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如何看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博士生华甜每天工作17小时并在Cell、Nature连续发文? 第1页

  

user avatar   duan-hong-c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其实是一个有些沉重的问题。

做过一点结构生物学,所以……我先带小伙伴们看一下长蛋白晶体的实验室吧,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会有自己的想法的(虽然在化学院做结构生物学听起来有一点山寨,不过大部分东西都是一样的嗯)。

长晶体归根结底是要让蛋白溶液达到合适的过饱和度,成核,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以合适的速度长大,长成一颗晶莹剔透的单晶,像这样:

上图是我之前拿到的一个蛋白和DNA复合物的晶体。然而,对于某个蛋白怎样的生长条件才是“合适”的,却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预测,甚至在蛋白中加入一个小分子,或者改变一个氨基酸残基,晶体生长的条件就会截然不同(因为蛋白的构象已经改变了)。

对于这样一门玄学,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筛选大量不同的条件。从方法学上来讲,这叫穷举法,用码农的话讲,这叫字典攻击,而通俗的讲,就叫瞎猫去摸死耗子。

Hampton爸爸就搞出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条件(就是不同的供晶体生长的缓冲液),精心包在盒子里,卖给准备穷举晶体生长条件的课题组,上面是其中一个。

这种盒子可以堆满一面墙,下图是其中一部分:

而条件的筛选是在这样的板子上进行的,有这种48条件×2个重复的

还有这种96条件×3重复的

当然还有其它的规格,就不一一例举了。

而砖工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吸取一些这样的缓冲液:

加到缓冲液池中:

然后把蛋白溶液加到旁边的小洞里:

最后取等量的池液和蛋白溶液混合。

一块板子,就是这样重复48次或者96次。然后,

每天十几个小时,这样的板子堆满一个个架子:

这样……

没有地方了就堆到角落去:

空间有限,最多两个月没有晶体长出来或者长得不好的板子就会被扔掉,所以这里看到的只是绝少的一部分了。

还有这许多自己配制的筛选条件,通常是针对Hampton爸爸的某个条件做的优化——说是优化,其实也是在一个小一些的范围的继续……穷举。

其实小伙伴们肯定都可以看出来,这些板子形状规则,操作简单重复,完全可以交给自动加样系统来做。

↑↑来看神器mosquito LCP,各种hanging drop、sitting drop、加additive都没问题哦。

而在国内,这些机械的工作都是由华甜这样的正在最好年华的研究生来完成。显然,正如 @喷喷更健康 所说,国内这些老实的硕博比机器人还好用啊,还便宜哟。

更有甚者,某些颇有声名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把晶体生长以及前期的蛋白表达、纯化等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交给不同的学生分别完成,整个研究生阶段,可能每个人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我看不出这样的博士和流水线上的张全蛋们有什么区别。

她在人群中是不起眼的。160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2公斤,看上去弱不禁风。
她不善言辞。“只要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就会紧张。”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食人间烟火”。连续四年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小时,除了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结构,她对科研以外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那回到题目上,我想,我实在不能认同,让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年华耗费在这些纯机械的操作之中,狭小阴暗的恒温房间里,柔弱的身躯紧缩的眉头,移液器的一举一放都让人心疼,更何况还是几万次甚至十几万次。

这只是对“砖工”这个词最好的注脚。


user avatar   fei-feif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鼓掌。成果喜人,精神可嘉。不管最终她出路如何,她乐在其中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只是觉得不要鼓吹和追捧这种工作模式。

不过,这难道不是一个侧面劝退帖吗?我只是觉得这样的培养模式,博士出来到底有什么技能?因为这样的实验学科做的就是每天大量的人力重复操作,几乎无技术性可言。现在已经有全机械取代了。。。

另外一天干17小时。。只想说,人生还长,别过早就耗尽了。。


user avatar   CaptainK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个人努力,实验室里决定能否发CNS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叫做『平台价值』。流行病学等需要大量好样本的学科如此,过去的需要工厂级测序仪的基因组学如此,现在的需要大量仪器设备和工厂级劳动力的蛋白结构也如此。评价一个人厉不厉害,依然还是要参考平台价值的贡献比。


华大基因的测序工厂里,很多成熟的测序工作,比如DNA提取、纯化、建库、上机测序等等,是由中专大专毕业的雇员完成的,即便科研工作者、工作者的组长上司、合作方、老板、销售、股东、项目管理、集群维护、人力、后勤、领导的专属正能量鼓励专员的名字都出现在了作者列表里,这些工人的名字也不会。不过后来建库大多使用机械臂自动完成了,这是后话。但是做结构的人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毕竟蛋白结晶的生长比起测序那些固定的流程来说,复杂和随机太多了,而且自身的人力成本来的还比机械臂要低,并附带一定的容错率。于是他们可以取得PhD,可以出现在第一作者的位置上,享受着与自己辛劳付出能够对等的学术成果。


你说起早贪黑发CNS厉害么,厉害。你说蛋白结构算科学研究么,算。你说这种研究重要么,重要。你说一个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的人可能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这么,可能。你说每天工作17个小时是自愿的么,可能是。你说她除了纯化蛋白的技术以外确实还有相当优秀的研究思路么,可能有。你说每天面对i盒枪头j块板子k桶管子l个架子m个柱子以外,真的有时间阅读和思考很多科学问题么,可能有。你说这一切一切某一天突然被机械臂替代的时候(其实在很多实验室早就替代了吧),她能转行成为一个优秀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么,可能会。你说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值得尊敬么,理应是值得的。


但是一切一切放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让人觉得难受呢。穿着实验服外套的资本家们,你们难受么?抱歉你们在阳光满满的煲鸡汤,打扰了。


不会煲鸡汤的资本家不是好的生物学PI。


以及,能享受自己选择和认可的生活,大概这可以说是非常终极的幸福和自由吧。




  

相关话题

  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 
  中科大的校园文化应该变得更丰富吗? 
  知名华人教授朱松纯回国任教,当前形势下会有更多华人学者回国吗?对国内科研界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看待饶毅再发文:站队轻如风 学术稳如山? 
  怎么静下心来专心做科研,不为俗事所扰? 
  国家标准免费了,在哪里可以下载? 
  如何看待上药所、武汉病毒所宣称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科学原理吗? 
  如何看待网上流传「无门槛加到高学历优质男方法」:检索论文,给名校作者发邮件借讨论学术之名要微信? 
  为什么中国大学大多都以科研为教育目的,而不是引导学生就业? 

前一个讨论
為何台灣人在國際競技場合非得對於大陸很熱情?
下一个讨论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