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赵襄子打败智瑶后,为何没有想办法独吞晋国,是人性的问题还是客观条件的不允许? 第1页

  

user avatar   han-peng-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旧文一篇,总的意思是说,晋阳之战是被韩魏两家操控在手里的,他们要的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智、赵两家斗得越狠他们越开心,最后看见谁撑不住了就帮一把,赢了的那家留下半条命就行,想要灭其他两家,那是没有可能的。

以下原文:

古人在叙述晋阳之战的故事时,大都将叙述重点倾注到了战争的两个主角身上,对韩、魏两个家族却着墨不多。这就给人造成一个印象,似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无足轻重的花絮和陪衬,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所持有的态度,自然也鲜有人关心了。甚至有的时候——与智瑶前后矛盾的人设一样——史料对于他们的描写,还充满了让人费解的矛盾。

比如在智瑶前去索邑时,韩、魏两家的智囊段规、任章早就提出了“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释以天下图知氏”的既定方略,表明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将智瑶视为敌人。

可当晋阳之战开始以后,他们的做法便和智瑶一样,突然间智商全部掉线。眼看着晋阳城已经无力支撑,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背叛智瑶,非要等到智瑶说出不靠谱的话,等张孟谈上门来言说利害,才下定决心转投赵氏。他们的这些举动,如果不是著史之人有意为之的话,那我们也就只能说他们是真的蠢了。

与风头正劲的老牌世家比起来,韩、魏两个家族虽出道晚、资历浅、资本积累也不够丰厚,但作为经历了上百年流血冲突存活下来的强卿家族,作为对这场战争胜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方势力,他们不可能就像小白一样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其所持有的态度也显然不应该被轻易地忽略。

因此要想搞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叛智投赵,就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在这场至关重要的世纪大战中,他们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站在我们今天的视角回看历史,晋国被三分似乎是一件顺利成章的事情,我们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去为历史发展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然而正如身处当今世界的我们总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一样,身处历史现场的人们也未必能够看得清楚他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脉络。

公元前544年,也即晋平公在位的第十四年,有吴国公子季札(又称延陵季子)周游上国,分别到访了鲁、齐、郑、卫、晋等国。在晋国时,他对诸卿家族进行了一轮友好访谈,其间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相谈甚欢,因而留下谶语,说“晋国其萃于三族乎!”

对于季札的预言,人们大多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都是根据战国时的现实政治局面做出的修正。相对来说,银雀山竹简《吴问》中孙武所做出的预言,似乎更能反映当时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

根据简文记载,阖闾对晋国的政治走向很感兴趣,他向孙武询问:“晋国的六卿谁会最先走向灭亡,谁又能活到最后呢?”

孙武给出的答案很明确:“范氏、中行氏最先灭亡,智氏为次,韩、魏再次,而赵氏则会笑到最后,成为晋国的主人。”

孙武主要依据的是当时六卿各异的经济制度:范氏中行氏采取传统的小亩制,以一百六十步为一亩;智氏稍作改良,以一百八十步为一亩;韩、魏改革的步子更大一些,以二百步为一亩;而赵氏则最为大胆,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亩制越小,财富便越容易集中到主家手中,从而造成国富民贫的局面。与此同时,公家越是富有,花钱的时候就越是管不住手脚,难免就会多养门客、“冀功数战”,令百姓更加疲敝。由此而论,亩制最大的赵氏,若是能够一直执行当前的制度,自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这个逻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姑且不论,需要注意的是,在孙武的预言中,他从来都没有季札所谓“萃于三族”的概念,而是认为“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

同样的判断在晋国诸卿的对话中也能找到踪迹。

比如东阳内战爆发时,梁婴父在劝谏智跞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杀安于,使终为政于赵氏,赵氏必得晋国。”

又如晋阳之战中,张孟谈密见韩、魏主君时也说:“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

也就是说,无论是身处局中的晋国卿士,还是隔岸观火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几乎所有人都在以齐国田氏独大为样板预测晋国政局的演变逻辑,笃定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走向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对于韩、魏两家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冗长而残酷的噩梦。

在当时四卿共存、两强相争的格局下,无论以何种口径来判断,这个最后的胜利者都只能是在智氏和赵氏之中二选一,以韩、魏两家微薄的实力,想要成为最后赢家的几率实在太过于渺茫。而在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哪一方取得胜利,他们也都难逃“二君为之次”的命运,这种前景实在是太令人悲观了。这个时候,假如你是韩、魏的主君,而你也对这种判断深信不疑,你会怎么做呢?

从务实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鸵鸟战术,也即尽可能地让两个强家保持均势,维持割据共存的总体态势。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处于风口浪尖的智、赵两家内心恐怕比他们还要焦虑,尤其是在智瑶的强力推动下,战争的爆发已经是迟早的事了。

在已知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韩、魏两家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隔岸观火谋求自保。然而可惜的是,智瑶连这样的机会也不给他们,因为他深知,韩、魏两家尽管弱小,可智氏也没有强大到可以忽略他们的地步。尤其是当他想到四十年前的那场战乱,赵氏之所以能够在重重围困下迅速翻盘,靠的就是局外势力的干预,便更是不能任由两家置身事外。要想避免重蹈范氏、中行氏的覆辙,在开战之前就必须要将韩、魏这两股势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韩、魏两家原本就对智氏心存顾虑,智氏对韩、魏也并非全然放心,这就使得智氏与韩、魏之间的联盟从根本上就缺乏牢靠的基础。在双方各怀鬼胎的情形之下,我们大可以设想一下,当智瑶提出让韩虎、魏驹带兵讨伐赵氏时,双方的心理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

对于韩、魏来讲,家族主君亲身犯险,对于战场上可能遭遇的种种后果都要有充分的预估。他们不仅要保障君主在战场上的人身安全,更要为整个家族的长续发展准备好应急的预案。

因此,在跟随智瑶前往讨伐赵氏的时候,他们不会倾尽全力,而是会“设守而后行”,将大部分的武装力量留在都城。只要他们在外围保持了足够的军事存在,便会使智瑶投鼠忌器,不敢对他们的主君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得不将最坏的情形纳入考虑范围。也即万一主君在战场上遭遇不测,太子也要在家臣的拥护下尽快即位,并迅速动员所有力量展开反击,确保其家族基业不会因战场上的异动而出现致命的危机。

对于智瑶来说也是一样,他有充分的理由对韩、魏主君的忠诚感到怀疑。只要两家存在被赵氏策反的可能,那么他们带来的人员在联军中占比越大,将来可能诱发的风险便越不可控。站在智瑶的立场上,他也不希望对方投入太多的兵力——最理想的情况,是让韩虎、魏驹孤身前来,像人质一样留在军中,保证他们不会在后方搞破坏就足够了——这恐怕才是他强拉韩、魏两家参与围城的真实目的。

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态总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在洪水的冲刷之下,赵氏越来越虚弱疲惫的时候,韩虎和魏驹对未来的担忧便愈发强烈。经过长久的思虑和讨论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开始浮现了出来:

既然无法维持现状,那就改变规则。

没错,在人们过去的认知当中,晋国的政治似乎只有沿着四进三、三进二、二进一的路径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为这场永不停歇的的晋级赛画一个休止符,未来的道路是不是就更清晰了呢?

这个时候,谁的道德情操更为高尚,谁在道义上更加站得住脚,谁给出的条件最为丰厚……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战争的胜利者真正地放低身段,接受一个他们起初没有想过的方案呢?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对于韩、魏两家来说,他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胜利者?是一个凯歌高奏的全胜者,还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惨胜者呢?

毫无疑问,他们会选择后者。

战争最好的结局是一败一伤,任何一方笑着赢得战争,都不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也就是说,作为这场博弈游戏的参与者,先帮助智瑶围困晋阳,随后再等待时机渔翁得利,是韩、魏两家主动选择的结果。当赵无恤看到“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而感到绝望的时候,也正是韩、魏两家实施计划的最佳时机。这与智瑶是不是贪婪不仁、骄横跋扈,张孟谈有没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智瑶那些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举动,便更容易理解了。比如他对待韩、魏主君的态度。在智囊一再提醒下,为什么他还是对韩虎、魏驹深信不疑,以至于将谋臣的建议和盘托出呢?

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很明确:智瑶对两家主君可能存在的反叛情绪心知肚明,这些并不需要智果、郗疵的提醒。但问题是,如果智瑶真的一时冲动杀掉了两家主君,不出意外的话,已经摩拳擦掌备战三年的韩魏大军,定然会在新主的带领下倾巢出动。智瑶哪怕再张狂,也不敢说自己以一敌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这也就意味着,在韩、魏两家的积极谋划下,原本作为优势的人质策略,此时反而成为掣肘智瑶的力量,使得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到两家的主君大开杀戒。不仅如此,为了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围困晋阳,他还向韩、魏两家开出了足够丰厚的条件,并一再表示自己会信守承诺,这也是他故意将智果、郗疵的话透露出来的原因所在。

站在智瑶的立场上,自己的这些表现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对方不可能不买账、不领情。但问题是,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大相径庭。

如果单纯地站在战争的角度,智瑶的部署不可谓不周密。在向赵氏宣战之前,他率先发动了舆论战,以不尊奉公室、不礼让同僚的罪证,将赵氏彻底孤立起来。战争开始后不久,他又放弃了围城作战,选择水灌晋阳的方式,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

作为一名军事统帅,一名家族亦或是国家的治理者,尽可能减少己方在战争中的损耗,减少战争对百姓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这些都是负责任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并无可指摘之处。

但是,政治博弈显然要比单纯的军事、经济问题更为复杂,也最让人感到难以捉摸。那些让智瑶引以为傲的战术布局,在韩、魏两家看来恰恰是危险的信号。当智瑶站在汾河的大堤上,满心欢喜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并为将来的美好图景展开想象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在战术上取得的胜利,恰恰也是战略上失势的重要标志。

智瑶因为一时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将自己锁死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之中,如此作茧自缚,恐怕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这个时候,赵无恤那种近乎自残式的示弱,恰恰就获得了韩、魏两家的青睐,成为他赢得战争胜利的终极法宝。这样的结果,恐怕是任谁都难以预料的。

《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曾讲过这么一段话:“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总觉得人可以选择战略。但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往往是反过来的,是战略在选择合适的执行人。”

智瑶遇到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困境。他之所以会在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发动一场在后来看起来完全错误的战争,是由于他被放置在了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这与他的智谋是否高明、道德品行是否高尚都没有太大的关联。

晋阳之战爆发之时,范氏、中行氏之乱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一场新的冲突也早已蓄势待发。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作为晋国政治舞台上两个超级强权,智氏和赵氏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仅仅智氏有消灭赵氏的冲动,赵氏也同样有清除智氏的强烈意愿,这种日益临近的战争威胁,让所有人都感到焦虑不安。

在这种强烈焦虑情绪的驱使下,智瑶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选择在自己权势最为强盛的时候,集合一切有利条件,发动对赵氏的战争。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将赵无恤放在了智瑶的位置上,他未必就能够放弃优势地位,任由这种足以颠覆宗族的威胁持续下去。

然而,无论是谁最先挑起战争,他们的选择都会触发韩、魏两家的自我保护机制,促使他们通过战争的方式重新塑造一个理想的政治模型,以使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更容易接受“三家分晋”的新选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赵无恤没有坐在执政的位置上,不必像智瑶那样承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同时误打误撞地成了韩、魏两家的“天命之选”,这或许也是一种运气吧!

因此,晋阳之战表面上看是两个强者之间的战争,然而细察其根本,整场战争的进度和节奏却是掌握在两个弱者的手中。这场战争与其说这是一场力量的搏杀,倒不如说是智氏、赵氏的独存战略,与韩、魏两家共存战略之间的高维对决。处于强势的两家,谁能够放弃原有战略,主动向共存的战略靠拢,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两个看起来对政局最缺乏影响力的家族,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真正的主宰。其结果,不仅改变了整场战争的结果,更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战略智慧和操作手法,恐怕才是韩、魏这两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政治世家在乱局中所应有的表现。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僧格林沁? 
  怎样看待李煜这个人物?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寿命都不是很长? 
  成吉思汗的第一任配偶 孛儿贴,在被塔塔尔人掳走的时候 有没有受到侵犯? 
  钟会造反是为了实现个人野心还是因忠于大魏而谋求与司马氏的最后一搏?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是哪一刻? 
  有所成就的一些人士们都有啥嗜好呢? 
  古今中外有哪些骂人不带脏字的著名事例? 
  从不带立场的角度出发,怎么评价日本二战时期海军联合舰队长官山本五十六? 
  国民党是不是苏联扶植起来的? 

前一个讨论
红楼梦里老太太有一次夸薛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到底指的是谁?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智氏要攻击同宗的中行氏?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