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军队屠杀香蕉公司三千工人的情节? 第1页

  

user avatar   alan-17-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要了解中南美洲的文化就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想要了解他们的近现代史,就一定要了解“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 现已更名为Chiquita,以下简称UFC)。美国99美分的大捆香蕉靠的是危地马拉果农采摘一箱香蕉70美分的收入换来的,UFC是拉美历史、社会和发展的中轴线,了解这家公司的故事,会是一个很好的起步点。


首先,要了解这一现状,要先从地理角度去考察,北美纵然有着世界上最好最大的广袤良田,但其中的主要部分位于北部的五大湖区和中部的大平原,加之本身较高的维度,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美国核心的农业区域并不适宜需要高温差、高日照的水果种植,因此,美国的农产品以玉米和豆制品为主(以及南方传统的棉花产业),其水果主要产地只有自身的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两州,远水解不了近渴,相比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印度、菲律宾们,近水楼台的拉丁美洲就成了北美天然的水果后花园。

在这里我不准备讲联合果品公司的详细历史,这些内容在网上都可以看到,想提的是一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点。

首先,联合果品公司能够成为一个经济殖民拉丁美洲来供给北美本土的公司,得益于一个“伟大的”科技突破,就是“冷冻(冷藏)大集装箱技术”,这项技术保证了在船运过程中,香蕉这样的果品不会腐坏,同时,船运本身的成本由于集装箱的发明降下了几个数量级,导致海运在运输大宗货物时(如香蕉),只要油价稳定,分摊下来的成本基本是0,所以很自然地,在中南美洲这样四面环海的地区种植香蕉,采集之后立刻装箱上船,运到美国的各个口岸,这个过程的成本几乎只有果农的薪水而已。

在这样可观的诱惑和利益下,联合果品公司对中南美洲这块水果肥肉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掠夺。

UFC的“掠夺”流程并不复杂:扶植当地军政府、独裁政府,或者是极右翼的领导人,之后通过这类政府支持下的“自由贸易”,大量购买农业用地,成了拉丁美洲名副其实的地主,并以极低的价格雇佣果农,由于拉丁美洲本身就相对落后,这样的行为更加导致当地工业无法发展,人权也无法保障,UFC便可以用非常不合理的价格来支付工资,直到十年前,这样的工资价格还是在70美分左右,也就是说,一箱香蕉,其劳动成本不足一美元,而一箱能装下几十捆我们在沃尔玛看到的99美分的又大又甜的香蕉,UFC的暴利可想而知。

在美国生活过的朋友们应该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为“水果”,香蕉相比其他水果要便宜这么多?其实并不是别的水果太贵了,只是香蕉太便宜了。很多其他常见水果产自于美国本土(也就是开头提到的加州和佛州),其成本从头到尾都要高出许多,其中种植和采集成本非常高,而香蕉在这一环上通过UFC的经济殖民将价格压到了不合理的地步。

另外还要说一点,香蕉的采集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如 @三千香蕉三千 在一个回答里提到,现在的香蕉其实已经是一种新品种,主要出口的香蕉品种经历过数次更迭,现在主要种植的出口香蕉其基因多样性几乎为零,非常脆弱,一个新的病毒就可以让一片果园的所有香蕉病死,因此香蕉园的种植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感谢评论区提醒,修改了表达方式)

所以,有长期呼吸与暴露于农药的原因,也有用弯刀割下香蕉时的潜在危险,中南美洲的果农很少能够一次干3年以上,一旦连续工作时间太久,失明、视力障碍、缺胳膊少腿都是常见后果。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没有人尝试对这样的状况做出改变呢?当然是有的,比如1951年就任的危地马拉民选总统Jacobo Arbenz Guzmán,采取左翼政策,希望改变危地马拉作为Banana Republic之一的现状(另外这个外号现在已经成了服装品牌象征“热带风情”,其本身的来源其实是美国人由于拉丁美洲 ——尤其是中美洲,代表为图三的四个国家——长期处于这样的痛苦的经济被殖民产生的slang),于是Arbenz很自然地开始主张国有化资产、希望回收土地,保障人权和工资

这样大动自己蛋糕的行为,UFC是不可能接受的,于是在Arbenz上台三年后的1954年发生了臭名昭著的危地马拉政变,在美国政府许可CIA的策划下,他们推翻了Arbenz,扶植了独裁的极右翼军政府上台,彻底扼杀了危地马拉任何改变的可能性。至于UFC哪里来的如此能量?非常简单,几个人物背景就可以解释:

Allen Dulles,曾任CIA局长,兼任UFC的董事

John DullesUFC董事,时任美国国务卿

Thomas CabotUFC时任CEO,其兄弟在1954年负责美国政府的泛美事务(Pan American),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个例子,就是题主提及的香蕉大屠杀,在此不多赘述,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件,一次根本说不完。

总而言之,整个中南美洲的红色情绪(代表如切格瓦拉),可以说都和UFC息息相关(除了巴西,后者曾被称为拉丁美洲最顽固的一环,由于我自己曾住过巴西,对当地社会的观察和了解要多于其他国家,准备以后另讲),因为罄竹难书的斑斑劣迹,UFC后来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Chiquita,有心的朋友可以去沃尔玛看看就认的出来,当然了,改名为Chiquita之后他们也没有就此收手,近年依旧在哥伦比亚雇佣AUCUnited Self-Defense Forces of Colombia,西班牙语Autodefensas Unidas de Colombia,现在应该是被认定为恐怖组织的极右翼军事力量)保护自己在哥伦比亚的果园。


其实不只是香蕉,比如最终爆发了革命的古巴,就是在这样的分划中承担蔗糖的供应(当然还有雪茄),故事基本差不多,只是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们的革命成功了,推翻了时任独裁者巴蒂斯塔(Rubén Fulgencio Batista y Zaldívar,在革命成功后跑到了佛罗里达度过晚年,这是为什么呢?),香蕉与蔗糖的部分区别在于蔗糖的采集需要用非常锋利的刀快速有力地从低处割断,当时古巴的蔗糖工人断腿残疾是家常便饭。

以上数据图片来自USDA等美国官方农业数据网站,另外的大部分视频图片出自视频截图,个人认为这些视频非常值得一看,不知道知乎让不让上传youtube链接,所以我就把标题贴在这里。如果没时间读书查资料,这几个几十分钟的视频就会让你身在北美的你对香蕉产生另类的情感。中南美洲的暖风、海滩和热情的人们,这大概也是他们生活唯一的慰藉了吧。


  1. 关于改名后的Chiquita的一系列行径:Chiquita: An Association With Corporate Terrorism Gone Bananas
  2. 关于UFC的一系列行径:Short Documentary - The Real Price of Bananas
  3. 关于香蕉的品种更迭和变化:Keeping Bananas Apeelin
  4. 关于美洲香蕉产业的梗概:Why The Banana Business Of Chiquita And Dole Is At Risk
  5. 文末图片出处Reddit

user avatar   lorenzo-32-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来很残酷,但我总觉得《百年孤独》这本小说很大一部分魅力就来源于真实和魔幻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一点都不隐晦,非常直接。

马孔多军队屠杀香蕉公司工人的情节应该是对应"香蕉大屠杀"(Banana Massacre)。这件事是如此残忍,只有放在其他同样魔幻的虚构情节中似乎才不显得突兀。

简单来说,哥伦比亚军队在1928年12月5日和6日,屠杀了一批罢工的工人,具体人数不详。

我就开个坑来聊聊这场屠杀、哥伦比亚的香蕉种植和联合果品公司。

——————————

1. 这里本没有香蕉

屠杀发生在Ciénaga(西语里指泥塘,是哥伦比亚玛格达莱纳省的一个城镇),是一个本没有铁路、种植园、奴工、外国资本家的小地方......直到19世纪,大多数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没有吃过或是见过香蕉。而且由于1851年的废奴,当地的庄园大多荒废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捕鱼种地为生。

最早在此地种植香蕉的是圣玛尔塔(Santa Marta,玛格达莱纳省的首府)的几个大户,他们获得了一家法国公司的援助。其中之一就是la Compagnie Immobilier et Agricole de Colombie(哥伦比亚不动产与农业公司)。该公司于1870年买下了圣玛尔塔的两万公顷土地。当地富人利用这家公司的投资所带来的机会,开始种植烟草、可可和甘蔗。

到1881年,圣玛尔塔的富人修建了一条连接圣玛尔塔与马格达莱纳河(el río Magdalena)的铁路,并于1887年开始扩建港口。同时,第一家农业公司成立了,并开始尝试种植大麦克香蕉(Gros Michel,英文为Big Mike)。这种类型的香蕉是1885年被一个名叫何塞·马努埃尔·冈萨雷斯的人从巴拿马带来的。

何塞和圣玛尔塔的一批企业家共同建立了哥伦比亚首个香蕉种植园。1889年,圣玛尔塔出口量为5000串香蕉,仅三年后,出口量就攀升至45000串。

按理说,最初建立香蕉种植园的是哥伦比亚人,但是19世纪末的哥伦比亚企业家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充分发展并掌控这个产业。他们没有资金进一步建设运输和贩卖香蕉的铁路和港口,也无力在圣玛尔塔比较干旱的地区开掘水渠。同时,香蕉贸易本身也包含了诸多风险,种植园在面对诸如土地肥力衰竭、香蕉树的病虫害和台风等诸多风险时,过于脆弱。

2. 联合果品帝国

这就为美国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契机,也就是这场屠杀的主角,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带领这家公司来到哥伦比亚的人叫Minor Cooper Keith。此人在1870年代离开美国来到拉美,曾受雇于哥斯达黎加政府,负责建设铁路。

最初Minor Cooper Keith的目标是种植香蕉,以确保铁路本身能维持盈利。后来他逐渐将香蕉种植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哥伦比亚的圣玛尔塔。到1892年,他买下了里奥弗里奥 (Riofrío)地区的6100公顷土地,并建立了哥伦比亚土地公司(Colombian Land Company),同时买下了新的铁路特许经营权,并成立了圣玛尔塔铁路公司(Santa Marta Railroad Company)。到1899年,Minor Cooper Keith联合另外两个美国人,共同成立了联合果品公司,总部位于波士顿。该公司自建立之初就控制着全球香蕉产业的80%。1900年,牙买加、古巴、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香蕉总出口量就达到了1200万串。

在20世纪的头30年间,香蕉产业迅猛发展。联合果品公司的业务也扩展到了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到1930年,该公司掌握着138万公顷土地,其中超过7.6万公顷用于种植香蕉,并修建了2434公里铁路,拥有90艘蒸汽轮船(号称大白舰队),往返于北美和欧洲。

为了协调这个庞大的帝国,联合果品公司拥有5363公里长的电报线,24个电台,员工超过15万人,年香蕉出口量达6500万串。

在联合果品公司的迅速扩张中,哥伦比亚并不很突出。香蕉种植园随着铁路一起延伸,到1911年铁路延伸到了Aracataca。到1920年,铁路长度达到了130公里,延伸到了Fundación。各条支线铁路串联起了各个种植园,最终都指向了圣玛尔塔的货运码头。

从1900年的27.5万串/年,圣玛尔塔的香蕉出口量在1915年增长至650万串,到1929年达到了1030万串。到这一年,哥伦比亚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香蕉出口国。香蕉出口也占到了哥伦比亚总出口的7%。

工人涌入,商业迅猛发展,土地大幅升值。但联合果品公司压制着圣玛尔塔的政治发展。工人、农民、商人的不满积蓄着,直到1928年的大罢工才爆发出来。

3. 打工还是不打工?有的选吗?

并不所有当地人都立刻变成了领薪水的香蕉园工人,还有很多穷人保持着独立。有一位记者,阿尔伯特(Alberto Luna Cárdenas),如此记录了1914年当地人的生活:

“有些地方......建了营地,里面的家庭以渔猎为生,或是为火车供应柴火......那些住房都是痛苦的巢穴,用石块和棕榈搭建在潮湿的地上。在用竹子和木块建的围栏里,养着母猪、母鸡和头部畸形的儿童,挺着肚子,双腿细细,饱受疟疾折磨,旁边是羸瘦的狗,满眼忧伤......一些香蕉树、木薯、玉米和甘蔗,偶尔出现的可可树,彰显着那片应许之地的繁盛。”

最初,这些垦殖的农民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经济,而随着香蕉经济的崛起,人口激增,农民开始将剩余产品拿到市场出售。同时,联合果品公司雇佣了大量的无地农民为其工作。

就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并让位于新兴的“香蕉经济”,伴随着产生了大量的无产者,和服务于市场的相对独立的小农业经营者。

表面上,这种出口型经济和农业经济互相扶持。农民种粮食喂饱香蕉工人,偶尔在香蕉园打工。实际上,联合果品公司和农民的对立是持续的。双方最大的矛盾点就是对土地的控制。联合果品公司的到来极大提升了土地价格。到1925年,香蕉园的土地已经卖到了每公顷400-500比索。同时,庄园的交易也迎来了戏剧性的激增。

圣玛尔塔的富户中,有些试图从过去发掘出一些殖民时期的头衔出来,借此将土地出售给联合果品公司,也有一些申请政府颁发的土地特许经营权或者干脆就伪造土地产权文书。投机土地交易的热情迅速击败并取代了将果品出售给联合果品公司,或是组建自己的种植园的想法。通过收购,联合果品公司逐渐掌握了41个种植园,总面积达6万公顷。同时,哥伦比亚人自己也建立起了350个规模较小的香蕉种植园和农场。

随着香蕉经济的崛起,大量荒地被人据为己有。很多土地产权的边界并不明晰,因此很多地主偷偷扩展其土地边界,蚕食周边荒地。到了1920年代,土地产权关系已经变成了一团乱麻。当地政府坚持认为在该地区仍有9万公顷荒地,而联合果品公司与哥伦比亚地主们所有荒地均已成为了私人财产。

在1905年之后,很多小地主发现联合果品公司开始索要他们名下的土地。这是因为,随着铁路和灌溉渠的建设逐步完善,联合果品公司和当地农民的矛盾冲突越发直接。联合果品公司派出了代理人,告知农民,其垦殖的土地属于联合果品公司的私产,如不立刻离开,将被驱逐。有些农民害怕失去一切,就妥协了,低价出售了土地。面对拒绝的农民,联合果品公司动用了武力:暴力驱逐农民、抢夺其收成、焚毁其茅屋、监禁农民代表。

在1907-1930年间,面临威胁的农民们向位于波哥大的当局提交了申请,描述了处境,并请求保护。哥伦比亚彼时已出台垦殖法(leyes de colonización),以保护垦殖荒地者的权益。详见哥伦比亚法1874年61号法与1882年48号法。(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哥伦比亚的法条数字化做得很好,不难找到。)

总体而言,农民的抗争均告失败。哥伦比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施加的影响力极为有限,而地方政府选择与联合果品公司沆瀣一气。尽管如此,就长期而言,农民的抗争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抗争者让很多人意识到,联合果品公司对土地所有权的申诉是欺诈性的,其名下的香蕉园是通过暴力和非法方式抢夺了土地之后建立起来的。而且,联合果品公司将抢来的土地的大半留作土地储备,完全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经济开发。失去了土地之后,部分人迁往内陆地区,寻找其他垦荒机会,从头再来。但大部分农民折腾不起了,只能沦为在香蕉园打工的无产者。

即便是那些守住土地的农民,在面对不断扩张的香蕉经济时,他们也依然是脆弱的。联合果品公司开掘的沟渠将很多农民社区包围在其中,将其与本地市场隔绝开来。而且,公司擅自改变河道,导致部分土地的旱涝问题加剧。通过这些沟渠,联合果品公司消灭了很多个垦荒农民组建的定居点。

抢夺土地的过程导致农民和香蕉园工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这两类人在当地都是初来乍到,而且很多农民在攒出垦荒的本钱之前就在香蕉园打工,而在失去了土地之后,也有不少农民转变为香蕉园工人。经常有垦荒的农民派家庭成员去联合果品公司打工,尤其是为了享受公司为工人提供的一些福利:农具、火车票折扣、公司仓库和医院的使用权。

在这个阶段,农民和工人都需要努力挣扎着在联合果品公司的压迫和高通胀下生存,因而不断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和认同。这就为1928年的大罢工形成了社会基础。

随着香蕉贸易额不断增长,当地人口激增,圣玛尔塔和Ciénaga从村镇变为了城镇,挤满了欧洲风格的酒店,出现了电灯、银行和小工厂。在一份官方报告中,当地出现了三家制冰厂,三家肥皂厂,一家面粉厂,一家烈酒厂,一家啤酒厂,一家卷烟厂,两家面包厂。铁路周边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村庄,包括:Riofrío, Orihueca, Guacamayal, Ciudad Perdida(字面意思是丢了的城镇,或者是输掉的城镇,居然有叫这个的,简直输麻了), El Retén, Aracataca.


————————待续————————

我不愿意跳过这些细节,是因为这段香蕉经济和联合果品公司发展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你阅读《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的延伸,也可以帮助你深刻理解什么叫做资本主义。

这些内容都不是我原创的,是我自己抽空翻译的维基百科的香蕉大屠杀西语词条。我在翻译中也有一些加工,我认为不太重要的东西我就没有放进来,小标题和括号内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加进去的。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yan-xue-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王小波和鲁迅谁的文学和思想造诣更高?谁更被过誉? 
  苏东坡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好诗词? 
  为何我对中国现代文学怀有很深的厌恶? 
  你为什么喜欢拉美文学? 
  顾城为什么杀死妻子? 
  《红楼梦》中的人名都有些什么由来和讲究? 
  张宗昌如果生在日本,会不会成为一个鬼才级的俳人? 
  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 
  如何解读博尔赫斯的小说《永生》背后的众多典故? 
  胡适到底牛逼在哪儿? 

前一个讨论
如果明朝联合李自成组成抗清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可行?
下一个讨论
如果辐鳍鱼和软骨鱼能够登陆,那么将会演化成什么形态?





© 2024-12-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