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中国停车难的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告诉你中国停车难了?我们家乡在云南的一个非省会城市,停车场,几块钱停一次,不限时间,很多停车场开进去就停了几辆车。中国停车难的是大城市,大城市停车难有什么好评价的,全世界都一样,你看纽约停车很容易吗?

不要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中国就是世界。不要把你的困难带给所有人。如果是大城市就针对某个具体的大城市来说,当然原因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人多车多地少呗。


user avatar   hzsf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地区一年内建设100个停车场,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的工作方案是笔者做的【两办的优劣势就体现在这里,本来理应是自然资源局做的,但他们嘴遁无敌,时间又紧,笔者不得不兜底】,期间跟相关部门、单位反复沟通、现场调研、反复探讨过,所以有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下:

第一,国内大部分城市停车难的主责在于规划部门基本没有规划。

哪怕是到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在做控规和详规的时候,基本不会考虑停车问题。由此带来后续的诸多管理问题,再怎么追责都追不到自然资源部门。

这么说吧,只要把停车位的考核纳入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考核之中。停车难问题会在12个月内解决

第二,停车难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线城市除外)

在徒步走访和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老城区违停现象相当严重,停车位严重不足,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学校、国企等单位的停车位却仅供内部人员使用、仅供领导使用。这些车位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还有,这些单位还有大量闲置空地可以改造为停车位。

所以,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方式太多太多了:

1.开放共享学校、医院、国企等企事业单位停车场。

这个我是有充分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某县区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相当严重,但是,他们在半年内新增了1.8万个车位,极其有效地解决当地停车难的问题。怎么搞的?

要求符合条件的学校在夜间开放和共享停车场,这里就有1万多个车位了。

再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常规情况下,建设一个智慧停车场。最少最少需要15个月!!!!

这还是停车场地块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

要是土地的问题没解决,一般建设一个停车场的时间为2-3年。

当然,如果被督办、纳入民生实事的话,大概要12个月。

【疫情影响,共享企事业单位车位,允许企事业收费以增加停车位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执行。唉】

2.盘活闲置土地,多途径建设智慧停车场。

比如老旧厂房、边角料土地,建设临时停车场非常方便。这里要是能搞起来,停车一点都不难。

3.多建地下停车场和智慧停车场。

第三,停车场是隐形的印钞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市区的停车场几乎是个隐形的印钞机,还是超大型印钞机

而且管理只需要10个人左右的团队。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收益你根本没办法估算,我只能告诉你,除了常规的停车费之外,人家还有广告、洗车、汽车养护、临时商铺租赁等等收入。深圳某些停车场一年收入轻松过千万,这跟停车场位置有关,但更多的是运营者卓越的商业头脑。

所以,只要鼓励企业参与停车场建设,允许企业合理收费。企业会自己解决建设资金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老国企,大把老厂房、闲置用地因为政策原因无法转为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只要政策开个口,他们立即会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资金的问题。

第四、停车难问题要解决的不是规划和建设问题,而是分蛋糕问题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停车难问题如果被解决了,谁的利益会被侵犯?

1.房地产商。这是最主要的阻力。

2.交警和交通运输局。

3.城建集团

4.市政基础设施管理部门

……

必须强调的是:笔者作为基层的工作者,思考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只考虑可行性和如何降低工作阻力,并没有考虑降低停车收费高的问题。


最后,笔者还是建议推广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停车场的做法。企业有收入,市民能停车,资源没有被闲置,阻力也不会那么大

——————————————————评论区回复——————

有知友说潍坊设置了很多免费停车场,很好地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他们的做法挺好,但……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第一,停车场属于基础设施,免费停车场建的多了,就占用道路建设资金。要知道,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设标准还挺低的,解决的大部分都是“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道路“好不好”的问题,更别提道路“快不快”的问题。所以个人认为,在现阶段财政经费应优先用于道路建设。第二,收费停车场属于政府为数不多的,可以申请专项债的政府项目(可盈利)。这里面大有可为。第三,鼓励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对2小时内停车免费。这句话我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创新举措。这样既可以便民利民,又避免僵尸车、二手车占用宝贵停车场资源。但是,这个优惠举措会严重挫伤企业停车场积极性。在现阶段,应该鼓励企业建、减轻政府负担。等达到一定比例后,再修改优惠政策。

总之,停车难问题虽然并不难解决,但也绝非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简单。建多少、建哪里,怎么管?怎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建、怎么鼓励学校和事业单位放开内部停车场……?怎么用好智慧停车场为地方多做贡献?都是极其复杂的问题。

现在唯一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管理停车场的问题。

智慧停车App。可以嵌入百度地图,全市停车场一键导航。但现在还没有停车场空位数量显示。


user avatar   seiketsu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在东京、以下几点关于日本的停车管理方法仅供参考

1,上牌不摇号。买车需要提供拥有车位的证明。可以是买的,租的,自家土地。需要提供停车场到家里的地图,不能超过1000米。

2,市中心区停车费很高。池袋 秋叶原等都心区域平均15分钟/300日元(大约20块)同时完善轨道交通网络,中心区域尽量避免私家车出行。

3,公共停车位通常是路边无人值守,需要投币停车,但是每次停车不得超过1小时。

4,大型商业设施迁移到郊区,提供足够多的车位。普通家庭需要消费购物时基本上不会在市内。都内的商业设施大多不提供车位或停车费很高。

5,车位联网,可以通过app预约车位。

6,福利民间投资建设停车场。因为停车费用高的缘故,很多区域的土地建成停车场的收益要比建出租屋出租还要高,而且投资小,便于管理和维护。而且这些停车场都是无人值守的,也减少了雇佣的成本。


user avatar   stgreg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有车一族舆论绑架了政策。

中国人口本来就是最稠密的,但是停车费的水平却很低。

你去看看东京啊,香港啊,纽约啊,市中心是你普通老百姓敢开车去的?停一个小时就几百块没了,用价格的梯度来调节停车的问题。

中国基本买个菜开车,看电影开车,鸡毛蒜皮都开车,还一个车经常只做一个人,还喜欢大车,结果路堵的要死,就要互相挤来挤去,挤出刮擦碰撞交通彻底瘫痪,停车乱停乱放,高喊,市中心停车太贵了,我看个电影才三十块,你停车好意思也收我三十块,我不服!政府就是乱收费,停车场就是乱收费,我们老家停车都不收费,不公平!


user avatar   asphalt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中国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错误点在于,无限制的高密度cbd以及无限制的长距离通勤。这就使得,车辆购买的必要性在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密度超标,也必然导致停车位艰难。


user avatar   cat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口密度高的问题是无解的,等出生率下降后几十年才有可能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意味着对资源竞争的激烈,尤其是那些受土地面积限制的资源,例如说停车位。

我在美国也不喜欢开车进三藩市或纽约,因为堵和停车难。这在市郊都不是问题,但一旦进城就是个大问题。之前有朋友过来,说在三藩市吃饭,请我过去加入。饭是他请的,但在三藩市两个小时的停车费也差不多是一餐饭的价钱了。

理论上停车位可以通过地下停车场向地面以下疯狂扩张,还不占用地面面积,但成本高。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设计时觉得地下需要三层车库,等投入使用时发现要五层才够。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user avatar   william-li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分歧。

以前我一个同事,他很少发朋友圈,有一次聊起来他就说,朋友圈要么就是吃、要么就是玩,想发表别的想法又不如微博那样自由随意。所以,他喜欢玩微博!

除了个别比较彪的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也不能说是虚伪,有些圈子里大家知根知底,该反美也反美得很!




  

相关话题

  广州南站算不算规划失误的案例? 
  为什么中国城市不像美国城市一样用方格网布局? 
  如何评价中国停车难的现象? 
  二手房指导价有可能全国推行吗? 
  如何评价“朝阳区十八里店新添138亩良田 建设老百姓菜园”一事? 
  为什么美国有钱人住郊区,中国有钱人住市中心呢? 
  哪些城市的交通体验很糟糕? 
  如何看待哈尔滨出台「十六条」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些政策可能给当地带来哪些改变? 
  香港很多破旧不堪房子为何不重建? 
  为什么欧美城市里许多建筑都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 

前一个讨论
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是否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否意味这和平不再是时代主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护肤品配方表很像,但是功效差很多?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