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总结下我知道的几类能够快速得到globally optimal solutions的nonconvex optimization:
1. Geometric Programming
https:// stanford.edu/~boyd/pape rs/pdf/gp_tutorial.pdf
思路: 通过变量代换将nonconvex problem转化为convex problem。这个例子说明(non)convexity是coordinate dependent的。
2. Compressed Sensing
参考Donoho, Candes 和Tao的一系列发表在TIT上的文章。具体的我也不懂,就不乱说了。
3. 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ming (inequality constraints数量小于等于2)
https:// web.iem.technion.ac.il/ images/user-files/becka/papers/13.pdf
思路: 考虑dual problem,证明strong duality。当inequality constraint数量为1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特例是Trust region subproblem。
4. Large-scale Separate Non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
http://www. mit.edu/~dimitrib/Duali ty_Gap.pdf
思路: 通过Shapley-Folkman Theorem证明了当separate terms趋于无穷的时候,duality gap趋于0,因此可以通过求解dual problem来得到原问题的optimal solution。一个通信中重要的应用是
http://www. comm.utoronto.ca/~weiyu /01658226.pdf
5.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及其应用
先来两个小例子热热身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令 的SVD为, 则第一个问题的最优解是
第二个问题的最优解是
在通信和信号处理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类问题有下面的形式
其中 是matrix increasing且concave的, 是任意的Hermitian matrix. 注意到当 时,这个问题退化成上面的第3类问题。当 是一个任意的满足matrix increasing以及concave的函数时,我们可以对 做SVD: , 然后通过manifold optimization来刻画出unitary matrices 和 的结构,最后优化 .
这是目前想到的比较重要的几类,有空继续更新。
非凸优化本就该受到高度的关注,原因就如同上面“月光宝盒。。。”说的一样,现实问题中凸问题测度为0,绝大多数优化问题都是非凸的。所以我觉得问题应该是,为什么非凸优化现在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凸优化与梯度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因为梯度方法有多强,而是因为凸优化有多简单。其实优化的原理很简单,寻找关于最优解的信息,然后走向最优解。凸优化之所以简单,那就是每一个局部点的(负)梯度方向都指向最优解,因此求导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而非凸、尤其是有大量局部极值的非凸优化问题,梯度与最优解不再有什么关系,最多是指向局部极值,因此梯度方法在有许多局部极值的非凸问题上不再有效。 上面有人讲了很多凸放松的例子,比如用L1范式代替L0、用nuclear norm代替rank等等,只有在很有限的范围下,这样的放松不会改变问题,更一般的情况,非凸问题进行凸放松,往往会改变原始问题。这是数学家最爱做的事,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拉到能解决的范围。虽然优化变得好解了,然而离我们的目标可能更远了。 关于深度神经网络,似乎用梯度效果不错,是不是梯度方法就够了,可见最近ICML'17上的文章 “Failures of Gradient-Based Deep Learning“。 所以,优化是学习最重要的部分吗?我觉得不是,学习可以看作“表示+评价+优化”,优化只是学习的实施工具,泛化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何设计更好的数据表示、更好的模型结构、更好的目标,以取得更好的泛化能力,是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当我们只有梯度这一种实施工具的时候,表示得想着线性、模型要顾着简单、目标最好是凸的,削足适履,牺牲了设计机器学习系统的自由,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非凸优化的研究,是否是在凸优化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走就可以解决,凸优化是否是非凸优化的基础,我感觉不会。两者是性质差别巨大,会搭积木也不是会盖大楼的基础,不同的问题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顺便推销一下,其实有另一类优化方法——“非梯度优化”,更适合非凸优化问题。可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77354/answer/151325951 这一类方法已显示出很好可用性,但还有很多富有挑战的问题有待研究。(打个广告)欢迎尝试非梯度优化python工具包 ZOOpt https://github.com/eyounx/ZOOpt 其中示例有非凸损失分类器学习、直接策略优化强化学习、L0范数稀疏回归直接求解等。梯度与非梯度的混合,可能更具潜质。 欢迎加入非梯度优化和学习的研究! for more possibilities! for freedom!
天选系列从诞生至今,一直有着极高的讨论度和不错的销量。无论是二次元属性的天选姬,还是备受好评的「魔幻青」配色都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天选系列的前2代总有着特殊的引发讨论技巧:
1代面世时除了其首发AMD的4000系CPU之外,那块45%NTSC色域的144Hz屏幕也成功打破了「高刷屏都是好屏幕」的定律,QLC表面固态硬盘也是2020年华硕非常独家的特色;
2代改进了屏幕刷新率,换上了TLC固态,但性能释放沦为了2021年游戏本基石单位,不支持独显直连更是进一步奠定了其稳定的地位。
这些并没有妨碍天选系列不错的销量,也好在产品经理没有躺在销量数据和拥趸的支持之上,在这次的3代做出了不小的进步。
独显直连有了,性能释放好了,机身还更轻薄了,青天就有了!(x
这次的首发供货非常少,京东渠道出货不到1万台。我是从咸鱼加价400入手的。(可能是经历了去年,居然感觉加价400完全可以接受…)
对这样高功耗的i7-12700H、RTX 3070,同时还能有90Wh的电池,机身做到了2.05kg,重量控制非常好。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起到部分全能本的职能。
最遗憾的是不支持PD充电。
故外带时要带上1斤4两的240瓦适配器,出行重量骤增。
室温保持在24.0°C~26.0°C之间(空调调温,没法做到恒温,望见谅)。
机器在控制台中有3个模式可以选「安静模式」、「性能模式」和「狂飙模式」,可用Fn+F5进行切换。
若无,测试均采用「增强模式」。
除了续航测试使用「集显输出」(iGPU)之外,其他测试均开启MUX的「独显直连」选项。
「独显直连」图形性能更好,「混合输出」续航更好。
所有跑分、帧数测试都会重复5次,每次跑完后静置5分钟再开始下一次,取最高分。
英特尔版天选3的3070显卡只有「日蚀灰」配色可选,无魔幻青。黑色有个小缺点,就是手上的油容易沾染,看上去比较明显。幸好比较好擦。
A面有LOGO「TX」代表天选(和企鹅没啥关系),位于上部。
B面为一块21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的屏幕。没有采用16:10的屏幕稍有可惜,下巴2指宽。
屏幕来自京东方。
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色域容积142.7%sRGB、101.1%DCI P3;色域覆盖99.9%sRGB、98.9%DCI P3。
sRGB基准下,色准并不理想。有条件的话最好自行校色。
屏幕最高亮度为310尼特,边缘仅250尼特左右,在同定位&同价位游戏本里明显偏低。
键盘布局方面,风格延续上一代,WASD采用了反色设计。方向键半高。空格左半部分的突出被取消。数字小键盘相对完整,Delete和小键盘切换按键被做到了一起,对我来说需要适应。键盘手感回弹偏软。
最大可开合角度如图。
机器有运输模式,不插电无法直接开机。
之前已经测过了,而这也不会是最后一台,应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内很熟悉很主流的CPU。
除了开头2次之外,之后基本稳定在6620分左右,取后5轮中位数6622。
观察功耗可以发现,第一次较高,第二次逐步下降到100W,第三次出现波动,第四次开始比较平稳,打包功耗90W,IA大约83W,符合跑分曲线。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频率,橙线小核频率)
功耗表现如图(蓝线打包功耗,橙线IA功耗)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橙线小核)
RTX 3070是我心目中笔记本最值得选购的旗舰级显卡,处于一个性能与价格的甜区。
TimeSpy图形分 10261分
FSE图形分:13134
Superposition 1080P Extreme:6637
测了DOTA2、CSGO和《彩虹六号·围攻》3款网游在1440P和1080P下的表现。
DOTA2:全最高特效,比赛编号6040722034,完美世界视角。
CSGO:开多核渲染,其他全部最低,创意工坊BenchMark。
彩虹六号围攻:全最高档,性能测试。
可以看出网游部分的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帧数基本非常接近。可以任意按照自己喜好开高。
对比上面的网游,单机中,1440P和1080P分辨率下,帧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帧数和清晰度不可得兼。
机器电池为90Wh。
把机器切换至核显输出,系统为「均衡模式」,中心亮度150尼特,开WIFI,关蓝牙,PC Mark 8的Conventional测试,办公场景下的中高负载,成绩比较接近实际使用。
实测续航为5小时15分,Conventional 3.0 Score为3572分。
室温在25°C附近。
使用AIDA64中的Stress FPU单烤CPU。
20分钟后,CPU功耗为90W,温度为87°C,大核3.6GHz,小核2.9GHz。
图上可以看出一个小插曲:单烤CPU期间,桌面突然变成一片白…我寻思又不是海涛,给我看一片纯白干甚…之后在任务管理器启动Explorer才恢复正常。
单烤期间功耗如图。
前期会冲到115W左右,前3分钟会保持在约100W(中间有过瞬间掉下去),之后稳定在90W。
使用Furmark 1.10.6(比较老的版本了,只不过我之前电脑都用这个烤的,所以暂时还没换新版本)。
关抗锯齿、1920*1080、勾选Burn-in和X Burn-in。
20分钟后,GPU温度75.8°C,功耗139.5W,频率1260MHz。
除了偶尔掉到过125W左右,其他时间基本全程在140W左右。
同时进行上面2项测试。数据取20-30分钟的平均值。
CPU功耗48W,温度为82°C,大核频率2.54GHz,小核频率2.29GHz。
GPU功耗115W,温度78.1°C,频率837MHz。
CPU功耗、GPU功耗与总功耗如图。
从110秒左右开始区域稳定,达到CPU 48W加上GPU 115W的功耗水平。
测试时电脑和分贝仪有固定位置,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关系,比较接近人耳所听到的噪音,可能会比其他测试者的数据低一些。
烤机全程最高为52.3分贝,总体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
此时键盘表面温度如图。
腕托为室温,WASD区域仅30°C附近比较低,键盘最热的区域在上部,键帽最高温在F8按钮名为48.4°C。中间有一个倒三角区域相对偏热,其他的地方温度都不算很高。
另外,这台机器用瓶盖垫高机身之后,双烤成绩上除了CPU和GPU的频率稍微提高,其他部分几乎完全一致,可能是原本已经有4个出风口充分散热的关系,底壳基本不出风。
拆机不难,机器底面除了右下角的螺丝之外的11颗螺丝全部拧下。
注意拆的时候右下角一颗螺丝是和后盖一体的,无法取下,但一定一定也要拧松。
先从这个螺丝周围开始撬开,右边撬开之后就比较方便可以拆下了。
机器为双风扇、五热管、四出风口的散热设计。贴纸下面有硬盘和内存。
我这台机器内存是三星的,跑分如图。读写都在56GB/s左右,延迟102.3ns偏高(DDR5目前的通病)
硬盘为美光的3400,大文件读写的跑分如图。
ASSSD的10GB读写跑分如图。
CrystalDiskMark的32GB读写跑分如图。
硬盘初始状态没有分盘,全部在一个C盘下,还剩余396GB(图为393是因为我装了测试软件)
一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机器总体的重量比以往任何一台15.6寸的3070游戏本都要明显轻,这种第一印象是很好的。
在这样的机身重量下,双烤成绩弱于部分更重、更大的游戏本,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双烤47+115不算特别出色,但已经完全不拉跨了。相比于上一代天选2的3070,那这一代进步非常明显。
游戏的表现也都达到了主流水平。除了个别像2077这样优化不好的游戏,或者像《全战·三国》这样同屏单位多的游戏,其他大部分单机游戏都能1440p开预设的高档位拿到60帧以上,这个成绩是很令人满意的。
键盘的键帽温度热区在中间,基本避开了WASD部分,而且腕托很凉快。
同时,噪音比想象中要小很多,也不是特别吵的那种,使用体验是OK的。
当价格来到五位数的时候,我认为屏幕最高亮度至少也得有350尼特吧…310尼特真的有点拿不出手了,这点真的不得行啊。
机器的其他硬件已经都没啥问题了,硬盘、内存都没缩,网卡也是AX201,但就是这个屏幕给了个300尼特屏…淦…
同时,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在色彩管理上基本没花心思和力气,非常放任。
这点其实是我感觉特别难受,要是这台机器支持PD,那我就不出二手留下自用了。
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明明ROG是支持PD的,而且之后会发售的天选Air也是支持PD的,天选3不支持PD完全是有意而为之的选择,真的感觉很不爽…
这样一来,机身轻的优势完全被不支持PD给削了一大部分。
我要是出趟门,你猜我更愿意带这三个充电器里左边这两个,还是右边这个?
尤其对我这种有紫米20充电宝的,我就更希望会支持PD了,这样找不到插头还能用充电宝应急。
不是很清楚为啥机器没有天选3经典的「魔幻青」配色。倒不是我多喜欢这个颜值,只是黑色真的容易看起来脏。
而且锐龙版3070也有,怎么这Intel版的3070就没这个颜色了…很奇怪。
这个没啥好说的,英特尔版京东放货7000台,锐龙版甚至不到5000台…目前需要加价购买。
总得来说,天选3是天选最均衡的一代,这次测试的3070版表现也远超个人的预期。
由于个人原因经常在多个城市之间来往,手头的17.3寸笔记本多有不便,今年也一直在考虑换一台笔记本。天选3差一点就成了我的落脚处,可惜最终由于屏幕不够亮、不支持PD两个主要原因,算是擦肩而过了…
总得来说,如果你对天选系列的外观垂涎已久,那天选3就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一代。
如果你需要当一个便携的全能本来用,那记得要把适配器重量也考虑在内。
如果上面提到的2个问题你不在意,又需要换一台12代的新3070游戏本,那目前天选3的3070版是值得考虑的。
至于上面提的2个主要缺点,大家多吐槽吐槽,按照天选以往每年的进步来看,说不定天选4就会更好。
这台机器,原价10299,我10700入手,按惯例一般是自刀300。
不过这台机器涨价买,而我无论如何都不太能接受自己的二手价高于首发价,会有点良心不安,因此折价500,按10200出。
等我视频做完就会放上海鲜二手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