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确实很大。
今天中午我妈回家,看到我开着台灯在看书,说:大白天的开什么灯啊,不嫌热吗?
于是我反驳道:开灯怎么会热呢?知道为啥现在的灯都叫节能灯吗?就是因为不靠发热来照明,省电才叫节能灯的,靠里面的反光涂层发光的。你以为还想以前那种白炽灯一样?
我妈说:噢原来是这样啊。
驳倒了我妈,我不禁喜上眉梢,暗暗想,读书果然是很有用,我现在成为了一个如此有知识的人,当代大学生素质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
于是我自信得摸了一下我台灯的灯管
卧槽烫死我了。。。。。。。。。。。
如果非要说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经常看书的人总觉得自己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其实,真没什么区别。看书并不比其它兴趣爱好更加高尚和珍贵。
有的人爱看电视,有的人爱玩游戏,有的人爱看电影,有的人爱看话剧,而有的人,爱看书。如此而已。
我爱看书,即使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只要坐地铁,包里必备一本书,有座位的时候拿着书开始看,时间晃晃悠悠就过去了,好几本书都是在地铁上看完,没人觉得你是珍惜动物,也没人觉得你装逼,这种氛围我很喜欢。欧阳修说文章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信矣哉!
读书是自乐,写文是自媚。
读书是自乐,所以曾经的国际汉学界祭酒伯希和在谈论自己做学问的动机时说:
那让我觉得好玩。
写文是自媚,所以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诗云:
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
若读书不开心,那么便不用读了;若写文没有快感,那么便不用写了。你的爱好不在这里,不用强迫,去旅游、去摄影、去看电影、去听音乐,这些,和看书没什么区别。
人皆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假的。风流才子往往书柜生尘,硕学大儒总是其貌不扬。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说他是谁?
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说他是谁?
前者叶德辉,后者王国维。论读书,谁能匹之?两位先生都是学问如海之人,吾侪所学关天意,安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将读书和道德水平联系到一起,认为读书多的人道德水平就会高。因此,在古代,读书种子钱谦益投敌总比太监总管曹化淳投敌所遭的批判多;在如今,复旦女博士劈腿四男举世皆惊,富士康厂妹出轨四男估计连举市皆惊都到不了。
可是,就因为读了书,所以钱谦益就一定比曹化淳道德水平高吗?女博士就一定比厂妹道德水平高吗?我不这么认为。这世上多的是无情读书人、仗义屠狗辈,咱读书人不用往自己脸上贴金,读书读不出浩然正气的,非认为读书者高人一等其实也是魔障。
除了养家糊口的专业读书人以外,其实都是爱好,爱好哪有这么多三六九等和鄙视链。张彦远说: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我们做的都是无益之事,自己开心就行。并且,庄子也说了“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古人对爱读书之人称之为“书淫”,此言甚得我心。你必须爱书如好淫,才能真正的读书。叶灵凤有书名《书淫艳异录》,黄荣才有书名《书蠹艳异录》,大爱。真正爱书之人才能做到读书如行淫,买书如猎艳。孔夫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用来歪解读书也别有趣味,以好德之心读书必不如以好色之心读书。我辈皆书淫,若真给我安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期望,这书,也就成了教科书,从此不读也罢。
书中读不出颜如玉,读不出黄金屋,读不出浩然之气,读不出世间至理,读书但求一个万事不如爷高兴,如是而已。
讲故事的人太多,我讲点实在的吧。
1、经常看书的人谈资更多
这点很明显,因为书读多了,知道的事自然也变多了。比如我之前对台湾很不了解,后来读了一本台湾的70后写的书,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了台湾不少有意思的事。
我记得书里有一处写到97年竞选台北市长时,陈水扁为了筹集选举经费,搞了一次义卖,义卖的东西是一顶墨绿色的毛线帽。结果这顶原谅色帽子竟然成为了当年的流行单品,被全台湾的年轻人哄抢了……
2、经常看书的人更了解现象背后的道理和原理
有些看似很普通的事,背后其实是有经济学、心理学等原理在的。读过相关书籍的人,就会因为知道这些原理,而看到事情的本质。
比如说KFC把一个汉堡定价16块,包含这个汉堡在内的套餐定价为20块,这时你就不大可能会去选择汉堡,而是会选择套餐。你会觉得没错啊,因为套餐便宜啊,所以我当然选套餐。其实这背后就有一个叫“锚点效应”的原理在。
汉堡的16块定价就是锚点,你一看到它,就把它作为参照点了,而以它作为参照点,套餐20块当然很便宜。也就是说,人家给汉堡定价16块,就是为了让你买套餐的。
你要是找中介买房子,假如你看好一套房,中介八成会主动给你找同小区的其他几套房,并且会先带你去看那些在你看来不咋地的房子。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为了让一个性价比较差的房子作为锚点,这样你再去看自己想买的房子,一定觉得自己的眼光和选择特别好。一高兴,这笔交易就成了。
这种原理还有很多,比如推销下我的一个4千赞答案:什么是知识的诅咒?
3、经常看书的人更敏感,也更富有同理心
经常看书,尤其经常看文学书的人,心思会比较细腻,对身边发生的事会比较敏感。他们更容易去为别人着想,这是因为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见识到了太多的灵魂。
不管是葛朗台这样的吝啬鬼,还是堂吉诃德这种别人眼中的疯子,读书多的人都见识过,他们看过大师笔下的故事与人物,因此对人性的理解更深刻,在生活中也就更富有同理心。
4、经常看书的人能够包容不同声音
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延伸,读书越多,人其实是越宽容的,而读书少的人,在观念上则容易表现为保守与专制。
比如我们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我们自身的观点不一样,读书多的人会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他的观点对不对,有没有可以吸收的地方。
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很难去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
知乎的评论中不是经常出现“三观正”这种评价嘛,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站在客观角度来评价其他人的三观的,他们通常有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和我的三观一样,你就叫三观正,和我不一样的,就叫三观不正。
读书越多的人,越清楚自己的贫瘠,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反而容易认为自己的灵魂是丰盛的。
5、经常看书的人重逻辑,不容易被情绪带偏
现在的热点事件太多了,应接不暇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情绪给带偏。
以最近的郭敬明事件为例,当李枫的那篇文章出来后,网民几乎一边倒地站边李枫,讨伐郭敬明。
有人说,这件事只可能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那么李枫一定会身败名裂。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和声誉去证明一件事,那么一定可以说明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
可是,这个逻辑真的百分百正确吗?不一定,因为人类不是一个百分百理性的动物。
事实上,即便这件事有99%的可能性是真的,但是目前来看,这也只是一面之词。我本人也不喜欢郭敬明,但我只看证据,不看情绪。
李枫想扳倒郭敬明,还是抓紧拿出点证据来吧。
6、经常看书的人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强
一个人经常看书,除了专业或职业上的原因,就是因为爱看书。为什么爱看书?因为书中的世界实在是太精彩,太缤纷了。
爱看书的人,不管多大,都还抱有孩童时期那种旺盛的好奇心,我们对世界有很多不了解,所以我们想去知道。
我原先是只看文学和哲学的,后来又去读了天文学方面的书,因为我对宇宙太感兴趣了。再后来我又去读心理学,读经济学,读历史,越读越发现自己太浅薄了。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面临的问题却是无限的,我并非要去解决这些问题,我只是想知道一些事的真相是什么。当你从书中了解了一件不曾了解的事,懂得了一个不曾懂得的道理时,那种喜悦感是难以言表的。
7、经常看书的人会更客观地去思考一件事
说实话,一个人想要做到客观是很难的,我们都是主观而自私的,但是读书多的人会刻意让自己抽身出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带有强烈情绪,或与自身利益过分相关的时候,人就戴上了有色眼镜。读书越多,你就越有勇气,也越有自觉去摘掉这副眼镜,因为你知道它正在蒙蔽你的双眼。
我自己是一个每天都读书,每个月都买书的人。
最后说一句:一个没有输入的人,未来是很难持续输出的。
————————————————————————
2020.2.4更新,看到有要推荐书单的,正好最近在家有空,发几本上来,都是我以前在公众号文章里推荐过的:
其实吧,说句不好听的,区别不大。
因为书和书之间区别太大了,教科书是书,名著是书,《100天突破四六级》是书,《绿豆茄子治百病》也是书。
精读,作大量笔记是读书;略读,过一遍故事情节也是读书。
看书的人三教九流都有,有的看书的人在上班,有的则在摆摊。
现在不比从前,看书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获取渠道,所以这个问题已经和“经常用手机上网的人与用电脑上网的人有什么区别”差不多了。
说到底,看什么书更影响人,而不是看不看书。
小废物一个,瞎说还望海涵,谢谢。
记得许多年前,有次相亲,穿着时尚的女孩子瞪着大大的眼睛,从头到脚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你的优点是什么?
我一下愣住了,这问题还没想过,我有什么优点呢?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社交能力拙劣,这些不用说,她也能感受到。
另外我的体型也暴露出我不热衷体育运动的特点。
关键不是高富帅,那么我的优点是什么呢?
我陷入了沉思,僵持半晌才说,
也许只有读书吧!
读书可以慰籍我的老灵魂,让我有与你约会的自信,这可以称得上是优点吗?
“读书”?女孩轻蔑的笑笑说,“读书谁不会啊,这算什么优点”?
我笑笑说,未必如此吧!
大部分人毕业后就不会主动读书了,而是忙碌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无意义社交,或者是沉迷娱乐嬉戏,在我看来,不过是满足一时快感而已。
而那些所谓有质量的现代生活,比如看电影,健身,滑雪,游泳,户外活动,出国旅游吃美食什么的,对不少人来说不过只是晒朋友圈时,借以显示优越感的途径而已。
而我大学毕业后,才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活。
从论语,易经,左传,庄子,昭明文选,前四史到唐宋八大家,唐诗宋词,到归方姚曾文集,这些古典文史经典。
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哲学史,美术史到宋明理学著作,这些古代政治哲学著作。
从心经,金刚经,地藏经,到楞严经,到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这些宗教经典。
其它,诸如说文解字,古典文献学,音韵学,红楼,水浒,西厢牡丹亭桃花扇,聊斋,阅微草堂,林纾小说。
穷通子平,千里命稿,张爱玲,王安忆,严歌苓之类也常读。
十几年,沉浸于此,心也渐渐变得沉静起来,对待世界的看法,能够平和客观很多。我不会随意褒贬人物,因为我知道我了解的至多是一个点或者面,对此能做出多少有意义的评估呢?
对于时代变迁,国际风云,甚或人生百态,我常常会搜集资料分析,从多重视角观察,
可以让我看的更清楚,用历史哲学观,地理经济观,戏剧人文观,宗教文化观,有趣而又透彻,因为一个事件或者现象的产生大多是不同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而已。
更可贵的是,让我懂得珍惜生活,懂得感恩。
其次是,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大量著作,从拿到一本书,不知所措,到能够游刃有余,优柔餍饫。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十几年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幸运的是,我渐渐入门了。
读书笔不离手,划线,批注,做笔记,整理笔记。
分析文章脉络,结构,就一个问题查阅资料,写读书心得。
时间久了,自然会有点提高,当然还有很多欠缺,不过人生不止,阅读不已,阅读能力还会提升。
读与写不可分,读的多了,自然手痒,也尝试写点东西,从亦步亦趋的模仿,到自己观点思想的清晰表达,自然流露。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于是我找方法,一次次尝试。经过一段时间实践,终于获得回报,我的一篇文章被一家权威杂志刊登了,欣喜之余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之后文章屡次刊载,受益颇多。
最后,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感受层次提高,体现在审美观渐渐成熟,趋于回归传统,比如能够欣赏风景园林的秀美,能够领略大好河山的壮美。能够对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做一番品读。
很多时候,每一次旅游,身心精神都会得到升华。因为我的旅游不单单是身心的放松,还有对美与历史文化的感受与重温。并留下一篇篇附有图片的游记。
至于由于读书,我没太多时间堕落,不会觉得无聊空虚,打扰他人生活,不会给社会添堵。这么说,好处是不是有很多呢?
相比无意义社交,单纯为了身材好看的健身,显示优越感的户外旅游,美食等爱好。读书显得廉价又宝贵,关键是能带给我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我说读书是我的优点可以吗?
女孩调侃说,带给你的还有单身吧?
你说的书名,我听都没听说过,那些东西距离我太遥远了,你说的我听不大懂哦。
不过,也许,勉强可以算作优点吧,但是对女孩子来说未必有吸引力啊。
我说,你接触久了,就懂了。
后来 她真的“懂”了。
(多元化时代,求同存异,本文只是对自己经历以及生活方式的记录,并未否定他人生活方式,比如健身,旅游,户外活动之类,所以希望各位不要误解,然而看到点反对,以及留言表示不满,批判,嘲讽,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涌来。我无力解释。
我只想说,虚心接受您的批评教育,并且表示如有让您反感,不快之处,谨在此向您致以歉意。
看书和不看书都有很多种状态,如何区别?
结论是唯一区别在读者本身的思維和吸收,不多说:1. 多看好书,多照照镜子,过一段时间再不断重复这过程或不读书也照照。
2.镜中人慈眉善目?面目可憎?
3. 区别关键在你的目标,没有目标瞎看?有目标不看?都在你自己。
感谢
@sxc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难在它直接撩拨起了人心中的欲望,让封王从内部瓦解,而且还让王的非长子们感恩戴德,人人有地封,家家有采邑。
“所以你看到了我的消息还是没回对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