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红军在早期是如何获得资金的,上井冈山后是如何获得武器与粮食的?发展过哪些工业? 第1页

  

user avatar   tong-chi-b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军事历史作家很有自知之明,果然是作家,编故事能力不错。为了防止这种人继续蛊惑人心,我尝试回答一下。

刚到某一地区的时候,首要资金来源当然是打土豪,一半收归政府,一半分给贫农雇农。但土豪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作为长期稳定经济来源,所以老毛本人不大赞同这种方法,还因此被打成右派,扣了个“富农路线”的帽子。

江西时期红军最大的收入来源其实是钨矿贸易。大家知道老毛写过著名的《寻乌调查》,这只是他在赣南地区所做的一系列调查之一,当时他为红军经济问题担心,调查的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为红军的经济想办法。

通过调查得知,赣南地区钨砂储量产量很大(世界第一),以前一直是由外国商人把持,红军到达此地后将外国人赶跑,但工厂也被毁坏。同时老毛从当地误杀商人那里得知,德国工业发展急需大量钨砂,与蒋介石签订协议用德械换钨砂,因此钨矿开采是一项极有前景的产业。

于是在老毛的支持下,“中华钨砂公司”成立,项英安排老毛的弟弟毛泽民负责经营。(看过我长征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时老毛已经被项英博古等排挤出核心领导层,被安排负责后方经济工作)

当时蒋介石对苏区进行经济封锁,大宗货物很难出口。广东军阀陈济棠对这些钨砂觊觎已久,他也想和德国做这笔大买卖,但每次攻打赣南都失败,最终与TG签订秘密协议,不顾蒋介石的封锁令,从红军处购买钨砂再出口给德国。

鼎盛时期钨矿厂的职工超过5000人,实实在在地成为红军最大的经济后盾。


tg的经济问题确实有意思。许多军事爱好者都知道,某种角度讲,打仗就是在打钱,tg控制的地区都是穷山沟,不要说工业基础了,就算搞农业困难也很大,他们究竟是怎样维持长时间高强度的战争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蒋介石为什么会败给毛泽东”,把第二部分“经济”转到这里,主要有“农业粮草”和“货币金融”两个部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农业粮草

首先我们看看农业方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棉是否充足对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国民党部分资料:

我们就以最高的1946-1947年度进行比较。42百万石相当于50.4亿斤,而同年解放区征粮总数是47亿斤,接近1:1

可是,国民党军队860万,解放军120万,超过7:1。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首先当然是共产党重视农村、重视农业。

早在抗战时期,共产党就在解放区用奖励垦荒、减租减息、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产量。


以奖励垦荒为例,据《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中的记录:

在太行区,1944年据原有的六个专区统计,开生荒达209725.8亩,消灭熟荒30358.4亩,合计达240084.2亩,占到了六个专区耕地面积的10%左右。如果平均每亩以产粮五斗计算,则可增产细粮96000石。

另外,重视科技,重视农业改良技术也是共产党始终在做的。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解放区建立了许多农业技术学校和试验田,研究推广改良技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等等,到1949年初,已有农业试验场12个,农业示范场85个(49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来成为中国农科院)。

比如抗战时期边区推广的改良工作法,让单产翻了一倍还多:

培育引进良种方面,成功推广的如下:

主粮类:狼尾谷,比边区本地谷亩产高10%以上;美国金黄后玉米,亩产一石五斗,比本地玉米高一倍以上;彭县黄皮马铃薯,亩产1462斤,比本地的紫皮马铃薯高34.9%;美国白皮马铃薯,亩产1371斤;老黑豆,比本地大豆亩产高9.1%;等等。

蔬菜类:粉红色西红柿、黄金后西红柿、蕃茄皇、法国菜豆、四季菜豆、球茎甘蓝、美国紫国茄、露八分萝卜等

瓜果类:小糖瓜、甘露西瓜、黄金梨瓜、草莓浆果还有各种水果,仅苹果就有国光、红玉、倭锦、黄元帅等。

以上大部分内容是在抗战过程中完成的,解放战争中推广程度更高,增产量更大。所以说,延安窑洞里那帮子人,看起来土不拉几的,其实搞的都是高科技,而且是和战争后勤直接相关的高科技;国军中某些高官,看起来体体面面,脑子里确是实实在在的土包子。

那我们看国军的实际情况。

重看刚刚那张表格,国军47-48年度征粮总额竟然只有20.3(百万石),还不到上一年的一半,军队怎么可能够吃?即使是这征粮总额最高的46-47年(42.0),国民政府最初计划的额征数其实是55.0(百万石),也就是说仅完成征粮计划的76%,还有四分之一的口子呢。

事实上,国民政府基层组织涣散,在基层的活动严重倚靠当地的豪绅地主阶层,对于土地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掌握得很少,这就必然导致中间阶层上下其手从中牟利,严重降低了征收效率。

为此,国民政府不得不采用各种强硬手段提高税收甚至抢粮,可越这样农民生产效率越低,效率越低上交越少,上交越少国民政府又越要抢粮,恶性循环已然形成,矛盾越来越尖锐。

然后4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就陆续爆发了民变运动,反抗征粮和抓壮丁,另一方面城市物价飞涨,所以这些运动也席卷了各大城市。

另一边,共产党的势力趁势向这些地区渗透,号召农民起义反抗,号召学生工人游行——周恩来甚至亲自进行指导。

国民政府又不得不抽出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使军需进一步增加,更加激化矛盾。是不是有点像明末的景象?

农业谈完以后,我们再说说其他方面的收入,毕竟单从数额上看,他们才是国民政府收入的大头。

可以看出,解放战争开始后,盐税跳崖式下降,关税货物税则迅猛增长。

盐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军需物资,国民政府盐税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八路军解放军接收占领了许多盐场,还有无处不在的游击队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劫夺。

全国大规模产盐的也就是胶东半岛和四川等那么少数几个地方,从江西到陕北,从红军到解放军都是非常缺盐的,只能靠贸易从国统区进口。抗日战争时期华北的盐场都在日军手中,抗战胜利后,八路军由于就在敌后,因此对盐场迅速接收,国民党的精锐都远在西南,根本来不及赶来。比如山东的七个盐场,六个都被八路军接收。

大家看山东半岛,红色是日军,阴影是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


盐税不足,只能靠增加关税和货物税来补充,但这造成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左倾。

国民政府的关税增加主要是由于从美国进口货物大量增加(还有超过100种美国货物享受减税免税优惠),而出口反而是下降的,这就导致大量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货物税的课征对象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货物税的提高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不得不提高价格。本来西方国家由于工业发达,其货物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就要低于国货,这才有了二三十年代的“国货运动”号召大家支持国货。而如今,洋货数量更多价格更低,国货由于税负增加不得不提高价格,已经远远高于洋货价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以上海为例,美国灯泡在上海的售价为法币 200 元,而国产灯泡仅成本就在 400 元以上,美制六尺车床的售价为 20 万元,而国产成本却要 120 万元。

所以46年,上海工厂倒闭了四分之三,47年沈阳3000家工厂倒闭了超过2000家,48年青岛所有工厂全部倒闭,平津两地倒闭工厂数达到四分之三。

本来民族资产阶级是中间派,这时候被硬生生逼成左翼,纷纷开始反对国民党走上缓则的道路。


2.货币金融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有关法币贬值的各种故事,我也就不多讲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100元法币购买力变迁

战争导致军费开支猛增,47年已经达到财政支出的80%以上,而同样由于战争破坏,税收又在不断减少,因此出现巨大财政赤字。怎么办?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印钱来缓解。1947年,法币发行量已经达到战前的20万倍,上海共五家印钞厂,每分钟能印1600万元的纸币——也就是说只需要不到两个月就能印完当年全年的税收收入。可是这还不够,于是国民政府只好从美国印钱,然后再由轮船运到中国——这还不够!最后只好发行面值10万的钞票。

面对货币金融上的危机,国民政府并不是没有想过改变。1946年他们曾经出台政策,开放黄金和外汇市场,希望以此吸收社会流动资金缓解金融问题。但几个月后,除了损失掉一半的黄金储备、成功炒高黄金和外汇价格之外再没什么其他作用,法币依然疯狂贬值,物价依然飞涨。

没办法,47年初改变政策,禁止黄金外汇流通,改为出售美国公债和库券。结果当年物价上涨7倍,截至48年金圆券发行以前,上涨到406倍。

于是,最大的一次改革来了,发行金圆券。

48年8月确实已经是国民党的危急存亡之秋,蒋介石也是下了狠心,蒋经国亲自出马负责,不惜得罪一众大佬。


结果呢?

物价仅仅维持了2个月,从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不到半年时间物价上涨了62714倍。

比法币牛逼多了。

那么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就没出现过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吗?

不是的,当然也出现过,战争年间财政赤字扩大、印刷钞票解燃眉之急是不可避免的。就以西北解放区为例,1948年发行货币数量是上一年的8倍还要多。

可是结果呢?当年西北区物价仅仅提高了一倍,而在不远处的西安,物价上涨1400多倍。

为什么会这样?

守着那么几块破地却能在连年战争中始终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不能不说当年共产党的货币金融政策极其成功。他们最重要的方法有两条:


1.统一货币

据统计,解放战争中新发行的货币有330多种,还有各种外币也在中国流通。当时除了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外,省有省钞,县有县钞,一些有权势和资金雄厚的银行、钱庄,乃至商号、货栈、酒铺、当铺也都发行流通券。有的国民党部队也发行了各自的货币。

吉林解放区抗战时一直由日军占领比较稳定因此流通货币种类比较少,就这样市场上都有十几种常见货币。像晋察冀边区这种地方,市面上可以见到上百种货币。

有些解放区为此吃尽苦头饱受损失,因为日军和国军都凭借自己雄厚的资本打金融战争,让大量劣币流入解放区,换出各种商品和良币,造成解放区物价飞涨经济混乱。

还好,党对金融工作一向非常重视,绝大多数解放区都在第一时间着手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货币发行之后,还会采取各种方法将其他货币驱逐出去,当几个解放区连成片之后,又会再次统一货币。大部分解放区都保证核心区域内只流通共产党发行的货币,边缘区域和法币混用,禁止其他杂币流通。48年法币开始疯狂贬值而解放区进一步扩大,法币也被彻底驱逐出了解放区。

总之,统一货币,把解放区的货币发行牢牢掌握自己手中,是共产党能够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保证物价稳定的重要原因。

2.建立合理的准备金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行长毛泽民。为了对抗国统区印刷货币的不断贬值,银行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实行银本位,纸币不能按照需要随便印刷,发行量绝不超过它所代表的银元价值。

当时蒋介石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银元从哪里来?毛主席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调查(见《寻乌调查》),得知赣南的钨矿储量极大,同时德国工业发展急需大量钨砂,与蒋介石签订协议用德械换钨砂,于是他命毛泽民想办法将钨砂开采并出口。毛泽民深入一线调查,最终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而后又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联系,出口钨砂给他,而他则将钨砂秘密卖给德国。

瑞金政府就这样获得了大量物资和银元,以此为坚实基础发行起自己的货币。

苏区第一套货币

抗日战争爆发后,边区没有足够的银,就以法币为准备金发行货币。具体怎样我直接上毛主席当年给聂荣臻、彭真二人的电报:

聂彭并告朱彭:

边区货币政策应根据以下原则:

(一)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

(二)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这里应该估计到边区之扩大和缩小之可能。

(三)边区的纸币应该有准备金:第一,货物,特别是工业品;第二,伪币;第三,法币。

(四)日寇占领城市及铁路线,我据有农村。边区工业品之来源是日寇占领地,边区农业产品之出卖地,亦在日寇占领区域。因此边区应该有适当的对外贸易政策,以作货币政策之后盾。

(五)边区军费浩大,财政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将来军费之来源。

(六)在抗战最后胜利之前,法币一定继续跌价,法币有逐渐在华北灭迹之可能。杂币更会跌落,伪币亦会有一定程度的跌落。边区纸币如数量过多,亦会跌落。问题中心在于边区纸币应维持不低于伪币之比价。

  我们提议下列具体办法:

  甲、发行一定数量的边区纸币(此数量由你们考虑决定电告我们),收买法币,保留一部分法币,大部分购买工业品,用一部分法币兑换伪币。

  乙、对于杂币应设各种方法使其流到边区以外去。

  丙、有无可能送一部分杂币至总部及一二○师,带一部分法币来延安,请考虑电复。

  丁、扩大边区纸币的印刷,因将来印刷一定比现在更困难。

八月十七日

看看老毛对经济、对货币金融思考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有这样的领袖,解放区的货币和物价怎么可能出现大问题?

对比国统区呢?一个国家,流通着300多种货币,省、县、军队、银行、票号、当铺甚至货铺都能发行自己的货币或流通券,他能控制币值稳定物价那才叫见了鬼了。

然后下定决心取缔其他所有货币发行金圆券,第一次限额20亿元,宣称以国有的诸班企业股票3亿美元和黄金白银外汇2亿美元做准备金。

但事实上,首先市面上流通的所有法币等其他货币加起来折合金圆券也不过2亿多,也就是说金圆券一开始就超发了10倍。而且那些所谓企业股票和金银外汇绝大部分都是空头支票,早就被卖光花光了,截至金圆券发行前2个月,国民政府实际掌握的金银外汇加起来只有870多万美元……

果然,金圆券迅速贬值,增发到80万亿元,是原计划的4万倍,很多地区美元和港币已经成了主币,国家已经完全丧失了金融主权。

经济天才常凯申,让上亿中国人成为亿万富翁

所以,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那个故事,上海解放前夜资本家评论“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不及格”会流传那么广,会有那么多人相信。

因为这个题目是“蒋介石为什么会败给毛泽东”,那我们就再看看蒋公当时是怎么做的。

宋希濂回忆,1948年7月-8月,就是发行金圆券的时候,也是国民党的危急存亡之秋,蒋介石召集他们来召开了解放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会议。蒋公在会上是这么说的:

……在经济上,我们有9亿美元的基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物产丰富,粮食绝无问题;国民政府仍然统治着广大地区,有众多的人力可以征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现在最要紧的是打破大家害怕“共匪”的心理……

宋希濂则当场讲了几点:

……第二,现在几百万元的法币抵不上一块钱,而物价仍不断飞涨,几乎是一天几个价钱……如果再不设法稳定物价,安定人心,又怎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

第三,由于物价飞涨待遇太低,士兵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许多中下级军官每月所得,不能维持其家属最低限度的生活,自杀者有之,卖淫者有之,弃儿鬻女者有之。这怎能维持军心使之杀敌致果呢?总统说,现政府还有基金九亿美元之多,我建议,自八月起,所有官兵的副食费一律改发现洋,每人每月三元……借以维持官兵们的生活。

他的观点尤其是建议得到孙立人黄百韬等与会者的支持。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些话有点熟悉——不对,刚刚描述民族资产阶级左倾、农民运动学生游行的地方就感觉很熟悉了。

原来……这些话早就看过了。毛主席在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分析:

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

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

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

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

20年前,在江西农村,他真不是吹牛逼,他真不是为鼓舞士气的信口开河,历史的发展与他当年的预测一模一样没有一点出入。

在那个革命最低潮,在那个连党员干部们普遍悲观,发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慨叹时,他是真的坚信革命必然成功星火必然燎原,而且是经过分析后的没有一点犹疑的坚信。

其实,说老毛不是穿越,我还……真有点不信。



user avatar   knife-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多人回答杀土豪,抢钱。我觉得也是有点过于黑了。


哈利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面有描述,是把地主家的人带走,让家里人出赎金。这样是不是人道一点?


如果有人家不付赎金怎么办?

带着长征呗……


user avatar   aolao-aol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如果当年没有美国从太平洋上牵制日本海军,中国没有来自国际上的援助,我们会不会被日本灭了国? 
  如果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是汉人王朝,会不会保留皇家或者皇族? 
  怎么看曾志卖孩子为党筹党费? 
  近代中国社会救亡压倒启蒙的说法正确吗? 
  前四次「反围剿」为什么总能以少胜多? 
  二战期间有日本人为中国做过好事吗? 
  如何看待谭嗣同救国、爱国英雄谭嗣同的如下言论? 
  中国军事工业? 
  红军在早期是如何获得资金的,上井冈山后是如何获得武器与粮食的?发展过哪些工业? 
  解放战争惨烈还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惨烈? 

前一个讨论
新智元提问:如何看待李飞飞高徒Karpathy加入特斯拉,主管人工智能部门?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金、银具有独特的光泽,与普通的金属不同?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