃喝玩乐惯了的我根本静不下心来去复习,效率出奇的低,复习效果有多差我不想多说了,反正最后离心目中的学校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分数线差了将近80分。。。与此同时,我们班上另外几个“学霸”们做了什么呢?他们从大一开始每节课必到,从不翘课,总是在老师点名的时候帮我答到,作业我是抄他们的,考试前也是找他们给我讲重点,讲例题,只要没课每天晚上他们都在图书馆自习室学到闭馆才回宿舍,这可是纯靠自觉的,没有外力约束的!在我考研失利准备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当中有的保送研究生,有的保送直博,有2个拿到了美利坚的研究生名额,1个英国的,还有一个在大二一开始的时候从土木工程转专业去了经管院,一年时间修了两年的学分,后来保送到清华最好的经济学导师那里继续深造。他的前途可以预见,未来一定是在全国最顶尖的金融机构成为中坚力量。而我呢,找工作还算顺利,毕竟顶着名校光环,进了一家垄断行业设计单位,但,也就这样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做着毫无成就感的工作,看甲方的脸色,看领导的脸色,轻易不敢辞职,也很无力。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些同学有什么了不起,工作几年后回想起来,真佩服那些“学霸”同学,佩服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自律让他们变得比身边的其他人更优秀,是自律让他们有了更宽广的选择权。

现在的我,每天晚上回家吃完饭,一定会在书房看两小时的书或者课件,为注册证考试做准备,哪怕回到家已经精疲力竭,打瞌睡也要坐在书房对着书本打。因为我现在明白了,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学会自律。

题主,看你的问题描述,你还在纠结学校管你管得太严,而我现在却感慨,要是当初学校管我管得再严一点那该多好啊。毕竟绝大多数人,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都和我一样并没有多少自控能力。

看了我的故事,题主你会不会对学校严格的管理不那么排斥呢?


user avatar   wang-song-40-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相关话题

  男子卧底天津重点小学配餐公司,称「厨房脏的像厕所粪坑」,该如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为什么杨康和郭靖成长之后差距这么大? 
  有哪些真正写到你心里去了的句子? 
  为什么有很多理工科高校被评价缺乏人文气息? 
  外国老爷子纠正高晓松早年关于汉字“射”与“矮”字义的讲解,获赞无数,你怎么看? 
  教差生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为一个机器人专业的研究生,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的创造力都被谁毁掉了?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为何大学女生看起来比男生有钱得多? 

前一个讨论
大学毕业一年才找工作,没经验,又不是毕业生,要怎么找到理想一点的工作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李笑来 9 月 19 日的知乎 Live《我的读书经验》?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