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德国的战列舰吨位浪费严重? 第1页

  

user avatar   ayu-hiba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说德国战列舰浪费吨位了??每艘德国战列舰里至少有1万吨用油纸包好的备用零件,打坏了就能修,懂得人都懂,你们这帮人在bb什么?




无论德棍们怎么洗,德国战列舰浪费吨位就是铁打的事实。动不动就把胡德老阿姨抬出来,或者说什么俾斯麦1V44、1V100(恨不得把朴茨茅斯的牵引驳船都算在围剿俾斯麦的队伍里)之类的话,文不对题,况且也是事实错误,没有解释任何问题。

就拿德棍们最钟爱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为例子。


本身俾斯麦的定位就是大号破交舰,同时兼具一些和敌方主力舰交手的功能。对于破交的任务来说,搞全面防护是没得指责的。问题在于,你要么以防住同时期重巡洋舰的203主炮为己任,装一条类似阿拉斯加级或超甲巡案的200多mm装甲带;要么就选择和英国战列舰对刚,压缩核心区挤一条380mm以上的装甲带。德国设计师明显是贼心不死,又想碾压CA还想和BB谈笑风生,搞出一条320mm又重又臭又长的装甲带,简直不伦不类。比下过于有余,比上又不足,因定位不明而浪费吨位的典型。

由于战舰定位问题,该不该穹甲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就不喷了,姑且认为是设计需要。从沙恩霍斯特级传到俾斯麦的祖传穹甲主装+薄主顶甲+天窗配置,使用穹甲来增强近距离对敌人高穿深的绝对防御能力,但是又要多添设一条副装的重量来部分修补穹甲开的天窗,吨位不够主顶甲又被压薄,产生死循环。面对大口径主炮的落弹,厚重的垂直主装通路浪费吨位不说,在背后110mm/60度的穹甲下甚至没有防破片背板,遭遇406超重或460级别火炮直射时即使不击穿也可能背板崩落导致核心舱室受损。

不过既然人家要用穹甲去挡近距离直射,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俾斯麦的很多地方被莫名其妙地加上了装甲,上层建筑、首尾等处一概不漏,而且厚度尴尬无比,除了帮助触发敌人穿甲弹引信几乎无用,简直让人怀疑德国人是不是准备拿俾斯麦去打接舷战。



4X2的主炮塔炮塔比同时期流行的3X3炮塔多了起码15米的核心区(多1座双联380就是多18米的长度,减去3联装的宽度差即为15米),况且俾斯麦后炮塔核心区还超出提弹井10米,一般情况超个5米就差不多了,这又多了5米。原因是俾斯麦船艉收的比较窄。两个加起来,就是20米的核心区,设想一下,如果德国舰炮三联装和横闩技术过关的话,就算使用穹甲,核心区也能压缩到151米左右。而且俾斯麦的双联装380mm炮塔直径大约11米,重1100吨。一战后英国的三联装试制381mm主炮,直径大约也是11米,重1175吨。追求射速带来的炮塔结构复杂化又给俾斯麦增加了很多重量。

可以看看平贺让大师设计的大和级和金刚代舰的核心区的规划。大师尽可能压缩核心区长度,用科学的规划才造就了2个核心防护的神话。这些国宝级别的战舰设计者也正是当时德国所缺乏的。

下面这个是金刚代舰案,如果被建造出来,该舰吨位会与俾斯麦级相差不大,而核心区防护能力将超越大和成为世界第一。可以看到为了压缩核心部位,该舰的上层建筑极为紧凑。

再来看看下面俾斯麦级的核心舱段,用又臭又长、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从主装甲重量上看,俾斯麦级是把1.7万吨装甲摊到170米级核心区上,维内托级是把1.3万吨装甲摊到120米级核心区上,大和级是2.3万吨装甲摊到140米级核心区上,纳尔逊级是1万吨装甲摊在110米级核心区上,胡德是1.3W吨装甲摊在170米级核心区上。可见巨大的装甲吨位并没有换来该有的防护。


由于没有合适的高平两用炮,俾斯麦还不得不采用150mm与105mm副炮混装的尴尬模式,而同时期美国战列舰用一半数量的127mm就能解决问题。曾经网上有神论认为不同口径副炮混装可以更好地各司其职,当然至于带来的吨位增长、核心区被拉长、以及火控指挥混乱的问题,这些空想家们是不会考虑的。而且德国设计师自己作死,同时使用了两种火控不一致的105mmSKC/33炮塔,前部4座Dop LC/31、后部4座用Dop LC/37指挥,两者根本无法统一火控,导致在迎向英军时一个时间段至多4座、一般只有2座能起作用。鬼知道是不是这些设计师都是苏联派去专门烧吨位的内鬼。

巨大的载油量也是吨位飙升的原因,因为德国设计俾斯麦的时候,赋予了其海上破袭作战的功能,因此巨大续航力成了一个重要要求。但是因为德国的蒸汽轮机耗油率较大,省油的柴油机技术不够成熟使用有风险,所以只能够采用最简单的办法,增加燃油携载数量来解决。而较大的燃油携载量,又导致了舰体尺寸的增加。又因为对于高速的要求,相同航速对于较大排水量,主机功率会增加,进一步加大的舰体尺寸,最后直接导致了舰体结构设备的增重同时也导致了防护装甲的增重。一个新的死循环又诞生了。

从上面那张图也可以看出,俾斯麦级的动力舱段也是一个庞大无比的设计。可是俾斯麦的续航力8525海里/19节,与黎塞留级的7731海里/20节相比,可以看出巨大的装油量并没有带来续航力质的飞跃。而标准29~30节的航速,也没能和黎塞留、维内托拉开代差。因此动力部分,浪费吨位现象也是严重的。




最后,还请各位知友不要再鞭尸俾斯麦了,也不必邀我来说这些讲了一遍遍的东西了。本来就是特定国情、特定需求下的奇特产物,定位上就不是和其他BB硬碰硬的传统战舰。德棍们把它拉出来比来比去,最后吃瘪的还是自己。


user avatar   ying-tiao-87-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衣阿华级相对南达科他级增加的一万吨排水量,是不是在航速上倾斜的过多? 
  人类什么时候能造出像电影里的外星战舰? 
  如果战舰出售冠名权,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战舰世界俄服,换吉野,雷神,还是波美拉尼亚? 
  如何评价英国前卫级战列舰? 
  二战技术背景下,战列舰防空的最优搭配是什么? 
  战巡算是巡洋舰吗? 
  德国战列舰俾斯麦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辣鸡吗? 
  现代舰船的反导系统能否做到防御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舰炮? 
  如何评价图中这艘航空战列舰的可行性和战术价值?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豹2坦克的防护水平?
下一个讨论
赵州桥真的是建国后内部用水泥重砌起来的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