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感觉很多答案还是学生写的,把知识作为一种信仰而非自主调配的资源。
其实很多人到一定层次后,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知识,而是时间了。用时间来读书获取知识已经不划算,不如直接花钱请教专业人士来得快。他们的时间用来开会,签字,听汇报,维系人脉等等,好不容易挤出来时间更要陪陪家人,用来读书实在是奢侈了。
而一般在这些人忙的没时间读书时,别人花时间读的就是描写这些人的书了。
跟经常看av的人,与不大看av的人的差别一样,前者很懂套路,直接快进到关节处,最黄暴的情节也不会有大反应,看完后多半一叹,不过如此。
读书真的很能改变颜值的,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时候长得算好看,起码出门了路人看到都想抱。后来沉迷于阅读,容颜发生了质的改变:
被人夸赞是水灵灵的大眼睛戴上了厚眼镜,眼球内凹,整个人看起来黯淡无神。
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忍不住皱眉,额头长出了川字纹。
一边看书一边吃,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经常熬夜,黑眼圈粉底液都遮不住。
肤质变差,黯淡无光,别人脖子比脸黑,我脖子比脸白俩度。
久坐坐出了大屁股,每次路过母上都会被鄙视。
脱发,发际线变高,如今秃头已经变成不可忽视的问题。
经常低头看书脖子时不时会挤出褶子。
磨出茧,不止一个手指。
法令纹泪沟必不可少,买高价美容仪都治不了。
锐利的眼神?不存在的,经常出现的场景是从书海里探出头一脸懵逼的想:我刚要干嘛来着?
……
想到啥再补充,先这样吧。
友善吐槽就算了,趁机蹬鼻子上脸人身攻击的不欢迎,谢谢。
另外,挺好奇那些看到这回答第一反应就是修真小说什么的的人,平时都看的什么书。
如果单单问,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我只能回答,最大的差别,就是一个人看了很多书,一个人不怎么看书。
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我知道,你可能希望我的答案是心智的高下,境界的不同,或者是人生成功与否。
但是,我真的没法给你这样的保证。
「书读多了容颜自会改变」这样的鬼话,就更不要信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不得长得比易烊千玺老师还英俊……
人与人的差别,最重要的根源,还不在于你读不读书。比之更重要的,还有一系列问题:
而在这条成长的路上,到底是依靠阅读,或者公开课,或者向他人去请教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巨大变革中。在过去的五十年间,我们就从物质和精神的极度匮乏,转变成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而我们的观念可能并没有随着外部的转变而及时地跟上。
我父母那一辈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只要多吃,就是对自己健康的保证。而到了今天,一味地多吃,盲目地多吃,早已经不是一个健康的饮食观。
面对书籍,也是一样。
在二三十年前,也是我父母这代人,只要抓住每一本你可以找到的书,尽量地多读,就是你去追求知识、追求自我成长的最好路径。
而到了今天,仅仅知道一味地多读,盲目地多读,可能也已经并不是一个健康的阅读观。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你要更有方向,主动地、更健康地进行自我教育。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船长,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
我当然不是在鼓吹「读书无用论」,可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书籍往往就像地图,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地图才能帮你找到一条最便捷的路。至少,你要有一个模糊的方向,你希望去一个温暖的靠海的城市,你可以沿着亚热带的海岸线来寻找。可是你没有办法直接问地图,你要去的地方是温暖还是寒冷,是干燥还是潮湿。
我们处在一个四通八达的世界,幸运的是,对的路有无数条,不幸的是,错的路也有无数条。
可是,当你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那每条路都是错的。
所有这些绕不过去又回答不上来的疑问,其实都指向一个大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所以,你首先要勇敢地去做梦,勇敢地回答自己:我希望的那个更好的自己,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是你无法逃避的问题,也是无法上网搜索或者从书中查到的答案。可是,它恰恰是所有其他问题的前提。
你的心里,有没有那个温暖的有海的地方?
在我看来,这才是人与人最大的差别。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查看更多文章。
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
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高效读书方法。
瞎扯淡的时候经常能联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众的典故,能补充前因后果、背景信息地让大家听你说好一会。
但人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书看得多了,短视频看得就少了,一些流行梗就跟不上了,也经常有段子听不懂。
我上大学去买烧烤,烧烤摊老板说,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学了这么久都学了什么。每天有饭吃有学上,图书馆那么大,还动不动觉得生活没意义,我看还是游戏打的太多。
我就微笑了一下。
他说,你还别不信,你看过唐吉诃德么?
我说,看过啊。
老板兴趣浓厚了起来,给我讲他就看过几本书,爱不释手,以前太穷,现在太忙。最喜欢的就是唐吉诃德。我们讨论了一会书里搞笑的内容,说到他把书的故事当真实的时候做出的癫狂事。
烧烤好了,我就走了。
老板很开心,说这么久,终于有个大学生和他聊聊这本书。
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小时候大家开开心心拿书互相交换,聊天讨论。没人去说中心思想,没人觉得是为了什么。那时候真开心啊。
突然有一天,别人看着我拿书,都会问,读书是个好习惯,你怎么养成的,怎么坚持的。那以后,我就很少再和任何人讨论一本书了。
这件事我印象特别深,读书就是一种乐趣,不管对方是清洁工,生意人,教授,读书本身应该是开开心心和别人聊聊天,就像讨论一下电视剧一样。并不会让任何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书和成功学挂钩了,我觉得单纯的只是快乐而已,只是乐趣而已。看书和不看书的人的区别,就是看书的人只能和看书的人讨论一本书,而不看书的人可以和另外一部分人讨论高尔夫羽毛球健身或者随便任何一个自己的爱好。
看书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学习方法,因为我看书就必须跟着别人的逻辑走,有些东西你懂但是别人在书里长篇大论。有些东西你不懂,可是他偏偏一笔带过。
越是高深的理论知识,看书的效率就越低。因此,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是下属给你报告他的项目,你高高在上的提问题,刁难他。只要他讲不明白就扣他工资。
效率次高的是从你亲爹亲妈那里学知识。他们生怕你听不懂,恨不得给你把东西都揉碎了喂给你,但是因为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还是不如你从下属那里学东西容易。
效率还算高的是你请私教。也就是砸钱靠人情来让知名专家指导你。一对一,拿你钱(或者买你人情),总是会更在乎你的感受。
效率一般的就是培训班,上学。你听懂不听懂,老师其实不那么在意,如果你比一般人慢半拍,效率可能还不如自己看书。如果你比一般人反应快点也有可能效率比请私教更高。不过总体而言效率一般。
效率再低点的就是找到比较好的视频教程来学习。
效率最低的就是读书!
当然这么说也许不对,效率最低的是不读书从身边人吹水中学习,这个不仅效率低而且可能有害。
总之,现在是信息时代!记好了信息时代!哈佛大学的网课都随便听,随便看,你还要通过看书来学习,这个效率实在太低!
所以看书或者不看书是旧时代咨询不发达的标准,这个时代只有学习或者不学习的区别。在这个时代迷信看书,其实没有益处反而有害处。
再说几点,过去书籍比较昂贵,能够获取到的书几乎都被天然筛选过。现在这个时代,什么人都敢写书,什么谬论都能印出来。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带到坑里,相比起常看书,也许会挑书更加重要。否则还不如不看。
经常看书的人,有资格说:其实看太多书也没啥用。
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人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互相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他们一翻开书,有时会因心有灵犀,而大声赞叹,有时又会因立场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时会获得劝导或慰藉。这一切毫无保留,又不带条件,是带亲情的爱情,是热恋中的友谊。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的支持着阅读的人。你看,书一打开,就成为一个拥抱的姿式。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毕生苦苦找寻的?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总是不知足。有人说,女人学会阅读,世界上才冒出妇女问题,也因为她们开始有了问题,女人更加读书。就连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聪明者,临终前都曾说:「我看我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就觉得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没有尽头」。读书人总是低头看书,忙着浇灌自己的饥渴,他们让自己是敞开的桶子,随时准备装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头,只为了无聊地打水漂而已。有个笑话这样说: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强迫自己吞一只蟾蜍,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我害怕阅读的人,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这篇文章是台湾奥美给天下文化做的长文案,在网上广为流传。文字很震撼,把不读书人的内心的怯懦写了出来,不知你有什么反应,但我看完后有一种读书的迫切感,害怕那些阅读的人把我越落越远。
“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从隐藏。”
我对这种感受有切身体会。我一度自认为也算涉猎极广的人,但是因为工作原因,难免会和不同领域的高手对招。有次聊合作,自己深度备课的谈资在那些高人眼里,不过是初阶小白掌握的东西,而且结合到事情上还往往张冠李戴。当他们质问的眼神盯着我,“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从隐藏”。也许,不读书造成的这种无地自容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只不过和我们对话的那些阅读的人不会像领导或专家一样咄咄逼人,Ta们只会在内心中暗暗鄙视:原来这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而我们自己反而不觉,仍然在那里滔滔不绝地暴露自己的无知。
其实你在生活中戴着面具表演的时候,深知自己口中说出的那些话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内心深处尚存那么一丝的怯懦和心虚,说明你还没有在虚伪的生活里完全迷失。
而读书,则是可以帮你走出这种困扰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